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哥哥以後,朱由檢就搬到幹清宮住下了。明代皇帝多獨居,有需要再找妃子過來侍寢,或者跑去妃子的宮殿。
朱由檢在正殿後面的東暖閣請朱燮元吃飯,吃完飯以後,喊他一起來到了幹清宮東南側處理政務的懋勤殿。雖然還沒有正式上任,朱由檢還是要壓榨老同志的勞動力,先用着先。
他把如今最棘手的福建喪師和滿蒙大戰的相關奏摺拿給朱燮元看,並詢問他的意見。
朱燮元看着福建方面的奏報,眉毛都擰了起來。他是浙江人,從小聽着抗倭名將俞大猷的事蹟長大的啊!俞諮皋雖然比不上俞大遒,但早些年也是以善戰聞名的。從戰報上看,這廝分明是輕敵了!
一萬多人的大軍最後損失大半,雖然很難堪,但當年西南的情況可比這個嚴峻得多。這對於朱燮元來說不過是小場面而已,他倒也不至於太過吃驚,畢竟大明衛所糜爛,他是深有體會的。帶着一萬衛所兵去圍剿這種巨寇,打成這樣並不讓人意外。
“陛下,不知您打算如何處置此事?是傾向於剿滅,還是招安呢?”朱燮元問道。
“還能剿滅?!”朱由檢有些意外。
“海寇嘯聚於此,看似勢大,實則不過烏合之衆耳!
此輩唯能趁風順之勢爲亂,卻不堪攻堅。彼等因利而聚,有利可圖時或可暫作聯手,然一遇挫折,必作鳥獸散矣。
且聞東南海域寇黨紛紜,鄭芝龍不過其中之一夥耳。陛下但使分化瓦解,以寇治寇之策,何愁鄭芝龍不授首?
望陛下勿爲賊勢虛張所惑,此輩實不足懼也!”朱燮元自信地說道。
“這就是大佬嗎?說話果然有幾分霸氣。”朱由檢心想。他差點一激動就給朱燮元封個東南五省總督,讓他去剿滅鄭芝龍了。
“故卿以爲朝廷當遣兵剿除鄭芝龍嗎?”朱由檢詢問道。
朱燮元搖了搖頭,說道:“臣愚以爲,朝廷仍當招撫鄭芝龍,然可撫而不可縱,此刻非招安之時也,若倉促許之,恐其恃寵而驕,向朝廷索求無度。
莫若先整軍備,與之一戰,待挫其鋒芒、滅其傲氣,再遣人招安,方得實效。屆時彼必感恩懷德,不敢再生異心。”
“卿既言可剿鄭芝龍,緣何又言當招安?”朱由檢問道。
“臣雖有必勝之信心可剿除鄭芝龍,然此役恐需十載之功。
我大明水師積弊已久,戰船腐朽破敗,兵員疲憊衰弱,若欲擊敗鄭芝龍,至少需有一支強軍方可。
唯如此,方有資格合縱連橫,號令那些海寇爲我等效力。不然,便如俞諮皋那般,與紅毛番鬼談妥合作,卻反遭出賣。
擊敗鄭芝龍或許並非難事,然打敗之後,他必會逃竄流至倭國、琉球、東番等地,仍需水軍持續圍追堵截。
而訓練精兵、建造船隻,皆需銀錢。如今大明財用匱乏,應對九邊尚且不足,又哪來的錢財去管東南這些海寇呢?
再者,海洋尚存一日,倭寇便無窮無盡,此乃困擾我大明數百年之難題。即便剿除鄭芝龍,亦會有其他倭寇冒頭。倒不如降旨招安鄭芝龍,利用他來制衡這些海寇。”朱燮元摸着自己的鬍子說道。
“然則誰能勝此一陣?福建巡撫朱欽相所想或與卿相近,其久欲招撫鄭芝龍,奈彼胃口甚大。朱欽相故望俞諮皋能敗之,可惜事與願違。朕去歲已明諭俞諮皋避戰,勿與鄭芝龍纏鬥,彼卻終未能按捺,朕猜度其間或有朱欽相激將之由也。”朱由檢嘆了口氣說道。
“今福建水師覆滅,朝廷當速調閩浙水師穩局勢。既海戰難敵,莫若水陸相協,查抄與鄭芝龍勾連之商戶,痛擊沿海走私,斷其財路。如此,其麾下必因生計難繼生變,倒逼鄭芝龍請降受撫。
論及將才,昔年沈有容乃水師名將,堪稱東南柱石,然目下大明水師宿將多已凋零。袁可立倒是堪當此任,只可惜陛下已遣其往遼東,難以分身。”
說到這裡,朱燮元稍微愣了一下,心想:不對勁啊,他是不是被皇帝給騙了?皇帝這不是挺會用人嗎?只是把能人都派往要害之處了,在朝堂上反而有些捉襟見肘。
他搖了搖頭,摒去雜念,說道:“陛下不妨着袁崇煥巡撫福建,以制鄭芝龍。”
“袁崇煥?!”朱由檢的應激反應又來了,他下意識地問道,“袁崇煥可用嗎?”
朱燮元不知道爲什麼皇帝這麼討厭袁崇煥,但他還是解釋道:“袁崇煥頗具膽魄與手段,雖有剛愎自用、爲人狂狷之瑕,然以之巡撫一地,卻也足堪其任。昔年孫稚繩、王明初等,亦甚爲推崇袁崇煥。”
朱由檢腦瓜嗡嗡的,讓袁崇煥去對付鄭芝龍,讓好漢去對付好漢,讓惡人去折磨惡人嗎?!這玩笑可一點都不好笑。
他一時之間還做不了決定,於是轉移話題問道:“今有許多人彈劾朱欽相和俞諮皋,卿以爲朕當如何處置?”
朱燮元回答說:“這二人確有過失,然罪責亦不可盡加其身。閩省水師積弊久矣,戰船朽壞破敗,兵員疲憊軟弱,倉促之間接戰迎敵,又豈能不敗?
以臣之見,當嚴懲其失職之舉,以儆效尤。俞諮皋喪師辱國,本應治罪,然可暫饒其性命,降其職而留用之,令其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朱由檢也是這樣想的,打敗仗的將領他不會殺,殺了讓人心寒。除非是賣隊友或者投敵的,才非殺不可,不殺讓人心寒!
兩人一直聊了很久,直到入夜,朱燮元才告辭。
家有一老,如同一寶,朱燮元確實是經驗老辣、能力出衆。許多困擾朱由檢很久的事情,他處理起來遊刃有餘,還能順便給教學一波,把那些彎彎繞繞用最簡單的話講明白。
據說他平時在地方做事連個幕僚都不需要,真是諸葛武侯一樣的神人。
外事不決問朱燮元、內事不決問畢自嚴,朱由檢感覺自己的執政班底終於是捏出來一點雛形了。
建奴與察哈爾部開戰的問題,朱燮元認爲王象幹測算無遺漏,朝廷不要掣肘他發揮就足夠了。他預測林丹汗必輸無疑,大明想扶也扶不起,更沒有必要去扶,畢竟這狗東西出爾反爾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剛跟大明談好合作,反手就出兵劫掠大明。
倒也不一定就是出自林丹汗的命令,大概率是他對於自己手下的這些部落壓根就約束不住。約束不住手下的人,你還能指望他打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