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杏的話音落了足足有兩分鐘,王二妮和王三寶還保持着鼓着腮幫,瞪大着眼睛的狀態。
“怎麼?我的這個想法行不通?”葉紅杏眨眨眼睛。
王二妮忽然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跟着湊過來,兩手不停地搖晃着葉紅杏:“杏兒,我就說,你的腦袋跟別人的不一樣!你怎麼就能想出這麼好的法子來啊!沒錯啊,誰家的活幹完得早,就可以幫別人家幹活嘛,幹活就得給錢,天經地義,杏兒,你這個法子好。”
“好是好,就是人們怕收秋的活累,比起到作坊裡幹活掙得少。”王三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是這樣子的話,人們說不定就會偷懶不幹活了。”
“咱們這法子只是在咱們作坊裡的工人裡實施,這樣大家早一天把農活都幹完,也就能安心的來作坊上班了。”葉紅杏又補充了一句。
“當然只是咱們作坊裡的人了,要不是咱們作坊裡的,誰還有那個精神頭兒給別人收秋去呀?”王二妮就坐在小板凳上笑得前仰後合的。
計劃初步定了下來,接着葉紅杏就在王二妮家裡等着她爹孃回家後,大家一起聚在一起合計了一下,就商量出了一個簡單的方針。
再然後,二妮的爹就走到院子裡,伸手扯動掛在牆角的一根草繩,草繩的上頭繫着一口小鐵鐘,只要繩子一晃動,小鐵鐘就會當當地響,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能聽見。
這種敲鐘召集員工的法子其實還是王三寶想出來的,他聽他娘說過,作坊裡做活的人家離得遠的遠,近的近,有什麼突發事件也沒辦法通知大家。二妮娘當時這話就只是這麼一說,誰知王三寶就給暗暗地記在了心裡,回頭就弄來了一口殘破的鐵鐘。鍾雖破,可敲起來依舊能發出很悠揚的聲響。
不大會工夫,作坊裡做工的婦女們就嘻嘻哈哈地站了一院子,大家看見了葉紅杏,頓時就笑鬧起來,不住地詢問着葉紅杏在葉家村那邊生活的怎麼樣,有的還時不時的會跟杏兒講她姥爺姥姥在這邊的生活狀況。
聽說姥姥和姥爺每天過的日子都跟以前一樣,甚至在飲食上面還更好一些,葉紅杏的心就放寬了下來。
等人都湊得差不多了,二妮娘就清了清嗓子,簡單的詢問了一下大傢伙各家地裡的活計完成進度,在得知只有兩家家裡的活計幹清了,而其餘大部分人家的地裡還有許多的活計要做之後,二妮娘就將葉紅杏的“流通勞力”計劃說了出來。
她這邊剛剛說完,人羣裡就炸開了鍋。許多婦女激動得眼淚巴叉的,拉着二妮孃的袖子跟她哭訴:“他嬸子啊,你這法子可好啊,我家有十來畝地,又佃了人家八畝地,這加起來總共二十畝地,就我和孩他爹兩個壯勞力,這要我倆幹,就算幹個十一二天的也幹不完吶!”
