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當然要買,五十兩銀子,都拿來買地!”葉紅杏惡狠狠地說,跟着又笑的跟個狐狸似的,粘在葉老爺子身邊:“爺爺,你平時給打聽着點兒唄?看看咱們附近誰家有地要賣的,不管地好壞,咱們都買過來。”
“那除了地,還要不要在鎮上買些房子商鋪什麼的?”葉紅英笑眯眯地插了句。
葉紅杏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來。是啊,除了買地當地主之外,還需要在鎮上或者是在更加繁華的縣城裡買下一些商鋪,以後地裡產了什麼東西也可以拿去賣,有什麼稀罕的東西也能拿到店鋪裡去賣。就算是不拿來開鋪子,也可以租給別人收取租金,這樣算起來,可要比她在村子裡開那麼幾個作坊,又是僱人又是分紅利的要有賺頭得多。
這樣想着想着,葉紅杏越想越是興奮,看來她這幾年在村子裡也住習慣了,連帶着連眼界都窄了起來。世界這麼大,若是隻呆在這麼方圓三五里地的地方,那豈不是太虧?
想到這,葉紅杏狠狠一點頭:“買!有賣的咱們就買!有錢直接買,沒錢賒賬也要買!”
“那倒也不必着急,咱們手頭裡最好還是留些銀子比較好,萬一有什麼急事也好應付。”吳桂芬因爲是女人,事業心就不是那麼重,反而是比較着意於家庭方面。
“娘,咱們那些作坊還賺着錢呢!缺不了咱們花的。咱們又不是特別富貴的人家,每個月才能花幾個錢吶?”葉紅英就勸道。
“是啊,娘你要是缺錢花了,就到魚塘那邊說一聲去,反正那邊隔三差五的就賣些魚,賣魚的錢他們還都拿着呢。”葉紅杏笑嘻嘻地說。最近魚塘裡的魚都長肥了,縣城裡和鎮上的酒樓飯館裡每天都會派人來這裡拿貨,因爲都是新手生意,貨款都是現結的,所以葉紅杏的魚塘現在可以說是非常的有錢。
吳桂芬就在那裡赧然地笑,臉頰紅紅的:“我可不缺錢花,就算是缺錢花了,這不還有你爹掙錢呢嗎?杏兒,娘是看着你掙錢快,花錢也快,可別花錢大手大腳慣了,等以後日子不好過了就難受了。”
“娘,你放心,我心裡都有數。再說我一個四歲的小孩子,想花錢也沒地方花去啊!”葉紅杏就咯咯地笑,吳桂芬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更重要的是,她這是在真心的關心自己,真心的爲自己好。
一家人商量結束,當下葉紅杏就又去找了陳阿三,把要買店鋪房屋田地的意思說了,陳阿三倒是答應得很痛快,答應一有合適的立刻就通知她。
從陳阿三家回來,葉紅杏順便又去了一趟魚塘那邊。
如今葉家村的魚塘可謂是一處極出名的地方了,因爲臨近河道,取水方便,挖出來的地方也大,遠遠看去,一片碧波粼粼,空氣中都帶着一股水的清涼。
因爲魚塘裡的魚都肥了起來,所以看守魚塘的人員也就增添了幾個,葉紅杏走到那個大窩棚的時候,窩棚裡只有葉海一個人。
“杏兒來了?來,看看這幾天的帳目。”葉海就把一個帳本遞了過來。這葉海小時候家裡條件倒也還可以,跟着村裡的教書先生唸了有大半年的書,倒也識得幾個字,如今這帳目做起來倒也有模有樣,只不過……在葉紅杏看來,他的帳本還是有着極大的問題的,不過只是簡單的記錄一下每天出產的魚和收回來的銀款,他就寫了好幾個錯字。
“海叔,這幾個字應該是這樣寫,還有,我說過了的,你要用數字來記錄,那樣記得比較準,也好算,你怎麼又寫字了?”葉紅杏看着夾雜着大寫的漢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帳本,皺着眉說。
她是教過葉海阿拉伯數字的,並且也教給過他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葉海是個極聰明的人,葉紅杏教他什麼,他幾乎是一學就會,只不過他人比較懶,疏於練習,所以後面的帳目就都記得亂七八糟的。
“嘿嘿,咱這不是着急着記嗎?你教的那些七拐八拐的東西,咱年紀大了些,記不大住了。”葉海就搔着頭,很不好意思地笑。
“我來是想拿些銀子用。”葉紅杏看着帳本,把來意說了說,葉海答應着就轉身去拿銀子。
“這些天一共賣了十五兩七錢銀子,都在這裡了。”葉海把銀子取出來,放到了葉紅杏手裡:“杏兒,聽說你買了地了?”
