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

1853年10月29日,林鳳祥率軍經由青縣攻佔靜海,前鋒進抵獨流鎮、楊柳青,天津城近在咫尺。

咸豐帝惶,敕令天津官吏,堅守待援,人在城在,城失人亡。擅自離城者,一律斬殺。復諭勝保,火速跟進。再令僧格林沁,即刻奔津。

天津知縣謝子澄道:“賊屠滄州,婦孺不留;天津若破,吾等、吾等父母親朋皆被殺戮,孰能甘爲魚肉! 城西稍直口,賊進津必經之地。吾已募夫千餘,挑挖長濠,以席裹土,堆壘炮臺,不日可成。”

天津鎮總兵特克慎嘆:“城大兵單,八百人手,守且不能,戰焉足恃?”

長蘆鹽政文謙道:“鎮臺勿忘,吾等早已募勇四千,大沽口六百兵丁,亦已來援。”

長蘆鹽運使楊霈道:“吾已籌集擡槍五百,吾之蘆團誓死衛津。”

協辦團練大臣樑寶常道:“吾已僱傭白洋澱雁戶,伏於稍直口東南,防賊於水淺處鳧渡。”

謝子澄道:“賊匪已至獨流,吾等誓死一搏,明日皆去稍直口,阻賊進津。”

30日中午,李開芳率前部攻至稍直口,隔濠放炮,清兵無所依託,紛紛後退。謝子澄大聲喝止,親開大炮轟擊。特克慎不便再退,亦令兵勇還擊。楊霈督率蘆團,擡槍齊放。千餘民夫,亦以鋤代矛,吶喊助威。

太平軍攻擊不下,沿堤東奔,遇水中雁戶,以爲善民,大呼救應。雁戶佯應,推舟而前,距離數米,號鑼一聲,排槍轟發。太平軍猝不及防,紛紛倒地,嗷然潰散。

稍直口大敗,李開芳不敢再戰,遂將獨流鎮各木廠所存木料及居民門板、箱櫃、磨盤、石磴等物,俱運至南運河沿岸距靜邑八里許地方,紮成木壘,內實以土,開列六門,爲據守之計。

30日下午,勝保追至靜海。次日,西凌阿、善祿至。勝保斥西、善遲緩,怒摘二人頂戴。隨即兵分兩路,攻擊靜海縣城。

林鳳祥不敵,入城固守。

翌日,林鳳祥調集兵力,由靜海南門出戰。勝保督率全軍,竭力反擊。鏖戰半日,副都統維祿、明慶傷退,勝保眼見兵疲,迅疾撤退。

勝保追戰不力,恐被追責,上奏曰:臣此番由深州追剿逆匪,慮其長驅北犯,即由河間抄赴青縣等處,以期迅速。而沿途積潦成河,各州縣地方遭賊蹂躪,軍馬無從覓僱,糧米爲之一空,士卒負重涉淺,枵腹奔弛,艱苦萬狀。及至靜海城外駐紮,附近村莊非被賊擄即爲水淹。人馬斷糧絕草者業已三日。

咸豐帝諭:賊向已明,僧格林沁部,務必剋日至津!追圍堵截各部,最遲應於二日之內,飛馳至津,違即交部嚴處。

僧格林沁接旨,再不遷延,親率大軍,進抵楊村。

1853年11月5日,勝保乘舟抵達天津城,與文謙、特克慎等協商半日。飭令總兵經文岱率兵五百至獨流西北五慶坨駐紮,防賊刨堤北竄;又令西凌阿、善祿合擊靜海。勝保自率主力,進駐良王莊,以扼獨流、楊柳青之敵。

特克慎道:“僧郡王兵強馬壯,作何機動?”

