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口之戰,皇太極暴怒之下揮師攻城。這一次伐明,他並沒有打造攻城器械,而是帶來了數百門火炮。
雖然很鄙視大明憑堅城、用大炮的龜縮戰術,但是他們自己學習起來卻也是毫不含糊的。大明不會介意仿造西式火器,建奴也不介意拿來明軍的戰法。落後,是要捱打的。
建奴萬箭齊發,用火炮壓制城頭,架設雲梯蟻附攻城。城頭上的明軍雖然已經做到了足夠的勇敢,但也只能以稀稀拉拉的箭支予以還擊。唯一的那一門二將軍炮,也在一刻鐘後啞火了,因爲炮手被建奴先登給砍死了。
建奴獰笑着調轉炮口,用明軍自己的火炮掃擊明軍城頭。狹窄處避無可避,一炮死傷數十人。隨着登城的建奴越來越多,皇太極下令停止射箭。並不熟悉戰陣的守備官,以十幾名心腹家丁爲骨幹,糾集百餘守城士兵結陣頑抗,試圖將建奴擊退下城頭。
前方士兵手持刀盾,後方舉長矛,空隙用銃手填充。這本來可以算得上是不錯的戰陣,然而鳥銃射在建奴甲兵上,對方卻像是沒事的人一樣,繼續豬突而來。
殺!!!守備官大吼一聲,持矛猛戳,卻被敵軍側身避過,將矛杆夾在腋下。他抓住杆頭用力一別,守備官瞬間感受到了一股子巨力,站立不穩,被甩了一個踉蹌,險些栽倒。
他的家丁瞅準時機,從側面偷襲,一刀砍在建奴腰側,用力之大,把自己的虎口震得生疼,卻只看見一串火星子,而不見敵軍滲出血來。
建奴臉上露出吃痛的表情,他鬆開槍桿揮刀報復,一刀、兩刀、三刀,毫無技巧,全憑蠻力,就將守備親兵給砍得單膝跪地,託舉刀背的手掌血肉模糊,雙方的長刀都變成了鋸齒狀。
呼哧!一根尖銳的長矛刺穿建奴脖子。他不可置信地扭頭看去,嘰裡咕嚕想說着什麼,喉嚨卻只是不斷噴出血液。
守備官將長矛拔出,敵軍身體癱軟倒在地上抽搐。
“原來,建奴還是可以殺死的啊?”守備官苦澀地想道。
“將軍,咱盡力了,逃吧!!!”守備官的家丁對他喊道。
“你怕了?!”
家丁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怕,我來斷後。”
守備擡頭看了看四周,只見他們三百多人,如今還能夠站着的已經不足一百人了。而敵軍的數量越來越多,從一開始他們好幾個人勉強對付一個敵軍,到如今好幾名敵軍圍攻他們一人,將他們的人輕鬆殺死。
“你都不怕,我難道就是孬種嗎?要逃早逃了,何必拖延到現在!哈哈哈,今日之死,快哉快哉!諸位,隨我殺!!!”
咻咻咻!
十二支鵰翎箭洞穿了大安口守備的鎖子甲,他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當建奴弓手登城的那一刻起,戰鬥成了一邊倒的局勢。守城士兵的盾牌都被箭矢給洞穿,新發的棉甲可以抵擋兵刃的切割,卻無法擋住建奴的強弓大簇。守城本就是憑藉着居高臨下的優勢,用槍炮弓弩阻擊敵人,用滾石檑木來阻止敵人登城。
可惜,他們作爲守城的一方,卻被攻城的壓制得頭都無法擡起。待敵軍成功登城以後,他們的優勢也就不再了。
開戰一刻,大安口城頭失守。半個時辰以後,大安口守軍全軍覆沒,無一祈降。
大安口的城門緩緩打開,門洞處,屍體壘了半人高。皇太極輕提繮繩,戰馬淌着血水入關。這場戰鬥持續的時間很短暫,建奴作爲攻城的一方,卻只陣亡了一百餘人。然而,皇太極的面上卻並沒有多少喜色。
同樣的摧枯拉朽,但他卻察覺到了其間的細微變化。當初奪取遼東的時候,遼東的守軍多有歸降和逃跑的。而如今,這羣明軍也依舊弱小得都不配讓他睜眼去看,可是他們不跑了。
他們看起來明明就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連刀都不會拿,但卻敢拼命。這說明了大明的民心、軍心未失。今日的弱小,不代表着以後還是會這樣弱小。皇太極無比慶幸自己南下的決定,要是再不來,大明的軍力可就恢復了。
但他同時又有些害怕,三百明軍換了他們一百士兵,大明人太多,他們女真人換不起。皇太極希望別處的明軍可不要都是這樣的爲好,不然他們可能真的沒辦法全須全尾地回去了。
不過很快,皇太極便得到了安慰。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搖尾乞憐的明將,皇太極心中無比鄙視,但表面上卻做出了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果然,他的表演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投降的羅文峪守備詐開明軍城門,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第二道關口。美中不足的是,守城士卒發現被騙了以後,並沒有心安理得地選擇投降,而是在城內展開了慘烈的負隅頑抗。
羅文峪的士兵臨死前咒罵道:“皇帝給我們月餅吃,李思禮剋扣我們的軍餉和口糧!咱不懂什麼忠君愛國,就是不想跟這畜生一起給建奴當狗!這樣,咱們死了都沒臉去見祖宗!!!”
李思禮聞言,面色蒼白。倒不是良心發現、羞愧難當,是他清楚地知道,有兵的降將才是降將,沒有兵,下一次人家就敢讓他去攻城、去送死。
果然,他的報應沒有拖延很久。在攻打洪山口和龍井關的時候,他再次被派出去假扮殘兵去詐開城門。詐城失敗以後,又被編入先登部隊去蟻附攻城。除了第一、第二個關口,往後的關口越來越難攻佔,因爲他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攻洪山口的時候,李思禮成功爬上了城頭,只是被削掉了幾根手指。到了龍井關,就沒有那麼輕鬆寫意了。龍井關守軍三千,一千是當地的土兵,兩千是剛來不久的山西鎮的精銳。山西鎮的士兵對於薊鎮士兵還是很有感情的,畢竟去年一起打韃子,並肩作戰過。
三千守軍形成了規模效應,激戰一日,建奴連城頭都沒有摸到。夜裡,建奴趁着守軍疲憊,佯攻城北,而後於南城掘開城牆,方纔將龍井關攻陷。其實並沒有什麼技術可言,憑藉的也還是人數的優勢。
這一戰,龍井關守軍全軍覆沒,城內百姓被泄憤屠殺,龍井關軍糧付之一炬。建奴還是沒有佔到太大便宜。眼看一個個關口去拔,損失太大,於是第四日,皇太極跳過了漢兒莊和潘家口,奇襲了喜峰口。兩日後,大明第五個關口陷落。
皇太極盤踞在長城沿線,左等右等,也沒有等到明軍派來的援軍,被噁心的不行。他還以爲能夠打幾場野戰的,攻城他們再厲害,也做不到無損。雖然每次攻城他們損失的不太多,但再這樣打下去,就很肉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