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

對於陳善靜的上奏,趙禎並沒有當着朝臣們的面回答,而是閉目不語,他的話看似有道理,對大宋也是極好的,但稍稍琢磨便能發現他的幼稚和短視。

小計謀只能用得上一時,卻不能永遠的進行下去,吐蕃人也不是傻子,大宋的這種手段短時間內會讓他們互相爭鬥,互相排斥,但時間一長,人家絕對會發現大宋在背後搞鬼。

到時不光是大宋的國家威嚴受損,更會讓原本一盤散沙的吐蕃牢牢的團結起來,那時候纔是真正的麻煩,但這些話趙禎卻不會對陳善靜說,他需要自己去琢磨。

年輕人激進些是好事,但卻不代表他們可以不爲自己的激進負責。

大多數理智的朝臣明白陳善靜的話是不靠譜的,所以當他說出來之後並沒有人支持他的意見,還有一部分人微微搖頭,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事情考慮的不周全也敢在官家面前上奏。

趙禎向三才點了點頭,三才會意上前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顯然這是完全沒有顧及陳善靜的處境,忽視他的存在,他說的話太不靠譜,但就是因爲陳善靜的上奏使得朝臣更加認定趙禎的旨意更爲可靠。

這個陳善靜和太子趙旭的關係一向很不錯,是他結實的年輕才俊之一,所以現在最爲驚訝和擔心的人便是太子趙旭。

散朝之後,三才快步上前對趙旭施禮道:“太子殿下留步,官家召見您嘞!”

趙旭點了點頭:“好,待孤別過宰執之後便去。”

范仲淹不光是大宋的宰執,也是太子賓客,在大宋只有相公才能擔此重任,當然也必須要是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擔當。

太子賓客乃太子東宮屬官,掌調護侍從規諫等,凡太子有賓客之事,則爲上齒,蓋取象於四皓,姿位閒重,其流不雜,今日朝堂上的事情,趙旭定然是要向范仲淹請教的,也在情理之中。

三才笑着點了點頭:“殿下尊師重道乃是應該,奴婢在殿外候着。”

范仲淹笑着指了指趙旭道:“殿下身爲太子,何須如此顧慮?官家對您的愛護乃舔犢之情,沒有當朝訓斥陳善靜便是給太子殿下留了面子了。”

趙旭有些不解的向范仲淹拱手道:“還請宰執教我!”

范仲淹笑着摸了摸鬍鬚道:“這陳善靜剛剛所言乃是短視膚淺之見,老臣相信太子殿下能想明白,官家所希望的是太子要有辨別庸賢的能力,否則將來如何辨人?如何靠手下的臣子治理天下?”

這話說的已經極爲客氣,趙旭一時臉紅,顯然自己平日裡和陳善靜走的近,而陳善靜在朝上的話顯出了他的大愚若智,自己甚至還沒看出來。

“多謝老師指點!”

趙旭再次行禮,這一次他是真心感謝范仲淹,否則到現在他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

范仲淹再次點頭,拉着趙旭的胳膊囑咐道:“殿下便這知錯就改,善於納諫之態乃是您的長處,也是陛下最爲看重的地方,還請殿下謹記!”

趙旭施禮之後便離開,他已經從范仲淹這裡找到了答案,也明白接下來該怎麼做。

范仲淹說的沒錯,自己就是一個善於納諫的人,父皇說過,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是一件好事,而在這一點趙昀也不如自己!

趙禎在退朝之後便前往後苑,對於他來說在這有山有水的環境之中可比待在殿中要好得多,便是花木良多的清涼殿也不如大自然來的親切。

後宮嬪妃們也是歡喜後苑的,當初修建神都城皇宮的時候,單獨保留了與東京汴梁皇宮一樣的後苑,甚至連位置都沒有改變,就在整個皇宮的北面。

拱辰門,臨華門,迎陽門一切照舊,唯一不同的是,後苑的規模極爲龐大,相比東京汴梁皇宮的後苑,神都城皇宮後苑之大堪比東京皇宮的後宮…………

對於後宮趙禎是極少限制的,她們若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就去忙活好了,做做善事,提高大宋天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或是做做生意也是可以的,就當是業餘愛好了。

趙靈今日入宮,趙禎自然要好生和女兒親近親近,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這話一點也不貼切。

自從趙靈這丫頭嫁到蘇家之後,趙禎忽然發現和她見面的機會居然比原先她在宮中的時候還多………………

女子嫁出去之後回孃家可是不太好看,讓外人瞧見了還以爲公婆待她不好,又或是受了什麼委屈,所以幾乎所有的父母在看到女兒回家之後,不是催促她回去便是問她受了什麼委屈。

薇拉還以爲她受了委屈,王語嫣更是要爲她親自去尋蘇家的不是,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這個小妮子從小就被一羣媽媽給寵壞了,出嫁之後常常思念宮中的后妃,於是便幾乎天天進宮。

開始的時候也有不少朝臣上疏,覺得外嫁之女回宮太過頻繁不好,但蘇家卻沒有說什麼,王語嫣這位當朝中宮皇后便理直氣壯的爲趙靈“辯護”。

時間一長人們也就習慣了這位經常“回孃家”的公主殿下。

今日趙靈和往常一樣回宮,畢竟趙禎剛剛回來沒多久,她也是想念父皇了,趙禎作爲皇帝是成功,也開創了大宋的盛世,華夏的盛世,但他一直覺得這些和自己作爲父親這個身份比起來也不算什麼。

“父皇!父皇……”

雖然趙靈叫的親切,但趙禎從她閃爍的眼睛之中便知道她定然是有事相求,否則拽着自己的胳膊撒嬌作甚?

“若是爲了你家駙馬之事便不要開口了,朕調遣他前往雲南路是早已安排好的事情,路治轉運使這可是頂着朝臣多大的非議你可知道?再說轉運使可帶家眷,你爲何不隨他同去?夫妻一體,你這女兒家家雖貴爲公主也不能例外。”

趙禎瞥了一眼靈兒裝做淡然的模樣說完,果然瞧見她神色失落,邊上的王語嫣一直打着眼色,即便如此趙禎也權當沒瞧見。

蘇軾在雲南路是趙禎早已安排下的一步棋,朝中有不少臣子甚至還不知道這一消息,雖然他是名義上的轉運使,可實際上卻是帶着皇差去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六十七章奠
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六十七章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