勝保道:“吾已接諮文,護軍統領達洪阿、侍郎慶祺、副都統鬆玉、佟鑑等即日即至,僧參贊亦率本部人馬,進抵王慶坨,聲援我等。”

林鳳祥聞僧兵至,即將所部一分爲二,於靜海、獨流之間紮營十餘座,勾通李開芳部,以爲聯絡。

11月11日,護軍統領達洪阿至,即率兵兩千,進攻獨流。李開芳依託土牆,開槍放炮,隱蔽還擊。勝保親開八千斤大炮,炮擊過後,勝保飭令慶祺、鬆玉,兵分二路,自運河東西兩岸,分進合擊。李開芳分兵拒敵。勝保眼見東路受挫,親率八旗馬隊增援,又令佟鑑攜帶銅炮,相機而轟。

李開芳多方受敵,勢難兼顧,敗退入城。

勝保首勝,喜疏:賊見我兵無馬隊,因從東面涌出馬隊數百,自深林中抄出,衝入河州對中,欲將天津各隊圍裹在內,勢甚兇猛。奴才在東堤望見賊旗甚近,親帶吉林、黑龍江馬隊二百餘名,列成部伍向東飛奔殺入,因馬匹未到,不能衝擊而奮勇步行掩殺,賊衆披靡。河州、天津各兵見奴才督兵接應,亦各奮力抄擊,槍斃其馬隊穿黃馬褂賊目一名,賊衆不支,回奔亂竄。

咸豐帝亦喜諭:危急之至,各營將領果能皆若汝之奮勇,逆匪不足平也。可見無不用命之兵,總在調度得人,又足見汝之誠意,相孚能鼓舞其心。皆如此勇,足以寒逆膽而伸天討。特發黑狐腿馬褂一件、珊瑚豆大荷包一對,交勝保袛領。古北口提標兵目海騰雲首先撲入林中,將執旗之賊槍斃,以致手受矛傷,外委處世德用槍擊中坐轎指揮賊目,均屬奮勇可嘉,均著賞給六品頂戴並賞戴藍翎。

勝保得賞,攻心更甚,兵分三路,二擊獨流。勝保親率一路,自南攻擊。達洪阿率健銳、火器二營側擊助攻。託明阿馬隊,馳奔東路。佟鑑、鬆玉亦率兵前來策應。李開芳開城對戰,傷亡甚巨,被迫退守。勝保三攻木城不得,遂轉攻靜海。

林鳳祥得悉,遣一精壯小隊,潛出南門,繞後襲擊。

勝保識破,飭令副都統孔廣順迎擊。兩軍接戰二日,相持不下。

1853年11月24日,勝保再攻獨流,先以八千斤大炮轟擊,跨越第一道壕溝,再以擡槍開路,突至第二道壕溝,勝保擂鼓助威,兵勇抵近第三道壕溝,但見樁釘愈密,壕面愈寬,冒險近壘,炮火飛騰,勢難立足。勝保無奈,鳴鑼收兵。

27日,勝保乘霧偷襲,亦無所獲。

咸豐帝諭:擊賊一月,進展甚少。急着勝保激勵將士奮力攻擊,務於十日之內殄滅賊氛,毋再稽延。該逆勢窮思竄,尤須處處佈置,嚴行堵截。現在天寒水凍,到處可通,若將要隘處所鑿冰斷道,使賊匪無從奔脫,剿辦更易得手。

勝保得旨,再攻獨流,炮火未熄;林鳳祥已兵出靜海,突襲勝保後路。清軍腹背受敵,大亂。勝保飭令達洪阿迎擊李開芳,自個親率健銳營抄襲林鳳祥後路,火繩槍、擡槍、神威炮並擊;林鳳祥小腿中彈,不得不退。

勝保亦不追擊,苦笑曰:林、李二賊,勢力尚大,十日期限,難滅賊逆。

是日,西凌阿、善祿軍營忽被大水漫灌,幾成澤國。西凌阿遣人察看,原是林鳳祥決堤放水。西凌阿無奈,只得移駐靜海城南。勝保得悉,遣兵一千,駐守楊莊,以補虛空。又僱傭民夫,挖鑿水壕,以防林軍突圍。

1853年12月22日,冬至時節,數九嚴寒,李開芳負隅木城,仰天長嘆:“天國開路先鋒,滯此木匣兩月,恨不切乎!”

