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

趙禎有些好奇的擺弄着車中的犀角,犀角圓身的上面有一深溝,底部窪進部分底面凸出一條崗,這大概就是被俗稱天溝地崗的原因。

整個犀角被雕刻成廣口杯的模樣,杯身上是老壽星和祥雲錦簇,雕工精湛杯體華美的有些不像話。

見趙禎擺弄着犀角杯,丁謂笑道:“太子殿下也喜歡犀角?”

“只是感興趣罷了,犀角雖好卻名貴無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丁相公有話就直說,政事堂的相公與太子單獨相見可不是什麼好事,難道你不怕名聲有損?”

趙禎放下手中的犀角淡淡的說道。

面對趙禎話中的嘲諷,丁謂並無一點難堪,而是笑眯眯的說道:“太子所言甚是,至於名聲呵呵,難道我現在還能有什麼好名聲嗎?”

這話說的極爲坦誠,也可以說是不要臉面。

丁謂的開誠佈公讓趙禎放下心來,畢竟和他這樣的老油條打交道自己還是有些忐忑的,萬一定丁謂耍些手段,到時間就真的騎虎難下了。

趙禎放鬆的做到在蒲團上:“丁相公有話就直說,我還是個孩子,你就不必在孩子面前繞彎了。”

“老臣希望太子坦誠相告,不知太子對老臣的看法如何?”

這就是刁難人了,趙禎被他的話一驚,這貨居然直截了當的問自己對他的看法,這簡直是天下奇聞啊!

“有才能,手段狠,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陷害忠良,排擠政敵。”

趙禎稍微思考一會就說出自己真是的想法。

對面的丁謂呼的長舒一口氣道:“太子果然明白事理,可太子爲何不想想老臣爲何要這麼做?”

這也是讓趙禎最好奇的,歷史上的丁謂使出各種手段打擊異己,可直到他快要大權獨攬的時候,被劉娥罷相,貶官崖州。

但他爲何要這麼做一直困擾着許多人,要知道他現在已經是位極人臣,雖不能大權獨攬,但是他說的話也是相當有分量的,只要他一直保持這樣就能順利的坐上宰相的位置。

如果光看他的施政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一代名臣!並且他機敏智謀,多才多藝。

天象占卜、書畫棋琴、詩詞音律,無不通曉。文追韓、柳,詩似杜甫,曾被人譽爲“今日之巨儒”。

而且還有一手過目不忘的本事,幾千字的文章,他讀一遍便能背誦。

這可比蔡伯俙還要天才,他的施政措施也讓人感嘆,巧造玉清昭應宮一舉三得的故智就不多說了,就連兵事都知之甚詳!

川陝地區王均起兵叛亂,朝廷調集士兵抵禦,結果轉身爲寇。這些人熟悉山川道路,攻佔州縣,掠奪男女,與官府爲敵。

丁謂奉命處置,他一到即命罷兵,冒險入溪洞會見其首領,曉諭朝廷安撫之意,並宣稱帶有官家的詔書,一律赦免不殺並贈以錦袍、銀帛,使他們感激涕零。

紛紛表示願意世代奉貢朝廷,並將誓言刻錄石柱,豎在邊境上,西南地區從此得以安寧。

這只是開始,爲了真正的安撫這些人,讓他們安心勞作,丁謂採用以鹽換糧的辦法,解決夔、萬諸州軍餉之弊,同時也減輕了邊民長途解送皇糧的勞苦。

他又奏準黔南邊民養的馬,可以到市場上自由交換。他曾親自規劃經營建築夔州城寨,以增強邊防。

趙恆曾問丁謂,如何才能使邊防久遠安寧,少數民族不敢爲非。丁謂回答說:“只要朝廷所派的官,不邀功生事,以安靜爲勝,就能安寧無事。”

由此可見他的大智慧,不光指標還能治本以絕後患!

其他的事情就多得數不勝數,巧渡黃河機智退敵,興修水利一舉三得,減免賦稅等等,最爲讓趙禎佩服的是這貨居然還是一位經濟學專家!

丁謂擔當三司使的時候整頓經濟和賦稅,先深入調查親自去民間走訪,之後才做出相應的規定和政策,奏請以此爲標準利國利民。

總的來說他是一個才高八斗卻權慾薰心的人。譭譽參半的原因就是不顧國家與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並給皇帝出壞主意,自然會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對。

面對趙禎的思考,丁謂並不着急,而是盤腿坐好,拿出一本奏疏慢慢的翻看着。

“之前我並不理解你的行爲,已經位極人臣根本沒必要去死命的討好官家,而且還是無原則的討好,這樣對你來說犧牲了太多,但是你今天開誠佈公的和我聊,說明你是有苦衷的,我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猜測大概是想獲得更多的權利去做更大的事情。”

趙禎的話讓看奏疏的丁謂眼前一亮,猛地擡起頭來道:“太子不妨說說你的想法。”

“算不得什麼想法,只是就事論事的分析,第一你不可能造反,因爲這不是你的志向,你也知道這不可能成功。”

說完稍微停頓一下,見丁謂釋然的點了點頭趙禎繼續:“既然這樣那你就十分想獲得更大的權利來解決現在做不到的事情,要麼是有驚人之舉,要麼就是享受獨攬天下大權在握的感覺。”

丁謂的嘴角裂開,天生的斜眼中散發着興奮的光芒望着趙禎到:“太子覺得老臣是要有驚人之舉還是享受天下的權利呢?!”

趙禎搖頭道:“我沒有看透人心的能力,但是我知道你現在已經在享受權利,而且爲此做出許多讓人不恥的事情。”

丁謂長嘆一聲道:“太子不是看不透,而是想讓老臣自己說出來,少年多智,可怕如斯,將來請太子放我丁氏一族生路。”

趙禎冷冷的說道:“你別把我當成暴君,我不需要你巴結,只要幹好分內的事我就不會刁難你,但是我必須要看到你的計劃,三冗問題迫在眉睫!”

“重病不宜用猛藥,徐徐圖之纔是上策。”丁謂臉色一變認真嚴肅的說道。

“我要你整理出一個計劃來,懂?”

“老臣明白了,當殿下親政之日便是老臣的奏疏送達之時!”

趙禎點了點頭,聰明人之間的交流就是方便,兩人只是稍微試探幾句就知道對方的意圖,雙方也進行了意見的交換。

丁謂看穿了趙禎,同時也打開內心,讓趙禎看清楚自己。

看着太子做賊一般的離開,丁謂撩起車簾喃喃自語:“多智近妖,細思極恐!”

在這次談話中,他本想對太子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爲,讓他更多的理解自己,但太子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打算,當初在景福宮中充滿寒意的目光確實把他嚇到了。

和他對話彷彿忘記了年齡,這理智中充滿威嚴和一切盡在掌握的氣場讓他想起了太祖,輕輕的咳嗽兩聲,對遠處的車伕招了招手,丁謂把自己輕輕的放柔然的皮毛上。

今天他表演的很累,心中的壓力也很大,當初劉皇后的話依然在耳邊迴響:“你要讓太子信任你,太子的性格就是直爽,你不要過於做作,讓他相信你是在實話實說!你要的東西我能給你,太子卻不能!”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