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把多爾袞吊在正陽門上

祖大壽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叛逃的慾望,他只是對大明忠誠不絕對,想提前找好下家,給自己安排退路而已。

他沒有想到這一次的試探會鬧得那麼難看,他作爲錦州的總兵官,手底下的人絲毫不給他面子,這讓他十分的下不來臺。建奴撤軍的消息反倒是打破了僵局,陰差陽錯之下,算是給他解圍了。

但是今天這一出,還是在彼此之間埋下了一根刺。以後的諸將會怎麼看他,今天的事情會不會被舉報到朝廷,傳到皇帝的耳中呢?

祖大壽心尖蒙上了一層陰霾,以至於在所有人因爲建奴撤軍的消息而露出笑容的時候,他根本就笑不出來。而他這種異常的表現,更加堅定了衆人心中的想法:臥槽,建奴退兵了你還愁眉苦臉的,你丫的果然是個二五仔!!!

祖大壽察覺氣氛不對,連忙擠出笑容,然而他反倒是委屈上了,覺得自己比竇娥冤,君子論跡不論心,他明明就沒有投敵啊!

不過,即使衆人橫生間隙,但目前來說,還沒有發展到火併的那一步。副將何可綱被安排到錦州,本就是爲了掣肘祖大壽,他說過分一些的話語,其實並不奇怪。而曹文詔則比較顧全大局,給祖大壽留了幾分顏面。

然而,錦州畢竟是祖大壽老巢,他們祖家的勢力佔據了半城,祖姓將領擔任要職與異姓諸將達成了平衡,誰也奈何不了誰。錦州的情況其實是整個大明的縮影,大明君臣重馭世之術,輕經世之道,一手平衡術玩得爐火純青,只可惜玩過頭了!!!

祖大壽被部下頂了個肺,難受。曹文詔在這裡也呆得不舒服,這些勾心鬥角的腌臢事,簡直就污染了空氣,讓他喘氣都不順暢了。他從太師椅上站起身來,甲冑摩擦的聲音讓衆人心中一凜,不少人下意識伸手按向了腰間的武器。

祖大壽眼神陰翳地看着曹文詔,哪有人來開會着甲的啊?!!!曹文詔虎目掃過衆人,雖沒有出言譏諷,眼神之中卻透露出幾分不屑。

他朝着祖大壽抱拳道:“總鎮,建奴雖然退兵,但我等卻不能坐視彼輩撤離而不發一矢。如此,跟朝廷不好交代。屬下請領右屯騎兵,銜尾追殺,若能有所斬獲,於各方都能夠有個交代。”

祖大壽眉頭一皺,突然哈哈大笑道:“子儀,你這是小覷我了,此事怎能讓你專美於前呢?待本將點齊三千精騎,與你同往!”

懷疑一旦形成,就再難以洗刷。曹文詔是沙場宿將,不是剛上戰場的小卒,沒有那麼好忽悠。祖大壽的表演糊弄別人可以,卻是糊弄不了他。真的要洗刷恥辱,那便只能用鐵與血來證明。

如果祖大壽把皇太極,亦或者把次一點的代善、莽古爾泰給砍了,那麼不管他之前說過什麼、幹過什麼,別人都不會再懷疑他要投建奴。但目前嘛……

曹文詔沒有接祖大壽的話茬,而是點了點頭,裝作聽不懂,說道:“如此,在下先行出發,爲先鋒,總鎮,你領軍在後爲在下壓陣!”

