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

“西湖南岸夕照山,夕照山上雷峰尖。白蛇留在湖南岸,誰知塔爲皇妃添?”

趙禎看着眼前的皇妃塔小聲的唸叨着這句民間的俗語,而邊上的王語嫣不解的看着他:“官家說的什麼?”

“沒甚的事情,朕突然想起一個故事來,便是和眼前的皇妃塔有關!”

趙禎打了個哈哈,立刻把節奏帶過去,兩世爲人,重遊雷峰塔的感慨讓他忍不住回憶其某些事情來。

雷峰塔就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著名的風景雷峰夕照便是源自於此。

其實雷峰塔初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當然也是和那位吳越忠懿王錢弘俶有關。

大宋初建之時,吳越國依然存在,爲了積蓄力量,也爲了鞏固江山,大宋王朝並沒有南下,只是佔據了北方。

這個時候吳越王爲了祈求國泰民安,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諡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爲“皇妃”,所以命名爲“皇妃塔”。

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爲“雷峰塔”,反而正名“皇妃塔”卻沒人去叫了,這麼多年流傳下來,已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連當地百姓都以雷峰塔爲名。

趙禎慶幸自己見到的是“原版”雷峰塔,爲了祈求江山穩固,吳越王在修建雷峰塔的時候用上了大量的磚石結構,雖然是一座石塔,但在外面加上了木質結構,所以看上去依舊是古色古香的木塔。

歷任官員幾乎都會對雷峰塔進行修繕,爲的也是祈求大宋江山穩固,反正費用上報朝廷的…………

所以趙禎現在看到的雷峰塔是金碧輝煌,高高翹起的飛檐彷彿把塔樓的頂蓋都要帶的飛起來,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緻,更是讓人覺得超凡除塵。

而在趙禎欣賞雷峰夕照的景緻時,王語嫣三女卻瞪大眼睛的望着他,一副期待的模樣連邊上的三才都忍不住好奇。

沒辦法,趙禎講故事的能力太強,後宮之中的妃嬪就沒有不知道的。

描述熱血戰場的《三國演義》,神仙鬼怪的《西遊記》,以及權貴之家的《石頭記》這些經典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引人入勝,趙禎把其中不合適的地方改變一番,讓它們附和大宋現在的情景,於是乎…………被宮中內侍記入帝王文集。

看着期待的三雙大眼睛,趙禎實在是無法推脫,隨手拽過雷峰塔中的蒲團便開始講故事,**不僅僅是一座塔,還是一個寺廟,今日並沒有多少香客到訪,趙禎帶着三女便如普通人一般其拿來上香。

只不過別人祈求的是幸福健康,財源廣進之類的,而趙禎確實完全來欣賞風景,順便和佛祖嘮嘮嗑……靠這些東西祈求國泰民安?

吳越王朝今何在?!

有時間祈求虛無縹緲的東西,趙禎不如多求求自己嘞!

因爲時間關係,趙禎打算速速講完,於是故事變得很簡單,“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美麗女子叫白素貞,及其侍女青青在杭州西湖遇藥店之王主管許宣邂逅相遇,三人同舟避雨,一見鍾情,白蛇逐生慾念,欲與書生纏綿,乃嫁與他。”

王語嫣再次瞪大眼睛:“這就結束了?!”

趙禎望着三雙目光不善的眼睛笑道:“還能如何?你們不是常常埋怨朕講的故事悽美之氣太重,或是結局不好嗎?眼下皆大歡喜豈不快哉?”

“官家耍賴!”這王語嫣的嬌嗔。

“官家可不能草草了事哦!”這是楊采薇的不滿。

“陛下,陛下講完整些可好?”這是良子的祈求。

趙禎無奈的轉頭對三才吩咐道:“今夜不用去行在了,便對面的淨慈寺住下,平白的給這些和尚好處,朕心有不甘啊!”

王語嫣笑了笑:“官家雖不重佛門,可這東西卻是堵也堵不住的,即便是滅佛又如何?不一樣安在?只需改變佛門便是,何須讓佛門變我?”

趙禎哈哈大笑:“這纔是朕的皇后!果然是聰慧的緊,知曉朕來此何意。”

“那官家的賞賜呢?”

趙禎無奈的開口道:“便依你一次!”

“桃紅柳綠清明時,杭州城裡一個藥鋪夥計去靈隱附近上墳。歸途風狂雨驟,難以步行,夥計許生,名仙,禹杭人也。

爲人謙恭,通詩書。家素貧微,寄於藥鋪學徒。清明祭祖,泛舟於西湖,適逢雨,入艙避之。忽聞有女急喚,推窗望,皆纖纖弱質,苦立河岸忍惡雨冷風所侵。

許生命棹近岸,載二女入室。生睨二女,一素衣白裙,一青裳綠鞋,皆窈窕豔色。尤以白衣女姿容最佳,生慕之“娘子若無雨具,小生願借傘助歸。

白衣女菀爾謝過,笑言其姓白名素貞,與妹小青居住斷橋畔,今借傘還家,來日請生自取。………………”

三女認真的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個字,而事實上趙禎講的不過是《白蛇傳》的最經典版本。

經過千年之傳承,到了後世早已有了許多版本,最早出自《警世通言》的故事便是另外一個辣眼睛的版本。

小青並非青蛇,而是由西湖青魚精而變。許仙則叫“許宣”,法海也並非“壞人”,而是許宣得知白蛇乃蛇精之後,主動求法海收之爲徒。

隨後法海纔將白蛇被收入鉢內,鎮於雷峰塔下。這裡的許宣與白蛇並無愛情可言,不過是相互貪戀其相貌罷了,白蛇也並非善類,完全是一個警醒世人的故事。

當然,趙禎不會給自己沒事找事,雖然這個時代的女子沒有後世開放,但她們依舊感性。

在月亮升起之後,趙禎吃着素齋講到:生悵恨不已,跪地苦求。貞忽眩委於地,生診之,方知其激盪小產時,三個女人的眼睛彷彿要吃人…………

“生惶慚終日,欲避後患,乃赴金山寺爲僧。”

故事結束,三女已經哭成淚人,趙禎有些無奈,她們就是這樣,既理性,又感性…………

當三個梨花帶雨的女人離開後,趙禎便走出淨慈寺的齋堂漫步至大殿之中,此時已經有一僧人盤坐與蒲團之上等待,他是趙禎今夜要見的人,淨慈寺主持臻謙法師。

他還有一個身份,人稱臥佛婁守堅的關門弟子。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