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本汗叫你們出戰,個個裝死
崇禎元年、建奴天聰二年十月十日。
寒風捲着細雪掠過瀋陽宮牆,大政殿內炭火燃燒,呈現出紫紅色。皇太極斜倚在汗位上,只覺得眼前的火盆有些礙眼,火光晃得他口乾舌燥。
在他左手邊坐着的是大貝勒代善。這傢伙看似對誰都和善,實際上沒人比這廝心更冷。嶽託戰死消息傳來的時候,就連他都忍不住落淚,而代善面對兒子的死,竟然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右手邊則是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這是皇太極繼位的第三個年頭,雖然他從末席混到了坐中間,但作爲大汗,與三大貝勒並坐聽政的規矩卻仍令他如芒在背。
此次會議是由阿敏牽頭髮起的,本質上其實是對他的挑釁,或者說報復!
皇太極通過駐守前線的明降將李永芳向大明遞交議和書信,這件事情他並沒有與其他幾個貝勒商量,卻沒想到消息還是走漏了。該死的李永芳,明明已經向他效忠了,卻沒想到是這種蛇鼠兩端的貨色,還跟阿敏有聯繫,該死!
因爲攻打皮島把嶽託給坑死了,爲了賠這小子的命,阿敏摺進去了十三個牛錄。本來不需要這麼多的,可是皇太極跟他不對付,作爲大汗拉偏架,硬是把他的十個牛錄劃給了他的弟弟濟爾哈朗,三個賠給了代善。可笑的是,死了哥哥、最傷心的碩託什麼都沒有分到。
原本阿敏也才三十三個牛錄,打皮島摺進去三個,又賠了十三個,現在只剩下十七個牛錄,五六千人兵馬了。皇太極自己在錦州、寧遠城下損兵折將,他在朝鮮勢如破竹打了勝仗的人,反倒是受到懲罰,就算是老汗那裡也沒有這樣的規矩!
他與皇太極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去年兩人就已經撕破了臉皮。阿敏抱着手臂,冷冷地斜視着皇太極。他還沒有說話,莽古爾泰率先說道:“大汗,我等血戰得遼東,爲何要與漢人議和?”
“你說‘血戰得遼東’,然遼東之得,非僅恃武力。明國地大物博,我大金雖勝,然兵力、物資終有限。若持續征戰,人馬疲敝,而明可調天下之兵來援,此非長久之計。
我師數戰之後,財貨消耗,若不息兵議和,我何以支?議和非投降,乃權宜之計。若明能割地賠款,我可暫息兵戈,蓄力待時;若明無和談誠意,我再興兵征討,亦師出有名。”皇太極淡淡解釋道。
“師出有名?呵,阿瑪的‘七大恨檄文’難道還不夠出師有名嗎?我們隨阿瑪起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遼東、廣寧都是打下來的,不是談出來的!
黃臺吉,你主張議和,怕是畏懼明軍,或是受漢臣教唆,背離了我諸申根本了吧?我早說你不行了,這汗位我看不如讓給大貝勒、二貝勒算了!”莽古爾泰一臉嘲諷地說道。
“哎,五弟不要說這種話傷了和氣,八弟比我更適合做大汗。”代善假意安撫莽古爾泰,實則撇清關係,對着皇太極又說道,“大汗,阿哥我可從來沒有過異心,莫要誤會了。”
不過他話鋒一轉,又說道:“四貝勒議事,是老汗定下來的規矩。像是議和這種大事,大汗以後還是要與幾位貝勒商議過後再行,以免彼此之間橫生誤會,傷了兄弟和氣啊。”
阿敏冷着臉,莽古爾泰說得好聽,好像真的支持他當大汗一樣,其實最想當大汗的不就是莽古爾泰自己?!他但凡表現出想法,這三兄弟又要圍攻他了吧。
一念至此,阿敏突然開口說道:“三貝勒說得對!當年老汗起兵反明,可曾說過要跟漢人坐下來喝清茶?
咱們在遼東殺了多少明狗,佔了多少地,如今倒要反過來跟他們討賞?!黃臺吉,你怕不是在錦州城下被明人的火炮給震傻了吧?!”
一口一個黃臺吉、一口一個八弟,這幾個人何曾將他當作大汗?!皇太極面色變得難看了起來。 大殿北面,四大貝勒鬥法;下手兩側,其他小貝勒們冷若寒蟬,都不敢吱聲。但真要是詢問他們的意見,也都是不希望議和的,這實在是太打擊手底下人的士氣了。
是,寧遠、錦州他們是沒打下來,但他們也沒輸啊!攻城哪有那麼容易?沒有得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好啊,你們都不想議和,現在我國中大旱,百姓飢渴,餓死者不可勝數,你們說怎麼辦吧?”皇太極冷冷地說道。
“還能怎麼辦,去劫掠大明唄!”莽古爾泰大聲道。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本汗叫你們出戰,可曾有一人搭話?真要戰時你們又不敢,如今坐在家裡反倒是口出狂言,顯得你能嗎?!”皇太極也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毫不客氣地罵道。
莽古爾泰聲勢爲之一窒,而後小聲說道:“那時候守城的是袁崇煥那廝,現在他已經被大明的皇帝罷職了,沒準現在能打下來呢?!”
“現在遼東經略是袁可立,難道是好相與的嗎?要不這次伐明,你的正藍旗做先鋒?!”莽古爾泰沒敢接話,沉默了下來。
“大明一時難以攻克,不如我們繼續伐朝鮮和蒙古吧。”代善開口說道。
“可!”皇太極說道。
“我同意。”莽古爾泰也表態道。
三人一齊看向阿敏,阿敏被膈應得不行,他說道:“伐朝鮮沒問題,打下來地盤歸誰?!還有,你們不要想着轉移話題,這之前先把私下議和的事情講清楚!”
皇太極皺眉,嘆了口氣說道:“本汗從來沒有真的想要給大明稱臣納貢,此次議和不過是爲了試探大明而已。
大明新登基的這個小皇帝我們還不知道他的秉性,通過試探可以看出一二,這是謀略。
如若可以換得互市,甚至是大明割地、許以歲幣,豈不是皆大歡喜?
就算不能,也可以矇蔽大明,只有大明不與我們等交戰,我等纔可以空出手來,專心去征討朝鮮與蒙古諸部,也可以使得大明麻痹大意,露出破綻。
還可以用反間計,假傳袁可立與我等秘議。明帝素來多疑,如此可以使得其舉措失當。要是再換一個王化貞那樣的糊塗蟲,咱們的機會就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