“就是,我家的我和我家那口子商量了一下,咱們放的那十天假我家的地也幹不完。”
“我家的倒是能幹完,差不多得有個七八天,剩下的兩天時間想走個親戚,可親戚家裡也在秋收,這個時候串門子人家肯定得讓你幫着幹活。現在聽杏兒這麼一說,給親戚家幹活倒不如直接給咱們作坊的人家幹活,這樣自己還能賺點小錢兒呢。”
“哈哈哈哈……”
女人本來就是喜歡說說笑笑的,此時湊到一起,說的話題又有趣,自然滿院子的笑聲。
二妮娘等着大家都笑得差不多了,站在堂屋門口的她忽然一揮手臂,手猛抓成拳:“那咱們這就說定了,大家把自家的活計都幹完之後就去幫咱們作坊的其他人家去做工,每天的工錢是……杏兒,你說該給多少合算?”二妮娘說着說着,扭頭就問葉紅杏,她這滑稽的動作立刻又招來了人羣中一片善意的鬨笑聲。
二妮娘也笑得很開心,她倒不怕出醜,只是覺得能給大家謀到這個福利,她覺得很榮幸,僅此而已。
“就按照作坊裡做工時候的工錢給,就是比做工的時候累點。”葉紅杏淡淡地說。
“那倒沒什麼,都是給姐妹們家裡幹活的,就算是累點也沒啥的。”大家就都紛紛這樣說着。其實嚴格說起來,大家都鄉里鄉親的,平時家裡有什麼幹不完的活計,喊左鄰右舍來幫下忙什麼的也算是很平常的事,如今葉紅杏給大家作了主,幫忙也算一天工錢,原本心疼放假的時候無法賺錢的人家的心眼立刻就活泛了起來。
“杏兒,其實咱們也可以在秋收或者是麥收的時候,把作坊裡的人員都統一起來,大家家裡有多少地,也都統一起來,到時候一齊幹,收到的糧食什麼的也都歸了公,大家平時就在一個大鍋裡吃飯,那樣多好?”有個年紀較長的大娘就提出了這麼一個建議。
婦女們一聽,立刻就嘰嘰喳喳地討論了起來,有的人覺得這是個好辦法,而且也很理想,覺得在作坊裡幹活的大家就像是一家人一樣,有活一起幹,有飯一起吃什麼的,像兄弟姐妹一樣,多好。
可有的人家就覺得連糧食什麼的都歸攏到一塊來,很有些公私不分的樣子,個人就沒什麼**權了,不好。
葉紅杏也在考慮這個建議,她總覺得這個法子似乎很熟悉,前世的時候似乎也聽說過……呃!葉紅杏突然間就想起來了,大鍋飯!這就是農村生產隊裡的大鍋飯制度啊!
現在回想一下,似乎那個大鍋飯制度一開始的時候也確實激發了人民的勞動積極性,而前幾年的時候無論是糧食的產量又或者是人民生活水平都確確實實地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可後面這種制度又爲什麼不行了呢?葉紅杏想了想,卻什麼都沒回憶起來。
這都怪她當時上學學政治和歷史的時候粗心大意,上課的時候開小差來着,以至於現在這麼關鍵需要的時候掉了鏈子。
“杏兒,在想什麼呢?”二妮娘最後是用手在葉紅杏的眼前晃了足足有半分鐘,這才把葉紅杏不知道游到哪裡去的魂兒給召了回來。
“嬸兒,什麼事?”葉紅杏啊了一聲,這纔回過了神。
“剛纔大家都在說你陸家伯母說的那個法子好呢,大家在一起幹活,又在一起吃飯,等收了糧食之後再都充進咱們作坊的公家。”二妮娘說這話的時候,口氣裡有種難以掩蓋的嚮往和激動,看來她也被這種充滿了浪漫理想主義的提議給迷惑了。
“這不行。”葉紅杏果斷搖頭,她可不想走彎路。
二妮娘詫異:“爲什麼啊?杏兒,你不覺得這樣挺好的嗎?咱們作坊裡的人以後都一起吃飯,這樣在做飯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忙就行了,其餘的人就能抽出多點的時間做工,就能掙更多多的錢了。”