吉文元道:“朔風肆虐,天寒地凍,赤腳薄服,猶覆冰凌,甫行數日,血出沾衣,糧資日匱,戰事仍頻,窘迫痛楚,困苦至極。”

李開芳悲愴道,“即至此狀,亦無言退,天國兄弟,重情重義!吾有一計,當斬妖頭。”

吉文元道:“願聞其詳……”

翌日,獨流木城西北,木門洞開,有衣衫襤褸之兵,四散而去,絡繹不絕。侍郎慶祺偵之,稟告勝保,勝保親臨察看,遂集主力進攻,孰料甫入內營,即陷重圍。

調虎成功,李開芳遂親率主力,出南門,襲擊佟鑑軍營,佟鑑忙令兵勇開炮還擊,天津知府謝子澄、護軍統領達洪阿聞訊,督兵來援。

李開芳詐敗退卻,佟鑑飛馬親赴濠溝邊,掣拽搭接板片,欲斷李歸路。不意板片爲冰水凍結,急不能拔,佟鑑下馬督促,足滑而踣。李開芳拍馬趕到,斬殺佟鑑。謝子澄趕來援助,亦遭炮擊,墜馬而死。達洪阿見勢不妙,自行撤退。兵勇見達遁逃,亦自潰散。四尊四百斤神威火炮,亦棄之不顧。

勝保殺出重圍,怒斥達洪阿無視袍澤、臨陣退卻。

達洪阿反譏勝保指揮無方,擅離職守,旋即彈劾。

咸豐帝諭曰:勝保中夜捫心,亦當知感知懼。乃自逆匪佔據獨流、靜海後,屢次奏報,詞氣矜張,漸有自滿之意。前此我兵誤陷冰坑,致多損折,此次接仗竟至大員陣亡,遺失炮位。該大臣身爲統帥,離營之時竟毫無佈置,及至失事,轉以離營他往,諉過於人,又何以折服將士之心!僧格林沁,駐津兩月,不見親出,可有道理?勝保令汝駐紮獨流要地第六府地方,屢不前行,是何心思?

僧格林沁奏曰:至前敵進仗情形,我兵雖連日出隊,無如該逆詭譎異常,我兵往攻,先必堅守,窺我軍心懈慢,伺隙方出。臣思該逆恃險固守,以逸待勞,我兵如此進攻,似難得力。茲據勝保奏稱,第六府爲獨流要地,令臣相度地勢移兵前進。查獨流地勢除勝保於東面紮營堪以進攻,此外皆系冰水。其第六府地方只有數尺寬堤,雖間有水落處所,地面狹窄,實難安營。況臣移營第六府,與勝保合力攻剿,賊如北竄,又成尾追之勢。因仍扼扎王慶坨,遏賊北竄。

疏畢,僧格林沁又密諮勝保:圍而不攻,步步爲營,重炮狂轟,斷糧絕水,耗死賊逆。

相持三月,太平軍彈盡糧絕,凍死病傷無數;林鳳祥只得退走河間,伐木壘城,浚溝蓄水,據守束城,堅持待援。

僧格林沁道:“逃即無影,遁即無蹤,如此遊移躑躅,死路一條。吾只需畫地爲牢,圈圍、炮擊,循環往復,定殲賊逆。”

勝保道:“吾皇屢令傾兵力攻,速戰速決,逆旨行事,恐怕不妥。”

僧格林沁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傾巢一出,百密有疏,賊若僥倖再遁,虎入山林、龍行湖海,吾等又無機矣!林、李皆虎賁之賊,歷百戰千擊,你我無恙,實乃天佑矣!若操之過急,一經四潰,則散漫無制;若竟不乘勢攻打,又恐該逆得以休息。”

勝保嘆曰:“賊非毛頭小匪,間或幾擊,難有勝算。日日進擊,使之糧絕心亂,庶可奏功。”

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
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