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

這場“鎮反”運動,很快就席捲了李來亨治下全境。自從闖軍進入湖廣以來,他處處向士紳妥協退讓,力求形成一種穩定的平衡局面,然而現在看來,這種妥協和退讓只是平白無故增長了士紳的氣焰,削弱了闖軍用於控扼地方大政的籌碼。

艾卓這把尖刀,正好可以用上一用了。

這回李來亨就沒有再提醒他,要“少殺多抓”、“少抓多放”,而是在不刻意追求擴大打擊面的情況下,該殺就殺、該抓就抓。

可憐的易道三,被李來亨一番訓斥以後,驚嚇生疾,當場暈倒。不得已,李來亨只好又自掏腰包,安置他在帥府休息看病。

易道三的好友耿應衢倒也算是一個妙人,易道三“怒斥”李來亨的暴政時,他雖然被嚇得一句話不敢講。可當易道三暈倒,被“軟禁”于帥府以後,耿應衢卻一直跪在帥府門口,懇求李來亨網開一面,放過易道三一條性命。

李來亨哭笑不得,他對易道三的那套“大公無私”之論雖然極不感冒,但易道三畢竟沒有真正參與通左之事,他本就沒有打算如何處置此人。

耿應衢爲了朋友,不惜一己之身,這種表現倒是讓李來亨對黃麻士紳的看法有所改觀。這些士紳之中,在後世歷史裡,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會成爲蘄黃四十八寨的領導者,有相當數量的人英勇犧牲在抗清戰場上。

李來亨投筆感嘆:“如此摯友,天下何尋?”

正拿着一份文書走進帥府書房的方以仁,聽到這話,對李來亨難得流露出來的真情點了點頭。方書記坐到李來亨的側座,笑道:

“府主可是覺得黃麻士紳,尚有一二吉光片羽之處?”

“樂山是來爲易道三說情?”

“府主本無處置易先生的打算,又有什麼勸說的必要?”

“呵,你今天怎麼不藏拙了?直接就把話說了出來,不跟我打啞謎。”李來亨把筆墨放置一旁道,“樂山啊樂山,有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

方以仁不急不忙,先幫李來亨將茶水補滿,接着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邊品茗,一邊緩緩說道:

“紳不能將民殺光,那民又豈能將紳殺光?府主用營田新法和公私合營,讓這麼多士紳身懷鉅款,可又只能閒居家中。他們每日無事可做,一旦有小人從中挑撥,想要不出壞事都難啊。”

“你的意思是給這些士紳安排些差事來做?我又何嘗沒有考慮過呢,可是這些士紳和闖軍終究不貼心,即便易道三、耿應衢這種人,我都沒法放心將闖軍的大政交給他們來做。”

“一直閒置下去,總歸也不是辦法。”

李來亨眯起眼睛問道:“樂山已有腹稿?快說吧。”

方以仁哈哈一笑,說道:“這不是我想的法子,這法子前一半是溫故所想,後一半是蕭掌櫃所想。”

“不管是誰想的,既然你來獻策,將來出了差錯,我都得把責任算在你的頭上。”李來亨哼哼笑了兩聲,“快說吧,什麼法子?”

“溫故這段時間做了德安府府尹,公務繁忙,按他的話來說是事機千頭萬緒,而闖軍能用的合格官吏還不足十之三四。所以他留心最多的地方就是隨營學堂和鄉官學堂,天天都想着怎麼和白旺、怎麼和各位將軍們搶人用。溫故想的法子就是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閒置鄉紳,讓他們到學堂講課去。”

李來亨懷疑道:“這樣下去,黃麻士紳的門生故吏豈不是遍天下了?”