“要是想一起吃飯,咱們弄個食堂就行了,誰要在食堂裡吃飯就花錢買,要是把糧食什麼的都湊過來一起開伙,那咱們作坊裡就會出懶人了。”葉紅杏簡單的把大鍋飯可能會造成的後果跟二妮娘說了說,二妮娘也是個聰明人,立刻就想到了其中的着急之處。
“那這個法子就行不通了,原本我還想着你陸家伯母家裡孩子多,咱們大傢伙湊到一起吃飯的話,他家孩子還能吃飽。現在聽你這麼一說,我先前倒是忽略了能吃飽飯的那些人家的感受了。”二妮娘嘆了口氣,她是心腸軟,可話又說回來,女人,又有幾個心腸不軟的?既然知道陸家因爲孩子多而日子不太好過,而還有這麼多人反對,二妮娘自然也就不能再堅持下去了。
最後,大家決定可以幫着作坊裡地多的人家收秋,並且也定下了誰家需要人手幫忙,誰家又有多餘勞力的,都在二妮娘這邊登記了,大家也就都散了去。
“嬸兒,我姥爺家以後有什麼活計,你就叫作坊裡的人過去幫忙就行了,工錢什麼的,就從我那份分紅裡面扣就行了。”葉紅杏見這邊也沒什麼事了,臨走前就對二妮娘說。
“杏兒是個好孩子。”二妮娘感慨着,讚揚着,很痛快地點頭同意了。
葉紅杏轉身又來到了村南邊的紅薯作坊。在紅薯還沒下來的大半年裡,紅薯作坊其實一直都被姥爺作爲了一個養狗的場所,現在紅薯都挖回了家,紅薯作坊也該開張了。
葉紅杏問過姥爺,姥爺打算着等秋收完畢,地裡都種上冬小麥之後就開始叫原本紅薯作坊裡的人回來幹活,該收紅薯的收紅薯,該做粉條的做粉條。
葉紅杏現在就站在紅薯作坊的大門口,大門鎖着,裡面原本養的狗都被運到了葉家村吳花兒家,並且被買了個七七八八。作坊裡靜悄悄的,牆角檐下堆放着一些零碎的工具,院子正中央有個孤零零的大磨盤,旁邊地上放着一個巨大的石碾子。
葉紅杏簡單的瞅了兩眼,轉身又朝着村西邊走去。
村西邊有養豬場和養雞場。如今正是秋收的時候,這兩個地方不知道是不是還在正常運營。
葉紅杏先來到了養雞場裡,大老遠的,她就聞見了養雞場裡所特有的雞的味兒,因爲時間將近中午,養雞場裡遠遠近近的總會有雞在咯咯咯地叫喚着,此起彼伏,蔚爲壯觀。
“有人嗎?”葉紅杏就站在養雞場大門口的柵欄外邊喊。
“誰呀?”一個清亮的聲音響了起來,跟着,葉紅杏就看見大強端着個大海碗邊吃邊朝這邊走了過來。
“杏兒?你什麼時候過來的?你家的棒子都收進家了?”大強見是杏兒來了,立刻歡喜得笑個不停。幾天沒見,大強的臉曬得更黑了,笑起來顯得牙白白的極是漂亮,他的眼睛彎彎的,很有親和力。
“強子哥,你黑了,沒瘦。”葉紅杏先圍着大強轉了一圈,伸手捏了捏他露在外邊的黑胳膊,裡面硬硬的,很顯然都是肌肉。
“杏兒,你也長高了,呃,也更……更漂亮了。”大強結結巴巴地說完,自己那張粗糙黝黑的臉倒先羞紅了起來,看上去極惹人,葉紅杏忍不住就伸手過來摸了摸。
“杏……杏兒……”大強原本就有些心猿意馬的樣子,現在被葉紅杏柔軟的小手在他臉上摸了這麼一下,頓時更加緊張得不知道怎麼辦纔好了。
葉紅杏也不說話,就是靜靜地站在大強面前,瞅着他笑。
對於這個兒時玩伴,如今的左膀右臂,葉紅杏對大強有種強烈的親近感,這種感覺就跟家人一樣,是一輩子都難以疏遠、難以忘記的。
“杏兒,你……你在這等一下,我有好東西送給你。”大強在這裡磕巴了半天,終於還是決定先有所行動再說,於是很是大氣的把葉紅杏按在了院角陰涼的一張矮凳上歇着,自己急匆匆的跑進了屋裡。
葉紅杏似乎能感覺到大強的熱情,不過現在,她的心思卻在打量這養雞場上面。
如今的養雞場,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在各個環節方面都已經日臻完善,養雞場裡的工人們更是慢慢摸索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發展之路。
