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

張汝行一隊人馬出發以後,沒過多長的時間,楚闖的小將李瑋羣就帶着另一隊闖軍嫡系兵馬跟了上去。

李來亨對張汝行這樣的明軍降將並不完全放心,即便感之以情,歆之以利,怵之以威,也依舊無法保證完全的可靠性。所以他不能不另做一番安排和佈置,準備像李瑋羣這樣的嫡系去盯住張汝行,免得再出別的什麼意外。

李瑋羣年紀很輕,他手下的士兵也是同樣的年輕。剛投入前線的士兵還保持着最旺盛的作戰意志,保持着對於戰場上一切事物的新鮮感。

他們抑止不住要想和他們生平第一遭見到的敵人打個照面,這與其說出於對敵軍的義憤,還不如說是出於自己的好奇。

從這層角度而言,他們的警戒心又是相當不足的。

“李部總,這張將軍到底怎麼回事呀?咱們大帥說要盯住他,那他怕不是個賊人吧?”

“老弟,你也別這麼說嘞。張將軍原來可是官軍的總兵,那是何等的高官,放到過去,肯定是咱們一輩子都望不到的人物,怎麼能說是賊人?”

“屁的大官,還不是被闖軍打得屁滾尿流、主動投降嗎?就是個降將嘛!”

“輕聲,輕聲!”李瑋羣斥了一口,“你們休要胡言亂語,好好盯着就是了,哪來這麼多廢話?”

士兵們士氣高昂,都做好了拿出本領來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的準備。卻沒想到在大戰時分,當自己的同袍在白溝河上拼命廝殺作戰的時候,自己卻要負責這樣一個沒意思的差事。

幾個年輕的闖軍士兵,不禁爲此唉聲嘆氣起來。他們垂着頭,感嘆自己沒有好運氣,趕不上激烈的白溝河大戰,讓李瑋羣心中又好氣又好笑。

“唉唉唉,整天唉聲嘆氣,像個什麼樣子?”

“沒有敵人可打,這不只能唉聲嘆氣了嘛!”

李瑋羣看着年輕將士那種渴望戰鬥的神情,想起了在碭山之戰前被韃子殺害的好友洛彬,他若沒有犧牲,這時候大概也是如此祈盼戰鬥吧!

“李部總!前面好像有大隊人馬活動的跡象!”

夜不收送來的探報讓李瑋羣提高了警戒度,不過他覺得這大概是自己撞到了闖軍的隊伍——看來顧君恩和李世威已經把部隊拉上來了呀,他們的動作倒是很快。

他這樣想着,本打算就直接跟上去,和顧君恩等上峰說明白溝河前線的情況。可在隨營學堂接受的那些訓練,又讓李瑋羣稍微遲疑了一下,最後他還是決定讓探騎再確認一下情況,證實那確實是闖軍的部隊後,再靠近過去。

相比較李瑋羣的謹慎,原任明朝通州總兵的張汝行想法就單純許多了。他同樣發現了大隊兵馬的身影,只不過張汝行考慮到這裡已經是保定府的後方,距離前線已經有了相當長的距離,就沒有多做考慮,立即向那一大隊兵馬靠攏了過去。

張汝行這時候完全放鬆了下來,他甚至把頭盔摘了下來,心裡想着要給那位顧司馬留一些好印象,此人大概就是將來新朝的兵部尚書了吧?要好好巴結一番啊!

張汝行左右的舊部士卒們,也都有樣學樣,全然沒有戒備的樣子。他們心懷着強烈的好奇心,只想趕快去看看未來新朝的大人物將是一副什麼模樣。

不等張汝行反應過來,一陣強勁又密集的箭雨突然像一陣雹子落到他們面前。

士兵還來不及弄清楚狀況,大家只能四散避開,自己想辦法找個障礙遮擋一下。還有人傴僂着身體,大着膽向前疾趨數步,擡起箭矢來彼此傳觀,證實了這確是沒有摘去矢鏃,可以致人於死的真正的箭矢。

“這是怎麼回事?”

