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

“方大哥。”

來人是馬戶,另外還有一個月餘不見的張五郎,李焦,孫三等人都在,各人臉上的神情各異,其中的那份關心卻是真摯。

眼看着方生安全的從大明總兵邱磊的營地裡出了來,哪能不歡喜,方生方大哥可是他們衆人中的主心骨,如若沒了他,不管是登州衛投奔過來的軍戶,還是一開始就跟着方生的李焦,那可都會瞬間不值一錢,土崩瓦解。

衆人都明白這個理,所以方生的重要性也就毋庸置疑,說到底如今山東,濟州島,慶尚港四面開花的局面實際上只有一個人能揮之如臂,也只有一個人能撐得起來,這個人就是方生。

大傢伙都不是什麼有野心的人,想當初都是飯都吃不飽,等着死的人,可都是方大哥一手拉扯起來的,雖然目前得到重用的只有李焦,張五郎等寥寥幾個。

可那李焦是一開始就跟着方大哥出生入死的,能夠多得些重用理所當然,如今山東甚至是更遠些的大明京師那可都是李焦在運作。

只是李焦畢竟是個商販子出生,最多算是中人之資,現如今到了這一步也是極限了。

至於張五郎,忙完了京城裡的諸多事宜就被方生調了回來,登州衛自然是不能放棄的了,若是可以,少不得還要多送些東西給日後駐紮在登州的劉澤清。

雙方各取所需,方生需要登州衛招兵買馬給他運送鹽貨,順帶也拿來歷練兵馬,只不過這除了和地頭蛇劉澤清處理好關係外,至少也需要個明面上的身份,不過那是年後的事,此時拿出來說太早。

“方大哥,這廝是誰。”孫三好奇的問道。

這才讓衆人注意到,方生不是一個人回來,跟着的還有一個一身戎甲的人,除了少頂了一個頭盔,怎麼看都不像是個身份低的人,可這人究竟是誰,衆人都沒個頭緒,所以孫三才問道。

“大明山東總兵官邱磊。”方生慢騰騰的說出了帶出來的這人的身份。

這廝縮了縮身子,身架子雖然足夠大,可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就被人劫了出來,看上去一臉的威嚴肅穆,卻實實在在是個花花架子,那可是人數數萬的營地,若是明日大明的官兵們發現自己的總兵不見了,也不知會熱鬧成什麼樣子。

衆人想到這裡,紛紛忍不住的想笑。

就連馬戶、張五郎等登州衛諸人都覺得自己有些興師動衆,根本用不着帶着弟兄們冒險出城,可那十幾個兄弟可也不能白白死了。

方生出城去了城外的大明營地這是誰都知道,可大家勸不住,只得商量着帶了幾十號人出了城,準備如果方大哥出了什麼事,即使是衝擊明軍大帳,那也得把方大哥救出來。

“你這賤種。”

馬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當日就親自參與了那晚的夜襲,眼睜睜的看着十來個兄弟慘死,剩下的那也是十個有七八個帶傷的。

