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藍圖

對於這個名爲‘哲別’的小部族來說,今日,也算是數年難得一見的大日子。

——漢人的商隊,其實並不多。

尤其是在漢人邊關嚴格的審查制度下,漢人商隊別說是將鹽、茶等稀罕物運出邊關了;

就連最尋常的貨物,想要運出漢室邊關——尤其是北方邊牆,都是千難萬難。

換而言之,每一個能將鹽、茶等貨物運出邊關,並平平安安抵達草原的商隊,都是毋庸置疑的六邊形戰士。

——首先,他們需要有經驗。

他們知道哪裡可以逃出邊關,走哪條路會更安全,哪裡有水源、哪裡有合適的駐營地;

甚至於走哪條路,會碰到哪些邊關將領、草原部族,他們都會有大概的準備。

除此之外,與遊牧部族的交流、交易方式,在草原上的生存、行走之道,他們也都門兒清。

——其次,他們的‘人脈’,必定不容小覷。

即便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走小道潛逃出關;

但能從漢地內陸帶着貨物,一路暢通無阻的抵達邊關,並在漢家嚴苛至極的邊境線潛逃出關,他們不可能完全不依靠官面上的人脈。

送一支商隊大搖大擺的出邊關,邊關將領是絕對不敢的。

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商隊偷偷出關,就能得到一大筆好處,大部分邊關將領也都是願意的。

——最後,同時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便是這樣的漢人商隊,無論是在草原上,還是在漢人地界,都是一批不能輕易得罪的亡命徒!

試想一下;

在匪盜、流寇,甚至於‘官匪’遍地的草原,能從漢匈交接一路平安抵達草原腹地的商隊,能是什麼善男信女?

即便是在治安狀況相對良好的漢地,這種奔波於天下各地的商隊,也難免會經過窮山惡水,並遭遇山賊、匪盜。

問題來了。

難道商隊這百十來號大漢,都是能應對匪盜、賊寇打劫的護衛嗎?

不;

不單如此。

在極個別情況下,他們,甚至可能直接化身匪寇!

比如在一座位於交通要道、必經之路的山路前,兩個商隊相約同行,相互照應;

結果等到了山的那頭,出來的卻並非兩個完整的商隊,而是一個殘缺的商隊,外加兩個商隊的貨物。

在草原上也一樣。

——就這百十來號人,看着不過是持刃民夫,在騎兵面前根本不夠看;

但他們行走草原的經驗,使得他們具備能對抗同等數量的騎兵,並不佔下風的團體戰力!

再加上這樣的商隊,一年到頭也不過五指之數,且一趟就能走個三五年;

尋常部族若是運氣差一些,十年八年都碰不上一回。

故而,對於這些商隊,即便‘殺人越貨’的衝動是那麼強烈,各部族也會爲了可持續性發展,而勉強壓下邪念,老老實實和他們交易。

就拿這個名爲‘哲別’的小部族來說,上一次有漢人商隊出現在這個部落,已經是足足七年前的事。

彼時,頭人還是個小年輕;

頭人清楚地記得,那一次,漢人商隊爲部族帶來了很多的鹽、茶,以及布匹、陶瓷、青銅祭品。

那些鹽,在之後的數年時間裡,讓哲別部度過了許多次危機;

那些茶,讓部族裡的許多老邁貴族,從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

總的來說——僅僅只是那一次交易,從漢人商隊手中換下來的一車貨物,就讓整個哲別部,過了足足好幾年的安生日子。

也正是那幾年的安穩發展,讓曾經人口不過千、兵丁不過二百的弱小部族,發展到瞭如今,這個可戰之兵超過千人的~

稍微強大一點的弱小部族。

作爲哲別部如今的頭人,貴族心裡很清楚:如果自己把握得好——能換下足夠數量的貨物,並規避掉其餘大部族的覬覦,那這次交易,就是哲別部再次壯大的契機。

而在這樣一場關乎部族興衰存亡的‘大宗貿易’面前,那柄出自秦少府的青銅劍,僅僅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小插曲而已……

“我們部的羊羔肉,哪怕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吃了,那也是要誇讚的。”

如是道出一語,貴族手上也不忘忙活,從剛烤好的全羊羔上切下一塊,眉眼含笑的遞到了商賈面前。

商賈也不矯情,伸手接過便是一頓啃——一邊吃,一邊也不忘豎起大拇指,嘟嘟囔囔的誇讚着哲別部的熱情好客,以及羊羔肉的美味。

只是吃着吃着,商賈就好似發覺了什麼般,略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從懷中,取出一塊布包,將其攤開,露出布包裡那僅僅只有一小撮,卻比雪花都還要更白一些的精鹽。

而後,便在哲別頭人,以及在場所有人貪婪的目光注視下,將滋滋冒油的羊羔肉在精鹽上輕輕沾了沾。

再送到嘴邊吃下,商賈這才流露出一臉享受的神情。

同樣流露享受之色的,自然還有哲別頭人,乃至於在場的每一位哲別部勇士。

——那麼細、那麼白,細到根本沒有結塊,且比美人後背都還要雪白的細鹽!