到這時候還有人鬧不清楚狀況,傻傻地抓着一根箭矢,環視周圍,想要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張汝行的部下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接着是一種悲憤的情緒纏繞在他們的心間,他們先是覺得自己被闖軍出賣了,繼而又認爲這是否是李來亨要卸磨殺驢?

可過了一會兒,直到數百名、數千名滿洲人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時,當足夠遮擋所有人視野的辮子晃動起來的時候,他們才慢慢意識到了……這,這好像是清軍?

張汝行見識過清軍的厲害,當他看清楚敵人的辮子那一瞬間時,全部的鬥志就立即煙消雲散了。他顧不上組織兵馬和隊伍進行抵抗,只能想到立即逃跑、趕快逃跑,最好馬上逃回保定去,否則一定必死無疑。

可是清軍的動作又比他快得多,不待張汝行逃走,清軍大隊兵馬就已經席捲而來。衝在這支滿洲人大軍最前方的是伊爾根覺羅·阿山,他和張汝行同樣疑惑,阿山這一支兵馬奉阿巴泰的命令,負責的任務是迂迴和抄襲闖軍的後方。

這一支清軍的奇兵被阿巴泰寄予了很大厚望,不僅擁有着約九千人的強大兵力,比之阿巴泰留在手頭的部隊數量還更多。而且領軍者還是素有武名的博和託,博和託是阿巴泰的第二子,正因爲阿巴泰認爲這支迂迴奇兵必將立下奇功,纔會讓自己的兒子擔當這一重任。

其他輔佐博和託左右的滿洲親貴將領,既有像阿山這樣資歷極老、遍歷疆場的將領,也有像何洛會這樣細心謹慎的智將。

他們利用了這一年冬季的嚴寒,從被封凍起來的白洋澱上踏冰南下,很容易就避開了整個白溝河戰場,開始向闖軍的後方迂迴切入。

按照阿巴泰的吩咐,博和託、阿山、何洛會等人,迂迴到現在他們所處的這個位置上時,就已經足夠合適,可是準備開始給闖軍的後方以沉重一擊了。

可是他們無意間撞到張汝行隊伍的意外,又使得戰局發生了一點意料之外的變化。

張汝行本來就是個膽怯的將領,否則也不會那麼快投降闖軍。但李瑋羣卻是闖軍嫡系中的一名青年才俊,他雖然只是一個低級軍官,在職務上很少統率過超出數百人的兵力。

可是根據李瑋羣豐富的作戰經驗,當闖軍探騎確認了清軍的出現及其兵力規模時,他就立刻意識到了清軍試圖迂迴襲擊闖軍的計劃——絕對不能讓清軍得逞!

李瑋羣首先想到的是立即突圍北撤,將消息送去李來亨的中軍。可是清軍兵力如此之多,而且其數千人的龐大隊伍已然展開,橫隊蔓延,自己此時北撤,很可能在追擊過程中被清軍輕易消滅掉。

但是看看手底下的兵力……

自己不過數十騎,張汝行麾下也不過數百兵,如何抗敵?只能設法突圍啊!

闖軍戰士們都有着旺盛的士氣和激昂的敵愾心,他們那股氣吞山河的勢頭,是相比較敵人最大的優勢。

但清軍的優勢則是方方面面的,而且他們在兵力上的優勢,又更加是不可抵擋的。

雖然阿山也沒有搞清楚一隊闖軍兵馬出現在這裡的情況,但作爲一名合格的八旗兵將領,阿山還是立刻組織起了冷酷高效的攻擊,給張汝行的部下們以致命的一擊。

八旗兵腦後的辮子正在上上下下晃動着,他們猛衝過來,嘴裡也發出難聽的怪叫聲。這一切滑稽的場景,都讓張汝行麾下臨時糾集起來的數百舊部深感恐懼,根本沒有幾個人能升起反抗的意志來。

滿洲人飛馳過來,手中兵器輪舞,張汝行部下的士兵馬上就一排排地倒了下來。若非阿山旁邊的何洛會更爲冷靜一些,勸說阿山要留一些俘虜問話,那麼估計僅在第一波衝擊裡,滿洲人就能取得全殲的戰果了。

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六章 裕州人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章 李公子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
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六章 裕州人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章 李公子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