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

華北戰場兩大要衝,西路保定、東路河間,保定以東海河水系的各支流逐漸匯合,直到大沽入海口,沿途遍佈河流、湖泊、沼澤、溼地。在春秋兩個季節之間不利大軍通行,但現在已經是冬天,水面早已結冰,大軍行動並無阻礙。

無論是闖軍北上,還是官軍南下,都不存地理上的阻礙。唯一隔絕雙方的,就是崇禎十五年下半年出現的這場大瘟疫。

但十六年的深冬天氣,嚴寒過於往年數倍。保定附近的河流已經全部結冰,甚至連滔滔不絕的滹沱河都已完全停止了流動。

燕趙大地,徹底被冰雪所覆蓋。

地似白雲,野如空卷,莽莽荒荒,一望如洗。

雖然畿輔一帶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可是由於之前大瘟疫的影響,再加上近來連日大雪,道路上行人成空,保定方面的消息也不像平常那樣靈通。

直到二月初七的時候,劉芳亮才從一羣自武清南逃的饑民口中得知,朝廷近來在京師、天津、山海關之間,兵力調動頻繁。

這些饑民還說曾看到有辮子兵與朝廷大軍雜處而行,這條消息初時並沒有引起闖軍將領的重視。負責安置饑民的左營都尉馬世泰只是覺得,朝廷邊軍裡經常豢養一些夷丁突騎作爲精兵使用,這回突然調動夷兵南下,很有可能是要對保定方面不利。

直到馬世泰將消息稟告給劉芳亮的時候,早因爲碭山之戰而對清軍十分忌憚的劉芳亮,立刻意識到了這條消息暗藏的一種可怕的可能性。

“你確信無疑,饑民們說的是辮子兵嗎?”

馬世泰對劉芳亮的問題無法做出一個確切的回答來,他支支吾吾了好一會兒後,才說:“這……這,應該是吧?那些饑民只說是看見了剃頭留辮子的韃子兵。”

素來以爽朗清雋示人的劉芳亮,聽到馬世泰這樣不確定的回答以後,整張臉都板了起來拍桌子喝道:

“快去問清楚!到底是邊軍裡的夷丁突騎,還是其他的韃子兵?總不會是東虜兵吧!”

“東虜兵?劉帥,朝廷不是在和東虜打仗嗎?怎麼可能會是東虜兵?我想應該就是一些蒙古家丁吧,咱們以前也不是沒有和官軍裡的蒙古兵打過仗嘛。”

“別廢話了,說這些幹嘛?你現在立即回去調查清楚,一定要問明白,到底是不是東虜兵……對了,你要找一些見過東虜虜騎的難民,讓他們跟着去問,一定要弄清楚這件事!”

劉芳亮的副將左果毅將軍馬世耀,是馬世泰的哥哥,他看馬世泰辦事情拎不清輕重,就自告奮勇說:“劉帥,還是我去問清楚吧。如果真是虜騎和官兵雜處行軍……事情的變化可就太大了!”

劉芳亮搖頭道:“你留下,還是讓馬世泰去辦這件事。你處事一向比較有主意,能夠隨機應變。你現在去營中挑選兩千騎兵,向北搜尋,一直進到白溝河附近爲限,偵查清楚明軍的動向。”

馬世耀聽完劉芳亮的吩咐,看素來驍勇輕銳的“賽蘭陵”露出這樣慎重的神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馬上遵命去辦。

在馬世耀率軍出發前,劉芳亮又特別囑咐說:“軍旅之事,瞬息萬變,非事前所能估計。你一定要小心謹慎,萬勿浪戰,而要把帶回前線軍情作爲第一要務。”

“劉帥放心,近來我營中也新募了不少讀書人。我常聽他們講解兵書戰策,知道用兵奇正相輔,詐變百出的道理,一定會小心戒備。”

“嗯……一旦探得明軍動向,你就速回保定……除了明軍動向以外,你也要注意探查東虜的動向。”

劉芳亮想了許久,最後還是重新強調了一遍說:“萬勿與敵浪戰。”

等馬世耀帶兩千精騎出發以後,馬世泰那邊的調查也有了結果。饑民們自己也分不清楚蒙古韃子和滿洲韃子之間具體區別如何,他們只說自己見到官軍中雜有虜騎,再具體一點的描述,就是七嘴八舌的,誰也說不清楚。

