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

該配合表演的時候,不能視而不見,顯然馮保還想繼續做他的老祖宗,所以在皇帝發脾氣的時候,立刻開始了配合表演。

羣臣們按照正規流程、正規的章程,上奏陳述自己對政策的意見,這是合理合規的行爲,如果這都要扔進詔獄裡,那日後就沒人合理合規的辦事了。

當皇帝的權威受到挑戰的時候,皇帝需要表達出自己的態度來,纔有了皇帝生氣、馮保勸諫、趙夢佑躍躍欲試的場面,只要傳出去,就沒有臣子敢到皇極門伏闕了。

自從大禮議之後,朝廷必須要防備的大事,就是楊廷和父子那樣,糾集229員大臣,喊着‘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到皇宮逼宮。

這一點都不體面,皇帝不體面,臣子也不體面。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明不體面。

如果馮保作壁上觀,看文臣們倒黴,不做阻攔呢?

陛下一定會帶着緹騎把這些大臣們,全都抓到詔獄裡去,因爲陛下真的幹得出來。

只要出了通和宮的宮門,連張居正都攔不住陛下了。

朱翊鈞翻動着姚光啓的奏疏,研究着孫尚禮指數。

必要商品和非必要商品價格上升率,統稱爲孫尚禮指數,這是姚光啓給出的定義。

因爲是觀察孫尚禮而得名,人爲總結、度數旁通,度數去衡量反映物價波動情況,旨在判斷經濟走勢、研究經濟規律。

這種指數一再被使用,比如先帝皇陵所費,算上後續追加十萬銀,一共花費了六十萬銀。

在十五年時間裡,松江府的平價商品價格上漲率爲7%;昂貴商品價格上漲率爲50%,而姚光啓並沒有把這兩個指數混以爲一談,在他看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大多數人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會第一時間選擇平價商品;

而極少部分,大約佔比不到一成的肉食者們,纔會選擇昂貴商品;

如果簡單的將兩個數字相加,松江府商品上升了57%,姚光啓曾經想過以人數佔比爲權重,將其歸納到一個指數之中。

按照消費人數佔比爲權重,必要商品權重0.9,非必要商品爲0.1,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價格上漲了11.3%,這樣看起來一目瞭然。

但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人數更少、聲量更大的肉食者們,會大聲疾呼什麼狗屁的數據!商品價格明明增長了了這麼多,朝廷爲了臉面,糊弄鬼呢?!

而人數更多、聲量更小的生產者們,面對這個指數也是一臉的問號,物價真的漲了一成嗎?他們購買商品,米糧糧油的價格,明明上漲微乎其微。

明明生活在一個松江府,但完完全全活在兩個世界裡,這就是商品經濟的世界。

最最最重要的是,姚光啓認爲,下面的賬房仙人會糊弄陛下,粉飾太平,會用這種‘統計學魅力時刻’欺騙皇帝,擾亂聖聽,干擾陛下做出決策。

就像是宋仁宗時候,太監們全大宋找結了雙穗的麥子,種在寶歧殿糊弄宋仁宗;就像是大明皇帝注重農業生產,大興縣縣令就搞出了十畝地的糧食統計到一畝地裡上報,慶祝今年大豐收。

農業生產的三要素,兩分種,三分管,五分肥,育種工作的跨越時間通常都是以十年二十年去衡量,而大明主要肥料堆肥,和大明人口息息相關,絕不會不合常理的跨越式增長。

官僚素來如此,只需要對上負責就行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朱翊鈞認爲姚光啓說的很有道理,同類的平價商品和昂貴商品,必須要區分才更能反映整體情況。

“海帶大王跟朕說,要更加關注平價商品的變化,因爲佔據了多數的百姓,絕大多數情況會選擇平價商品。”朱翊鈞將這一句用硃筆畫了出來。

姚光啓的理由太簡單了,能推翻大明國朝統治的只有百姓,大明沒有勢要豪右、鄉賢縉紳的造反舞臺。

這是個殘忍的現實,勢要豪右可以通過刺殺、下毒、大火焚宮、落水等等方式,帶走大明皇帝,改變朝廷的政令,但唯獨無法造反。

朱翊鈞把自己保護的很好,他都住到通和宮來了,這滿打滿算八十畝的地方,他還是能看的住的。

“這個極樂教。”朱翊鈞看着姚光啓的奏疏說道:“這些倭國的買辦們,做的有點過分了。”

