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

當聽到趙禎要爲大殿賜名的時候,一幫石化了半天的朝臣終於動了起來,緩步走向趙禎齊齊行禮道:“陛下聖明!”

當然這些聖明中有情願的和不情願的,比如包拯就不是很情願這麼說,但蔡伯俙和夏竦卻十分高興,狄青,曹瑋以及楊懷玉則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在他們看來眼前的宮殿實在太過震撼了些,他們不比包拯和夏竦,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偉的建築,巨大的宮殿如同一隻太古猛獸盤臥在皇宮的中央,而兩邊的鼓樓上則是兩位頂天立地的雙手持劍武士,他們手中寬闊的漢劍便足有三丈長。

這種大漢風格的建築繼承了外表的恢宏浩大,但內部的裝飾又有宋人的精巧華美,讓三個武將乾嚥了一下口水,這樣的皇宮給他們的衝擊力實在太大了些。

趙禎想了許久才提筆在紙上寫下乾宇殿三個字,博學的夏竦微微點頭道:“官家好才情,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用乾宇代之天下,寓意極好!”

蔡伯俙跟着附和道:“陛下的才學自然是頂頂的好,這乃是一語雙關,乾宇乃天界代稱,我大宋的宮殿不就是天子之殿,天界之殿嗎?!”

相比這兩人的附和,包拯卻是不怎麼說話,乾宇殿的名頭確實不錯,但他可不希望官家遷都,從這殿名就知道官家是準備把這裡當成大慶殿來用,但包拯卻不得不承認,這析津府的皇宮確實有大漢威儀,氣派的皇宮甚至有俯視天下的感覺。

整了整身上的公服,包拯上前躬身道:“陛下,吉時已到,該啓程回京了,班師回朝此乃大事,微臣已經和夏相公準備了儀仗,東京城的滷薄已經到了……”

嘶……一旁的蔡伯俙倒吸了一口涼氣,既然是班師回朝,那來的一定是大駕滷薄!沒想到包拯這老倌在雖然反對遷都,但在儀仗上卻一點也不含糊。

同樣驚訝的也包括趙禎,自從自己登基爲帝之後,就沒有啓用過幾次大駕滷薄,即便是自己在看到浩蕩的儀仗時都會被它的奢華所震驚,沒想到包拯這個扣扣索索的老倌居然把它從東京城給調來了。

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所謂的大駕滷薄就是趙禎能使用等級最高的車架儀仗,奏駕上鹵簿,用大駕則執御。到了大宋大駕滷薄也只能用於南郊大禮,要不是自己收復燕雲這種曠世之功,怕是包拯還捨不得把大駕滷薄招來。

在大宋,大駕滷薄的使用權並不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是朝臣,這種東西規格太高,所需所費驚人,要是皇帝講究排場,沒事就來一出大駕滷薄,那可就苦了百姓和官員,所以太宗規定非大禮不得啓用,並命人繪製三卷《滷薄圖》藏於秘閣之中。

大象的叫聲響起,讓城中百姓驚歎,對於拿下南海諸國的大宋來說,大象並不是一個難以尋找的動物,大駕滷薄中便有六頭大象作爲引導。

趙禎看着緩緩出現在乾宇殿之前的大駕滷薄稍稍有些震撼,這還是他第一次使用這樣豪華的儀仗,之前爲了體恤百姓,節省開支和耗費,自己都是用的小駕滷薄,完全沒法和眼前的大駕滷薄相比。

車駕鹵簿除了負責皇帝身邊的安全,同時還擔當着裝飾皇帝權威的角色。因爲它在這裡並不是單指護衛用的兵仗器,還包括馬車,樂器,旗,繖扇等裝飾皇帝隊伍的儀仗用品。大架儀仗,通號鹵簿,三國時著名文臣蔡邕的《獨斷》之中已有此名。

趙禎邁步走入自己的皇帝大駕五輅車,以五輅爲主,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五輅都有不同的裝飾。玉輅、金輅、象輅指車上的裝嵌飾品,革輅,木輅是在皮革和木架上彩繪出圖案,五輅都是朱斑漆輪。

這五輅車的規格細緻到連輻條都有定數,必須滿足三十條,而且不能多也不能少。車的兩個軸頭名爲飛鈴,上面裝有描金彩繪的車廂,軾也就是馬車車廂前面用做扶手的橫木,繪有文獸,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以龍首銜之,並且用金銀雕飾,車廂上豎立的旌旗,也有定製。

車的蓬布是青面黃裡,名爲黃屋。用犛牛尾大如鬥,繫於左駕轅的服馬外側拉套的馬軛上,名叫纛,趙禎大量着這個叫纛的東西微微思索,好似史書上所說的黃屋左邊懸掛着大纛,就是指此而言。

趙禎在馬車中坐定,五輅中玉輅最爲尊貴,上面豎立着太常的大旗,十有二斿,九仞委地,上繪日月升龍,天子祀天時使用。現在自己能坐在這裡乃是因爲收復燕雲之功,破例爲之。

當然不光皇帝能坐在車駕中,臣子也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在以皇帝爲中心的車駕之前是官員的六引,第一,開封令;第二,開封牧;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書。

但現在是在析津府,包拯暫代御史大夫,夏竦暫代太常卿,而身爲樞密使的曹瑋自然就坐在了兵部尚書的車上,看的蔡伯俙和楊懷玉兩人眼饞,但也有他們的位置。

檢校龍旗前是金吾大將軍,趙禎賜予狄青擔當,金吾上將軍服花腳襆頭、抹額、紫繡袍,佩牙刀,珂馬。清遊隊趙禎賜予楊懷玉率領,舉白澤旗服甲騎具裝、錦臂韝,佩橫刀,執弓箭,白袴。而剩下的朱雀隊舉朱雀旗,執絳引幡、黃麾幡者,並服緋繡衫、抹額、大口袴、銀帶。

趙禎破例的賞給蔡伯俙這個外戚,當包拯等人聽到之後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大宋火德,表示南方的朱雀纔是最爲重要的,把這個位置給蔡伯俙可見官家對他的重視。

包拯意欲上諫勸阻,但被夏竦拉住:“這是官家的大喜事,你就不要敗興了!”包拯想了半天頓足道:“也罷也罷,此事待回了東京城我在專奏上疏便是。”

夏竦看着坐上御史大夫車駕的包拯微微搖頭,這個包希仁真是頑固不化。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