“這個可以控制使用嘛,府主不放心他們教兵學、輿地、經世致用之法,那可以讓他們純教識文斷句啊。”

李來亨對這個法子還是很不放心,接着問道:“你還是說說蕭維崧的法子吧。”

方以仁答道:“蕭掌櫃的法子是跟着公私合營走的,既然許多士紳都入股了懇德記。蕭掌櫃的意思便是我們可以在各州縣設立商鋪、工坊,讓這些入了股的閒置士紳去負責具體的經營。”

“好!”

這個方法倒是讓李來亨眼前一亮,他連連點頭道:“這個辦法還算可行!這些人反正都交了錢、入了股,與其在家閒居,不如去做做掌櫃、賬房……不,掌櫃賬房什麼的,這些搢紳之輩又要覺得有辱斯文啦,我們可以改叫做董事、改叫做經理……對,還有該叫做廠長!”

“是這樣,不過這些士紳可得自負盈虧才行,否則免不了他們要侵佔闖軍的公產。”方以仁補充道,“看來還是蕭掌櫃最瞭解府主的心思呀。”

李來亨又輕笑一陣,答道:“得了吧,知我者非樂山而復有何人?除了這件事情外還有什麼事,讓我看看你拿來的這份文書又是什麼情況?”

李來亨提到這件事情,方以仁臉色才嚴肅了起來。他站起身把文書遞給李來亨,說道:“大元帥掃蕩中原以後,在開封聚義會師,戰鬥之士已有十萬之衆。柳老先生從宋獻策那裡打聽到消息,大元帥受牛金星的幾番勸說,打算派補帥和陳藎率軍三萬南下湖廣。”

“什麼?”

李來亨大吃一驚,自己的便宜義父李過居然要率領三萬兵馬來湖廣了?

牛金星的這個主意……看來李自成對自己在湖廣的所作所爲,終究是懷有芥蒂了!

三萬人……

中原闖軍的實力增長也着實驚人,李自成現在居然已經有了隨便就可以分兵三萬人的力量。不過湖廣這邊也不差,按照李來亨的估計,等他將左鎮殘部完全吸收、消化以後,再將基本上無兵把守的襄陽、承天、荊州三府拿下,湖廣闖軍應當也有一個四五萬人的實力。

要對抗李過的三萬兵馬,並非難以做到的事情……

只是現在似乎還並沒有絲毫和中原闖軍分手的必要。

“府主……府主打算怎麼處理此事?”

李來亨還是覺得十分頭疼,現在革裡眼賀一龍、老回回馬守應還盤踞在承天府,張獻忠也正在武昌一帶和丁啓睿作戰。如果李過不來,他一個人花幾個月時間,擺平革裡眼和老回回,甚至把張獻忠擠出湖廣,都不算難事。

可是李過帶着三萬“援軍”過來以後,形勢反而更加複雜了起來。

最大的問題就是李自成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柳敬亭從宋獻策那裡打探到的情報,似乎是牛金星建議李自成這樣做的,那麼看來李自成的目的還是在於想要制衡一下李來亨在湖廣的一家獨大?

可是李過和李來亨是義父子啊,闖軍內部如果硬要分派系,他們兩人肯定算是一派的。異論相攪,制壓平衡,那應該派田見秀或者李雙喜來湖廣搶奪勝利果實吧?

還是說李自成擔心李來亨已經完全自成一家,派別人來反而會刺激李來亨和中原闖軍的決裂?

“罷了,我相信義父。大元帥和義父都是開誠佈公之人,義父對我更是恩重如山。義父親來湖廣,爲示我的至誠、爲示我和義父之間的感情,我肯定要親自去迎接。”

方以仁問道:“府主要帶多少人去迎接?”

李來亨心裡一陣沒底,猶豫道:“這……現在咱們調動三萬人出去,有沒有問題?”

“呃……剛經過隨州大戰,這麼短時間要調動三萬人去迎接補帥,問題大概相當大啊……”

李來亨哭笑不得道:“好吧好吧,我帶個一兩萬人,總不成問題吧?”

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八章 英雄氣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章 李公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
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八章 英雄氣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章 李公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