馮保俯首說道:“陛下,倭人只要運到長崎,都是銀子,倭國沒有那麼多的銀子用於支付,就只能用人去支付了。”

倭國的買辦走狗們也有話說:大明那麼多的貨物,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買,沒有足夠的銀子,只好坑蒙拐騙用倭人付款了,大明皇帝要覺得沒有道德,可以補貼供貨。

補貼是不可能補貼的,只能讓倭國的買辦們繼續折騰倭人了。

極樂教在倭國的盛行,其實是倭國人本就脆弱的道德價值觀念,整體崩潰和瓦解。

一個人墮落的過程,要比奮鬥要舒適的多,一旦道德瓦解,那麼倭國整體就喪失了對宗教的抵抗能力。

“黎牙實說大明在殖民的過程中,有高道德的劣勢,朕只能承認,他說得對。”朱翊鈞硃批了姚光啓的奏疏。

嚴厲打擊極樂教在大明的傳播,從源頭抓起,任何腳上燙了明字,而且有極樂教傾向的倭女,都以不夠虔誠的理由,送到呂宋。

次日的清晨,五月的朝陽,一片明媚,大明廷臣們,在文華殿偏殿裡,面面相覷。

陛下從通和宮傳來了聖旨,陛下要睡懶覺,今天就不來了,大臣們自己看着辦就好。

這一下子把大臣們給整不會了。

自萬曆元年以來,陛下第一次無故缺席廷議,這會還開不開,形成的決議,沒有陛下的首肯,那這政令是過會了,還是沒過會?

皇帝的擺爛,給朝臣們帶來了巨大的行政決策挑戰。

回來了,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嘉靖末年、隆慶年間,皇帝整日裡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感覺,又回來了!

海瑞眉頭都快擰成了疙瘩,驚恐的說道:“元輔,這可如何是好?”

“我這手頭一大堆事兒,等着陛下的硃批下印,這這這,陛下不在,怎麼處置?”王國光重重的嘆了口氣,習慣了高效的他,真的很不習慣這種低效。

過會的決議,送到宮裡下印才能推行,陛下什麼時候下印?公文什麼時候向下流轉?

“別問我,我也不知道,你們戶部嘴巴嚴一點,陛下能不來?大司徒嫌慢,我也嫌慢,不如大司徒去尋陛下來吧。”張居正兩手一攤,表示愛莫能助。

陛下無故缺席常朝,張居正自然很清楚陛下的用意,他也不是很着急,多大點事兒,陛下忙了這麼多年,歇一歇,也是極好的。

磨坊裡的驢,罵的實在是太難聽了。

其實張居正認爲萬曆維新進入了穩定期,其實這常朝可以隔一天,甚至隔幾日開一次都行,也省的浪費陛下的熱情,無法克服克終之難,都是些勾心鬥角的事兒,看多了陛下也累。

王國光大聲說道:“陛下下章戶部,戶部那麼多人,還要部議,不傳出去是不可能的啊,這不是嘴巴嚴不嚴的問題。”

戶部不是人人都長着一個大嘴巴,但只要有一個人對外說,消息就會傳出去,而且陛下既然下章戶部,不就是爲了把消息公開嗎?

“行了,先廷議吧,下了朝,次輔跟我去趟通和宮吧。”張居正思考再三,決定還是自己出面,給陛下一個臺階下比較好。

張居正在給皇帝一個臺階下來,胡鬧一下,該幹什麼幹什麼,徐爵昨天就從宮裡傳出了消息,奏疏仍在正常批閱,隔一天再送到內閣,大明的行政系統,仍然高效運作。

皇帝發脾氣,又何嘗不是皇帝給了張居正一個發飆的理由呢?

張居正深吸了口氣說道:“即日起,吏舉法,在戶部開始試點。”

“戶部審計吏員三百八十名,對所有吏員過往賬目效率以及出錯頻率進行考成,擇優一百五十名,入理工學院進行委培。”

“三名自願加入戶部審計的吏員,即日起開始吏員考成,期滿兩年上上評,入彝倫堂,請命陛下特賜恩科進士,給官身入仕。”

“我去通和宮請陛下,總得拿點東西,讓陛下高興起來,才能把陛下請出來吧,誰不答應,誰就自己去通和宮去請陛下。”

張居正發脾氣的角度,不是爲難大明官僚,考成法和四項考覈,已經是絕對高壓了,他發脾氣的角度是推行政令,先在戶部試點,戶部的審計壓力最大。

三名自願加入戶部做審計的吏員,在前途不明朗的情況下,依舊放棄了民坊的高薪,是忠孝廉恥勇的義士,即便是考成稍微差點,本着千金買馬骨的目的,也要給特賜恩科進士。

這是朝廷和民間,關於人才的爭奪。

王崇古稍微琢磨了下,面色變了變說道:“元輔,你這個法子,有點不大對啊,陛下說的是九龍大學堂畢業的院生,你這直接把吏員送到大學堂委培了?”

