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秘密

二零六零年,探月工程正式啓動後,中國就向月球發‘射’了一具探測器。

毫無疑問,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性’能最全面的探月軌道飛行器,也是探月工程的第一步。

在這具重達一百二十噸的探測器上,有一百多種探測設備,還有三套登月艙,以及一整套的實驗設備,供電系統則是一套小型聚變反應堆,軌道推進系統是反重力場擋板,因此具備完整的軌道飛行能力。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具無人探測器,所有工作都由一部超級計算機與幾部功能計算機控制。

當然,這不完全是中國科學家的功勞。

比如,那臺超級計算機就來自美國,由一千多名美國科學家在中國完成設計,製造設備則是中國軍隊從美國運回來的。如果沒有這臺超級計算機,探月飛行器就必須安排兩到三名宇航員。

當時,中國對外宣稱,該探測器的主要目的是尋找適合建立永久‘性’科研基地的地點。

毫無疑問,這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這具探月飛行器有很多任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搭載的上百臺遙感探測設備搞清楚月球上的資源分佈情況。

後來,中國官方公佈了一些資料,比如氦3在月球上的分佈情況。

只是,更多是資料根本就沒有公開過,甚至很多人懷疑其是否存在。比如,稀有金屬資源在月球上的分佈情況。

在沒有公佈的部分中,有一個極爲重大的秘密:中國科學家對月球上稀有金屬分佈情況的預先判斷出現了重大錯誤,即大部分稀有金屬資源分佈在月球正面,在月球背面的稀有金屬資源非常少。

顯然,這明顯違背了科學常理。

要知道,在月球正面發現的稀有金屬資源,大多集中在隕石坑裡,而且分佈方式非常有規律。在月球背面,同樣有很多隕石坑,而且其中較大的隕石坑就有數百個,不可能沒有稀有金屬礦藏。

只到二十二世紀,中國科學家才搞清楚其中的原因。

當時,中國科學家在月球背面進行了更加全面的勘測,取得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即在月球背面的三處大型隕石坑裡有文明留下的痕跡,準確的說,是已經被開採殆盡的稀有金屬礦藏。

顯然,開採月球背面稀有金屬礦藏的,正是那些進入太陽系的外星文明。

由此可基本上證明了陸雯的推斷,即達到了宇宙級別的外星文明,其基礎就是反重力場技術。由此還可以做出一個推斷,即外星文明也需要資源,而且在反重力場領域與人類的發現一樣。

當然,數百年後,人類已經知道,月球上的秘密並不止這麼一點。

經過宇宙學家研究,在現在的太陽系之前,還存在兩個太陽系,只是這兩個太陽系的壽命都極爲短暫,第一個大概只有一千萬年,第二個只存在了不到十億年,兩顆巨大的太陽都在坍塌中自我毀滅了,然後在大爆炸中重生。第二次毀滅之後的重生就是現在的太陽,以及現在的太陽系。科學家給出這一結論的主要理由就是,太陽系內存在的大量重元素都不是現在的這個太陽在形成時產生的,而是一顆更加巨大的太陽在坍塌的時候產生的,因爲現在這顆太陽的質量太小了,沒有產生重元素的條件。在第二顆太陽坍塌之後發生的大爆炸,把大量重元素拋灑到附近的軌道上,再經過十億年左右融合成了現在的幾顆類地行星,而產生的第三顆太陽由縮小了許多。從太陽系的總質量也能推算出來,即在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與奧爾特雲的總質量太大,只有可能是一顆質量更大的太陽在坍塌後發生大爆炸,所遺留下來的產物。

現在的太陽系形成初期,是一片巨大的星雲,或者說是由氣體構成的雲狀體。在大約十億年的時間裡,星雲開始緩慢聚集,先後形成了現在的太陽、八大行星、矮行星與衆多的小行星。

最初的時候,月球是一顆軌道與地球非常接近的矮行星。

大概在三十億年前,月球與地球撞擊,撞擊點很有可能就是現在的太平洋,直接結果是月球的大部分質量被地球掠奪,剩下的部分被地球俘獲,變成了地球的衛星,也就是現在的月球。

之前已經提到,中國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俄羅斯與美國獲得了一些絕密資料。

在美國的絕密資料中提到,美國宇航員曾經在月球上遭遇了外星文明,而且隨後對月球背面的探測活動,也受外星文明干擾而被迫終止。中國科學家在月球背面的發現,間接證明了這一點。

在月球背面,確實有外星文明留下的痕跡。

這就讓科學家得出了一個推論,或者說是一種猜測,即月球的公轉週期與自轉週期完全相同,絕對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外星文明有意爲之的結果,而且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隱藏月球背面的秘密。

也就是說,在遠古時期,外星文明改變了月球的自傳週期。

隨後的發現,證實了這一猜測。

在探月飛行器到達月球后不久,登月計劃就啓動了。初期依然以無人飛船爲主,即首先向登月地點運送建造永久‘性’殖民地的原料與設備,由機器人修建基礎設施,然後再讓宇航員前往月球。

這項工程持續了十年,直到二零七二年才全部結束。

在此期間,科學家對月球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考察,其中有一項考察極爲重要,即利用廢棄的繞月飛行艙來撞擊月球,然後用設置在月球表面的地震探測儀,探測地震‘波’在月球上的傳遞方式。