“是啊,還打算在鎮上和縣城裡買兩處地方。”葉紅杏心不在焉地說。
“杏兒你可真厲害,這麼小小的年紀就能做這麼大的事情。”葉海連忙一記馬屁拍上,跟着又有些猶豫地說:“杏兒,其實我家祖上在縣城那邊也有房產的,只不過地方有些偏,要是你不介意的話,倒不如買下來呢。”
“嗯?你說什麼?”葉海家在縣城裡居然也有祖產?這倒是件怪事了。他家要在那邊有房子,爲什麼還巴巴的住到村子裡來?
“我說,我家在縣城那邊也有房子,只不過房子塌了而已。”葉海垂頭喪氣地說。說起來,那還是他爺爺那一輩的房子,那時候他爹年紀還小,後來遇了禍事,再加上那邊的老房子已經破舊得不能住人了,再加上葉家村這邊已經住慣了,他們也就沒再搬回去。
“那邊的房子是臨街的,要是買下來,再翻蓋新房子的話,應該還是挺合算的。關鍵是那塊地方離菜市場近!”葉海說起那塊地皮的價值來,兩眼忍不住直放光,眉飛色舞地。
“那你的意思是,那塊地能值很多錢?”葉紅杏捏着下巴,瞅着神采飛揚的葉海說。
葉海立刻就被噎了一下:“那倒也不是,要是別人要買那塊地皮的話,我肯定會讓他們出高高的價兒,不過要是杏兒你要買的話,那就隨便看着給倆錢兒就行了。”
“那就給倆錢?”葉紅杏隨手從懷裡抱着的錢袋子裡撥拉出倆碎銀子:“給,倆錢。”
葉海又被噎得幾乎背過氣去。他剛纔說葉紅杏要買那塊地皮的話,可以隨便給個價就行,反正那邊的房子荒着也是荒着,可他卻沒想到,葉紅杏居然就真的撥拉出倆碎銀子來,說要買了他那塊地皮。
開什麼玩笑?那可是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呢!當年他葉海的爺爺那也算是一門闊紳呢!雖說現在老宅那邊已經破敗得不能住人了,並且還有人傳說那邊的宅子裡住進了狐仙什麼的,以至於那片老宅被當地的人當成了鬼宅,輕易不敢進去人,可這些,葉海統統都不在意,只要能賣出去,價錢合適,他就肯賣!
可這也不能就倆碎銀子就給打發了呀?葉海看着葉紅杏又推了推那銀子,他是相當的欲哭無淚。
可他還不能跟葉紅杏較真,她還是個孩子,你說自己跟一個四歲大的孩子較真?那說出去豈不是會被人給笑破了肚皮?可葉紅杏她又不是普通的孩子,不能以看待孩子的眼光來看待她……
葉海覺得自己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這讓他非常的難受,非常地……想要吐血。
倒是葉紅杏比較善解人意,見葉海着實囧到了一定的程度,便笑了笑:“說說,你打算賣多少錢?還有,我要紅契。”開玩笑,要是不要地契的話,葉海隨便找一兩處沒人住的荒宅子說是他家的,那該怎麼辦?