戶部審計吏員,很多都是沒有任何功名在身,就會算賬的賬房先生,他們入戶部做吏員,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不是人人都願意冒着被稽稅緹騎稽查的風險,爲勢要豪右做賬的。

這一下子是真的野雞變鳳凰了。

他們經過了大學堂系統培訓後,就有了秀才的功名,只要表現的好,官身就在眼前。

通天大道就在腳下。

“戶部有着迫切的需求。”張居正眼睛一眯低聲說道:“王次輔,大利江山社稷,你說對吧。”

“對對對,你說得對!”王崇古連連擺手,這事兒他兒子惹出來的,他不敢說個不字。

元輔和次輔這快問快答,甚至是有點雲裡霧裡,話講的一點不明白,右都御史李幼滋就是一臉的莫名其妙的問道:“有什麼區別嗎?”

“李總憲…這區別大了。”海瑞看還有幾個廷臣一臉的疑惑,纔開口說道:“元輔讓吏員委培,算是把官吏給徹底分開了,哪個衙門不是吏員多於官員?哪個衙門不是官員指望着吏員辦事?”

“這各個衙門的官員們,就只能答應了。”

官是政務官,主要把握方向;

吏也是官,主要是事務官,具體辦事的就是他們。

吏員擇優委培,入大學堂,給特賜恩科進士,就是典型的階級論第三卷內容,利用各階級之間的博弈來推動政令。

官員要是反對,就是絕了吏員的通天路,吏員嘴上不說,心裡會怎麼想呢?

“推恩令?”沈鯉忽然身子往後一挺,猛地擡起頭驚駭的看着張居正說道:“這不就是官場的推恩令嗎!”

推恩令是削藩,讓冊封的王爵子嗣,每個子嗣都有繼承的權力,大力削減了各王府的實力,無法再擰成一股繩,那就無法對朝廷形成威脅了。

這種辦法雖然會遭到嫡長子的反對,但是原本分不到封地的其他兄弟們,卻都會真心實意的感謝皇帝的聖德!

嫡長子要想反對政令,要先把自己的兄弟們都給收拾了。

而現在,張居正把這招數化用了一下,變成了吏員入大學堂委培,獲得進士出身,步入仕途。

官員要反對,首先要把吏員們的對政令的認同、對仕途的嚮往、對進步的追求,完全壓制住,才能形成有效的反對力量。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禮部右侍郎李長春擦了擦額頭的汗,心有餘悸的說道。

李長春是隆慶二年進士,四川人,萬士和離世後,他才升任了禮部侍郎,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廷議,一入文華殿,就遭遇到了皇帝罷工這種十五年來首次發生的事兒。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了爲什麼大家都怕張居正。

王崇古作爲工黨黨魁、晉黨黨魁,雙重身份,跟個慫包一樣,只會說對對對。

換他李長春,他也只會對對對。

斷人仕途,這個官也不必做了,這些個吏員,會把所有的事兒都辦的一塌糊塗,官員考成下下,不僅要被罷免,很有可能會蹲詔獄的。

“諸位以爲呢?”張居正沒有否認,環視了一圈問道:“有什麼話在文華殿上說明白,關起門來吵翻了天,那也是門裡的事兒,過會形成了決議,就把它執行下去。”

“有意見可以說。”

廷臣們發現了一件可怕的事兒,以前陛下在,跟張居正吵的面紅耳赤,甚至直呼其名都無所謂,因爲陛下在,張居正不好因爲這點口角之爭的小事兒,就挾私報復。

他是帝師,要以身作則的言傳身教,陛下在月臺上看着呢!

但現在,皇帝不在月臺上,這怎麼反對張居正?這說話一個不小心,把張居正給開罪了,張居正真的收拾你,找誰說理去?

陛下可是張居正的學生,論親疏遠近,張居正離陛下更近!

