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宗人府傳來重修玉牒的消息,鍾粹宮、延禧宮與啓祥宮內驟然響起痛徹心扉的哭聲。
重修玉牒意味着重新序齒,那些早殤的阿哥格格們,從此便要徹底化作歲月塵埃,除卻生母,再無人會記得他們曾來過這世間。
二十日,阿哥格格的稱呼重新議定。
康熙爲諸位阿哥賜名,確定以“胤”字爲輩。
惠嬪膝下五阿哥保清更名大阿哥胤禔,孝誠皇后所出七阿哥太子保成則爲二阿哥胤礽,榮嬪的十阿哥改稱三阿哥胤祉,德嬪的十一阿哥則爲四阿哥胤禛;納喇貴人的十二阿哥則因早產,體弱多病只得了賜名,喚胤襸,並沒有序齒。
格格這邊,董佳佳的二格格成爲大格格,其名吉雅,乃太后幾年前親賜;茉雅琪這個大格格,皇上養女、恭親王長女改稱爲二格格;榮嬪的三格格獲賜名玉玳錄;兆佳氏的五格格雅利奇頂替了張氏夭折的四格格之位;郭絡羅常在新誕的六格格薩仁則序爲五格格。
重新序齒之事,令後宮中曾夭折過皇嗣的嬪妃皆心痛難抑,尤以榮嬪爲最。鍾粹宮與延禧宮的淒厲哭聲,響徹東六宮,聞者無不爲之動容。
永和宮前殿內,董佳佳卻是後宮中少有的因這事而喜悅之人。
她膝下格格皆得序齒,這無疑正式確認了她端嬪之位的底氣。
說來可笑,她竟熬了這麼些年才能獲得這官方的認可。不過總比惠、榮兩嬪強上一些,董佳佳只能通過這樣比慘來寬慰自己。
重新序齒既已落定,縱是榮嬪的哭聲也難以阻擋時光流轉。
轉眼間,便已是金秋八月。
八月初十,慈寧宮內,太皇太后與康熙正商議皇嗣撫養事宜。
太皇太后原以爲孝誠仁皇后逝世後,皇嗣夭折之況能有所改善,不料此次序齒時,她才發現皇嗣仍是生生死死,自皇帝大婚以來,後宮誕育十二位阿哥,僅存五位;六位格格中,夭折兩位;更有今年剛誕育的十二阿哥因早產而體弱多病,令人憂心。
尤其皇嗣之中唯有太子挺過天花之劫,皇室子嗣凋零之象盡顯。太皇太后不願自己薨逝前,皇帝膝下皇嗣仍如此式微,故而思慮良久後決意與皇帝相商。
念及此,太皇太后沉吟片刻,開口道:“玄燁,蕃亂漸平,你如今也該多分些心思在後宮。皇嗣不豐,我日日憂心難寐,這些年皇嗣夭折之狀,實在叫人掛懷。”言畢,神色憂慮地嘆息一聲。
康熙聞言,亦面露憂色。阿哥大多出自榮嬪膝下,然而榮嬪照看不力,屢失皇嗣,其後天花又奪走四格格與九阿哥性命。幸得端嬪提及牛痘之事,經太醫院查證屬實,如今正研防治之法,若能奏效,日後皇嗣當可平安長成。
念及此,康熙只得無奈寬慰:“是孫兒不孝,讓皇瑪嬤憂心了。皇瑪嬤放心,孫兒定當多分些心思在後宮。”
太皇太后頷首,繼而提議:“我瞧着後宮這些年亦誕育不少康健皇嗣,只是存活者中,除了送出宮撫養的大阿哥、三阿哥,便是你親自撫養的太子,及剛出生的兩位阿哥。其餘皆因莫名緣由夭折,可見非是你之過,定是後宮嬪妃養育皇嗣不盡心,有負皇恩。你瞧你皇額娘膝下的吉雅,不就養得健健康康、甚少生病麼?”