說完,曹文詔帶着個子還要比他自己高挑不少的侄兒轉身離去。

此時,相比於高層各種鬧彆扭,錦州底層的士卒們卻沒有那麼多的想法。錦州城頭上歡呼聲不斷。他們只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敵人不戰而退,他們平白撿了勝利,自己活得好好的,那就很值得開心了。眼看就要過年了,大家心思早就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

城下,建奴將營帳拆除打包,用輜重車拖走,一起帶走的還有他們在遼西掘地三尺搶來的值錢物件。其實也不怎麼值錢,些許錢糧、鍋碗瓢盆,看着就寒酸。爲了掩護撤離,建奴還預留了一支千人的短甲騎兵在旁列陣,緊盯錦州城的方向。

曹文詔在城頭看了一會兒,心中有數,他決定帶兵出擊,與這支建奴騎兵碰一碰。

錦州城牆下,厚重的城門被緩緩推開,曹文詔倒提馬槊,率領騎兵出城列陣。錦州城的異動自然被緊盯這裡的建奴所察覺,奴騎的戰馬焦躁地用蹄子刨地,鼻孔呼出熱氣,在寒天之下凝結成水霧。

他們有心迎戰,卻因爲忌憚於錦州城頭上的火炮而不敢上前,只能眼睜睜看着越來越多的明軍騎兵出城列陣。建奴是比較好戰,但那是在搶東西的時候,現在都撤退了,腦子有病纔會想跟明軍打仗。

建奴的騎兵每一個都是小奴隸主,他們打仗是要自備乾糧的,打仗是要算盈虧的,虧多了是會破產的!這支建奴騎兵的甲喇額真見明軍有越聚越多的架勢,連忙派出手下去搖人。

曹文詔花費半個時辰,在城下集結了兩千騎,卻並沒有直接率軍衝陣。一方面是他們的披甲率比奴騎還要低,還有就是騎兵對於大明來說太珍貴了,而建奴卻幾乎全員騎兵、恐怖如斯,就算是騎馬步兵,他們好歹有馬可以騎啊。

數千騎就已經是望不到頭了,足以形成千乘萬騎卷平崗的效果。雙方開始了小規模的試探性交鋒,在紅夷大炮射界邊緣,迅速掠過,相互對射,不斷有人落下馬來。

建奴下馬步戰,用強弓大簇將明軍騎兵射得人仰馬翻;明軍架起騎兵標配的小炮轟擊賊陣,予以還擊。

雙方的戰鬥強度逐漸上升,陣亡人數不斷增加,漸漸超過了兩位數。戰鬥從白天打到了晚上,又打到白天,從錦州城下打到了廣寧城下。

雖然相比於遼南動輒上萬人的大戰,這裡的戰鬥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但對於建奴來說卻足夠噁心。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聚集重兵,殺個回馬槍,但曹文詔根本就不接茬,該退的時候果斷撤退,建奴想走就又追上去,用三眼銃一陣打,偶爾遇到建奴脫節的小部,還與侄兒上去衝殺一陣。

萬不得已之下,建奴只能拋棄部分輜重,加速撤離。從錦州到廣寧一線,到處可見被廢棄的輜重車。

最終,明軍以付出一百二十九人的傷亡代價,斬殺建奴七十三騎,搶回被擄百姓四百餘口,拾取物資七八百車,將建奴送歸敵境。

付出這樣的代價取得些微戰果也不知道值不值當,他們之中戰死的許多人本來可以不用死,留在錦州城裡過個好年的,但或許這就是戍卒的宿命吧。

後屯騎士拖拽着戰利品返程,每個人的臉上洋溢着笑容,傷亡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習以爲常,他們或許前一秒還在爲同伴戰死痛哭,下一刻又可以與袍澤一起講着顏色笑話,哈哈大笑!

對於皇太極來說,撤退的時候與明軍的糾纏確實算是小打小鬧,他甚至完全可以派出數千騎將明軍摁死在城內,而後從容撤離的,但他沒有這樣做,是因爲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是爲了迷惑明廷。

如不是被突襲,建奴佔領之下的遼南是不會這麼容易失手的,如果他們提前防備,明軍要達到現在的戰果,付出的代價還要在原來的幾倍以上。

這個道理對於皇太極也是一樣的,他們本就很擅長於突襲戰術,皇太極也不希望自己突襲大明邊牆的時候,遇到的是以逸待勞、增兵了數倍的大明軍隊。

所以,爲了儘量避免走漏了風聲,減緩消息泄露的速度,除了開會的貝勒們,底下的女真人並不知道他們的戰略目標。皇太極這一次傾巢而出,是考慮到了毛文龍被打殘,無力深入遼境騷擾,纔敢於這樣做。

