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粹宮內,死寂的空氣彷彿凝成寒冰。康熙端坐在上首,眉峰凝結着寒霜,目光如鷹隼般冷冷掃過階下跪伏的榮妃與哭作一團的戴佳氏,胸中翻涌的怒意幾乎要破體而出。
幾位太醫步履滯重,從側室緩緩轉出,臉上寫滿凝重。剛一見到康熙,衆人立刻齊刷刷伏地叩首。康熙心下猛地一沉,喉間溢出冰冷質問:“胤祐究竟如何?莫不是身患殘疾?”話音未落,眼神更添森冷,說到殘疾二字時,他痛苦地閉上雙眼,似是無法直面這殘酷的現實。
王院判喉結重重滾動,聲如墜鉛:“啓稟皇上,臣等反覆診察,十五阿哥所患乃是痿症。”
康熙驟然擡眸,眼底迸出灼人的希冀:“不是天生殘疾?可有根治之法?”尾音輕顫,泄露了幾分隱秘的期盼。
王院判額頭重重叩在青磚上,幾乎要將地面鑿出凹痕:“此症雖非先天,但屬沉痾頑疾,此疾深入肌理。阿哥左腿氣血衰敗,肉眼可見比右腿細弱嶙峋。臣等窮盡醫術,也只能延緩病情,終究無力回春。十五阿哥日後行走,怕是難以恢復如常了。”話音落定,他將脊背彎成蝦米狀,恨不能將自己縮進地縫裡。
榮妃與戴佳氏聞言如遭雷擊,面色瞬間慘白無一絲血色。兩人頷紛紛首,戴佳氏的哭嚎戛然而止,只剩斷斷續續的抽噎,在死寂的殿內格外刺耳。
康熙眸光如淬毒寒刃掃過殿內衆人,眼底翻涌着蝕骨的失望。他將目光最後釘在榮妃與戴佳氏身上,眼神中滿是厭棄,聲若冰霜,怒意撲面而來:“你們究竟是如何照料阿哥的?竟讓他患上這等不治之症!榮妃,你身爲一宮主位,如此疏忽職守,當真讓我失望至極!”
榮妃垂首斂目,雙脣緊抿,未作任何辯解。阿哥腿疾之事,她也是近日見其步履蹣跚、身形搖晃,總似要傾倒才驚覺異常。起初宣召太醫,不過是想探問究竟,誰能料到竟牽出這般風波。
事發後,她不是沒想過讓阿哥悄然病逝以平息事端,可太醫既已知情,消息必然瞞不過皇上,加之她膝下早夭的皇子衆多,心中亦惋惜胤祐命運坎坷,實在不忍再下狠手,更擔心因此損了胤祉和玉玳錄的福澤,只能速速奏稟皇上定奪。
她心裡明白,此番照拂失責,聖心恐難再眷顧,皇上必定不會將胤祐繼續交由她撫養。好在還有胤祉在,她寄望皇上念及胤祉的情分,能從輕發落。故而面對皇上問責,她選擇緘默,多言辯解,只會顯得推諉塞責,徒增聖怒,更怕因此連累胤祉,再讓其被皇上從她身邊奪走。
然而戴佳氏聽着皇上斥責榮妃,涕淚橫流地哀聲乞求:“皇上,阿哥是奴才身上掉下來的肉啊!如今他身患不治之症,求皇上開恩,讓阿哥回奴才身邊吧!”說着,她癱軟在地,雙手撐着青磚,額頭重重磕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康熙冷睨着戴佳氏,眉間嫌惡愈發濃重。好好的皇子竟被她們養成殘疾,心中的怒意與失望翻涌難平。但他深知,再將胤祐留在榮妃處已非明智之舉,如今阿哥身患腿疾,繼續託付實在難以安心。至於戴佳氏,他亦決意將其調離鍾粹宮,免得榮妃遷怒,令母子二人處境雪上加霜。
可若將戴佳氏母子遷至他處,亦非易事。沒有哪個宮主位願接納一個失寵且身有殘疾的阿哥。其他嬪妃定會避之不及,生怕受其牽連。如此一來,戴佳氏母子不僅難有容身之所,遷居後更可能招致衆人冷眼與打壓,境況堪憂。
戴佳氏母子的安置難題如荊棘般纏繞心頭,康熙揉着隱隱作痛的太陽穴,終究只能暫且擱置。最後,他僅應允讓阿哥暫時回到生母身邊撫養,又下旨罰沒榮妃一年月俸,冷厲警告她務必善待戴佳氏,否則定當嚴懲不貸。說罷,便陰沉着臉色,拂袖返回乾清宮。
榮妃罰俸的消息迅速傳遍六宮。衆人紛紛驚詫,素日裡波瀾不驚的鐘粹宮突遭懲處,這等異動怎能不讓人好奇。一時之間,各宮紛紛遣人四處打探,都想一探究竟,到底是何事觸怒了聖顏。
