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

霍老七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全,他相信神龍衛的這些人不會愚蠢到對自己動手,黑手的強大不是他們能隨意得罪的。

雖然他們是上四軍,也是官家最爲中意的軍隊之一,但要知道黑手乃是天子的耳目,甚至擔任更爲重要的作用。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是黑手的巡檢,身份算是黑手又不算是黑手,巡檢一職乃是專司稽查,即便是在黑手之中也是地位崇高,這是官家當年特意留給自己的。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沒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眼下也算是無奈的暴露出來。

當然霍老七知道職位高低和朝廷尊卑,這神龍衛雖然不敢對自己如何,但他們卻是在執行衛戍司長官的命令。

這個衛戍司的長官就要“有意思”的多了,大宋的官員幾乎都知道衛戍司的存在,但卻沒人知道衛戍司的長官是誰。

只有官家下達密旨之後,纔會有人接任衛戍司的掌印官,而唯一的平整就是衛戍虎符,有了這東西便能調動整個神都城中的軍隊,甚至包括宮中的親衛。

把所有的事情聯繫起來,霍老七突然就不擔心,他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任何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眼下的情況是官家秘密離開神都城,然後這裡就亂了,出現了大規模的械鬥不說,還把衛戍司給牽扯了出來,有人想要藉助這些幫派挑起神都城的大亂,而這個時候巡城司的人馬卻不見了。

自己之所以被神龍衛押走,也是因爲想要進入巡城司,顯然神龍衛的人早就知道巡城司的人失蹤的消息,自己不過是恰巧撞上,小六子早已被人家盯上了。

天大的事情到了這時候已經不算什麼,從神都城的動盪開始霍老七就已經感覺到了不正常。

這些幫派算什麼?他們不過是城中的閒漢而已,城狐社鼠,坑蒙拐騙,有多少能拿得出手?

只不過是人數越來越多,糾結起來相互鬥毆取樂某些人罷了,而歷任北平府的知府都是知道這件事的,也有人想要插手其中,但最終都是不了了之,即便是韓琦這般手段百出知府最後也沒有討到任何好處。

他當年想管,但最終還是撒手,要說這裡面沒有問題,誰能相信?

這也是爲何賈昌朝毫不在意的原因,他無能嗎?不算無能,最少在入主北平府的這段時間,處理了不少的冤案,爲百姓撐腰了數次。

別小看這數次的出手,到了民間就可能變成數十次,數百次!而他賈昌朝的名聲也是越來越火。

連韓琦那般的高官都解決不掉的幫派之事,到了他賈昌朝的手中能解決掉?

不可能,就算是能,他賈昌朝也不會這麼做,平白的去打一位參知政事的臉,誰幹得出這種事情?

賈昌朝是做官的好手,他的狡猾和機警霍老七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今天神都城中的這個膿包被挑破,他賈昌朝根本就沒有擔心過自己會不會被朝堂的相公責問,會不會被官家罷官奪職,而是拼了命的在撈功績!

之前不管是無奈,現在派人大殺四方是能力,是爲國盡忠,是誓死效命!

誰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朝堂上的人會大力援助他,原因很簡單,賈昌朝在幫這些人擦屁股,其中就包括身爲參知政事的韓琦。

霍老七在事發之後第一個便把賈昌朝排除在外,這樣的民亂他沒有膽子去挑起,這事情也不會和他有關,只要和他有一點關係,蛛絲馬跡根本就無法隱藏。

這些幫派在城中廝殺不算什麼,最要命的是他們對百姓動手,對一般的商戶動手,這就是在故意破壞這座大宋最繁華的城池。

幾乎沒有人會這麼做,即便是這些幫派也知道不能得罪老百姓,最少不能得罪的太狠,否則最後的下場就是被人厭惡,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生存空間了。

幫派之人極少去霍霍老百姓,他們的求生之道不在下,也不在上,而是在中間,中間的是什麼人?

神都城中的商賈,無論大小商賈他們都要開門做生意,這些幫派就是瞄上了這點纔開始立足的。

別看他們各個凶神惡煞,但在小老百姓的攤子面前極少耍橫,這邊收了例錢,那便吃了面該給錢還是給錢,萬萬不敢壞了規矩。

尋常的百姓見了也能誇一聲“沒遮攔的好漢!”就是這一句簡單的誇讚便能讓這些人樂上好一會。

所以這些幫派突然械鬥,而且規模不斷的加大,甚至開始禍禍尋常百姓了,那背後必然會有人操縱,至於是誰,當然是東城這一片的幕後東家。

許多人都知道,神都城中的幫派其實都是東城這片地方某些府宅的人手,是他們在背後爲這些幫派撐腰。

官家當年沒有管不是因爲放縱,而是覺得這些人沒有破壞神都城的規矩,原因很簡單,早在東京城的時候這些幫派就存在,並且也是和這些人有所牽連。

這是從先帝朝就留下的舊事,甚至是從開國就有的事情,既然前幾位君王沒有管,這些人也足夠老實本分,官家就沒有必要去管。

從某些地方來說,這些人的存在反而是一件好事,在出現新的能代替他們的東西出現前,沒人會去管這些人。

現在大規模的火併造成的結果是誰也沒有想到的,霍老七覺得要不就是那些背後的東家故意挑唆,要麼便是他們自己已經控制不住了。

尾大不掉,這些幫派確實已經有甩掉他們老東家的能力,這一次很可能就是在向東城的豪門在示威。

別人都知道是幫派在作惡,但官家一旦追查下來的時候是單單處罰幫派嗎?

定然不是,官家必定會對這些豪門動手,因爲誰都知道豪門纔是幕後的主人,若是真的如自己的推測,霍老七冷冷一笑,這便是養狗的人被狗咬了!

他也知道有可能是這些幫派被他們的主人教唆的械鬥,但這樣的機率實在太小,要知道這些人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爲了爭奪地盤就真的讓整個神都城的人不得安寧,並且惹怒官家?

這不是爭奪利益,而是自尋死路!

但當霍老七看到對面大馬金刀坐在虎皮大椅上的老者時,之前的猜測被他全部推翻!

經歷過各種磨難的霍老七推金山倒玉柱的拜下,口中顫聲道了一句:“老龍圖!”

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
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