第二天大家勉強回了登州城裡,那可是有多慘就多慘,光是哀嚎那就哀嚎了四五天。

哪還管得着對方山東總兵的身份,立時上前拳打腳踢起來。

“別打傷了。”張五郎阻止了馬戶,微微的道,他比馬戶的穩重的多,知道既然方大哥把這個山東總兵帶出來自有他的用處,若不然冒險帶出來做什麼。

雖然拿來當做人質有些作用,可那是因爲沒想到這個堂堂一任總兵官如此窩囊,竟然如此輕而易舉的就被帶出了營地。

要不然,當場殺了也比帶個累贅好,而且假設這個累贅不配合,根本無從跑得出來。

“馬戶,別打傷了,這個人我拿來有用。”方生叮囑了一聲,然後孫三、馬戶等人把邱磊緊緊的綁了起來。

“知道了,方大哥。”馬戶應道,手下也輕了一些,知道不能打,可這前幾下已經重了,邱磊倒在地上不停地哼唧。

可這個山東總兵竟然還是一句話都不敢說,只是畏畏縮縮的往後退,更是連跑都不敢惹,又惹得衆人一陣嘲弄,覺得此番冒險出城根本是多心了。

“五郎,京城那的事怎麼樣了。”回了登州城裡,方生讓人把邱磊關押起來,叫來張五郎道。

那個邱磊還是一句話不吭,可也沒跪着求饒,竟然讓衆人覺得此人還有幾分的骨氣。

至於方生,他對張五郎出現在登州城外顯得有些意外,不過這也理所當然,方生離開京城的時候就沒打算讓張五郎在那久待。

太昌鹽鋪那得事解決掉大半後,張五郎也就應當回來了,只是出現比較突兀,方生才覺得奇怪。

張五郎一一把事情都說了個通透,如今京城那裡已經派了專人負責,派去的一樣是個會寫識文斷字的,過去曾經跑過行商,如今光明正大的開了家鋪子,太昌鹽鋪以後要的貨都從那裡進,北京城的諸多事宜也就不用張五郎負責了。

只是太昌鹽鋪的東家還是沒查得出來,一來方生在京城撒的網還是太薄弱了,二來官場上的東西本來就複雜,不是那麼容易弄的清除的。

“李焦。”方生又叫來李焦,緊接着叮囑道:“京城那多開幾家,反正目前手上不是太缺錢,注意點花就行,而且京城那地方,既然鋪子開下來,作用也就不會小了去。”

這些事都是李焦負責,方生也對李焦足夠信任。

只是正如前文所說,李焦也有些感覺力有不逮,目前山東的事情事宜增多,雖然只侷限那幾個地方,可他李焦畢竟沒讀過什麼書,簡單些的還可以應付,太難了就顯得侷促勉強。

如果不是當初從義州後一批到達慶尚港的大明難民們裡什麼人都有,方生好歹從中挑了八百多個給李焦給送來,如今這局面都未必撐得起來。

方生微微搖了搖頭,不是他不想招讀書人來,可這正正經經的讀書人誰願意伺候一個鹽販子,大明吏部的檔案上,即使是舉人那都是一抓一大把,但那是在官面上的。

至於方生這些個出生低賤的人來說,事實可就不是那般的如意的了,即使是秀才,怕是寧願在街頭賣畫,那也不會操此賤業,侮了祖宗名聲,更別說更高一層的舉人了。

更別說方生的身份那也不止一個鹽販子那麼簡單的,光是反賊這個偌大的招牌在那,可就會讓所有大明的讀書人們退避三舍的了。

現如今正如火如荼的諸多陝甘的農民軍,可都還是一幫泥腿子,俘虜來的讀書人十有八九都是殺了了事,因爲這些讀書人沒一個肯投靠的。

光是今年九月,李自成就殺了武縣縣令劉鳳翔,那可是實打實的讀書人,還是個大明的官員,可這不肯投靠那也沒辦法。

此時還自名爲闖將的李自成只得直接殺了了事,他哪知道,日後這些個大明官僚們可都是爭前恐後投奔的份,望能當個從龍功臣。

說起來,方生能夠得知的消息還是太少,即使趁着半年多時間在山東撒下了一個足夠大的網,可這網依舊是四處漏風,能夠打聽來的消息少之又少。

至於私鹽這一塊,由於登州城至今還被大明官軍緊緊地給圍着,即使有劉澤清配合,可畢竟走的不是太順暢,如今劉澤清不知道自己這些人販的是什麼貨,這纔沒起太大的貪念,雙方也就合作愉快。

