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

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

祖大壽不老實,其本人爲前鋒總兵官,駐守錦州;弟弟祖大弼掌管關寧鐵騎裡的精銳“夷丁突騎”;堂弟祖大樂任遼東前鋒營東協副總兵,掌握步兵精銳。

在整個遼西兵團六萬人裡,祖家人可直接指揮的約有萬人,且這萬人還是精銳。可以說比皇帝還他媽的豪奢,現在的京營選鋒拉出去跟祖家軍過一場,未必能打贏。

更有意思的是,祖大壽有個外甥名叫吳三桂!

祖家從萬曆朝鮮之役紮根遼西,到現在已經營了幾十年,說一句樹大根深,絲毫不爲過,祖家就是遼西將門的具現化。

當初熊廷弼守遼說“遼人不可用,遼將善走”,事實上也證明了遼西將門確實對朝廷離心離德:先是祖大壽兩次投降滿清,後有吳三桂開關迎敵,這一窩人確實太不對勁了。

到底是朝廷對不起遼人,還是遼人對不起大明?這些恩怨,朱由檢已懶得去理清楚。但像是祖家這種不穩定因素,還是早點處理掉爲好。

要說遼西也不是沒有大明忠臣,其中山海關總兵趙率教是最靈性的一位,不僅在於他爲大明戰死,更在於他敏銳的戰場直覺。

他總是最早發現建奴的異常,並且迅速作出應對措施,可惜往往不被重視。這是一位上限極高的將領,是缺乏足夠舞臺施展才能的、夭折的名將。

但問題來了,到底是把這種潛在的二五仔調回來放身邊,還是將忠臣猛將放身邊呢?!總感覺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

孫承宗經略遼東時,執着於收復失地,往往主動出擊。事實上,他也確實成功收復了大片失地,但付出的代價極其慘烈。這到底值不值得,很難說得清。

朱由檢即位以後,大明就沒有主動出擊過了。雙方在前線小有摩擦,大多是巡邊騎兵的衝突,兩邊倒是陷入了僵持。

大明如今收稅,在支出七成之後,可以滿足九邊的軍費,前提在於現在沒有打仗。在朝廷忙着收復失地的那段時間,大明的軍費開支一度高達九成之上,真的是拿命去拼。

當初爆出皇帝要捨棄遼東的消息時,朝臣鬧過一陣子。也就是朱由檢臉皮足夠厚,擺爛的意志足夠堅定;換成別的年輕帝王,被這些朝臣陰陽怪氣地激將兩句,怕是就要叫喳喳梗着脖子,要跟建奴幹了。

後來,這羣朝臣就“真香”了,朝廷有錢,他們就能拿到俸祿;不打仗,平時壓力也沒那麼大,不用天天被皇帝咆哮,小日子反倒是過得有滋有味。

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太極的議和信一路從錦州城祖大壽手裡,傳遞到經略袁可立手中。

老頭雖然感覺不對勁,但議和這樣的大事,他也不敢扣下隱瞞,或者私自做決定。

所以這封信一直被傳遞到了皇帝手中,因爲太敏感,走的是秘奏路線,沒有經過朝廷。

朱由檢看過之後,本來還想丟去給御廚當柴燒,但是一想,這他媽的不對勁啊!

別說遼東經略會被以“暗通建奴、私下議和”的謠言攻擊,就是這帽子扣在他這個皇帝頭上,也是遭不住的啊!

這件事情必須從重從急,拿到檯面上說才行。

就像皇太極非常喜歡用“這個決定是諸貝勒一起討論商量出來的結果”去堵阿敏的嘴,他也需要在這種重大敏感問題上分攤責任。

崇禎元年,十月十日下午,本來這天是輟朝日,朱由檢正帶着大女兒醜醜巡視她的弟弟妹妹。

如今,卻不得不緊急召開朝會,以免夜長夢多。有道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黃泥掉褲襠,攝像頭藏鞋底”啊! 皇太極這個野人,議和信倒是寫得“駢四儷六”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讓范文程代筆的。

鴻臚寺卿姜習孔在朝堂上大聲宣讀了皇太極的議和信,大致意思是:

