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伊始,皇上便下旨令小佟佳氏離宮。與此同時,內務府傳來小選秀女入宮的消息。今年的秀女尤爲矚目,其中一位赫舍里氏女子備受關注。
此外,還有一位選秀期間便得教導嬤嬤們交口稱讚,謂其姿容絕世的郭絡羅秀女。這兩位秀女的入宮令整個後宮翹首以盼,甚至連小佟佳氏的離宮也未能掀起波瀾。
正月二十六日,赫舍里氏與郭絡羅氏等數位秀女入宮,衆嬪妃紛紛遣人前去探看傳聞中的美人。待宮人們得見郭絡羅氏真容,無不驚歎其豔色,竟覺郭絡羅氏更勝號稱京城第一美人的鈕祜祿娘娘。只見她明眸皓齒,玉貌花容,一顰一笑皆具傾城之姿。
郭絡羅氏見衆人癡態,笑意愈深,令宮人神魂顛倒。一旁容貌不過清秀的赫舍里氏見此情形,眸中掠過一絲幾不可察的怨色。待御前太監將郭絡羅氏與赫舍里氏引走後,衆人才如夢初醒,心中警鈴大作,急忙回宮稟報各自主子。
不久,郭絡羅氏的美貌傳遍後宮。李佳氏等人聽聞宮人對郭絡羅氏的盛讚,興致愈濃,但得知郭絡羅氏與赫舍里氏直接被傳喚至御前,又不免心生不豫。
董佳佳倒不甚在意二人被御前召見之事,她只對郭絡羅氏這個人頗感好奇。畢竟,作爲日後長盛不衰的寵妃—宜妃,郭絡羅氏家世尋常,侍奉資歷亦不長,卻能在康熙首次大封時被封爲七嬪之一。若其美貌與心機不出衆,董佳佳實在難以理解爲何會得康熙如此青睞,封其爲宜嬪。
赫舍里氏與郭絡羅氏的入宮,恰似一石激起千層浪,令六宮暗流涌動。後宮傳言康熙初見郭絡羅氏,便被其美貌所傾倒,連續三日召她侍寢,竟將一同入宮的赫舍里氏冷落一旁。
皇上如此癡迷於一位女子,令衆人驚詫不已,正欲向太皇太后委婉稟明時,康熙卻已降旨讓郭絡羅氏入住翊坤宮東配殿殿,赫舍里氏則入住儲秀宮東配殿。此舉更令李佳氏等人妒火中燒。
而後,康熙好似恢復了理智,先是召幸了赫舍里氏,接着又臨幸了董佳佳等舊人,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然而,郭絡羅氏的美貌終究傳到了太皇太后耳中。不過幾日,太皇太后便傳召了郭絡羅氏覲見。
皇上聞訊卻未加阻攔。慈寧宮內的密談無人知曉,但郭絡羅氏從慈寧宮出來時,面色慘白如紙。次日,皇上循例向太皇太后請安,卻神色凝重地返回了乾清宮,衆人見狀,心下稍安。
慈寧宮內,太皇太后目送皇帝離去,眼中滿是對郭絡羅氏的忌憚。儘管皇帝在她傳喚郭絡羅氏當天未曾現身,但今晨的請安,她仍忍不住告誡皇帝,提醒他莫忘福臨與董鄂氏的前車之鑑。
康熙略作辯解,稱郭絡羅氏不過是他一時貪圖新鮮罷了。太皇太后聞言稍安寬慰,但仍存一絲疑慮。她未再追問,唯恐適得其反,只暗中籌謀再對郭絡羅氏加以敲打。
郭絡羅氏與赫舍里氏入宮,分薄了後宮衆人本就稀薄的恩寵。轉眼間便到了二月二十日,正值馬佳氏臨盆之期。後宮中有兩位妃位在,衆人早早便齊聚等候。
馬佳氏經驗豐富,不出三個時辰,便順利誕下了健碩的十阿哥。馬佳氏再度產子,令李佳氏等人豔羨不已。
後宮因馬佳氏的喜事再次沸騰,三大巨頭亦欣喜萬分,馬佳氏由此重獲榮寵,長春宮更被傳爲宜子福地。
然而,轉瞬至三月,馬佳氏命途陡轉。剛出月子沒幾天,八阿哥因受寒高熱不退,最終於二十六日半夜子時夭折。馬佳氏痛不欲生,更令其絕望的是,皇上似因此對她徹底失望。
未等八阿哥過頭七,皇上便下旨將十阿哥抱出宮外,交由內大臣綽爾濟撫養。此諭一出,馬佳氏當場昏厥,但聖意已決,再無轉圜餘地。
皇上與馬佳氏之情由此徹底斷絕,馬佳氏亦徹底失寵,轉而潛心禮佛,專心撫育三格格,再不涉足後宮紛爭。
後宮衆人目睹馬佳氏的悽慘境遇,皆心生惻隱。皇上的這道口諭,亦令李佳氏等人爭寵之心漸熄。就在舊人紛紛沉寂之際,烏雅氏、郭絡羅氏與赫舍里氏異軍突起,分薄了衆人本就稀薄的恩寵。
而今六宮之中,佟佳氏每月可得兩三次侍寢,鈕祜祿氏則穩居初一、十五各一次,聖意昭然若揭。餘下三四次侍寢之機,由烏雅氏、郭絡羅氏與赫舍里氏三人角逐,其餘嬪妃已漸次退出爭寵之列,董佳佳亦不例外。
