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條件

孫和鬥被方生一席話徹底擊倒了,要說他不是沒話可以辯駁,若是引證史論,區區一個方生再怎麼通曉古今,熟讀史書也不可能是孫和斗的對手。

畢竟一個是在古代活了幾十年的人物,而方生到這個時代的時間屈指可數,可偏偏本該由孫和鬥穩操勝券的辯駁最後卻顯然是以他的失敗收場。

即使孫和鬥很想無辜的說:不帶這樣的。

他孫和鬥好歹還是博覽羣書,不管是八股還是西學都精通個七七八八,此來濟州島的目的也就那麼幾個,如今一個不成也在孫和斗的意料之中,至於剩下的那個,孫和鬥不說方生也知道。

只是孫和鬥和家兄三人謀劃多日這纔來拜見方生,進門前尚且是信心滿滿,如今只是三言兩語,自然要沮喪了,只得直接說出第二個目的。

“孫大人我仰慕已久,如今既然知道被關進大牢,我會親自前去救助一二。”方生淡淡的道,不過這句話聽在孫和鬥耳中無疑勝似天籟之音。

如果說到目前爲止孫和鬥聽到的唯一好消息,那就是方生現在說出的這句了。

孫和鬥心中自然激動的很,此時也不顧方纔的失禮,眼淚橫流的跪了下來。

“若是能救得老父,我等兄弟三人感激流涕爾。”

這空空的一句話算是就指望上方生了,再說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雖然忠在前,孝在後,可畢竟從魏晉開始便是家天下,家大於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若是方生真能救了孫元化,恐怕孫家三兄弟就是想跑,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家老父。

可這孫和鬥還是不打算真說什麼,他們孫家在江東也是世家大族,若是真的屈身從賊,恐怕即使老父救了出來,爬也會因羞愧自殺,只是此時孫和鬥是顧不了那多麼了,指望上方生那也應該算病急亂投醫。

若是能救出,與老父商議也不遲。

孫和鬥遲遲不肯表態,方生哪能不明白他心裡打得主意,他敲了敲桌子,笑呵呵的道:“孫老弟嚴重了,若能救了孫大人跪謝怕也不遲。”

方生去拉孫和鬥,孫和鬥也趁勢站了起來,只是這話的意思倒是很明白。

孫和鬥哪會聽不明白,對方顯然是不會逼他表態的,只是在沒救到孫大人之前,他又豈能不乖乖聽話,若是真的救到了,他孫和鬥感激流涕尚且來不及,到時候怕更是任人揉捏了,他孫和鬥又豈會不明白這個到底。

只是到了此時,唉,到了此時,如若不家破人亡就是好事,哪還顧得了那麼多了。

孫和鬥心中哀嘆一聲,卻也不得不答應了方生的條件。

“那就謝過方將軍了。”

孫和斗拱拱手,來的痛快,卻是失落的走的,也不知走的時候心中想的什麼,總之,手下人的心思方生雖然想管,可他精力有限,也管不了那麼多。

孫和鬥除了走了之外,帶來的正面好處就是孫家三兄弟呆着的慶尚港可以讓方生真正的高枕無憂,雖然從劉四傳來的私信裡,孫家三兄弟總不是那般安分,甚至打起了拉攏劉四的主意,只是方生把劉四放在慶尚港本身就是爲監視孫和鬥,這番拉攏也就成了泡影。

“趙孟,幫我送封信到登州。”

方生安排的親衛副頭領趙孟走進大帳,這個親衛副頭領是趙孟自封的,劉四是正的,那他趙孟自然是副的。

要說趙孟也是跟隨方生的老人,從方生在萊蕪時候就跟着三十四個人之一,同樣出身遼東的破落戶,被女真韃子像趕羊似的趕進了關內,然後就跟着方生鬧事,雖然不如劉四,李焦那般交心,卻也算得上方生不多的心腹。

“方大哥,送到李哥那麼?”趙孟算得上伶俐,所以一猜既透,眼神裡也比起劉四多了分機靈。

“就你聰明,呵呵。”方生微微笑了笑,把信封直接拿給趙孟,登州只有一個李焦被安排在那,不送給他送給誰,所以趙孟的這句話本身就是空話一句,但他機靈,只要和方生搭上話就是好事。

“又是那個臭書生給寫的?”趙孟撇撇嘴,滿臉的不屑。

要說這個書生是誰,這個人倒也成了方生一衆人裡都知道的人物,怪只怪此人被方生囚禁在這裡,但又不限制自由,於是就少不得到處走動,一張嘴巴到處遊說,連趙孟都得心煩,只因脫下官府後喜歡穿着儒服,趙孟喊得順口,在方生面前也叫出了來。