便是單于庭的貴人們,平日裡都吃不上這麼好的鹽吧?

就算是在漢地,如此細鹽,怕也是漢人的皇帝,才能勉強吃上一點點?

哲別頭人如是想着。

但很快,哲別頭人便打消了詢問此等細鹽價格的念頭。

按照過往的慣例,或者說是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多年來約定俗成的默契,漢人商隊以‘斤’爲單位,尤其是動輒數百斤爲單量出售給草原部族的鹽,實際上都是稍微劣質一些的粗鹽。

這樣的粗鹽,整體呈現淡黃色,且大多不是顆粒狀、粉末狀,而是拳頭大小的結塊。

雖然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把這樣的結塊輕易掰碎,但放的時間久了,也還是會重新結成塊。

除此之外,雙方也另外有一層默契——像這種能被商隊大批量運出邊關的鹽,大部分會在表面蒙上一層塵土;

待運出邊關,漢人商隊也不會把這層塵土倒出,而是會直接和粗鹽混在一起。

所以這些整體暗黃,且默認會結塊的粗鹽,其實還有一定量的塵土混雜其中。

雙方對此都瞭然於胸,卻也都絕口不提,一切,都在不言中。

至於方纔,商賈用來沾烤肉吃的那種雪花細鹽,即便不問,哲別頭人也大概能估算出價值。

——方纔那柄青銅劍,大概被商賈折算成了‘一百金’,爲哲別部換回了二百斤粗鹽。

換而言之,即便是那等最劣質、最苦澀,會結塊、摻有土的粗鹽,在草原各部和漢人商隊之間的交易價格,都基本是和同等重量的黃金持平的。

別忘了;

二百斤鹽,是哲別頭人強烈要求,才最終爭取來的。

一開始,商賈給出的駕碼,可是隻有五十斤。

若真以五十斤鹽的價格成交——價值百金的青銅劍,最後卻只賣出五十斤鹽的價格,那可就是2:1的金-鹽交換比!

金2,鹽1!

最劣質的粗鹽尚且如此,那等雪花白鹽,自更是不必說了。

金10鹽1?

都未必換得下!

所以,哲別頭人很明智的壓下了對商賈手中,那看上去就品質不錯的細鹽的覬覦。

實在不行,回頭私下找到商賈,買下個一斤半斤的,藏起來嚐嚐鮮得了……

“不知道客人此來,除了我挽弓之民最需要的鹽,還是否帶來的別的貨物?”

“別的貨物,客人又想要換回些什麼東西?”

“——客人應該也能看出來,我哲別部,並不是一個非常富有、非常強大的部族。”

“除了每一個挽弓之民都擁有的牛、羊、馬,以及他們的皮毛,我哲別部,恐怕也拿不出其他能讓客人喜歡的東西了。”

酒過三巡,‘肉’過五味;

哲別部的勇士們、女人們,開始圍着篝火跳起舞來。

而在主座,哲別頭人和漢商,也終於開始聊起正事。

哲別頭人一番話,算是相對標準的開場白。

漢商心裡也早有準備:草原上的部族,除了極個別大部族,能拿出金、銅等貴重金屬外,其他絕大多數中小部族,能拿出來的其實就只有牛羊牧畜。

正所謂: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其實都是無比貧窮的。

但想想就知道:漢人商隊費勁千辛萬苦,帶着幾十車貨物潛逃出邊關,輾轉草原萬千裡,自然不可能憑藉百十來號護衛,堂而皇之的驅趕幾千、幾萬頭牛羊牧畜回邊關。

事實上,牛羊牧畜,是漢人商隊在草原上,唯一不接受的貨幣。

沒辦法——實在帶不回去。

可這又不對了。

——既然草原上的絕大多數部族,手裡都只有牛羊牧畜,能勉強有些價值;

而漢人商隊,又不接受牛羊牧畜作爲貨款;

那雙方之間,該如何完成交易呢?

