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

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

這不是馬順第一次向朱祁鎮稟報這一件事情了,但是馬順之前是猜測,是懷疑,而今卻是斬釘截鐵是的確定。

朱祁鎮就知道,馬順一定掌握了證據。

朱祁鎮倒是想看看,這鐵證是什麼?

馬順說道:“陛下,臣受命探測瓦刺內奸,一開始是查宮中人士,只是宮中人多口雜,萬難進行下去。”

朱祁鎮自然知道了,這一件事情,朱祁鎮自己都叮囑過馬順不許查下去。

原因很簡單,宮中陰私的事情不少。

比如說,宣宗時期,某些流產的宮女是怎麼回事?比如被太皇太后暗中處置的人,甚至一些太醫,怎麼就病重不起了。

有關於皇太后,關於太皇太后的。

有一句話說得對,天下之間最不乾淨的,也就是妓院與皇宮了,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是無數男人與無數女人之間,另外一個是無數女人與一個男人,還有無數不是男人的人之間的事情。

宮女與太監對食的事情,可不少,甚至妃子與太監對食的事情。朱祁鎮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太皇太后就處置過這樣的事情。

甚至朱祁鎮也沒有想到,皇太后孫氏看起來很溫柔的性子,墮起別人的胎來,卻是毫不手軟。

這也是爲什麼宣宗皇帝只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的原因了。

但是畢竟是他娘,而且朱祁鎮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孫太后的果斷處置,真有一個比他大的皇子,這皇位還是朱祁鎮的嗎?

真不好說。

所以宮裡的一些東西,是不能查,不要查,不可以查的。

也正是如此,朱祁鎮也息了某一個妃子談一場戀愛的心思。

看她孫太后就知道。

在國家大事上孫太后或許一塌糊塗,但是在迷惑男人的時候,還有宮斗的時候,卻是最終的勝利者。

不管太皇太后多厭惡她,但是總就拿他沒有辦法。不看宣宗的面子,也要看朱祁鎮的面子。

真與孫太后這樣女人動真感情,且不說國家大事,會不會耽擱,而是你確定你動的是真心,別人是不是在演戲?

誰玩誰,還真不知道。

朱祁鎮何不按照萬惡的封建制度來,他想玩什麼樣的女人,就玩便是了,但是宮中之事,走腎不走心即可。

懷孕皇后會處置的,反正皇后有了嫡長子,下面的孩子也威脅不了朱見濬的地位。封一個妃子了事。

至於沒有懷孕的,過一段時間放出宮即可。

上下安分各守其位,反而沒有那多齷齪事。

馬順也知道其中深淺,也不敢多說什麼,一句帶過,說道:“臣就想了,如果有內奸,他的情報從哪裡傳遞出去,想來想去,只有一個,那就是瓦刺使團。”

“臣就派人盯住了瓦刺使團。”

“就在今春終於發現了其中有一個異常,那就是瓦刺副使巴失罕。”

朱祁鎮聽了,也知道錦衣衛是下了大功夫了,原因無他,就是因爲瓦刺使團人多。即便是加以限制,也有一千多人。

這也顯示出錦衣衛的能力,別的地方不知道,在北京這片地方上,錦衣衛真的想知道什麼,還是能查到的。

馬順見朱祁鎮臉色有一點點變緩,心中也大出一口氣,說道:“臣就將此人秘密拿下拷問一天,發現他最少在去年臘月,就知道了今春的出兵計劃。而且臣派在軍前的錦衣衛,也發現,兀良哈是有準備的,不過看痕跡,他們的準備時間並不長。”

朱祁鎮聽了,心中默默想了片刻,有一種中計的感覺。暗道:“瓦刺其實並不想救兀良哈的,如果錦衣衛所言是真的,那麼瓦刺有充足的時間,稟報也先,也先再派人通知兀良哈,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兀良哈在大軍來臨之前,才知道。”