康熙沉思片刻,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一向沉默的皇太后亦面露贊同之色,似是想起大格格吉雅與體弱的皇嗣,亦附和太皇太后,提及自己平日撫養大格格時如何盡心盡力。
太皇太后見時機成熟,語氣添了幾分不容置疑:“我尋思許久,皇嗣過早夭折,大多因其生母位分低微,難護其其周全。然而又不可因誕育皇嗣便貿然晉其位分,以免滋生其非分之想。我瞧明朝舊制亦有可取之處,想着讓高位嬪妃撫養低位所出皇嗣。”
“如此一來,既可掣肘高位嬪妃,杜絕其因嫉妒殘害皇嗣;亦能防止低位生母以皇嗣邀寵,或低位嬪妃爲爭寵對皇嗣下手。於皇嗣而言,有位分高的養母爲靠山,才能在深宮平安康健長大,亦不致因生母失寵遭他人輕賤。”
康熙聞言,心中暗歎,不愧是皇瑪嬤,此計將人心險惡算得極爲透徹。他亦明白太皇太后話中未盡之意,若是高位嬪妃撫養皇嗣不力,在他心中難免會留下嫌隙。
於高位嬪妃而言,唯有盡心照料皇嗣,如此一來,對他這位皇帝的上心程度便少了幾分;是要信任還是要恩寵,端看她們如何抉擇。
細思之下,此計既能打壓如貴妃這般出身尊貴的高位嬪妃,又能讓低位寵妃有所顧忌,自己生下皇嗣卻養在他人膝下,於低位嬪妃而言已是掣肘,如此高低位之間的爭鬥便消弭於無形。
再者,高位嬪妃顧忌皇嗣安危與他的信任,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只要他盯着高位爭鬥不致生亂,皇嗣便有長成之機,而皇嗣撫養之權又握於他這個皇帝手中。想到此處,他不禁感嘆皇瑪嬤當真是算無遺策。
康熙沉思片刻,只得同意這項舉措,能長成的皇嗣於江山社稷至關重要,至於嬪妃只需恪守本分、伺候他周全即可。後宮少了爭鬥,他亦可將更多心思放在朝堂政事上。
念及此,康熙面上笑意微揚:“多謝皇瑪嬤爲孫兒籌謀,此計甚妙。勞煩皇瑪嬤受累,您下旨便是。”
太皇太后見康熙認可,心底稍寬:“你能想透便好。我在世時能幫襯幾分是幾分,縱是受累,心裡亦覺寬慰。”
康熙聞言,望向太皇太后的眼神裡流露出孺慕與依賴。太皇太后見狀心中更加欣慰,三人又閒聊幾句,便就此作罷。
八月十五,慈寧宮頒下懿旨:日後皇嗣均由主位嬪妃撫養,生母不得插手。衆人尚未反應過來,乾清宮又傳皇上口諭,令董佳佳撫養四格格雅利琦,宜嬪撫養五格格薩仁,特准納喇貴人親自照料十二阿哥胤襸。
兩道旨意令後宮譁然。低位嬪妃尤受震動,此令無疑激發出她們晉位之念;高位嬪妃亦心下驚惶,太皇太后旨意既下,她們日後恐無寧日,既怕底下無子嬪妃汲汲求進取,又恐因照料皇嗣不周觸怒龍顏、永失聖心,最終只得無奈接受變局。
永和宮前殿,董佳佳接了口諭後,趕忙安撫兆佳氏,言明四格格已到識人的年紀,她斷不會硬將四格格從兆佳氏身邊帶走。只是聖意難違,需給四格格定個規矩,每日須來前殿受她教導。
這般安撫過後,兆佳氏母女才徹底寬心。況且四格格本就與茉雅琪親暱,成天想膩在一起玩耍,平日裡也常往前殿跑,如今每日來前殿受董佳佳教導,不過是同茉雅琪一道開蒙學習罷了。
因此兆佳氏心底也不由得感慨,幸而遇上董佳佳這般膝下誕育兩位格格的主位,對她的四格格不甚在意。
但是爲四格格着想,兆佳氏對董佳佳愈發恭謹,每日隨着四格格來前殿給董佳佳請安,倒是讓董佳佳受累了不少,最後還是董佳佳讓格蘭珠給兆佳氏透話才制止了兆佳氏日日打擾她睡到自然醒的作息習慣。
兆佳氏尚且如此提心吊膽,更遑論啓祥宮的納喇貴人。
雖說有皇上旨意,十二阿哥仍由她撫養,但她尚未晉爲主位,生怕哪天突然空降一位主位,將她的十二阿哥奪走。
因此她恨不得片刻不離地守在十二阿哥身邊,唯恐這般變故真的發生。
八月匆匆而過,九月初二,一場震動京城的地動,徹底將後宮衆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