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

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

曾國藩接李鴻章諮,喜曰:李少荃滬上署撫,依葫蘆畫瓢,穩紮穩打,自是幸事;郭雲仙久居京師,難與諸貴人周旋,動輒生咎,虛耗歲月,至滬或有作爲。老九、雪琴攻破金柱關,國葆光復蕪湖;太平府屬莫要於蕪湖一城,尤莫重於金柱關一隘,自攻奪此關,上下各城要隘悉爲我有,從此節節進取,均有可乘之機。軍事權宜專一。惟左宗棠兵滯衢州,再無進展;蔣益澧募勇成否?

趙烈文道:蔣益澧力扼石達開,援桂有功,粵督勞崇光資其餉械,已於湘楚募勇八千,下月或至。

曾國藩笑曰:蔣益澧戇急,吾與潤公素不滿之;季高即倔且戇,二公相處,相得益彰矣。

趙烈文嘆道:多龍鮑虎,所向無敵;潤帥逝後,勇猛不再!

曾國藩道:安慶一戰,多隆阿功最,鮑超第二,老九第三。然老九被賞加布政使銜,以按察使記名遇缺題奏,並加恩賞穿黃馬褂;多隆阿僅被恩賞雲騎尉世職;鮑超仍以提督軍銜,着部優敘。多鮑皆以賞罰不公,再不盡力矣!否則,鮑超霆軍以全力攻擊破碎之寧國,楊逆輔清焉有分兵之力!多隆阿傾兵圍擊陳狗孤立之廬州,半載不能擊破?潤公重則之傾送大把銀兩資財,輕則之執手相看溫良恭儉讓,曾某做不得!曾某坐鎮安慶,靜觀多龍鮑虎作爲。

安慶城破,英王陳玉成退守廬州,命泳天安馬融和率軍北上,會沃王張樂行、奏王苗沛霖,合攻穎上,進圖中原。

不久,玉成再遣扶王陳得才、啓王樑成富、遵王賴文廣、祜王藍成春分赴豫、陝,以圖北京。

遵王賴文廣跪拜再勸:安慶敗後,軍氣大衰,如此分兵四擊,廬州單薄,不足抵禦多隆阿、袁甲三、李續宜三妖之軍。

玉成不屑道:李氏兄弟,攻浙入蘇,風生水起;吾分兵俯瞰豫陝,經略中原,有何不可!

玉成分兵,多隆阿竊喜,即令總兵雷正綰進扎二十里鋪,副都統溫德勒克進扎大蜀山,總兵石清吉進扎十八里岡,將廬州東、南、西面,團團圍裹。

不日,袁甲三督部圍攻廬州以北,十日之內,副將徐鷷進駐橫店、古堆,都司褚開泰攻佔梁園,總兵張得勝攻佔店埠。

陳玉成大驚,急令陳得才、馬融和、張樂行回返廬城,面議軍機。然屢發援書,未見一兵。

玉成無奈,求援天京。

洪秀全接告,敕令護王陳坤書、對王洪春元,率兵四萬,渡江救援。

陳洪二王兵雖渡江,然屢戰屢敗,兵未達廬,已損萬餘。

1862年5月1日,多隆阿發令總攻,半月不到,攻破廬州。

玉成慌不擇路,偕從王陳得德、導王陳仕榮以下三千餘人,逃至壽州東津渡。

苗沛霖聞,邀玉成入城詳談。

玉成欲往。

衆將皆勸:苗某反覆無常,首鼠多端,切勿與共。

玉成道:吾戰安慶,苗圍壽州,相得益彰;吾困廬州,苗攻穎上,兩皆敗歸。苗萬般無奈,復降清妖,然其身在曹營,心卻在我;爾等不見,穎上之戰,苗又私放沃王張樂行。我意已決,即入壽州,合苗十萬大軍,北攻京城,以成大業。

玉成甫入城垣,即被捆縛。

玉成大罵:腌臢匹夫,無賴小人,牆頭一棵草,風吹二面倒,龍勝幫龍,虎勝幫虎,將來連一賊名也落不着!吾今日死,爾明日亡!

苗沛霖道:那又如何,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權借閣下人頭一用,吾再反覆一次!

曾國藩聞陳玉成被縛,喜淚漣漣,即刻焚香祭奠,告慰古人。衆幕僚聞,亦是相互道賀。衆人正自歡喜,探報,曾國荃督率吉字營,連克秣陵關、三汊河、大勝關,進扎雨花臺,距金陵賊城不足四里。

曾國藩大驚失色,急問:彭玉麟、曾國葆現至何處?