可若是被知曉了,難保這條路都走不通,所以方生這才冒險把邱磊帶回了登州城裡,好歹也能當個助力。

話說這個被掠進城的山東總兵邱磊可不就是心中起了貪念,這才遣人攻打登州衛,最後損兵折將,然後又起了貪念,這才被方生掠進了城,如今也成了階下之囚。

如若是劉澤清也起了同樣的心思,方生也就自然不能把自己吊在一棵樹上,所以,這個正牌的山東總兵邱磊,作用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邱磊的名號是山東總兵,管的也是山東兵事上的一切大小事宜,要說這個名號可比劉澤清來的管用,只是邱磊這個山東總兵的實力不強,這才指揮不動山東境內的兵將。

如若是劉澤清翻了臉,山東的鹽道不至於斷了。

雙方的關係可都薄弱的很,僅僅是用銀錢維繫着,哪天劉澤清翻了臉,虧的不是別人,而是方生。

而且目前的濟州島也沒有登錄作戰的本錢,別說是大明瞭,即使是區區一個副總兵劉澤清也對付不了。

邱磊此時也就有大用了,至於怎麼讓一個總兵聽話,這就要看手段了,好歹那也是四個字‘威逼利誘’。

邱磊此人看錶現,說是膽小如鼠也不爲過,輕易就被劫持出了山東總兵大營幾萬人裡,而且還不敢跑,乖乖的被綁的嚴嚴實實。

實在是稱得上大明最窩囊的總兵,也不知當初怎麼就有膽子劫了還是上官的劉澤清的妾室,鬧的如今即使是個總兵,也不敢拿劉澤清怎麼樣。

怪不得日後與劉澤清同爲總兵,爭權奪利之間不但沒把權力奪到手,還被劉澤清輕而易舉的誣陷下獄而死。

方生把事情吩咐了七七八八,也在登州城裡安歇了沒幾天,至於邱磊,依舊被關着,這麼個偌大的大明的總兵竟然也不說話,也不求饒,有飯照吃,方生自然不會餓着他。

可總歸的這牢竟然做的極其安穩,算是讓包括方生在內的所有人都相當無言,甚至於李焦跑來告訴方生邱磊的日常時,竟然還微微有些佩服。

方生也沒想到自己第一次抓到手的大明總兵還是個如此這般的極品人物,只能搖搖頭苦笑,再磨磨看,等着邱磊自己服了軟,比自己威逼利誘來得好。

至於城外的明軍,確實如方生所說,徹底炸開了鍋,若不是有着遼東的吳三桂領着關寧鐵騎鎮壓着,怕是早些日子就炸了營,畢竟,這些個大明本來就是東拼西湊拉起來的。

真正屬於邱磊麾下兵馬也就一萬出頭,這些人沒了統兵的總兵,各個都是人心惶惶,若不是吳三桂身爲遼地兵將,對於山東本地兵馬毫無興趣。

怕是這剩下的一萬人早被連骨頭都不剩的吞了下去,至於剩餘的三萬餘人,劉澤清可沒跟邱磊客氣,但他得到消息已經在兩天之後。

吳三桂一時間並未將消息告知劉澤清,並不是知道二人的齷齪有心隱瞞,只是這即使拖延了兩天,剩餘的三萬多人也被劉澤清多多少少拉攏了七八千人,若是時日久了,連吳三桂都未必彈壓的住。

如若不是爲了不引起炸營,那就只有將邱磊的兵馬一分兩半了,讓自己和副總兵劉澤清各領一部分。

城外的吳三桂忙的焦頭爛額,明軍也就暫緩了對登州城的攻勢,只是依舊還是死死圍着,至於城裡的孔有德叛軍反倒鬆了口氣,一時間又起了出城的心思。

只是這明軍依舊實力佔優,城外的諸多事宜孔有德等人又不清楚。

雙方便又安分了下來,呈現對峙之勢,倒也安安穩穩。

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五章 士氣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九章 西芒
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勞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五章 士氣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交戰流寇(五)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十七章 逃難!大逃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戰流寇(七)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九章 西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