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

嘉興既失,聽王陳炳文驚懼,急召康王汪海洋、堵王黃文金、輔王楊輔清、歸王鄧光明,相商江浙戰事。

陳炳文道:嘉興、宜興、溧陽皆失,杭城、湖州必將不保,吾意,各軍會合,舍浙入贛,另做他圖。

鄧光明道:啓稟聽王殿下,吾以爲,即便撤軍,宜應進軍天京,會合忠王殿下,解救天王。

汪海洋道:安慶、蘇州、無錫皆失,吾軍再無戰力,天京亦將不保,忠殿苦勸,讓城別走,天王弗聽。吾等已堅守杭城半載,彈盡糧絕,無力再戰。

黃文金道:先前可以死守待援,現今各處告急,互不爲援,吾等即退,亦須覓一攻守俱佳之所。

楊輔清道:東乃汪洋大海,南面崇山峻嶺,北方淮妖虎視,只能西入贛地,籌措糧資,支援天京。

鄧光明道:吾部堅守石門,呼應湖州,以待時變。天王有令,吾部隨時回援。而今,吾與麾下諸兄弟一道,誓死守衛石門。

1864年3月28日,左宗棠發令總攻杭州,法國人德克碑督率常捷軍,於饅頭山架炮狂轟鳳山門,轟塌城垣三四丈;蔣益澧、高連升率軍直逼缺口。

陳炳文大呼:彼洋槍隊利擊遠,吾當肉搏以驅之。炳文言罷,親率一隊,馳赴缺處。

兩軍短兵相接,絞戰半個時辰,楚軍死傷數百,總兵高連升、王聯芳傷退,蔣益澧被迫退守城外。

3月30日,蔣益澧親率親兵營,攻擊武林門,一舉突破十里街。

陳炳文聞訊,親率援軍出城阻擊,兩軍短兵復接,戰至天黑,陳炳文退防城內。

陳炳文族兄陳大桂道:既已決定棄城,何不一走了之!

陳炳文道:反戈二擊,走亦從容。傳令各軍並汪海洋部,三更用飯,四更棄城。

31日凌晨,陳、汪二部於瓶窯會合,退防德清。

十日後,李世賢、楊輔清、黃文金、李遠繼、範汝增、黃呈忠等,紛紛趕至。當日,侍王即召各王商討戰局。

李世賢道:忠王令我等分兵攻贛,籌糧援京,我意自皖南入贛,衆王兄何意?

堵王黃文金道:我等全皆入贛,湖州不日即失,湖州一失,左妖揮師北上,圍攻天京,火上澆油矣!我部暫不入贛,即刻援戰湖州,牽制左妖。

輔王楊輔清道:我部亦援助湖州,清妖勢大,我軍節節敗退,然不可不戰,不戰而逃,豬狗不如!

首王範汝增道:洋妖之開花大炮,確屬凜冽,幾炮轟過,城垣已塌;李鴻章之妖軍,個個驃悍,攻守皆不畏死,吾部堅守宜興六日,亦屬饒幸。溧陽之守軍,不戰而降,可惡之極!

楊輔清道:金壇守將盛明文,已堅守二十餘日,且將洋妖殺退,現今金壇金甌無缺。

李世賢道:值天義盛明文,固守金壇,確屬勇猛。洋妖大炮轟塌城垣,妖兵蜂擁而至,盛兄弟親督將士以火罐磚塊石頭舍死撲擊,大破洋槍隊,斬洋將少佐圖依特等三員,殺洋兵百餘人,戈登妖兒身中數傷,踉蹌而遁。然局部小勝,難撼大局;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部妖軍,已非昔日之清妖;非吾全軍拼死一搏,難轉時局。各位不必再論長短,各部速自籌備,東西各奔,再戰妖孽。

