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

左宗棠奏章抵京,兩宮太后急召恭親王議商,慈禧太后道:左宗棠抵甘以後,雖屢報勝仗,總未痛掃賊氛,致金積堡一隅之地,日久未克。竭東南數省脂膏以供西征軍實,似此年復一年,此巨帑豈能日久支持!該大臣捫心自問,其何以對朝廷?

恭親王奕訢道:啓稟皇上、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奴才以爲,戰事千變萬化,朝廷斷不可遙制。兵者,詭道也;然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所謂勝負之機也。左宗棠戎馬經年,屢摧強敵,實乃大將之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催之過急,適得其反。

慈安太后道:非是催之過急,陝甘茴匪滋事以來,朝廷大張撻伐,命左宗棠爲欽差大臣,督兵剿賊,每歲撥用餉銀不下八百餘萬兩;事端頻發之際,陝甘若靖,此之巨帑,用之於亟需之處,必是國之幸事。

慈禧太后道:金積堡距離京師,三千里之遠;左宗棠一味頓兵不前,孰能奈何?

奕訢道:近日,有御史上疏彈劾左宗棠以權謀私,擅留官銀,中飽私囊;這陝甘鏖戰正急,查與不查,確屬棘手。

慈安太后道:吾大清饋贈別敬之官場陋規,靡然成風,揮之不去;左宗棠萬難獨善其身。

慈禧太后道:左宗棠嫺熟韜略,威望素著;正所謂譽即來之,謗亦隨之。朝廷無意遙制陝甘戰事,嚴旨激勵,亦爲促其奮進;然其若萎靡不前,朝廷正可藉助陋規,敕令李鴻章督率淮勇,取而代之。

慈安太后道:大清國之東,天津教案未決,諸夷戰艦再臨大沽口;大清國之西,浩罕汗國人阿古柏進佔南疆,英、俄二夷亦蠢蠢欲動。多事之秋,令行禁止,使命必達。

奕訢道:陝甘不靖,河西走廊不通,甚難興師新疆。天津天主教仁慈堂兇殺一案,牽扯甚廣,孰是孰非,務必明查。昔日,法國公使遇各省細故,皆暴躁異常,此次反若不甚着急,似伊已有定謀;此事處置不當,後患不可勝言。

慈禧太后道:天津教案之拐販武蘭珍,聲言乃教民王三唆使,其中是非曲直,細查便知;然天津道員、知府、縣令,辦理此案,操之過急,不能事先預防,遂致命案生髮。著直隸總督曾國藩迅赴津地,明察秋毫;如確屬愚民藉端滋事,曾臣務必委曲求全,消弭釁端。

慈安太后道:曾國藩近日來奏,言其老病侵尋,右目失明,左目昏蒙,臥牀難起。曾臣此狀,恐難赴津;即便勉強成行,恐又力不從心,徒被洋人要挾。

慈禧太后道:每逢大事,曾國藩皆以恙退卻;然國難臨頭,非其不能解也。曾國藩務必排除萬難,馳赴津地,一言蔽之,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曾國藩總當體察人情向背,全局統籌;使民心允服,始能中外相安也。

奕訢道:曾國藩奏言,擬將各國洋人,分別議結,似爲可行。

慈禧太后道:分民別類,各個擊破,準!

三人議罷,速傳諭旨:法人教堂牽涉迷拐之案,訊供稍有端倪,尚未能確指證據。此案啓釁之由,因迷拐幼孩而起,總以有無確據爲最要關鍵,必須切實根究,則曲直既明,方可再籌辦法。

至洋人傷斃多人,情節較重,若不將倡首滋事之犯懲辦,此事亦勢難了結。着曾國藩、崇厚悉心會商,體察事機,妥籌辦理,以期早日完案,免滋後患。

曾國藩擬將誤斃俄國人命及誤毀英美兩國講堂先行設法議結,不與法國牽混,所見甚是,着即會同崇厚妥爲商辦。將此由五百里各密諭知之。欽此。

曾國藩接旨,謂幕客趙烈文道:軍機處廷寄,十萬火急,一十六名洋人,三十餘名中國教徒,皆被津民砍殺,此之大案,如何處置?津地土匪迷拐幼童,本乃屑小之案;津地官員處置不當,彈壓無力,方有此變;然法人豐大業公然槍擊吾大清命官,實乃此案之導.火.索也。

趙烈文道:啓稟滌帥,津郡事變之起,由迷拐激成,百姓羣起與之爲難,雖受迷無據,而幼孩百許童貞女屍從何而來?教民王三雖不承招,武蘭珍則生供俱在,不得謂無其人無其事也。法領事豐大業且以洋槍擬崇大臣、天津令,從人已受傷矣;其時欲爲彈壓,亦無從彈壓之。此後百姓之哄起殺人放火,事出雖倉猝,然或許真乃官司私下授意使然。

曾國藩道:外國性情兇悍,津官胡亂妄爲,屬民習氣浮囂,將來構怨興兵,恐致激成大變。餘此行反覆籌思,殊無良策。與洋人交涉,應別有一副機智肺腸,餘固不能強也。

趙烈文道:啓稟滌帥,西宮之意,如確屬吾民羣起與洋人教民爲難,兩宮有彈壓士民,以慰各國之意。

曾國藩道:天津人心洶洶,拿犯之說,勢不能行,而非此又不能交卷。可有萬全之方,上無愧朝廷,下不辜黎民,中又可應付諸洋人?

趙烈文道:洋人船堅炮利,無理尚爭三分,此事萬難有全!

曾國藩道:秉持公心,公諸於衆,機鋒所向,尤在士民。

1870年六月初十,曾國藩抵津,立召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議商對策。

曾國藩道:仁慈堂教案,洋人拐騙吾大清孩童,以崇大人之見,真否?

崇厚道:啓稟曾大人,拐販武蘭珍所爲,實系教民王三蠱惑;多方會審之際,民情激忿;法國領事豐大業囂張跋扈,公然槍擊吾大清命官,百姓激於衆忿,將該領事及五十餘人羣毆致死,並焚燬教堂等處房屋。洋人是否參與拐騙,尚在梳理。

曾國藩道:洋人挖眼剖心之說是否確有證據,此爲案中最要關鍵,審虛則洋人理直,審實則洋人理曲。

崇厚道:啓稟曾大人,道聽途說,無有確鑿之人證、物證。

曾國藩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自古一理。明日開堂會審,津地販夫走卒士民學子,法、英、美、俄、普、比、西,七國駐華領事,務必鹹召觀摩。聽聞洋人講求公理,吾等亦可見識一番。

崇厚道:啓稟曾大人,萬民聚集,若再生變數,吾等萬難交差。

曾國藩道:督府標兵,豈是擺設!吾大清孩童,胸腹皆爛,腑腸外露,曝屍曠野,到底何人妄爲?開堂會審,曉諭津民,以正視聽。

翌日,曾國藩升堂問案,再召拐犯與教民,審訊拐賣孩童及挖眼剖心事宜,是否確爲洋人指使。

然教民雖身受大刑,卻依然言之鑿鑿,矢口否認;均稱習教已久,並無被拐情節。

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前言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
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前言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