“沒問題,地契就在我家,現成的。”葉海拍着胸脯說,他倒是真有地契,並且是蓋過了官府大印的紅契。
“多大地方?”葉紅杏知道他有地契,心就先放下了一半,收起之前玩鬧的心,開始認認真真地和葉海討論起荒宅那邊的地價來。
葉海和葉紅杏商量了一會,雙方都覺得沒親眼看見實物,就這麼憑空地商量價錢顯得很不靠譜,葉海索性回了趟家,將地契拿了來,又找了輛馬車,拉着葉紅杏直接去了趟縣城,親眼看了那荒宅,雙方這纔開始站在荒宅門口議價。
最後,兩人商議的結果是三十八兩銀子。對於這個價錢,葉紅杏其實是很滿意的,因爲這宅子所佔的地方着實不小,並且地點也很衝要,又有大片地方臨街,很適合建一些店鋪之類的。
葉海也很滿意,反正這邊荒宅在當地也是出了名的“凶宅”,以前怎麼賣都賣不出去的,現在葉紅杏肯要,那自然是再好也不過了,三十八兩銀子,也很符合他心中的合適價位。
當下,雙方約定了,又約了陳阿三當中間人,把契約簽了,葉紅杏自然是又託了陳阿三去縣衙門裡換紅契換名字。自然,陳阿三作爲中間人和跑腿的,好處是斷然少不了的。
第二天,葉紅杏就收到了寫有她名字的紅契,從今往後,她也算是在縣城裡有房產的人了!
縣城的荒宅因爲手頭銀子不夠,葉紅杏也只能暫時不去動它,手裡剩下的十幾兩銀子她想了三五天都還沒想好該怎麼辦的時候,陳阿三就又上門來了。
陳阿三笑容滿面,一進門就大呼小叫的:“杏兒?杏兒吶?伯伯給你帶來了個好消息,你要不要聽?”
“陳伯伯,你是不是又找到賣主啦?”葉紅杏笑着從屋裡迎了出來,這陳阿三這個掮客其實嚴格說起來,跟她前世的房產中介很像,消息靈通不說,遇到買賣的時候還相當的熱情主動。
“杏兒你真聰明!”陳阿三先挑了個大拇指,點了三十二個贊。
“說說,我手頭現在只有不到二十兩銀子了。”葉紅杏先把自己的情況說了說。
陳阿三臉上笑容不減:“夠了,足夠了。那戶人家其實就在你讀書的私塾那片兒,離這不算遠,基本上就圍着你們私塾,只有八分地而已。”
當下,他簡單地將情況說了說,其實也很簡單,那戶人家其實就是個以種地爲生的老實農戶,原本還想着就這麼一輩子地快樂種地的,結果陳阿三因爲聽了葉紅杏不惜高價買地的話,當下就把主意亂打,希望能有誰家想賣地的,他也好從中賺取一定的好處。
也活該陳阿三運氣好,葉紅杏當時跟他說的是六兩銀子一畝好地,中等的四兩銀子,差一些的就二兩五錢銀子一畝,這些都要比當時的市價要高出一些來,陳阿三把消息放出來之後,那戶農戶的心就活動了起來。
他家的地就在私塾附近,幾乎是整個的把私塾給包圍了,地卻又不多,只有八分左右,並且還跟他家的大部分田地都隔着一段距離,這就讓他平時種莊稼的時候很爲難,無論是收糧食還是澆地之類的,都很費時費力。並且因爲這塊地上建了私塾的房子,屋後的莊稼接受陽光不足,長勢就不好,這戶農人其實早就想着要把這塊地賣掉了,奈何一直沒有合適的買家。
“地怎麼樣?他要多少錢?”葉紅杏想了想,決定先把情況摸清楚再說。
“中等,一共要四兩銀子,說是連着私塾那邊的地皮也算在內的。當初蓋私塾的時候是徵的他家的地,不過私塾那部分地契已經換成了房契,也在他手上,這四兩銀子也算在內的,可以一併給你。”陳阿三說。
“那就買了。”葉紅杏笑笑,能夠擁有葉家鎮最有名氣的私塾的房契,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那行,你跟我走一趟,咱們見見那人去。”陳阿三笑得極爲開心,他最近的生意幾乎大部分都是跟葉紅杏做的,而每次,葉紅杏也都會拿出極豐厚的一部分抽成作爲回報,對此,陳阿三表示相當的滿意。
