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

皇駕中的蔡伯俙實在太過震驚,他震驚的不是趙禎的先見之明,這件事根本就不能用先見之明來形容!他震驚的是官家的眼光和對未來的掌握,居然能夠想到這麼遙遠的地方。

“官家,這以色列王國就咱們大宋的好機會,若是真的要參與到西方的混亂之中,以色列王國必定是最好的一步棋!大秦的皇權與教權的爭奪,大秦國與塞爾柱的矛盾,都夾雜着這個一隅之地的小國,而這小國的背後便是咱們大宋啊!”

沒想到蔡伯俙看的倒是清楚,一瞬間就抓住了最爲主要的地方。

但蔡伯俙接下來的話卻讓趙禎尷尬無比:“官家,您當初扶持一賜樂業人復國,實在是太過精妙,雖說當時讓來只能讓大宋每年消耗錢財,但這些消耗的錢財早已回本,而眼下一賜樂業人的以色列王國卻成爲咱們大宋的重要棋子,臣佩服,歎服!”

即便是趙禎被人誇過更爲肉麻的話,但這一次卻是最爲尷尬的,其實一開始的時候趙禎只是想給大宋在西方尋求一個夥伴,一個可以爲大宋分銷商品的夥伴。

幫助一賜樂業人也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事實上趙禎從未想過猶太人的以色列王國居然能夠攙和到西方的大混亂中。

這確實是一場大混亂,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居然被神聖羅馬帝國給吞併了,曾經龐大的羅馬帝國再次出現在了這個星球上。

而只有趙禎自己知道,這並不應該是歷史的發展,而是已經“走樣了的歷史”所造就的。

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站在“棋盤”之內的人,那趙禎就是站在棋盤外下棋的人,他的眼光和知識已經使得他了解了整個棋盤,也瞭解這棋盤中的規則。

趙禎不可能對蔡伯俙說明這一切,因爲才蔡伯俙也是棋盤之中的人,只有趙禎自己是特殊的,因爲他的身份超脫於這個“棋局”。

而他留給趙旭的那本“家學”便是打破棋局的方法,但這樣的“家學”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傳給“外人”的,即便是蔡伯俙這位大宋的駙馬也不行。

既然當初幫助一賜樂業人是正確的選擇,那眼下就可以好好利用一賜樂業人以及他們的以色列王國了。

趙禎對於所謂的聖城沒有任何興趣,但對於中東的土地卻有着極大的興趣,雖然現在還沒有多大的用處,相比世界上其他地區,尤其是對農耕文明而言,那裡的土地並沒有多少的價值。

但對於已經步入工業革命觸及階段的大宋來說,那裡卻有着極爲豐富的資源,尤其是對於日後的大宋的來說,那裡也許能夠給大宋或是整個華夏來帶無窮無盡的“液體黃金”。

趙禎不希望羅馬帝國或是塞爾柱帝國中的任何一個佔據上風,也不希望他們當中任何一個成爲贏家,這對大宋的將來都沒有好處。

只有倆個國家不斷的鬥爭,不斷的進攻,大宋才能成爲最終的贏家,而趙禎已經打算向外朝外朝出售軍備了。

大宋的軍事力量以及軍械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畢竟幫助一賜樂業人在聖城站住了腳跟,這一點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一賜樂業人也就是猶太人作戰相當勇猛,甚至可以說是不要命的存在,曾經的阿巴斯王朝和他們打過,可結果卻是驚人的慘。

一賜樂業人不光有來自大宋的兵器,軍械,還有來自大宋的指揮官!

當初趙禎可不只是給了一賜樂業人以物質上的幫助,還給他們提供了軍事指導,而這纔是最難能可貴的。

大宋的軍事指導擁有完善的戰爭經驗,那些來自軍中的軍官擁有敏銳的戰爭嗅覺,只要在戰場上他們就知道該如何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來進行戰鬥。

而那時候的趙禎對以色列的援助也是不遺餘力的,所以以色列人才會成長的如此之快,當然這和他們自己的聰明也分不開。

他們學習了大宋的戰鬥經驗,並且從大宋的武官那裡學到了戰爭的智慧,並且自己加以創造,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

即便是趙禎在聽到回朝之後的武官奏報都不得不承認猶太人是真的聰明,否則他們也不會是這個世界上最符合商人身份的人。

當然,東方的智慧也不比猶太人要遜色,數千年繁衍下來的東方種族有着自己的智慧。

趙禎的車駕輕輕晃動便停了下來,外面再次喚來“萬歲”的呼喝聲,趙禎看了一眼蔡伯俙,這傢伙立刻起身準備。

他可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和即將成爲太上皇的官家同乘一車。

從馬車的後門悄然離開,蔡伯俙這才鬆了一口氣,四周沒有人發現他,當然除了幾個給他打掩護的禁軍以外………………

郊祭乃是華夏最古老的祭祀,所沿用的祭祀禮節也幾乎沒有多少改變,此次傳位大典因爲隆重,所以使用最爲濃重的四祭,也就是祭天,祭地,祭日,祭月!

祭天於南郊,祭地於北郊,祭日於東郊,祭月於西郊,祭祀之處分別爲天壇,地壇,日壇,月壇。

神都城在剛剛修建的時候便在東南西北四處同時修建了四座祭壇,這是華夏的傳統,即便是耗費巨大也沒人敢說什麼。

此時的蔡伯俙溜回到了晏殊的身邊,對於他的舉動晏殊是心知肚明的,也只有他能悄然進入官家的車駕並且悄然返回。

但晏殊並不在意,小聲對蔡伯俙道:“能否和官家說說,去西面的時候帶上我?”

蔡伯俙微微一愣,隨即道:“你瘋了?官家給你留了侍中的差遣,這可是一等一的權職!官家打算把你留給太子做副相!”

晏殊微微一笑:“同叔早已看開,不惜那樣的權勢,再說有範相公以及朝中一衆相公在,如何需要我?再說連你這般的能力都不打算留在朝中嘞!”

蔡伯俙認真的看向晏殊道:“你這話我可不敢苟同,你在朝中的作用可比我大得多,你晏殊有我做不來的事情,輔佐新君沒你不行。”

晏殊奇怪的問到:“爲何?!”

“朝中除了幾位中樞的相公還有多少老臣?那些老臣又是做的什麼官職?官家顯然是要給朝中換上年輕人,並且讓新君一步步的提拔起來,而你的作用還有說?便是作爲作爲穩定朝堂權利過渡的存在!”

晏殊愣了愣隨即道:“所以我覺得你比我更合適。”

蔡伯俙氣急敗壞的壓低聲音在晏殊耳邊吼道:“有意氣我是也不是?我他孃的是外戚!”

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
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