皇太極即位後,常念及遼東戰火綿延,百姓深陷苦難,心中悲痛難抑。

他爹努爾哈赤興兵,實因飽受明朝邊臣欺辱,迫於無奈才舉旗反抗。

兩國交戰多年,軍民死傷無數,這般慘狀並非他與陛下所願。

他向來仰慕中原禮儀文化,希望平息戰事、安撫百姓。

當下局勢而言,兩國若持續征伐,只會徒增百姓苦難,於國無益。

於是他決定派遣使者嚮明朝通好,期望與大明皇帝共商和平,終結戰爭。

爲表誠意,他提出以下條款:

一、兩國以寧遠、錦州爲界劃定疆土,此後各自守衛,互不侵犯;

二、明朝每年向建州贈送黃金一萬兩、白銀一百萬兩、綢緞一千匹,後金則回贈人蔘一千斤、貂皮一千張,互通有無;

三、雙方互派使臣,遇吉凶之事相互慶賀弔唁,增進邦交;

四、兩國流民若越境,需各自遣返,不得收留;

五、即刻罷兵,開放邊境互市,以解百姓困苦。

姜習孔話音落下,“嗡”地一下,聲音響起,羣臣爲之譁然!

右都御史單明詡蹦出來大聲道:“建奴乃化外逆賊,努爾哈赤以無端之由犯邊,今又索金求地,此非議和,乃逼我割地賠款!昔宋室納貢,終致靖康之恥,陛下豈能效法?”

“好好說話,朕這不是讓你們議一議嗎,怎麼就效法徽宗了?!”朱由檢非常不爽地說道。

“陛下恕罪,臣太過憤懣,御前失儀,還請陛下責罰。然…此事有何可議?!主張議和者,可斬!”單明詡一臉正氣地說道。

朱由檢眉頭皺起,只覺得無比晦氣。

“啓稟陛下,如今人蔘價格低賤,不如往昔,十捆人蔘方得鬥米,貂皮千張亦不過萬兩白銀,與其索取我大明的黃金萬兩、白銀百萬、綢緞千匹相去甚遠。如此不過一味索取,與歲幣無異,其求和之心不誠矣!”畢自嚴說道。

“哎呀,我的畢閣老啊,都什麼時候了,還算錢吶?!陛下,如今將士磨刀霍霍,正欲爲陛下效死,日夜期盼出征遼東、收復失地。倘若此時言和,恐怕有傷士氣,令將士寒心吶!臣反對議和!”張維賢大聲說道。

“皇太極言而無信,昔年‘寧錦之戰’後亦曾求款,後仍攻掠遵化,此議是否爲真和,尚需派人察其虛實。”王在晉說道。

他的態度就比較曖昧了,他是親眼見過建奴與明軍交戰的,作爲“廣寧慘敗”的見證者,他對自家軍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本章完)