“瓦刺所想,無非是兀良哈在朝廷手中吃虧。但是損失不大,讓兀良哈知道,只要投靠瓦刺才能保全自己。”

朱祁鎮想明白之後,心中有些不爽。自己算是被瓦刺擺了一道。之前兀良哈雖然與瓦刺聯姻了,但是兀良哈卻還有獨立的心思,並不願意完全當瓦刺的刀。

但是這一戰之後,兀良哈反而不可能不抱緊瓦刺的大腿了。

朱祁鎮的沮喪僅僅是一會兒而已。

無他,他已經習慣了。

從登基到現在,朱祁鎮習慣了算計別人,也被別人所算計,各種陰謀陽謀。在這種權力角鬥的中心活着,誰能不中幾招。

朱祁鎮只需確認兩點就行了。他作爲皇帝先天立於不敗之地。只要老老實實的呆在北京城之中,即便有任何失敗,他都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還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其次,不管對於誰。朱祁鎮手中都有掀桌子的權力。除卻也先。

這就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給他留下的最大遺產。

中計了不怕,最重要的是怎麼扳回來。

朱祁鎮心中暗暗推敲,安時間線上來算,去年臘月,出兵之事還處於軍議之中,軍中得到消息也是在臘月末,過年之後,纔開始秘密準備,過了十五之後,大小軍官才知道,在正月二十,大軍就出塞了。

所以泄密的人,要麼是五軍都督府之中將領,要麼是內閣,六部之中的高官,要麼是宮中的太監。

雖然朱祁鎮對靖難勳貴並不是很滿意的,但是不滿意歸不滿意,這一場戰事,是直接讓成國公損失了軍功,想想就知道,絕對不是他們做的。

至於內閣與六部的文官大佬。更是不可能,且不說明與蒙古之間的世仇,單單從政治利益上他們就會這麼做?

給瓦刺傳遞消息,圖什麼?圖錢?瓦刺有什麼錢?與其圖這種錢,還不如下去貪污的。最重要是風險也低,給瓦刺傳遞消息暴露,絕對是滿門抄斬,一個不留。但是貪污被發現了,最多也是殺自己而已。

甚至如果做得好,爲百姓做了好事。有什麼貪污了,朝廷也未必能查得到,就如周忱。不是說周忱貪污,但是周忱在江南的賬目的確不乾淨。

雖然朱祁鎮知道他是給王振送禮的,但是中間有沒有稍稍一抖,抖下個千百兩銀子,朱祁鎮就不知道了。

或者他僅僅是不問而已。

與這種貪污相比,從瓦刺牙縫之中挖錢,簡直傻帽無比的行爲,除非他想去瓦刺當高官,這更不可能了。

文官們早就將瓦刺當做不毛苦寒之地,他們怎麼可能放棄北京的好日子卻瓦刺。怎麼想都不通。

所以只有太監了。

首先,太監的底線遠遠比勳貴與文官要低,也是勳貴與文官都是有家族的。特別是勳貴,他們與國同休,世代富貴。怎麼肯放棄?

而太監下面都沒有了,還在乎什麼?說實話,這些太監真不恨閹割自己的人嗎?

更不要說,明初有收戰俘當太監的習慣。

算算太監的籍貫就會發現,鄭和是雲南人,祖上是元朝大官,亦失哈是女真人,宮中還有越南太監,朝鮮太監,自然有漠北的太監。

甚至如果太監之中,有幾個姓孛兒只斤的,朱祁鎮也不奇怪。

想來想去,朱祁鎮頓時覺得這宮中走露消息,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

朱祁鎮問道:“那個巴失罕現在怎麼了?”

馬順不敢擡頭,說道:“受刑不過,已經死了。”

朱祁鎮聽了,立即皺眉,說道:“下手注意分寸,而今如果收場?”

這還是錦衣衛的作風。馬順耐下心思守株待兔好幾年,但也沒有抹平錦衣衛粗暴作風。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十四章 遺詔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五章 新內閣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十四章 遺詔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五章 新內閣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