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

胡林翼屢諮無音,遂親至南康尋援,曾國藩趨步奉迎,懇切道:“胡中丞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恕罪,萬望恕罪。”

胡林翼笑曰:“吾即宮保,爾還滌帥。滌公兄,別來無恙?”

曾國藩道:“無恙無恙,惟愁煞人!”

胡林翼道:“五萬餉銀奉上,萬望滌公借銀消愁。”

曾國藩眼噙水花,哽咽半晌,萬種感慨齊涌心頭,柔聲道:“潤芝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吾不如也。”

胡林翼道:“世人皆曰吾坐守便宜,滌公怎觀?”

曾國藩道:“潤芝若入武昌,城破皆亡;不破,功在陶、楊。張弛之間,乾坤已定。聽聞兄弟已與官督親如一家,真有此事?”

胡林翼道:“今之湖督:左右無一正人,無一謀士,其忌刻傾險,盡是內務府氣習。吾欲一意東下,覓我死所。可有這萬兩紋銀?聞官文幕僚彈劾在下,官文曰:提一軍而禦寇,如胡某乎?其幕僚答不能。又問即親出剿寇,能如胡某乎?幕僚答不能。官文又曰:沒胡便不能禦敵,胡無我便不能籌餉。胡大人前面衝鋒,吾有功可居,有譽可邀,有錢可使,安享太平,此不好乎?滌公,此不好乎?”

曾國藩道:“好於此者,無!”

胡林翼道:“滌公明鑑,此來爲請救兵,奓山一戰,被賊包抄,如無鮑超,吾已去矣!綠營之兵,再勿用矣!請借羅山一軍,直下武昌,武昌得,則鄂省澄清,鄂贛相銜,勢如江水之滔滔、落木之蕭蕭,九江湖口,輕於鴻毛!”

曾國藩道:“此高屋建瓴之勢,滌生亦知;時機成熟,即遣羅西顧。”

1855年10月6日,一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之人突至南康大營,話未出,淚先涌。

曾國藩斜睨半眼,頭也不擡,嗔曰:“堂堂軍帳,何來乞者,驗明正身,給口食糧,轟了出去!”

俄頃,國藩忽覺不妥,忽地頓悟:“雪琴來也。趕緊追將出去。彭玉麟已淨面換裝,赫然而立。”

曾國藩悲喜交夾,喃喃垂淚,道:“洗盡鉛華,方纔識得。雪琴苦了,雪琴苦了;千里路途,尚畫梅乎?雪琴至,羅山可顧鄂矣。”

10月18,羅澤南自義寧援鄂,首攻通城,太平軍一觸即潰。澤南遂下崇陽,佔三湘咽喉羊樓司。

羅澤南連捷,胡林翼大喜,即遣陸師三千,駐防東埠,切入武昌、蒲圻之交,防韋俊南援。

鄂南告急,楊秀清急令石達開統率護天豫胡以晃、衛天候黃玉昆、春官丞相張遂謀、夏官又副丞相曾錦謙、檢點賴裕新、傅忠信等三萬人,飛速馳援。又令陳玉成,暫棄德安、漢川,迴護漢陽,應援武昌。

11月初,石達開抵鄂,偕韋俊聯攻羊樓司,勝負參半,伯仲不分。

石達開嘆:“羅妖澤南,縱橫捭闔,迂迴攻擊,無所不能,此野戰之王,甚難抗衡。羅、林二妖皆在鄂南,江西虛空。國宗兄速退武昌,憑城堅守,吾率大軍,橫掃贛地,逼妖回援,尋機殲之。”

韋俊道:“攻如疾風驟雨,退則春霖綿綿。吾三萬大軍,先扼蒲圻,再守咸寧,而後武昌,耗妖精力,靜待翼王殿下凱旋復來。”

石達開道:“吾彙集兵力,猛擊通城,作入湘之勢,惑妖心智。”

石達開、韋俊分兵,羅澤南遲疑,遲不北進,胡林翼急,親至羊樓司,謂羅澤南道:“羅山師來鄂,大局可望。”

羅澤南道:“胡中丞客套,智、勇、謀、略皆不及,何以師稱?攻堅甚難,九江之阻,歷歷在目。”

胡林翼道:“中丞乃鄂吏宣稱,不得而聽。你我兄弟,切勿此呼。胡某前朝放蕩不羈,望盡天下;而識人事始,終爲卿倒。兄乃理學大儒,教習巨擘,世人皆曰無澤南無湘軍,兄每戰必先,忠勇冠時,屢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胡某既倒履相迎,亦不能表。今有餉銀三萬,聊表仰意;兄胸有丘壑,可容天下萬物;萬餘銀兩,自愧少矣。”

羅澤南收納銀兩,雙手一攤,笑曰:“長江水道、兩漢兵事、武昌四野,潤帥全皆謀定,羅某惟餘殺賊耳。”

胡林翼笑道:“兄歷經戰仗二百餘,幾無敗績,制勝之道,上天賜予?”

羅澤南嘆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紙上談兵,潤芝見笑。今石逆南下,追乎?”

胡林翼道:“石逆故作上竄湖南之勢者,不過牽制我師,使不得遽攻下游,搗其巢穴。吾宜併力急攻,直下蒲圻,再擊武昌,攻其所必救。韋俊兵逾三萬,踞守蒲圻,於五嶽觀、鳳凰山築營兩座,居高而擊;豐樂門外突前紮營一座,名爲犯險,實乃揳出;城北築木城四座,以通咸寧、武昌。韋賊深通兵法,不可小覷。”

羅澤南道:“吾由簡道出公安畈,佔據蒲圻西北之鐵山,賊逆自退。”

1855年11月18日,羅澤南攻佔鐵山,復又攻城。韋俊接戰三日,力有不逮,退守武昌。又遣國宗洪仁政率兵五千,駐紮咸寧,遲滯羅軍。

羅澤南強攻咸寧,洪仁政堅守二日,亦退武昌。

胡林翼、羅澤南兩軍圍擊武昌,逐日血戰,死傷無數。

胡林翼道:“如此攻堅,一載難成。尚喜之事,李續賓、蔣益澧、鮑超,強悍奮勇,砥礪時日,必勇冠三軍。”

羅澤南道:“武昌之固,五倍於九江。勿蹈九江覆轍,復塔智亭遺恨;堅壁清野,困死賊逆。”

胡林翼道:“堅城之下,徒傷勇士,非斷其糧道,不足以制其死命。吾意:楊載福水師,即由嘉魚下駛,阻斷水道;羅兄可分一軍,於下游青山、窯灣、白楊橋一帶往來巡視,扼截陸運。”

楊載福接令,先克金口,再佔沌口,復又圍攻鮎魚套,焚船二十餘號,破營一座。

韋俊見水師不敵,遂以鐵鏈連船,巨排固之。楊載福趁機縱火,焚太平軍戰船二百餘號。徹殲鄂域太平軍水師。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前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前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