這項科考工作,與一個極爲大膽的猜想存在直接關係。

早在第一次登月之後,美國就做了類似的科學實驗,即用登月艙撞擊月球,然後測量地震‘波’的傳遞方式。

後來,一些科學家由此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月球是空心的。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地震‘波’只在月球表面,也就是月殼上傳遞,而沒有進入內部,因此月球內部肯定是空心的。

只是,這個推論沒有得到更多的證實,主要是在初期探月活動中,地震探測儀的分佈範圍比較有限,測得的結果也不大‘精’確。

月球是空心的嗎?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必須搞清楚的問題,因爲這直接關係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即外星文明是否改造過月球。

結果很簡單:月球是空心的。

在二零六五年到二零六七年之間,中國在月球上進行了十多次月震實驗,而且把地震探測儀分別安置在了月球的南北兩極,還在月球赤道相隔大約五千公里的範圍內,安置了十多個地震探測儀。

測得的結果,證明了科學家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就做出的猜測。

地震‘波’確實是在月球表面、也就是月殼內傳遞,沒有進入月球內部,證據就是地震‘波’到達各個地震探測儀的時間間隔。

要知道,‘波’在某種介質中的傳遞速度是一定的,因此就可以根據傳遞的時間,計算出傳遞距離。當時,中國科學家做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測試,即在月球赤道上製造了一次地震,而地震‘波’傳到兩極的時間是傳到赤道背面時間的二分之一,如果地震‘波’通過了月心,那麼傳到兩極的時間就不應該是傳到赤道背面的二分之一,而是二的平方根的倒數。只有地震‘波’通過月殼傳播,纔是二分之一。

這個巨大的發現,直接導致了新一輪秘密探測工作。

根據中國官方記錄,在月球基地正式開建之後,中國就在月球的北極基地開始進行深鑽探測,即在月球上打一口鑽井。

當然,宇宙人類早就知道,月球不是完全空心的,而是一種複雜的蜂窩結構。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科學研究都證明,月球確實被某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改造過,而且改造得非常徹底。

後來,這個發現在宇宙人類中引發了一輪思‘潮’,並且演變成了對人類誕生的質疑,

說得簡單一些,某些人就認爲,人類是某種高等級文明的遺孤,是曾經失落在宇宙空間裡的難民。人類的祖先在到達太陽系之後,首先改造了月球,等到地球的生態環境適應人類生存之後,再移居地球。只是在此期間,發生了一些非常嚴重的事情,導致人類文明在遠古時期出現斷裂。

當然,還有一些更加玄乎其玄的論點,比如有人認爲,改造月球的是火星人,而在二十億年前,地球的環境還極端惡劣,無法讓生命存活,所以火星人沒有登陸地球,而是在耗光了月球上的資源之後離開了太陽系。

另外一種說法是,人類實際上就是火星文明的後裔,在二十億年前,火星上的氣候就像現在的地球,不但有濃密的大氣、還有水與合適的溫度,只是高度發達的火星文明耗光了火星的資源,被迫選擇遷居,第一站就是月球。不久之後,大部分火星人離開了太陽系,剩下的則留了下來,並且在大約十萬年前登陸地球,滅絕了當時已經出現的智慧生命,最終演變成了現在的人類。

當然,這些都是兩百多年後的事情了。

在取得這個巨大的發現之後,中國沒有公佈消息,而是繼續封鎖消息,只是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工程仍然繼續進行着。

第13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1章 矛盾心態第27章 瘋狂計劃第82章 十一比八第32章 匹夫有責第43章 傳奇人物第53章 繼續打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5章 孤注一擲第45章 阻止戰爭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章 極限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74章 戰爭狂人第15章 宣戰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73章 共同化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46章 決策點第32章 大夢初醒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7章 經貿競爭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24章 昏了頭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28章 導火索第13章 新兵能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90章 突發奇想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章 打擊利器第43章 薄弱環節第65章 完勝之途第58章 死撐第44章 出山第83章 一錯再錯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46章 大戰略第14章 宣戰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章 離弦之箭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6章 膠着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章 鋼鐵鯊魚第73章 餘波第2章 鬥爭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4章 三管齊下第17章 運氣不錯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2章 措手不及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12章 和平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章 機關算盡第51章 護身符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6章 重拳出擊第63章 誤打誤撞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36章 艦隊司令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307章 壁壘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73章 餘波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11章 取經第42章 第五代
第13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1章 矛盾心態第27章 瘋狂計劃第82章 十一比八第32章 匹夫有責第43章 傳奇人物第53章 繼續打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35章 孤注一擲第45章 阻止戰爭第92章 突擊失敗第1章 極限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74章 戰爭狂人第15章 宣戰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273章 共同化第28章 出人意料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46章 決策點第32章 大夢初醒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7章 經貿競爭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24章 昏了頭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28章 導火索第13章 新兵能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90章 突發奇想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章 打擊利器第43章 薄弱環節第65章 完勝之途第58章 死撐第44章 出山第83章 一錯再錯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46章 大戰略第14章 宣戰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章 離弦之箭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6章 膠着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章 鋼鐵鯊魚第73章 餘波第2章 鬥爭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0章 補充攻擊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33章 最後反擊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4章 三管齊下第17章 運氣不錯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2章 措手不及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12章 和平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7章 機關算盡第51章 護身符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6章 重拳出擊第63章 誤打誤撞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24章 風光無限第36章 艦隊司令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307章 壁壘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73章 餘波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11章 取經第42章 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