但現在,袁可立已經是偷襲了遼南,難保他還會故技重施,突襲盛京,所以皇太極留了一萬人回去守家,剩下的先向西行,爲名義上是去打蒙古,追擊察哈爾殘部,而毛文龍刺探到的消息就是如此。

袁可立得知以後,也沒有細想,只是覺得這又是北失南補、東失西征的把戲。皇太極的一番操作,騙過了自己人,也成功地瞞住了毛文龍跟袁可立。

也不怪這兩個老同志大意,因爲人力有窮時,他們又不是能掐會算的神棍,自然是沒辦法提前預料到建奴的動向。畢竟,建奴繞行入關,那就只是有這個可能,此前也沒有過先例,甚至從兵法上來講,這也不是一個多麼聰明的戰術。

而且皇太極選的時間太刁鑽了,正常人的思維,大戰結束之後都是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戰,他剛剛打完一場,立即開第二場,這是很反直覺的。

大戰落幕,遼西晏然,大明君臣開始了戰後結算,遼西和京師都陷入了一片歡騰之中。至於遼南淪陷區的百姓,感官就比較複雜了。

幾年明人,幾年包衣,他們的身份不斷變換,這片土地來回易主。天啓年間,他們曾經歡騰地投入大明的懷抱,積極起義響應明軍。

遼東因爲高淮亂遼,與朝廷離心離德,百姓投向努爾哈赤,瘋狂背刺明軍,當內應,獻城門,導致明軍在遼東的堅城接連淪陷。又因爲努爾哈赤殺無穀人、屠殺漢人,他們被迫選擇迴歸大明的懷抱。

然而,起義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美好的生活,明軍沒有守住遼南,當初起義的百姓被建奴泄憤屠殺,復州城、海州城、金州城的百姓被屠戮一空,僥倖沒死的也發配給披甲人爲奴,拼命壓榨,隨時會死去,毫無安全感、毫無尊嚴可言。

這一次,他們又從奴隸變成了人,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是高興的,可是,這一次明軍又能夠守多久呢?!鼓起勇氣的奮起反抗的遼人死了,選擇苟活的人缺乏認同感,身份混亂。遼人就是這樣一個可恨、可憐、可敬、可悲的複雜羣體。

北京城,朱由檢沒有等到袁可立回京述職,因爲安頓移鎮的東江鎮百姓,安撫原本的遼南土著,安置朝鮮移民等事,千頭萬緒,老頭放心不下別人,只能親自坐鎮遼南主持大局。

遼南缺官,朝廷卻沒有那麼多熱血沸騰,願意前去任職的官員,一部分是怕死,但有的也不是怕死,只是人對於遠離家鄉、孤懸海外的本能性排斥而已。

袁可立不是沒考慮過用朝鮮官員,結果發現朝鮮官員看似敬仰大明,處處效仿明制,但本質上卻是完全不同的!

大明實行的是以“士農工商”爲框架的宗法等級制度,形成中央集權君主專制下的地主租佃制社會;而朝鮮,是他孃的奴隸制!

朝鮮的官員對百姓太狠了,簡直就不把百姓當人,要是用這羣人直隸遼南,怕是遼南的百姓又要倒戈向敵、喜迎王師了。沒辦法,袁可立只能再次向皇帝伸手搖人了。

朱由檢心想,缺官那還不容易,開恩科唄,但一想,開恩科也需要時間,就算年初開,也好幾個月後的事情了。朝廷的官員不是不願意去遼南嘛,那就讓那羣舉人去。

科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明的舉人太氾濫了,大部分人沒官做,就算少部分關係比較硬,混了個一官半職,也會被進士出身的官員所鄙視,進步的空間十分有限。進士起步就是縣令,一地的百里侯,生殺予奪,八面威風。

他於是下令,在京師九門張貼小廣告,騙人去遼南。宣佈,舉人只要願意去遼南的,當即授予官職,享受與關內官員同等薪資福利待遇,過年發紅包,中秋節賞月餅。

每年績效考成,選出排行前三十的官員,授予同進士出身。

年底有假期,允許回家,朝廷水師免費接送,幹滿三年可以選調回地方,幹滿五年可以進京當京官。

除了搖人以外,袁可立還讓人把俘虜的多爾袞送到了北京。多爾袞這小子很有牌面,得到了朱由檢的親自接待。

朱由檢第一眼看到多爾袞,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話來:“這他孃的十六歲?!”