答案是:作爲一個經驗豐富的走私商人,漢商心裡很清楚,如何從草原部族手中,摳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方纔那柄青銅劍;

再比如……

“尊敬的大王,想必是明白我們漢商的規矩的。”

“——牛羊牧畜,即便是再好、再多,我們,也是無法帶回漢地的。”

“而且是越多,越運不回去。”

如是一語,爲哲別頭人的詢問給出應答,便見那漢商意猶未盡的放下手中肉塊;

胡亂在身上抹了抹手,又佯做遲疑的發出一聲長嘆;

許久,方再開口道:“大王想要的東西,我手裡,應該都有。”

“有可以通便的茶葉,有可以製作成衣服的布匹,乃至於最好的絲綢。”

“如果大王有需要,我還有精美的陶瓷器,以及祭祀用的青銅器?”

聽聞此言,那哲別頭人只苦笑着搖了搖頭,擺明哲別部並不需要任何奢侈品。

——那是大部族的專屬。

像哲別部這樣的小部族,根本沒資格,也沒有能力擁有絲綢、陶瓷,以及青銅祭祀器這樣的奢侈品。

能換回部分生存物資,對於哲別部而言,就已經是天降大驚喜。

見哲別頭人如此反應,那漢商顯然也是早有預料,當即便笑着點點頭。

又思考了好一會兒,纔將上半身朝哲別頭人的方向稍一頃;

而後壓低音量道:“如果大王願意,我可以接受馬匹。”

“——我商隊百十人,一人二馬,總共兩百匹左右。”

“如果有健康、年輕的公馬,那價錢,想必會讓大王非常滿意……”

商賈此言一出,哲別頭人肉眼可見的瞳孔一縮!

看向漢商的目光,也不再向先前那般清澈了。

——馬匹!

——尤其還是可做培育馬種之用的公馬!

就和漢人再如何,也絕不會讓茶種、軍械流出邊關一樣;

草原上的匈奴人,也從來都不會允許任何一匹健康的公馬,以任何形式流入漢地!

但話又說回來;

不讓公馬流入漢地,是匈奴帝國高層的共識;

對於哲別部這樣的小部族而言,別說是賣公馬——就算是舉部遷移,依附漢家,也不過就是個價碼合不合適的問題。

再加上漢商明確表示:價格會很好;

一時間,哲別商人陷入了兩難之地。

——如果有公馬從這片區域流入漢地,並最終被單于庭發現,那這片地區的所有部族,都無一例外的要迎來災難。

運氣好一點,是被單于庭敲詐一波,牛羊牧畜被搶走大半,一夜回到解放前;

運氣差一點,便是三駕馬車如國境蝗蟲,將整個哲別部吃幹抹淨,渣兒都不剩。

但哲別頭人很清楚:這既是風險,也同樣是機遇。

只要把握住、把握的好——能換回足夠的物資,甚至是和這個商隊建立起穩定、長久的貿易關係;

那哲別部逐漸成長爲中型部族,甚至又一個強大部族,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

哲別頭人思考了很久。

一會兒擡手摸摸脖頸,似是在確定項上人頭還在位;

一會兒又摸摸肚子,似是在yy日後,那每日都能吃飽喝足,甚至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

最終,還是貪婪勝過了謹慎;

哲別頭人深吸一口氣,伸手緊緊攥住了漢商的手腕。

“三匹!”

“只有三匹公馬!”

“另外,再給你二百匹老馬,讓這三匹公馬藏在裡面!”

第315章 活該!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49章 戰鼓擂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51章 新軍!第295章 女人心第21章 殫精竭慮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44章 長安侯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431章 面聖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5章 漢少府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剛落腳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159章 社稷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425章 河西第38章 秦老匠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63章 人心啊第206章 孤兒軍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22章 不遠了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47章 好小子!第401章 大魄力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晚點更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21章 老兵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11章 幽冥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41章 迭代!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沒寫完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第315章 活該!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49章 戰鼓擂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351章 新軍!第295章 女人心第21章 殫精竭慮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44章 長安侯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431章 面聖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5章 漢少府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剛落腳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159章 社稷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425章 河西第38章 秦老匠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63章 人心啊第206章 孤兒軍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389章 進退兩難第222章 不遠了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47章 好小子!第401章 大魄力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晚點更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21章 老兵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11章 幽冥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98章 陛下口諭!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441章 迭代!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沒寫完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