探子再報:曾國葆部駐紮三汊河至江東橋,依水築壘,佑護糧道;彭玉麟水師已抵近金陵護城河口,與陸師聲息已通。

曾國藩急道:吾屢次規勸,待鮑軍扎圍寧國,十分穩固,多軍進至九洑洲,再議前進。今鮑超躑躅寧國,多軍頓兵廬州,惟老九孤身直進,謬矣!

未幾,彭玉麟諮稟:江心洲、護城河鏖戰,火烈風狂,人聲鼎沸,賊不知若干官兵,多自慌亂,我軍幸以成功,破此三十餘里之洲夾,否則不易爲攻。

曾國藩喃喃道:愈進愈險,曾國荃、彭玉麟、曾國葆部,速速回撤,待機再戰。

趙烈文道:依九帥之稟性,絕無回縮之理。

曾國藩道:速傳吾令,曾國荃並曾國葆部,速速挖溝築壘,處處皆系兩層,前層力拒城賊,後層堅防援匪。楊載福部並各路水軍,多攜火藥糧餉,速速銜連彭玉麟水師,死保水路暢通。鮑超霆部,切勿再延,速克寧國,疾進高淳、溧水,以爲聲援。

國藩令罷,復又上疏:曾國荃、彭玉麟、曾國葆三部,兵僅萬餘,屯紮南面一隅,洪逆見慣不驚,似無恇懼之情。臣擬調多隆阿一軍前往會剿,趁此軍威極盛之際,四面猛攻,當可得手。此時各省多故,處處須兵,臣愚謂宜以全力會辦江南,光復財賦之區。但使每年能解蘇漕百餘萬石,淮課數百萬兩進京,俾戶部稍資週轉,京師根本之地有恃不恐,則各省可次第剿辦矣。

慈禧太后聞奏,夜不能寐,問詢慈安,亦不能決;再召議政王奕忻議之。

奕忻道:奴才以爲,多隆阿部毋須赴援金陵。大行皇帝有言,得金陵者可封郡王;逆匪吳三桂之後,漢人再無王者;曾國藩倘若克復金陵,亦非幸事。安慶一戰,多隆阿力阻陳玉成逆匪,應爲首功;陰差陽錯,曾氏兄弟賺得;多隆阿必怨,即令赴援,亦不盡力。粵匪陳得才部入陝,陝西大亂,陝西巡撫瑛棨無能制,亟需得力大員督兵入陝。

慈禧太后道:六爺言之有理,哀家亦乃此意。即諭荊州將軍多隆阿,督率本部,由英山趨麻城轉經武昌,順襄陽入陝。

慈安太后道:如此折騰,三月難抵;何不由廬入豫,由豫入陝。

慈禧太后道:僧格林沁部,八里河戰後,勇力待復;勝保一意招撫,不主剿亂;八旗健將,惟多隆阿謀勇兼全,兵略精審,多部折入武昌,用意有三,一、整修時日,由襄陽入陝平亂;二、曾國荃湘部倘若慘敗,多部即刻折返入蘇,會兩浦都興阿部,合攻金陵;苗練沛霖,擁兵十萬,扼踞江淮,實乃大患,勝保主撫,曾國藩、李續宜主剿,撫若不成,兵戎必起,多部駐鄂,隨時入淮。

奕忻道:這苗沛霖,確屬牆頭之草,反覆無常。先爲捻,後爲勝保招撫;先皇賓天,廝竟妄自稱王,此足誅其九族;及粵匪圍援安慶,其以擅殺名,聯粵匪圍攻壽州;壽州既下,復聯粵匪、捻匪圍攻潁州;潁州不得,勝保復至,廝又搖尾乞憐。如此之徒,務必徹剿。

慈禧太后笑曰:如此之徒,竟誑騙陳逆玉成入甕,爲我大清除一巨患,有功小賞,暫赦其罪,着予侍郎銜,其之練勇,只於鳳台周遭,遊動擊匪,擅越屬地,嚴懲不怠。

慈安太后道:多隆阿部入陝,曾國荃湘部孤軍奮戰也。這金陵洪逆,實乃諸賊之首。

慈禧太后道:李鴻章入滬,左宗棠入浙,皆爲曾部臂膀,鮑超霆部,務必移營進逼,速拔堅城,一俟寧郡克復,即由廣德進至高淳、溧水,節節掃蕩,會同金陵水陸各軍,搗穴擒渠。

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前言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
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前言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