與多爾袞一同送來的,還有他的那一身特製的鑲白將軍甲,朱由檢撫摸着這副甲冑,生氣地說道:“哎呀,怎麼能這樣子對待堂堂和碩貝勒呢,誰讓你們把他的甲給扒了?!

扒了甲,誰認識他,誰又知道他是建奴旗主呢?!來人吶,給他披甲,用粗麻繩捆住雙手,吊在正陽門上!!!”

啊?!多爾袞聞言愕然出聲,他從小喜歡看《三國志通俗演義》,他還以爲大明皇帝會給他來一出“義釋敵將”的戲碼,他剛剛還無比糾結,如果明帝以禮相待,他到底要不要歸降,卻沒想到自己純粹是自作多情!

多爾袞掙扎着、嚎叫着被拖了下去,不久之後,他被掛到了正陽門門額上,繩子深深勒緊他手腕的皮肉裡,拴在垛口上,他整個人就這樣懸掛在門洞上,晃啊晃。

城頭上,朱由檢還專門派了一隊士兵給他餵飯,保護他不要那麼快被百姓扔石頭砸死,一旁的城牆上貼上告示,寫明瞭多爾袞的身份,歷數他本人和其父兄的罪行。

現在,京城的百姓雖然還沒有直面建奴,對建奴的認知有限,但當年薩爾滸之戰,從京營、薊鎮抽調了不少人,薩爾滸之戰大明戰死數萬人,京師遍地白幡,加上遼餉收到了整個大明每一個普通百姓的頭上,大家對於建奴還是非常憎恨的。

