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

當聽到趙禎要爲大殿賜名的時候,一幫石化了半天的朝臣終於動了起來,緩步走向趙禎齊齊行禮道:“陛下聖明!”

當然這些聖明中有情願的和不情願的,比如包拯就不是很情願這麼說,但蔡伯俙和夏竦卻十分高興,狄青,曹瑋以及楊懷玉則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在他們看來眼前的宮殿實在太過震撼了些,他們不比包拯和夏竦,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偉的建築,巨大的宮殿如同一隻太古猛獸盤臥在皇宮的中央,而兩邊的鼓樓上則是兩位頂天立地的雙手持劍武士,他們手中寬闊的漢劍便足有三丈長。

這種大漢風格的建築繼承了外表的恢宏浩大,但內部的裝飾又有宋人的精巧華美,讓三個武將乾嚥了一下口水,這樣的皇宮給他們的衝擊力實在太大了些。

趙禎想了許久才提筆在紙上寫下乾宇殿三個字,博學的夏竦微微點頭道:“官家好才情,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用乾宇代之天下,寓意極好!”

蔡伯俙跟着附和道:“陛下的才學自然是頂頂的好,這乃是一語雙關,乾宇乃天界代稱,我大宋的宮殿不就是天子之殿,天界之殿嗎?!”

相比這兩人的附和,包拯卻是不怎麼說話,乾宇殿的名頭確實不錯,但他可不希望官家遷都,從這殿名就知道官家是準備把這裡當成大慶殿來用,但包拯卻不得不承認,這析津府的皇宮確實有大漢威儀,氣派的皇宮甚至有俯視天下的感覺。

整了整身上的公服,包拯上前躬身道:“陛下,吉時已到,該啓程回京了,班師回朝此乃大事,微臣已經和夏相公準備了儀仗,東京城的滷薄已經到了……”

嘶……一旁的蔡伯俙倒吸了一口涼氣,既然是班師回朝,那來的一定是大駕滷薄!沒想到包拯這老倌在雖然反對遷都,但在儀仗上卻一點也不含糊。

同樣驚訝的也包括趙禎,自從自己登基爲帝之後,就沒有啓用過幾次大駕滷薄,即便是自己在看到浩蕩的儀仗時都會被它的奢華所震驚,沒想到包拯這個扣扣索索的老倌居然把它從東京城給調來了。

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所謂的大駕滷薄就是趙禎能使用等級最高的車架儀仗,奏駕上鹵簿,用大駕則執御。到了大宋大駕滷薄也只能用於南郊大禮,要不是自己收復燕雲這種曠世之功,怕是包拯還捨不得把大駕滷薄招來。

在大宋,大駕滷薄的使用權並不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是朝臣,這種東西規格太高,所需所費驚人,要是皇帝講究排場,沒事就來一出大駕滷薄,那可就苦了百姓和官員,所以太宗規定非大禮不得啓用,並命人繪製三卷《滷薄圖》藏於秘閣之中。

大象的叫聲響起,讓城中百姓驚歎,對於拿下南海諸國的大宋來說,大象並不是一個難以尋找的動物,大駕滷薄中便有六頭大象作爲引導。

趙禎看着緩緩出現在乾宇殿之前的大駕滷薄稍稍有些震撼,這還是他第一次使用這樣豪華的儀仗,之前爲了體恤百姓,節省開支和耗費,自己都是用的小駕滷薄,完全沒法和眼前的大駕滷薄相比。

車駕鹵簿除了負責皇帝身邊的安全,同時還擔當着裝飾皇帝權威的角色。因爲它在這裡並不是單指護衛用的兵仗器,還包括馬車,樂器,旗,繖扇等裝飾皇帝隊伍的儀仗用品。大架儀仗,通號鹵簿,三國時著名文臣蔡邕的《獨斷》之中已有此名。

趙禎邁步走入自己的皇帝大駕五輅車,以五輅爲主,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五輅都有不同的裝飾。玉輅、金輅、象輅指車上的裝嵌飾品,革輅,木輅是在皮革和木架上彩繪出圖案,五輅都是朱斑漆輪。

這五輅車的規格細緻到連輻條都有定數,必須滿足三十條,而且不能多也不能少。車的兩個軸頭名爲飛鈴,上面裝有描金彩繪的車廂,軾也就是馬車車廂前面用做扶手的橫木,繪有文獸,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以龍首銜之,並且用金銀雕飾,車廂上豎立的旌旗,也有定製。

車的蓬布是青面黃裡,名爲黃屋。用犛牛尾大如鬥,繫於左駕轅的服馬外側拉套的馬軛上,名叫纛,趙禎大量着這個叫纛的東西微微思索,好似史書上所說的黃屋左邊懸掛着大纛,就是指此而言。

趙禎在馬車中坐定,五輅中玉輅最爲尊貴,上面豎立着太常的大旗,十有二斿,九仞委地,上繪日月升龍,天子祀天時使用。現在自己能坐在這裡乃是因爲收復燕雲之功,破例爲之。

當然不光皇帝能坐在車駕中,臣子也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在以皇帝爲中心的車駕之前是官員的六引,第一,開封令;第二,開封牧;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書。

但現在是在析津府,包拯暫代御史大夫,夏竦暫代太常卿,而身爲樞密使的曹瑋自然就坐在了兵部尚書的車上,看的蔡伯俙和楊懷玉兩人眼饞,但也有他們的位置。

檢校龍旗前是金吾大將軍,趙禎賜予狄青擔當,金吾上將軍服花腳襆頭、抹額、紫繡袍,佩牙刀,珂馬。清遊隊趙禎賜予楊懷玉率領,舉白澤旗服甲騎具裝、錦臂韝,佩橫刀,執弓箭,白袴。而剩下的朱雀隊舉朱雀旗,執絳引幡、黃麾幡者,並服緋繡衫、抹額、大口袴、銀帶。

趙禎破例的賞給蔡伯俙這個外戚,當包拯等人聽到之後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大宋火德,表示南方的朱雀纔是最爲重要的,把這個位置給蔡伯俙可見官家對他的重視。

包拯意欲上諫勸阻,但被夏竦拉住:“這是官家的大喜事,你就不要敗興了!”包拯想了半天頓足道:“也罷也罷,此事待回了東京城我在專奏上疏便是。”

夏竦看着坐上御史大夫車駕的包拯微微搖頭,這個包希仁真是頑固不化。

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
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