衆王協商一日,決意兵分二路,李世賢、陳炳文、汪海洋等西入皖南,攻擊江西,籌措糧資,回援天京;楊輔清、黃文金、李遠繼等,固守湖州,牽制楚軍。

戈登屢攻金壇不得,復又負傷,姑且暫駐溧陽,休養生息。

李鴻章見狀,只得暫停圍攻金壇,致書曾國藩曰:滌帥安好,近來戰事,頗爲不順,嘉興一戰,程方忠、何安泰以下千人戰歿;溧陽一戰,兵傷逾百,郭松林、滕嗣武重傷;金壇一戰,洋槍隊戰死百人,戈登傷退。吾意暫緩攻擊金壇,集中兵力,轉攻常州,常州破,大事且定。

曾國藩聞訊,即令鮑超速率霆軍,轉進金壇。

鮑超以丁父憂爲名,遲不進擊。

曾國藩三番五勸,鮑超方領霆軍圍攻金壇。

值天義盛明文堅守金壇月餘,糧盡援絕,火藥箭矢亦已無幾,盛明文思忖再三,決意剃髮歸降。

鮑超即令一營兵士,入城接防。鮑軍入城,橫戈街頭,無所不搶,無人不欺。

盛明文怒,復閉城門,將五百入城兵丁,全皆殺光。

鮑超怒斥盛明文出爾反爾。

盛明文道:吾部兵戈未卸,爾即肆意欺凌;吾若束手,方纔已橫屍城頭。

鮑超理虧,無言以對;遂飭各部,四面圍攻,擒殺盛明文。

鮑超率軍圍攻二日,不克;復接曾國藩分援江西令,鮑超怒而退軍,行至茅山,怨氣稍舒,謂婁雲慶、宋國永二總兵道:二兄隨吾,嚐盡天下炎涼。區區金壇,唾手可得,不意竟鑄此殘局。

婁雲慶道:鮑帥勿惱,缺餉少糧,不能整肅各部,方致於此。

宋國永道:潤帥逝後,吾部已然偏軍矣!鎮江馮子材,竟可囑我分援丹陽,殊屬可恨。吾等境遇,尚不如這茅山之草!

婁雲慶道:負心多是讀書人,仗義每多屠狗輩。

鮑超笑曰:德生亦飽讀聖賢之書,必是有感而發。茅山不只有草,地形亦宜設伏。吾軍攻而不克,遽然而退,賊必追擊。二兄速速擇地設伏,我等牛刀宰雞,飽餐一頓。

霆軍驟退,盛明文不做他想,率軍追殺,直入伏圈,全軍幾沒。金壇守軍見狀,亦出南門而遁。

金壇即克,常州、金陵之聯頓絕,曾國藩甚悅,然李世賢聚軍十萬,驟然入贛,曾氏遂驚,致書曾國荃:金壇克復,慰甚。鮑軍上援江西,我已飛檄調之。但春霆於元年冬丁艱,力求回籍治喪,我許以打開寧國四面之賊,即準回籍。二年二月春霆求踐前約,我許以打下東壩,乃準回籍。東壩克後,春霆又求踐行前約,我限期五個月,以今年二月底爲度。至三月初,春霆要求甚迫,我又許以克復金陵爲度。此次不待金陵克復而遽令援江,在我則失信太多,在霆則堅求還蜀,此意中之事,亦無可強派之事。

望弟與之再三細商,但借其之名望援救江西,以安江西官紳士民之心。只須宋鎮、婁、馮等率軍以往,不必春霆親往督辦。春霆行至安慶等處,我即具疏奏請準其回籍治喪。一至九江,春霆即可回蜀,宋、婁等帶隊入江西援剿可也。爽約太多,人必不復見信,望弟與霆一一詳說,言此番決無爽約之理,並請春霆速發告示諮文至江,言其即日來援,以安人心,至要至要。

我昨日具疏告病,一則以用事太久,恐中外疑我兵權太重,利權太大,不能不縮手,以釋羣疑。一則金陵幸克,兄弟皆當隱退,即以此爲張本也。

順問近好。調春霆一諮附去,請專送。

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
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