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

趙禎優待薛奎不是因爲他是三朝老臣,而是因爲他的身份有些特殊,這薛奎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著名老丈人”…………

宋仁宗天聖八年,那次科舉非同一般,給了趙禎以“文壇領袖”歐陽修,但由於他當時恃才傲物,鋒芒畢露,以晏殊爲首的考官欲挫其銳氣,以便促其成才,便把狀元頭銜給了年僅十九歲的考生王拱辰。

但又因爲歐陽修的名字早早就出現在趙禎的那扇屏風上,所以歐陽修的名聲反而愈發響亮,在大宋成爲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而大宋科舉後最流行的不是跨馬遊街,也不是瓊林宴,而是“榜下捉壻”!

薛奎那時候已經是堂堂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公事,地位僅次於三司使的包拯,最關鍵的是他膝下無子,卻有五個女兒!

榜下捉壻沒捉到歐陽修,便把王拱辰給“捉走了”,後來歐陽修的原配胥夫人不幸早逝,薛奎得知後趕緊主動上門求親,並如願將四女兒下嫁歐陽修當了續絃。

但巧不巧,薛奎的三女兒也不幸去世,於是他又讓自己的五女兒接替姐姐做了填房,以求與王拱辰繼續着翁婿關係。

在世人看來,王拱辰爲了給薛奎當女婿,三小姐死了娶五小姐,有悖倫常,毫無底線,於是乎清名受損,趙禎便免去他御史大夫的職銜。

但王拱辰並非勢利小人,趙禎知道他這麼做也是因爲老丈人薛奎擔心他續絃後外孫被後母欺辱,所以讓薛五小姐代替姐姐照顧孩子,也算是人之常情,這在大宋也並非是沒有的事情。

最後趙禎下旨讓他以學士承旨兼侍讀,算是配太子讀書,也是爲趙旭留下一個可用的人才。

而有一些事情深埋在趙禎心中,薛奎和王拱辰之間的翁婿關係導致了另一件事的發生,薛奎把倆個女兒嫁給了王拱辰,而王拱辰有個孫女嫁給了李格非,二人所生的女兒,取名李清照…………

當然這一切還沒有發生,趙禎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薛奎也就成爲趙禎“無比感嘆”的存在。

在後世,趙禎就對李清照的詞欣賞有嘉,這個千古第一才女有着太多太多的悽美和溫婉,也有太過勝過鬚眉的佳作。

當然坐在待漏院中喝着御賜羊湯的薛奎並不知道這些,此時的他心中只有一個疑問,官家爲何悄無聲息的抵達東京城?

作爲臣子,磋磨上意是一件極難做到又必須要做的事情,以往若是在朝中他還能有所猜測,但在東京城這幾年他只是做好分內之事,剩下的便是等待致仕而已。

趙禎很快就到了左掖門的待漏院,而薛奎的羊湯早就喝完了,此時的他惴惴不安,皇帝離京不是一件小事,還是瞞着所有人離京,其中的問題就大了。

“官家離京非同小可,薛奎並未收到中樞行文,還請官家明示!”

作爲臣子,直言上諫再尋常不過,況且在趙禎的有意鼓動下,大宋的言路暢通,幾乎所有官員都能上疏各陳己見。

薛奎也是盡了自己的責任,他雖然是開封府知府事,但卻依舊頂着龍圖閣制侍的名頭,如此發問趙禎也是在情理之中。

趙禎自不會責難,他之所以召見薛奎最主要的原因是需要他,否則爲了保密,趙禎不可能讓他知道自己已經抵達東京城。

“朕記得原本三司空缺之時,召你爲權三司使公事暫代三司使一職,期間政績優而上,但朕沒有提拔你爲六部的尚書,也沒有讓你成爲參知政事一般的副相,而是讓你重回開封府做知府,你可知其中用意?”

薛奎有些吃驚,他還真的沒有想到其中的用意,當初自家調任知開封府知府事時,按照規格算是平調,但官家很快便遷都北平府。

原本薛奎以爲是自己年紀大了,官家給自己一個清貴的差遣養老,但到任之後卻發現並非如此。

現在的開封府比原本大宋國都時的開封府瑣事更多,大量的財貨抵達東京城,城外的工廠每日便量產無數,再加上外面運來的貨物,把整個東京城塞得滿滿當當。

而自己這幾年來不斷的勞心勞力,親自在神都城的外城建立規模龐大的倉庫也得到了朝堂上下的讚賞。

只不過在官家口中卻從未提及自己,薛奎當然失落過,並且心中懷疑官家是不是把自己忘記了,畢竟是三朝老臣,也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

但趙禎現在的一席話讓他有些吃驚,試探的問到:“莫非官家另有深意?”

趙禎點了點頭:“你曾經是相當於三司使一般的權三司使公事,除了包拯就算你對財貨調度最爲精通,蔡伯俙能成爲朕的後勤官,但卻不能成爲朕的調度官。朕需要從東京城支取足夠大軍三年用度的物資,其中包括糧食,軍械,被褥等等軍中所需!”

趙禎的話讓薛奎愣住,隨後整張臉陷入吃驚之中,他從未想到官家讓自己留守東京城居然會有如此安排。

“官家,茲事體大當朝中共議!”

趙禎搖了搖頭:“你沒看到便是朕都也悄然離京嗎?”

薛奎吶吶道:“臣以爲官家是爲了避開東城的那些人…………”

這句話算是“正中要害”邊上的三才輕輕咳嗽了一聲,趙禎無奈的嘆息到:“也算是順帶着躲開那些人,這幾年雖然你在東京城,但對神都之事不會不知道,東城的買賣可都是在東京城轉運的。最大的分號也是在東京城。”

薛奎苦笑道:“臣知曉,此次東京城也算是龍爭虎鬥,小甜水巷的貨物價格一日三變,老臣執掌過三司,自然知曉這是官家的手筆,只不過如此一來卻是對東京城頗有衝擊。”

果然是明白人,趙禎笑道:“你能使得東京城安然無恙已經極好,此次朕微服而至,唯有你和東京城留守大將軍王圭知曉此事,不得泄露出去,你們也要相互配合,調度物資,朕已與包拯密談,三司會從國帑中平賬調動,以填補錢財所需,你只需調度貨物,由商隊運往四川路和青海路即可,到了那裡有青海路轉運使蔡伯俙和四川路轉運使田況接手。”

薛奎沒想到自己這麼大的歲數還能被官家委以重任,一時有些哽咽:“老臣必效死命!若有外泄願服軍法!”

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
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