他們在慢慢擴建養雞場,並非是請人蓋雞舍的那種擴建,他們完全是在自己的勞動閒暇時間裡,就地取材,用山上規整的石頭慢慢蓋起了好幾間雞舍。他們還從別村的人家家裡學來了人工孵蛋的方法,並自己嘗試着孵化出了好幾窩小雞。如今的養雞場裡的雞,主力上早已經是第二茬了,第一批的雞因爲過了一年,下蛋的頻率已經在逐漸地走下坡路了,第二茬的小雞在下蛋方面則已經開始展現出了越來越勤快的趨勢。
“應該有……七八千隻雞了?”葉紅杏自言自語。當初她新建成養雞場的時候,還只有五千只雞的。
“有九千六。杏兒,你看我拿來了什麼?”大強接過了話頭,並且將手裡拿着的東西高高地舉了過來。
那是兩顆雞蛋,個頭卻出奇地大,足足有大強的拳頭般大小,七八歲的大強的手只是勉強可以拿得過來而已。
“雙黃蛋?”葉紅杏的眼睛立刻就眯成了一條線,雙黃蛋這種東西營養性比普通雞蛋要高出許多,市場價值也高,在平常人家養的家雞裡一般很少能看見,可她這養雞場就不一樣了,因爲母雞的數量極多,自然也就有一定的機率產出雙黃蛋來了。
“是啊,杏兒,給你的。等你回家的時候就帶回去,想吃了就煮雙黃蛋吃,裡面有兩個黃,吃起來也好吃。”大強依舊是很磕巴地把這段話說完了,臉早就紅得發紫了。
“雙黃蛋有多少?”葉紅杏卻問了這麼一句。
“啊,有七八個呢!最近這個月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差不多每隔兩三天就會有雞下出雙黃蛋來。以前那一批老雞可是半年了才下了一個。”提到養雞場裡的事,大強的雙眼立刻就煥發出了光彩,嘴也不磕巴了,如數家珍似地把最近幾個月來養雞場裡發生的大事小情都逐一地跟葉紅杏說了。
“這麼說,咱們養雞場裡下雙黃蛋是最近一兩個月纔有的?是不是給雞喂的食兒裡摻了什麼特別的東西?”葉紅杏拄着下巴作思索狀。
“對了!一定是這樣子的!”大強忽然就興奮了起來。
“怎麼回事?”葉紅杏見大強突然興奮,知道他是想到了什麼,便追問道。
“杏兒,前段時間這天不是熱嗎?我們養雞場裡的幾個人就相約到河裡洗澡,後來我們摸出了不少的小貝,玩了一兩天就把它們都餵了雞了,是不是這些雞吃了小貝,所以纔會下雙黃蛋的?”大強自以爲找到了什麼秘訣,興奮得臉都紅了起來,雙腿更是不住地在原地走來走去。
“那應該是營養有剩,所以纔會下雙黃蛋。大強哥哥,我也覺得是這麼回事。要不,咱們回頭再去河裡撈些小貝或是小魚小蝦什麼的,喂喂看?”葉紅杏摸了摸下巴,若是養雞場裡的母雞們平時吃的東西里只有這麼一種變數的話,那也就只能把雙黃蛋出現的頻率突然增加的原因歸結到這個上面了。
“行!我們回頭就去。原本老王頭還不願意讓我們下河來着,怕我們淹着了,現在,哼哼!我們就說是杏兒你讓我們去的,看他還怎麼攔着我們!”大強哼哼着告狀,小孩子氣十足,倒把葉紅杏弄了個哭笑不得。
“強子哥哥,人家不讓你下河游泳,那也是爲了你好,怕你淹着了。你怎麼還說人家?”葉紅杏就不輕不重地訓斥了一句,說是訓斥,其實就跟勸差不多。
也許是大強覺得自己是個小男人了,也許是他真的長大了,他還真的吃她這一套,眉開眼笑地搓着手說:“呃,杏兒,你的話我一定聽,我一定不會跟他犟嘴的。杏兒,我是不是很乖啊?”
看着大強臉上明明晃晃地寫着“求鼓勵,求讚揚,求各種褒獎”的字眼,葉紅杏哭笑不得地表揚道:“呃,不錯,很乖,繼續保持,戒驕戒躁!”大強握拳:“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