馬世泰雖然帶去了一些曾經經歷過寇關清軍屠掠活動的難民,可是因爲清軍裡本來也有很多蒙古人,入關劫掠的清軍本身就是一支滿蒙漢混合的部隊。所以他們聽了前線饑民的描述以後,同樣無法分辨清楚,現在和官兵一起行動的胡兵,究竟是邊軍裡常見的蒙古人家丁,還是東虜兵馬。

難民們有些說見到的胡兵就是剃光了前額頭髮,只在腦後留有一個小小的豬尾巴,與蒙古人的髮式截然不同。可是也有難民說確實見過頭上中間剃光,兩邊留髮的人。

這些真假難辨、混雜一處的消息,讓劉芳亮有些焦躁了起來。他重新估算了一下保定方面的兵力,感到有些捉襟見肘,於是決定派人前往慶都和真定,將一些之前留守在後方的部隊都調集到保定前線來。

劉芳亮思慮一陣以後,回到行轅處——左營權將軍的行轅和保定府府尹在一個地方,都是借用了原本明朝知府的官衙。

之前在廣平府主動向闖軍投降的通州總兵張汝行,他在廣平府郊迎三十里迎接劉芳亮以後,又主動爲闖軍做嚮導,助劉芳亮輕取冀南。

所以劉芳亮現在對張汝行也頗爲看重,雖然因爲李自成西征的緣故,對張汝行新官職的札委文書還沒有送到保定來。

不過以張汝行的功勞,在未來的新朝裡,總能有一個位置在。

只是張汝行自覺廣平獻城以後,又有引導闖軍橫掃冀南的功勞。何況他投降以前就已經是明朝的總兵官了,比現在頗受闖軍重用的柳溝副將郭升地位還要高。

可卻遲遲未能獲得高官名爵,劉芳亮說是看重他,其實也不過是備做顧問而已。

張汝行因此對闖軍和劉芳亮都漸漸心生不滿,只是形勢比人強,現在的形勢又不允許張汝行再跳回明朝的破船去了。

他看到劉芳亮回到行轅後,就套着近乎上前問候道:“制臺大人,我們在保定已休整了這麼長時間,何時要再去攻打河間府啊?”

制臺本來是對明朝總督一級官員的尊稱,用到劉芳亮的身上,頗顯得不倫不類。

但劉芳亮對之前積極帶路的張汝行印象不錯,而且他自己對於什麼制臺、鎮臺一類尊稱,也不大搞得清楚,便只是帶笑說:

“唐王殿下已經佈置了東路軍前營一支兵力進攻河間府,我們就守在保定,等東路軍前來會師即可。”

“李闖王用兵如神,真若太原公子復生,難怪橫行天下無有敵手。看來是我自己多慮了。”

劉芳亮沒有再和張汝行繼續談論李來亨那一支北伐河間府的部隊,而是命新近任命的保定府府尹幫他找一張北直隸地圖來。

他拿到地圖後,便把地圖平鋪到地上。然後劉芳亮就把一旁書桌上的硯臺和毛筆都取了下來,一方硯臺放在保定的位置上,一支毛筆放在德州的位置上。

剩下一支毛筆被劉芳亮折成三段,分別放在了京師、薊州和山海關的位置上。

張汝行不懂劉芳亮的用意,試探着問道:“保定和德州都有咱們大兵屯守,京師、山海關是朝廷……是明軍屯守之處。可薊州呢?官兵在薊州應當沒有什麼兵馬可調了。”

“是東虜。東虜應該就在薊州附近吧?”

“制臺大人怎麼注意起東虜來了?”

劉芳亮沒有再回答張汝行的話,他一個人盯着地圖看了良久,接着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計算起雙方的兵力。

接着劉芳亮好像想起了什麼事情一樣,突然起身離開了行轅,又出去找馬世泰問話。這些舉動讓張汝行看的一頭霧水,他只覺得劉芳亮對他依舊十分排斥,不加信任,自己在闖軍這邊是不是沒有什麼前途呢?

而劉芳亮去找馬世泰的目的,則是讓他立即組織一批醫生,去給從武清附近南下的難民們診療病情。

劉芳亮慢慢想明白了自己一直搞不清楚的一件事情:

“這段時間北來難民越來越多,可大家都說瘟疫兇殘至極,偏偏這些難民裡有人被餓死,有人被凍死,可是還真沒有幾個人得疫病而死啊!”

馬世泰不明所以:“這……這說明瘟疫已經退去了?豈非一樁好事嗎?”

“好……好個屁!”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章 順兵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章 太原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章 順兵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章 太原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