不過半日,十五阿哥胤祐身患痼疾、終生難愈、日後不良於行的消息便如漣漪般擴散至六宮。然而,後宮之中卻陷入詭異的死寂,無人敢對此事置喙半句。
衆人心知肚明,皇室出了身患殘疾的阿哥,這於皇室而言,堪稱莫大的忌諱。皇上此刻定是怒不可遏,若在此時妄加議論,無異於徒手捋龍鬚,稍有不慎便會招致滅頂之災。
就這樣,關於胤祐腿疾的傳言漸漸沉寂,彷彿從未發生過。直到太皇太后聽聞此事,勃然大怒,再度嚴懲榮妃,責令她在罰俸期間,每日虔誠謄抄佛經,爲阿哥祈福消災,以此懲戒其照拂皇嗣失職之過,昭示悔過之心。
永和宮內,董佳佳聽聞消息,脣角勾起一抹隱秘的笑意。得知胤祐身患腿疾,且此事已在宮中傳開,又探得戴佳氏母子在鍾粹宮舉步維艱,她深知這正是自己雪中送炭的天賜良機。
早有籌謀的她,立即吩咐白霜,暗中向榮妃傳遞口風,透露自己願收養胤祐的意圖。如此行事,既能先徵得榮妃默許,再順理成章向康熙請旨;又能避免貿然接觸戴佳氏,引發榮妃對其獨掌鍾粹宮管理疏漏的忌諱。
董佳佳深諳步步爲營之道,多做這一步鋪墊,便能省去後續諸多麻煩,既不損傷與榮妃的關係,又可借宮女傳話,不必親自出面,顯得她異常正式、別有用心。
五日後,底下人傳來消息。榮妃對她抱養胤祐一事並無異議。董佳佳瞭然於心,榮妃因戴佳氏母子連遭懲處,此刻若能將這對母子送出鍾粹宮,正遂了榮妃的心意。
既然榮妃這邊已無阻礙,董佳佳便開始謀劃向康熙請旨之事。她沉吟良久,最終決定以坦誠之態面聖,與其暗中周旋,不如直言相告。
抱養一位與皇位無緣的皇子,既顯仁善,又無奪嫡之嫌,料想康熙不會輕易回絕。思及此,董佳佳已在心中反覆推演說辭,暗自做好了萬全準備。
三日後清晨,董佳佳精準掐算着康熙下朝時辰,命白霜捧着新研製、正對康熙口味的膳食送往乾清宮。這等主動獻膳之舉,她此前從未做過,料想這破天荒的殷勤,定能引得康熙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夜幕降臨時分,康熙踏入永和宮。董佳佳盈盈行禮相迎,先就今日呈送的膳食閒話家常,又喚來茉雅琪等人作陪,攛掇着讓康熙與孩子們閒話逗趣,共享天倫。
待晚膳撤下,夜色漸深,董佳佳在爲康熙更衣就寢時,神色略顯猶豫,輕聲開口:“皇上,奴才有件事,想討得您恩典。”
康熙聞言,脣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可算等到你開口了,我還道你今日送膳,真是單純想討我歡心呢。”
董佳佳雙頰泛起紅暈,假意嬌嗔着笑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奴才不過是藉着孝敬皇上的由頭,纔敢開口向您討恩典。”
“說罷,究竟是什麼事,值得你這般煞費苦心?”康熙眼底藏着洞悉一切的笑意,饒有興致地望着她。
董佳佳深吸一口氣,斂起笑意,鄭重其事地俯身行禮:“奴才懇請皇上開恩,將胤祐阿哥交由奴才撫養。”
康熙聽聞此言,眉峰微蹙,轉瞬便參透董佳佳此舉深意。永和宮內皆爲格格,將來遠嫁蒙古,收養阿哥確可爲日後倚仗。
念及胤祐身有殘疾、與皇位絕緣,他不禁暗自讚歎董佳佳心思玲瓏,不愧是鑽研出牛痘良方的奇女子。正愁戴佳氏母子安置無着,這提議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康熙當即頷首應允。
次日,康熙降下旨意,命戴佳氏母子遷居永和宮,將胤祐交由董佳佳撫養。六宮聞訊,一時議論紛紛。然而因胤祐身帶殘疾,衆人皆知其難成氣候,風波未起便漸漸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