第96章 京營整頓卓有成效,戶部 工部 兵部發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1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52章 漢兒莊第三夜不收小隊李佑安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從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46章 大明不亡天理不容?!第139章 二代奴酋的魄力,皇太極以身爲餌第79章 秦良玉:昏君,昏君吶!第41章 錢糧地屋給編制,再發個媳婦。第89章 太倉跑老鼠了,皇帝你準備好迎接接下第86章 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我要讓大蒙古國第80章 秦良玉:好腳滑的皇帝啊!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35章 二孫惺惺相惜,洪承疇命懸一線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67章 黑,真他媽的黑啊!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98章 一體斬決,不留活口,殺殺殺殺殺殺殺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83章 李自成:家有美嬌娘,功業於我何加焉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簡任重臣敕諭》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70章 明軍包圍巴牙喇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20章 他要你就給了?!她非要你就給了?!第69章 滿桂炫耀新衣服,毛文龍化身檸檬精第75章 該死的鄭芝龍,狗日的皇太極第131章 勝利需要犧牲,但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第110章 明末冷熱武器交替之際背景下兵家的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78章 崇德象賢,迄用有成,維周之禎第67章 黑,真他媽的黑啊!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56章 寡人無疾,寡人好色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123章 不完美的改革,不完美的招安,只有第151章 狼煙一瞬八百里,薊鎮告急!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15章 大明還沒開始改革就進入了深水區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103章 論功算績,皆有賞賜!第8章 大明“四大不靠譜”之首:光祿寺的飯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47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上)第15章 大明還沒開始改革就進入了深水區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149章 崇禎元年有錢和缺錢的波粒二象性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22章 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6章 嘶,我大明是咋亡的啊?!第104章 朱由檢心中一驚:“壞了!我跟皇太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從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48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下)第5章 朱由檢:朕弱小可憐又無助,吱吱吱第73章 算計無用,唯有以命搏命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112章 周奎:桀桀桀,閨女你不受寵,陛下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這個婢生的雜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73章 算計無用,唯有以命搏命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59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43章 貪圖美色,枉顧朝政,塞言閉聽,昏君第162章 六千對四百,優勢在我!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73章 什麼義父?!軍中稱職務!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112章 周奎:桀桀桀,閨女你不受寵,陛下第63章 商君每出,必甲車十乘,從者百人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85章 使過不使功,進擊的老登們第65章 馬指揮使,這個金豆子和紅棗糕你要哪第167章 世界果然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第173章 什麼義父?!軍中稱職務!第65章 馬指揮使,這個金豆子和紅棗糕你要哪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161章 大明遊騎兵VS滿清噶柵撥什庫第153章 炮決漢奸,下輩子再擡旗吧第50章 直娘賊,今年怎地結冰這麼快?!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
第96章 京營整頓卓有成效,戶部 工部 兵部發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1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52章 漢兒莊第三夜不收小隊李佑安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從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46章 大明不亡天理不容?!第139章 二代奴酋的魄力,皇太極以身爲餌第79章 秦良玉:昏君,昏君吶!第41章 錢糧地屋給編制,再發個媳婦。第89章 太倉跑老鼠了,皇帝你準備好迎接接下第86章 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我要讓大蒙古國第80章 秦良玉:好腳滑的皇帝啊!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35章 二孫惺惺相惜,洪承疇命懸一線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67章 黑,真他媽的黑啊!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98章 一體斬決,不留活口,殺殺殺殺殺殺殺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83章 李自成:家有美嬌娘,功業於我何加焉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簡任重臣敕諭》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70章 明軍包圍巴牙喇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20章 他要你就給了?!她非要你就給了?!第69章 滿桂炫耀新衣服,毛文龍化身檸檬精第75章 該死的鄭芝龍,狗日的皇太極第131章 勝利需要犧牲,但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第110章 明末冷熱武器交替之際背景下兵家的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78章 崇德象賢,迄用有成,維周之禎第67章 黑,真他媽的黑啊!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56章 寡人無疾,寡人好色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123章 不完美的改革,不完美的招安,只有第151章 狼煙一瞬八百里,薊鎮告急!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15章 大明還沒開始改革就進入了深水區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103章 論功算績,皆有賞賜!第8章 大明“四大不靠譜”之首:光祿寺的飯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47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上)第15章 大明還沒開始改革就進入了深水區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149章 崇禎元年有錢和缺錢的波粒二象性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22章 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6章 嘶,我大明是咋亡的啊?!第104章 朱由檢心中一驚:“壞了!我跟皇太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從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48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下)第5章 朱由檢:朕弱小可憐又無助,吱吱吱第73章 算計無用,唯有以命搏命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112章 周奎:桀桀桀,閨女你不受寵,陛下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這個婢生的雜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73章 算計無用,唯有以命搏命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59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43章 貪圖美色,枉顧朝政,塞言閉聽,昏君第162章 六千對四百,優勢在我!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73章 什麼義父?!軍中稱職務!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112章 周奎:桀桀桀,閨女你不受寵,陛下第63章 商君每出,必甲車十乘,從者百人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85章 使過不使功,進擊的老登們第65章 馬指揮使,這個金豆子和紅棗糕你要哪第167章 世界果然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第173章 什麼義父?!軍中稱職務!第65章 馬指揮使,這個金豆子和紅棗糕你要哪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161章 大明遊騎兵VS滿清噶柵撥什庫第153章 炮決漢奸,下輩子再擡旗吧第50章 直娘賊,今年怎地結冰這麼快?!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