第476章 冬至

第476章 冬至

卻說魯肅奉命出使襄陽,自吳郡北登船,溯江而上,越二十日抵彭澤。

由於黃祖和江東之間仇怨極深,魯肅沒敢冒然入境江夏,以免遭到殺身之禍,他最終選擇在柴桑棄船上岸,走陸路前往長沙,再通過巴丘渡江北上至襄陽。

十一月,魯肅終抵襄陽,一入城,便見里巷士庶,往來如雲,衣服整潔,人人皆面有喜色。

魯肅初時不解,一算日子才恍然大悟,原來明天就是冬至了,之前光顧着趕路,竟沒有覺察。

漢代雖無“冬日大如年”的說法,但冬至乃陰極陽生之起始,所以歷來有祭祖、敬老的傳統,堪稱漢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冬至前後,君子要安身靜體,官吏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一般至少會放假五日以上,假期之長,僅次於正旦。

因此冬至前的這段日子,劉景變得格外忙碌,加緊處理積累的政務,以便能夠安心過節。

不過在聽說魯肅到來,劉景立刻放下手中之事,於便坐中親自接見魯肅,並招來諸葛亮、龐統、王粲、桓階等人作陪。

桓階乃是本月初被劉景從長沙調來襄陽,劉巴則繼續留守長沙,代劉景監管荊南四郡政事。

“子敬,近一年不見,別來無恙否?”劉景表現得十分熱情,一見面就與魯肅把臂言笑。

“有勞將軍掛心……”

魯肅心裡很是感動,他去年出使長沙時,劉景就對他極爲熱情和看重,更是評價他:“胸懷大志,才兼文武,王佐之才也。”魯肅由此身價倍增,連一向輕視他的張昭亦不敢再輕辱之。

可惜隨着江東軍慘敗於江夏,他作爲策劃人受到衆多指責,如今在江東已然是聲名狼藉。

諸葛亮、蔣琬、桓階等荊南舊臣,魯肅俱都認識,特別是諸葛亮,他回到江東後兩人私下還通過書信。至於龐統、王粲等後來加入者,魯肅就不認得了。

劉景拉着魯肅爲他一一引見。

王粲自不必多做介紹,“出身顯赫,才冠當世,名重天下”十二個字足以概括其人。

龐統名聲不顯,但他能夠接替潘濬出任左司馬,成爲劉景軍事方面,僅次於軍師諸葛亮的輔弼,在魯肅看來必非凡俗。

劉景和魯肅說起龐統,先是宜城之戰獻計奪城,全殲表軍,劉備、張允僅以身免。後隻身入襄陽,說服劉琮舉州歸降,毫不誇張的說,其一人可抵萬軍。

魯肅心中佩服龐統之餘,亦感到心酸,龐統初投奔劉景,即拜爲左司馬,龐統亦不負所望,旬月之間獻良計,立奇功,有若張良遇高祖。再看看自己,投奔江東已有兩年,至今仍爲府吏。

劉景邀魯肅就坐,出言問道:“不知子敬此來所爲何事?”

魯肅收回心思,肅容道:“十月初孫討虜忽聞將軍北破劉表,全取江、漢,劉表,孫討虜殺父仇人也,弗與共天下;將軍,江東之盟友也,爲孫討虜報父仇,孫討虜心中感激不盡,所以特命我前來襄陽,向將軍表示感謝,並祝賀將軍一統荊楚。”

劉景搖頭道:“孫討虜倒也不必如此,劉鎮南乃是病薨,並非我所殺。”

“不然。”魯肅道:“劉表老而彌堅,若非將軍滅亡其軍,誅其長子、覆其基業,劉表何至於憤懣結病,嘔血身亡?”

劉景失笑,就此打住,轉而道:“原本與孫討虜相約會師江、漢,奈何事不遂人願,孫討虜出師未捷,今黃江夏已經歸降於我,望子敬轉告孫討虜,今後你我兩家就以荊揚二州爲界吧。”

黃祖歸降劉景在荊州並非什麼秘密,魯肅在路上就聽說了。

儘管雙方早有約定,一取南郡,一取江夏,以漢水爲界,瓜分荊北。奈何江東自己不爭氣,打不下江夏,現在黃祖舉江夏歸降劉景,江東除非想與劉景反目,不然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魯肅此來,目的在於鞏固盟好,本就沒抱奢求,從容道:“孫討虜承父兄之餘,只有坐保江東之心,而無經略四方之志。與將軍結盟共攻劉表,只爲報父仇,今劉表敗亡,又與將軍有盟,自不會再圖謀江、漢之地。”

魯肅頓了頓,才繼續道:“今曹操暴虐無道,恐將篡漢自立,荊、揚兄弟之邦也,當戮力一心,共討國賊,以匡漢室,屆時雖桓、文之功不能過也……”

魯肅不愧是三國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口才着實了得,先拿孫權年幼繼位,缺少威信說事,故意向劉景示弱,降低劉景的警惕之心。再以江夏上的退讓爲條件,鞏固盟好。未免劉景對江東生出覬覦之意,魯肅又搬出曹操,表明後者纔是劉景的心腹大敵,孫權願與劉景聯手對抗曹操,雙方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若非劉景來自於後世,怕是就要被他說服了,可惜啊……