坐着陳阿三家的帶蓬馬車,葉紅杏見了那戶農人,又到地裡看了一趟,各處立好了地界,這才又坐着陳阿三的馬車回了家。
回到家的時候,葉紅杏冷得夠嗆。最近一段日子天氣反覆無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突然刮過來一股寒潮,而葉紅杏也早已經穿上了毛衣。
毛衣是葉紅英的舊毛衣改的,吳桂芬有幅巧手,拿着剪刀和織毛衣的鐵籤子七改八改的,很快就把一件原本穿着寬綽肥大的大紅毛衣改成了貼身的小毛衣,除了袖子還稍顯肥大之外,葉紅杏穿着倒也顯出了幾分女孩子靚麗的風采。
“咱們的小杏兒成小大人兒了呢!”吳桂芬笑嘻嘻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又喊了葉紅英進屋來看。
“不錯,穿着挺合身的,等杏兒穿不了了,就給招娣穿。”葉紅英笑得眼睛彎成了小月芽兒。
“姐,不用那麼節儉?咱們家又不是沒錢,等過年的時候我和娘到縣城裡買些尺頭回來,咱們一人扯身新衣裳,新的!”葉紅杏被誇得心情極爽,當下沒口子的許諾:“一人一身,要是到年底分紅夠多,就一人兩身,再從我姥爺那邊拉兩頭大肥豬來,宰了,肉全咱們自己吃!”
“那可美壞了,杏兒,咱爺最喜歡吃肉了。”葉紅英就笑。
“對了姐,到了年底你還有分紅呢!”葉紅杏眨眼。公交馬車現如今也運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公交馬車一直都倍受附近村民的稱讚,大家都說有了這公交馬車,大家要到縣城或者是遠處去辦事可就方便多了,並且價格公道,比單獨僱輛馬車可要合算太多了。
還有葉紅英當初說要把公交馬車也分個帶蓬不帶蓬的三六九等,這個想法在之後也都實施得很順利,許多家裡有點小錢的人家,都樂意坐這種可以明顯區分出他們身份的馬車出行,另外,家裡有體弱多病的人要出行的,也都樂意僱這種帶篷的高檔馬車。
當然,公交馬車算是一種薄利的行業,再加上僱人和馬車的補貼之類的,事實上每個月葉紅杏也就只能賺到有限的三五兩銀子而已。
不過,葉紅杏倒是覺得這反而是個不錯的好兆頭。畢竟公交馬車還只是在葉家鎮這帶實施,這一帶因爲鄰近山區,村子之間分佈得都比較遠,就這還能每個月賺幾兩銀子,葉紅杏覺得自己是時候該把生意往外擴展擴展了。
“哪個分紅?”葉紅英自己反倒是把這件事給忘了,葉紅杏只好又提醒她:“公交馬車呀!當時你不是說……”
葉紅英哎呀了一聲:“那都是說着玩兒的,你還真當真?你就算是給我分紅,我也不要。我也沒什麼花錢的地方。”
“怎麼回事?”吳桂芬聽得雲裡霧裡的。
當下,葉紅杏就笑着把當時的情況說了說,吳桂芬就笑了:“這個呀,是該給你姐些分紅。你姐現在都是大姑娘了,再過幾年啊,娘也就不能留你了,得嫁人。以前咱們家沒錢,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苦着你。可現在,咱們家杏兒會賺錢,也願意幫襯幫襯姐姐,那英子你就收着好了,給自己買幾件新衣裳,買幾個首飾,畢竟是大姑娘了,穿得太素可沒小夥子看上眼。”
“娘!”葉紅英的臉立刻就紅了,扭捏着不幹。
“姐,就這樣。咱們那公交馬車也不怎麼賺錢,分紅恐怕也分不了多少錢,你要是不嫌少,就拿着。”葉紅杏說。“那……我就拿着?”葉紅英怯怯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