可自家這些人都是窮苦出生的,就一個孫家三兄弟識文斷字,可他們離得太遠,於是能夠幫方生寫這封信的人選只剩下兩個,那兩個朝鮮縣令,車晚真太倔,擺明了不肯合作,方生只得去求那個李姓縣令,只是最後帶回來的還是一張白紙,李縣令其人雖然會說大明官話,只是這母國文字,卻是九竅通了八竅,一竅不通了。

於是方生還得去求車晚真,車晚真一開始不答應,擺出一副一心求死的模樣那方生也沒轍,他還真沒強逼着過誰幹過什麼,這事險些就拖了下去,方生都打算讓人直接給李焦帶口信了。

第二天車晚真讓看守捎來口信,然後就是主動請纓,條件不多,不限制自由就行,於是方生也大手一揮,答應了車晚真,自此車晚真就成了方生的御用寫手,趙孟纔有那麼個又字的說法。

這倒不是方生有多信任車晚真,不過好在大明的字和後世的繁體字差別不大,清朝幾百年也沒改變過大明制度,太祖建國後雖然改用了簡體,可往日不管是玩遊戲還是看資料,繁體字還是隨處可見,所以方生就算不會寫,總歸還是認得大部分,至今也沒從車晚真的信裡看出什麼疏漏來,一來二去這信任就積累下來了。

“方大哥,您這次又打算讓李哥買什麼來着。”

方生平日和趙孟嘻嘻哈哈慣了,平日裡方生也不忌諱告訴手下普通的決策,這縱然是累計下來的友情,但和方生平日的御下寬鬆也有關係。

“不是讓他買什麼,而是讓他去多賣些東西,擴展銷路。”這次方生也不例外,反正不是太重要,讓手下人知道也好,這樣也讓趙孟等人以爲自己並不把他們當外人,所以他笑笑就回應了趙孟。

“那我這就讓人送去。”趙孟低聲就出了方生的暫居地。

趙孟雖然機靈,可他不笨,所以該問的可以問,涉及他不該問的,趙孟打死都不會多問一句。

比如賣些什麼東西擴展銷路,這些根本就用不着寫一封信,該說的在李焦沒走之前方生就曾說過,但方生既然告訴他了,那就是一種信任,即使這句話裡只說了一半。

至於信裡到底寫的什麼,知道的只有兩個人,車晚真和方生,還有就是過陣子就會收到信的李焦。

緊接着跟着信一塊出發的還有三百多的人‘普通人’,這些人要說不普通在哪,沒人說得出來,反正是老幼婦孺都有,四五十歲的老頭子,年輕力壯的機靈小夥,並且這些人帶的遼東口音也沒那麼重,看上去就像是在遼東呆過沒多久的遼東人,尋常人自然分不清。

至於這些人擺明面上的作用,那是用來賣鹽的,方生總不能讓自己的鹽貨老賣給沿海的鹽販子,這些人可不會出什麼大價錢,除非讓自己來賣,所以讓三百多個‘普通人’送給李焦,這合情合理,任誰也看不出破綻。

壓根就沒有破綻!

不過這話連趙孟都不會信,如果真沒目的,方生不會偷偷摸摸讓車晚真給寫了那封信,甚至寫完後還給那個臭書生禁了足,不許他出以前的縣衙半步。

大家心裡就跟明鏡似的,不過誰都不會往外說,第二天船隊就出發了,這隻船隊由兩艘大船和數十艘小船組成,也算壯觀。

這兩艘大船本身是停在大靜縣碼頭的,算是沒被方生逮住的幾艘船之一,也是車晚真當初沒捨得把這種大船放出去當信船,哪料到這次重兵佔據整個濟州島,這兩艘船連港口都沒出得了就落到方生手上,這讓方生手上可以航海的船隻達到了十一艘,除了讓李焦帶去登州的,以及往返慶尚港和濟州島的九艘,方生手上的機動力量又增強了一些。

而且等到明年開春,慶尚港的船廠應該也能竣工,這處船廠規模不會太大,以方生目前的能量,根本沒有人力建造太大的船隻,普通的中型船廠也能勉強制造單桅或雙桅的福船,足夠目前的方生用了,再加上孫和鬥以及那個自稱對造船也略通一二,並且自告奮勇的的西芒,這個船廠便在方生的謀劃中,明年就可以成形的產物。

看似荒謬,卻也合理,並不算是方生開了金手指的產物,建築業最需要的是效率,仔細的規劃以及所謂的流水線足夠讓船廠的建造時間大大縮短,並且他手上並不缺這類人才,這就造成了方生可以用最大的人力在最快時間內完成船廠的建設。

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十六章 定局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八章 登州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
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順圍城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十六章 定局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十一章 義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八章 登州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二十二章 孫和鬥(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零八章 律法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耽羅島被圍(完) 商事調查所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四十九章 孔有德有請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城野戰(三)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毛承祿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三十二章 劉管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兵折將(上)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臺灣(四)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單三章 出發(三) 明軍的夜襲(續)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四十章 朝野震動(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