四月悄然而至,前朝戰事告捷,去歲兩位藩王已歸降大清,唯平西王猶在負隅頑抗。康熙遂有意大封六宮,消息一出,李佳氏等人爭寵之心復燃。
董佳佳與那拉氏等舊人亦紛紛向內務府探聽風聲,六宮再度沸騰。就連鹹福宮前殿新入住的皇太后族妹—博爾濟吉特格格,亦未能引起多少矚目。
董佳佳對此位博爾濟吉特格格略知一二。儲秀宮那位與皇太后並非同族,而新來這位方是皇太后親族。董佳佳曾讀過以宣妃爲主角的小說,推測這位格格便是未來的宣妃。
宣妃熬至康熙晚年方得正式冊封,足見此位格格不過是個擺設。董佳佳能由果溯因,但李佳氏等人卻因博爾濟吉特格格有兩大靠山,不敢造次。
以博爾濟吉特氏與兩位太后的淵源,其主位之尊已是定局,衆人心照不宣,亦不敢置喙。故而,這位新入宮的格格便在六宮安然棲身。
後宮因皇上欲大封六宮而暗流涌動,然而扎斯瑚里氏卻因小佟佳氏出宮而鬱鬱寡歡。她素來與小佟佳氏不睦,原以爲對方離宮後定會暢快,豈料心底竟生出一絲豔羨。
更令她煩悶的是,小佟佳氏才離去,皇上又召博爾濟吉特氏入宮,而且即將大封六宮。她入宮多年卻未曾侍寢,仍是福晉級格格,眼看主位無望,心中愈發鬱結。
她曾以跟小佟佳氏鬥嘴爲樂,如今連這點消遣也沒了,竟萌生出宮歸家的念頭。此念一起,便如蔓草瘋長,日夜縈繞,難以遏制。無奈之下,她決意從新入宮的博爾濟吉特格格入手,欲借其向太皇太后請安之機,求見太皇太后,懇請恩准出宮。
起初,博爾濟吉特格格對她頗爲疏離,畢竟無人願助別有用心之人。然而當扎斯瑚里氏坦言無意侍奉皇上、只求出宮後,博爾濟吉特格格態度驟轉,不僅應允代爲引見,更許諾在她陳情時美言幾句。餘下的,便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四月底,扎斯瑚里氏終於得機會覲見太皇太后。她心懷忐忑,卻深知此乃出宮唯一契機,若不成,恐怕自己將無寵終老深宮,或病逝亦無人問津。
慈寧宮內,太皇太后凝視着伏地叩首、低聲啜泣的扎斯瑚里氏,眉心微蹙。皇太后與吉布楚和不時在旁勸解,令她愈發煩厭。
原以爲這丫頭借吉布楚和之緣,欲在大封中謀主位,未料她竟懇求出宮。扎斯瑚里氏泣訴入宮六載,未得侍寢,甚少面聖,不甘老死宮闈,唯求出宮歸家。
太皇太后初聞愕然,細詢後方解其意。扎斯瑚里氏既未侍寢,出宮無礙,然此事需與皇上商議。恰巧,她亦欲藉此詢問皇上對吉布楚和位分之安排。
皇上素來忌憚蒙古,後宮已有儲秀宮格佛賀,她憂心吉布楚和受屈。相較因畏其威嚴而疏離的格佛賀,她自更偏袒親侄孫女吉布楚和。
思及此,太皇太后便對扎斯瑚里氏道:“此事我會向皇上提及,成與不成,全憑聖意。“扎斯瑚里氏聞言,喜形於色,連連叩首謝恩。
皇太后與吉布楚和亦順勢稱頌。她們心知,只要太皇太后開口,皇上定會慎重考量。扎斯瑚里氏心滿意足,自此安守鹹福宮,靜候佳音。
光陰荏苒,轉瞬至五月。臨近孝誠皇后忌日,皇上近日早早處理完政務,便親往鞏華城祭奠。鈕祜祿氏見狀,提議率六宮嬪妃爲孝誠皇后抄經祈福七日,既表對先後的尊崇,亦爲三年孝期作圓滿終結。康熙欣然應允,更贊鈕祜祿氏思慮周全。於是,六宮沉浸在一片哀思之中。
七日方過,康熙便下旨,命未曾侍寢的扎斯瑚里氏與葉赫那拉氏於十三日出宮,同時傳諭儲秀宮博爾濟吉特格格族人進京迎其歸家。消息一出,三位格格喜極而泣,紛紛向乾清宮行大禮謝恩。六宮衆人亦紛紛饋贈別禮,聊表心意。
納喇氏等人暗自慶幸,少了她們便少了兩位主位競爭者,故而備下厚禮相贈;李佳氏與王佳氏眼底雖暗藏豔羨,同批入宮的六人,唯餘她們困守深宮,然而念及自己受寵多年,資歷深厚,此番大封必得主位,便也拋卻愁緒,心生歡喜。
那拉氏同馬佳氏自知以資歷與誕育之功,主位唾手可得,因而對三人出宮之事不甚在意;董佳佳卻是真心爲三人欣喜,慶幸她們得以逃離這寂寥宮闈,卻又暗自神傷,自己已有所出,康熙在世時斷無出宮之望。
三人離宮的消息稍減六宮對大封的熱忱。然待扎斯瑚里氏與葉赫那拉氏真正離宮後,衆人沉寂的心緒又漸次活絡。光陰似箭,轉眼已至五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