“我沒意見,我覺得把陛下請回來更重要!”王崇古十分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其他事兒根本不重要,請皇帝歸位,把張居正摁住才重要。

沒了陛下坐鎮,臣子們心裡多少有點慌。

“那就這麼辦了。”張居正再環視一週,沒人反對,就把吏員委培這件事,給過了會形成了決議。

五月初七這場廷議,對於所有人廷臣而言,時間顯得格外的漫長,因爲所有人都多了幾分小心,但其實這次的廷議效率極快,大部分都是張居正在說,其他人不太敢反駁。

等到廷議結束的時候,廷臣們清楚的意識到,是陛下的英明壓制了張居正的威權。

“王次輔啊,你快把陛下請回來吧,這廷議開的,我心裡直發毛。”陸光祖下了朝,專門拉住了王崇古說道:“可不能這樣了,五月的天,比寒冬臘月還冷。”

陸光祖在廷議時,幾次想開口,最終還是沒敢說出來,沒了皇帝壓制的張居正,多少有點可怕。

這做明公做出了反賊的感覺,反賊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命,這皇帝不在的廷議,大有這種架勢。

王崇古有些感慨的說道:“人呢,很容易這樣啊,習慣了,就會當成理所應當本該如此,人呢,失去了才知道,原來這些理所當然,如此來之不易。”

“我去通和宮。”

“王次輔一定把陛下請回來。”陸光祖再次鄭重拜託,自從做了明公,陸光祖就沒這麼膽戰心驚過。

張居正和王崇古坐着冒着白煙的小火車,從文華殿出發去了通和宮,一刻鐘後,小火車穩穩當當的停下。

雖然已經坐了很多次,但每次乘坐,張居正都感覺神奇,每一次汽笛長鳴,彷彿在說,萬曆維新在生產力巨大進步的前提下,一定可以成功。

生產力推動生產關係改變,生產關係改變反哺生產力的發展,張居正對大明未來的信心,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堅定。

“二位請回吧,陛下今天不見客,在後宮陪孩子呢。”馮保將兩位輔臣攔了下來,搖頭說道:“除了操閱軍馬,陛下今日不見大臣。”

馮保的意思很明確了,除了軍機大事,其他一概不議,除非是大明軍在朝鮮大潰敗了,否則皇帝今日休息。

陛下很忙,沒有功夫陪孩子,今天難得休息一次。

“臣等遵旨。”張居正和王崇古面面相覷,只好對着御書房行禮,他們倆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了一會兒,就只能選擇離開了。

汽笛聲響起,小火車開動,車廂裡還算安靜,只有曲軸拉動車輪向前的噪音,還有午時的陽光灑在車廂裡。

王崇古看着窗外愣愣的說道:“元輔,你看這事兒該怎麼辦呢?”

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怎麼辦?我哪裡知道怎麼辦!”

“九龍大學堂只有京師大學堂理工學院建好了,其他還沒開始建呢,我覺得有點操之過急,但制度嘛,不能等學堂都修好了再製定,要不然怎麼招募學子呢?”

“也沒人在奏疏裡提及過擴大特賜恩科進士的範圍,難道是海總憲給陛下建議的?”

王崇古面色如常,依舊看着窗外,他沒敢跟張居正說,這一切都是他兒子給陛下提的建議。

“王次輔提議的?”張居正和王崇古這都是老對手了,他看出了王崇古不對勁,兩人早就過了喜怒形於色的年紀,表面上看不出什麼。

王崇古的表現沒什麼不對,但張居正感覺到了王崇古的緊張,氣氛有點不太對。

“元輔大看我了,我也就是能主持下大工鼎建,我哪有這麼大的主意。”王崇古搖頭說道,的確不是他的主意,是王謙在陛下面前胡說八道,進的讒言。

小火車停在了文淵閣前,張居正和王崇古走進了文華殿,沈鯉和王國光看了看放在牆角的立鍾,從時間上來看,確定二人沒有見到皇帝陛下。

“沒見到?”王國光面色十分驚詫的說道。

王崇古嘆了口氣說道:“沒。”

“沒見到怎麼能回來呢?”沈鯉嘴角抽動了下,呆滯的說道。

“要不你去?”王崇古沒好氣的說道,帝師張居正都見不到,他沈鯉更見不到了。

自打陛下登基後,陛下完全信任的只有兩個人,張居正和戚繼光,連張居正都見不到,沈鯉去了也得吃閉門羹。

在外臣忐忑不安的時候,朱翊鈞沒有去別的地方,而是帶着朱常治在玩,就是純粹的玩,踢蹴鞠。

自從朱常治開閣讀書後,才六歲的朱常治,每天的生活都是滿滿當當,今天皇帝休息,朱常治也終於得了空兒,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天了。

朱常治終於跑累了,靠在椅背上,看着蔚藍的天空,呆呆的問道:“爹爹,邢雲路邢博士告訴我,說月亮是個球,金木水火土星也是個球,地球和它們一樣,是個很大很大的球,都是圍繞着太陽在轉的行星。”

“爹爹,你說月亮上有人嗎?金木水火土這些星星上有人嗎?就像是泰西人一樣,住得很遠很遠。”

朱翊鈞笑着問道:“邢博士怎麼跟你說的?”