劉景眉頭一揚,故作驚訝道:“曹公篡漢?子敬何出此言?曹公行事雖過於暴烈,不盡如人意,然當今之世,天下土崩,四海大壞,德教無用,非申、商之法術無以救國家、振社稷……”

劉景話鋒一轉:“況且,曹公並非暴而無恩之人,聞我平定荊州,即拜安南將軍,封漢昌縣侯,凡有所舉,無不答應……”

魯肅心中驚疑不定,在他的設想中,曹操是雙方續盟的關鍵,可此時劉景的反應卻着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劉景竟對曹操讚許有加,並不敵視,雙方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結盟的必要。

開玩笑!魯肅寧願相信太陽明天早上從西面升起,也不相信這是劉景心裡的真實想法。

劉景,曹操,必不兩立!

那劉景這麼說的原因是什麼?

難道是想趁江東急於鞏固盟好,逼孫權做出更大讓步,或者乾脆對江東圖謀不軌?

就在魯肅猜測劉景的意圖時,卻見劉景從身前書案上拿起一封信,讓人遞交給他,口中說道:“子敬,你先看看這封信。”

魯肅忙中斷猜想,一頭霧水的接過信,原來這封信是劉景從兄、綏軍中郎將劉修發來的捷報:十一月初,有千餘豫章賊寇自東而來,襲擾(長沙郡)醴陵縣,殺掠吏民無數,劉修率兵討平之。信的最後稱,這已經是今年以來豫章賊的第三次入寇了。

(本章完)

第98章 高利貸第208章 斬殺第133章 鄧芝第521章 傾出第527章 有君第403章 破城第246章 名字第299章 兵臨第413章 潘濬第354章 屯田第129章 雙戟第321章 瀏陽第45章 弩第481章 團圓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04章 軍法第125章 新野第225章 勇悍第121章 王粲第224章 潰敗第233章 圊溷第194章 羌笛第344章 中箭第109章 難題第189章 噩耗第407章 烽火第161章 良法第84章 魚梁洲第151章 全殲第121章 王粲第436章 託孤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91章 召見第105章 八陣第387章 夏口第19章 桓階第498章 城破第245章 巡視第123章 赴宴第39章 自負第120章 茂才第475章 妹夫第168章 募兵第368章 江東第345章 騎兵第79章 命案第18章 劉蟠第275章 交趾第99章 王彊第230章 敗走第306章 遣使第4章 賴慈第276章 張津第238章 求援第355章 立春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131章 嫁妝第18章 劉蟠第144章 褚方第437章 薨第399章 攻城(3)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91章 徐宗第275章 交趾第77章 赤驥第49章 醫聖第209章 攻城第407章 烽火第249章 聞訊第282章 建言第105章 八陣第126章 六禮第485章 誓師第5章 虎頭第295章 召見第54章 鄧攸第248章 心絞第116章 再見第441章 大罵第484章 丹陽第499章 縊殺第345章 騎兵第287章 自刎第98章 高利貸第184章 七夕第452章 自白第182章 慈幼第221章 矢石第505章 周鳳第123章 赴宴第63章 突襲第29章 承諾第333章第142章 計劃第143章 縣丞第147章 衡山第522章 變故第139章 於徵第71章 洗手第396章 怒吼
第98章 高利貸第208章 斬殺第133章 鄧芝第521章 傾出第527章 有君第403章 破城第246章 名字第299章 兵臨第413章 潘濬第354章 屯田第129章 雙戟第321章 瀏陽第45章 弩第481章 團圓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04章 軍法第125章 新野第225章 勇悍第121章 王粲第224章 潰敗第233章 圊溷第194章 羌笛第344章 中箭第109章 難題第189章 噩耗第407章 烽火第161章 良法第84章 魚梁洲第151章 全殲第121章 王粲第436章 託孤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91章 召見第105章 八陣第387章 夏口第19章 桓階第498章 城破第245章 巡視第123章 赴宴第39章 自負第120章 茂才第475章 妹夫第168章 募兵第368章 江東第345章 騎兵第79章 命案第18章 劉蟠第275章 交趾第99章 王彊第230章 敗走第306章 遣使第4章 賴慈第276章 張津第238章 求援第355章 立春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131章 嫁妝第18章 劉蟠第144章 褚方第437章 薨第399章 攻城(3)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91章 徐宗第275章 交趾第77章 赤驥第49章 醫聖第209章 攻城第407章 烽火第249章 聞訊第282章 建言第105章 八陣第126章 六禮第485章 誓師第5章 虎頭第295章 召見第54章 鄧攸第248章 心絞第116章 再見第441章 大罵第484章 丹陽第499章 縊殺第345章 騎兵第287章 自刎第98章 高利貸第184章 七夕第452章 自白第182章 慈幼第221章 矢石第505章 周鳳第123章 赴宴第63章 突襲第29章 承諾第333章第142章 計劃第143章 縣丞第147章 衡山第522章 變故第139章 於徵第71章 洗手第396章 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