第104章 朱由檢心中一驚:“壞了!我跟皇太第152章 漢兒莊第三夜不收小隊李佑安第45章 延綏巡撫孫傳庭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121章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第89章 太倉跑老鼠了,皇帝你準備好迎接接下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26章 嘶,我大明是咋亡的啊?!第17章 忠君愛國魏忠賢,貪贓枉法錦衣衛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第49章 善修兵戈,嚴陣以待!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49章 善修兵戈,嚴陣以待!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74章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封毛文龍爲東江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165章 北京保衛戰開始第42章 保守派認爲激進派太過保守第40章 朱由檢怕死,文官們也怕死,老朱家的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12章 那誰,把這一頁給撕掉!第64章 鹹魚皇帝和進擊的大臣們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這個婢生的雜第87章 峰迴路轉,揚眉吐氣第1章 穿越成爲朱由檢,我直接開擺!第77章 陛下不妨着袁崇煥巡撫福建,以制鄭芝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68章 北鎮撫司掌事官許顯純落馬第154章 堅壁清野,救民還是害民?!第154章 堅壁清野,救民還是害民?!第4章 皇帝窮得都尿血了,錢去哪了?!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123章 不完美的改革,不完美的招安,只有第87章 峰迴路轉,揚眉吐氣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106章 穩了,穩了!!!押中公務員考試大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82章 羣臣諫阻,外敵環伺,大明藥丸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13章 朕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在信王府的時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33章 國力衰落,連大明皇家大笨象也吃不飽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113章 朕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在信王府的時第21章 貧窮的帝國皇后,荊釵舊衣第67章 黑,真他媽的黑啊!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165章 北京保衛戰開始第91章 黃立極的家奴:難道畢自嚴比皇上還大第164章 建奴夜襲失敗,大明設伏無功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第145章 圍魏救趙,直取明京!!!第87章 峰迴路轉,揚眉吐氣第98章 一體斬決,不留活口,殺殺殺殺殺殺殺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93章 誰冤了,哪有冤啊?!你亂申冤,到時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23章 有女西來,八百里加急!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74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84章 我大明明明蒸蒸日上,天豈會塌?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124章 大女兒小名醜醜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148章 把多爾袞吊在正陽門上第61章 朕怕死,慫的一逼第150章 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治第147章 祖大壽!你把你祖宗祖逖的臉都給丟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170章 明軍包圍巴牙喇第140章 皇太極孤軍深入,當速速發兵擒殺第169章 兩紅旗主代善與皇太極的塑料兄弟情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第42章 保守派認爲激進派太過保守第92章 大名府知府?!你你你,你是盧青天?第97章 提督京營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第24章 快開門,我是錦衣衛,組織讓我來給你第61章 朕怕死,慫的一逼第146章 你以爲我是誰,給我把船靠過去!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150章 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治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97章 提督京營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第85章 使過不使功,進擊的老登們
第104章 朱由檢心中一驚:“壞了!我跟皇太第152章 漢兒莊第三夜不收小隊李佑安第45章 延綏巡撫孫傳庭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121章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第89章 太倉跑老鼠了,皇帝你準備好迎接接下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26章 嘶,我大明是咋亡的啊?!第17章 忠君愛國魏忠賢,貪贓枉法錦衣衛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第49章 善修兵戈,嚴陣以待!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49章 善修兵戈,嚴陣以待!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74章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封毛文龍爲東江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165章 北京保衛戰開始第42章 保守派認爲激進派太過保守第40章 朱由檢怕死,文官們也怕死,老朱家的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12章 那誰,把這一頁給撕掉!第64章 鹹魚皇帝和進擊的大臣們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這個婢生的雜第87章 峰迴路轉,揚眉吐氣第1章 穿越成爲朱由檢,我直接開擺!第77章 陛下不妨着袁崇煥巡撫福建,以制鄭芝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68章 北鎮撫司掌事官許顯純落馬第154章 堅壁清野,救民還是害民?!第154章 堅壁清野,救民還是害民?!第4章 皇帝窮得都尿血了,錢去哪了?!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123章 不完美的改革,不完美的招安,只有第87章 峰迴路轉,揚眉吐氣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106章 穩了,穩了!!!押中公務員考試大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82章 羣臣諫阻,外敵環伺,大明藥丸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13章 朕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在信王府的時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172章 城防炮術,騎兵戰術第33章 國力衰落,連大明皇家大笨象也吃不飽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113章 朕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在信王府的時第21章 貧窮的帝國皇后,荊釵舊衣第67章 黑,真他媽的黑啊!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165章 北京保衛戰開始第91章 黃立極的家奴:難道畢自嚴比皇上還大第164章 建奴夜襲失敗,大明設伏無功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第145章 圍魏救趙,直取明京!!!第87章 峰迴路轉,揚眉吐氣第98章 一體斬決,不留活口,殺殺殺殺殺殺殺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93章 誰冤了,哪有冤啊?!你亂申冤,到時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23章 有女西來,八百里加急!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74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84章 我大明明明蒸蒸日上,天豈會塌?第120章 ,不反對,不代表贊成,不明着反對第124章 大女兒小名醜醜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148章 把多爾袞吊在正陽門上第61章 朕怕死,慫的一逼第150章 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治第147章 祖大壽!你把你祖宗祖逖的臉都給丟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170章 明軍包圍巴牙喇第140章 皇太極孤軍深入,當速速發兵擒殺第169章 兩紅旗主代善與皇太極的塑料兄弟情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第42章 保守派認爲激進派太過保守第92章 大名府知府?!你你你,你是盧青天?第97章 提督京營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第24章 快開門,我是錦衣衛,組織讓我來給你第61章 朕怕死,慫的一逼第146章 你以爲我是誰,給我把船靠過去!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150章 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治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97章 提督京營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第85章 使過不使功,進擊的老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