朱常治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天空說道:“邢博士告訴我,他也不知道有沒有,但他覺得大概是沒有人住在上面,有的距離太陽太遠了,有的距離太近了,距離太遠則太冷,距離太近則太熱,人都活不下去。”

“爹爹也不知道上面有沒有人,治兒長大了,自己去搞明白吧。”朱翊鈞摸了摸朱常治的腦袋說道:“不過咱覺得沒有。”

“爹爹,孩兒聽講筵學士說,海總憲總是在抓壞蛋,就是抓貪官,但是這壞蛋好像抓不完一樣,年年都有好多好多,爲什麼會這樣啊?”朱常治有些奇怪的問道。

“學士怎麼說的?”朱翊鈞問道。

“大學士說,不修身,不修德,自然慾壑難填,求盛名,求厚利,自然層出不窮。”朱常治攥着小拳頭,用力的說道:“長大了我一定把壞蛋抓乾淨!”

“海總憲反腐抓貪,也不是爲了把貪官抓盡。”朱翊鈞略顯失神的說道:“貪官哪裡抓得盡啊,人都這樣啊,手裡有點權,都想着變現。”

“抓不完爲什麼還要抓呢?”朱常治已經六歲了,他已經逐漸明白了自己身份的特殊,明白了江山社稷四個的沉重。

他一個人去學堂,數百人伺候他一個人讀書,但即便是國子監、大學堂,一個老師也要教數十個學生了。這種差別,他看得見。

而且他如同高山一樣的父親,幾乎整日裡見不到人影,不是在朝堂就是在京營。

“反腐抓貪啊,就是提高貪腐的成本,遏制大明上下官僚們的貪腐規模。”朱翊鈞看着朱常治完全不懂的神情,想了想說道:“孃親不讓你吃方糖,爲此還打了你板子。”

“你是不是還在偷偷吃,但是不敢那麼明目張膽,也不敢那麼多次了?”

“沒有!我沒有偷吃。”朱常治立刻站起來連連擺手,表示自己沒有吃過,但看着親爹眼神愈加嚴厲,才低聲說道:“就吃了一點點。”

本來站在旁邊笑呵呵的王夭灼立刻就變臉了,一擼袖子,厲聲說道:“好呀!朱常治你長本事了,還敢偷吃方糖!看看那牙都被蟲蛀幾顆了!小小年紀,就知道威逼宮婢給你方糖了!”

朱翊鈞趕忙伸出手說道:“娘子娘子,不要生氣,犯了錯敢於承認,這是勇,我們治兒很勇敢,吃兩顆糖,不礙事,不礙事,他這不是還沒換牙嗎?換了牙就好了。”

“皇帝就慣着他吧!娘慣着他,你也慣着他,到時候慣出一個無法無天的主兒來!”王夭灼氣急敗壞的說道。

朱翊鈞趕緊板着臉,對着朱常治說道:“治兒,以後不要偷吃了,要跟娘說,吃完方糖要及時漱口,每天要按時刷牙,知道嗎?”

“知道了。”朱常治連連點頭躲在了父親的身後,對着王夭灼略略略的吐舌頭。

“你作怪樣,再惹你娘,一會兒你娘連咱也一塊收拾了!”朱翊鈞把朱常治拉到了身前,笑着說道:“去玩吧。”

朱常治又帶着蹴鞠瘋跑着玩去了,宮裡也有小孩跟朱常治玩,十個勳衛後人、十個小黃門,一共二十個陪練,陪着朱常治長大。

王夭灼坐在了朱翊鈞身邊,帶着些擔心的問道:“外廷的事兒,又惹夫君生氣了?”

“算是吧,政令受阻,不過做事嘛,哪有那麼容易,不必擔心。”朱翊鈞給了王夭灼一個安心的笑容說道:“沒事的,一點點做,總能做完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請假條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
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請假條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