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

胡林翼接旨,諮告曾國藩:未授督銜,切勿入川。諮文發畢,胡林翼親抵武昌,攜禮唔會官文。

胡林翼道:宮保老兄,吾等傾全鄂之兵,東擊陳玉成逆賊,可有勝算?

官文道:陳賊雖不懂兵法,然殺技渾然天成,兵法之上,所有殺着,什麼迂迴包抄、避實擊虛、聲東擊西、反客爲主,此賊樣樣精通。都興阿驟患足疾,已赴荊州本任。以吾等之力,乃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矣!

胡林翼嘆道:賊中精銳,只四眼狗一支耳,三十檢點回馬槍,沁漬吾大清將士多少血與淚。

官文道:上月湘勇復克景德鎮,贛省已無賊逆,吾即奏調曾國荃、普承堯部襄助。

胡林翼道:兵將易得,一帥難求。曾國荃、普承堯等,可否聽調;即便聽調,可任差遣;即任差遣,可出真力?林翼入湘之時,曾部業已成軍。楊載福、彭玉麟、蕭啓江、張運蘭等,皆是林翼同儕。亦如前時李孟羣、王國才,吾之軍令,只是勉強可通。

官文道:瞭然。鄂贛湘勇,皆聽命於曾國藩,曾侍郎暫緩入川,諸事迎刃而解。

言畢,官文即奏:桂蜀相隔三千里地,其間溝壑縱橫,萬水橫阻,石逆半載難至。曾國藩入川,難覓賊蹤;碌碌途中,蹉跎歲月,於大事無補。 皖北、皖南、淮北、淮南、金陵、江南,捻、粵各匪,肆虐經年。奴才叩請,曾國藩部,暫且留皖,誅得陳玉成賊逆,再行入川。奴才兵分四路,步步爲營,兼護餉道,臨期互相策應,相機前進。

曾國藩接入川聖旨,延宕十日,方纔起身,1859年9月7日,抵湖北黃州。

胡林翼道:官文奏文已發,聖旨不日即至。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滌兄中等年紀,切勿想入非非。

曾國藩道:入蜀倒也清靜,天府之國,任由逍遙。《孫子兵法》真跡,途中偶得,送與潤芝。溫甫逝後,季弟國葆,一意殺賊,爲兄復仇,國葆變貞幹,洗心又革面,委身爾處,可否虧待?

胡林翼道:滌兄慧眼,偶呈拙放;貞幹才識俱佳,吾已促其回湘募勇,砥礪時日,必勇冠三軍。此本兵法,吾尋覓久矣!謝過謝過。陳玉成、李秀成二賊遊擊金陵,勝保、和春疲於應付,滌兄不急乎?

曾國藩道:吾即入川,不急不急,連日行程,口乾舌燥,茶酒有否?

胡林翼笑曰:滌兄看似心不在焉。

曾國藩道:實則心猿意馬,吃肉喝酒,與君對酌,以銷愁憂!

1859年9月9日,曾國藩接“暫不赴川,改圖皖省”諭旨,急謂胡林翼:皖北粵捻各匪蔓延日廣,南爲金陵、蕪湖之援,北爲齊豫數省之患。自安慶至宿亳千餘里,皆有賊蹤。勝保、翁同書兩軍相隔既遠,兵餉並絀,東北各路亦無協剿之師。誠如聖諭,非由楚省派兵馳援,不能牽掣賊勢。石逆離蜀尚隔三千餘里,粵黔兩省萬山叢雜,賊多食少,勢難遽達蜀境。皖鄂接壤,途徑紛歧。上年李續賓銳意深入,中道挫衄。今懲前此之失,須合全力圖之。援湘馬步各軍,速即調回。大軍兵進,須分四路。南則循江而下,一由宿松、石碑,以規安慶;一由太湖、潛山,以取桐城。北則循山而進,一由英山、霍山,以取舒城;一由商城、六安,以規廬州。南軍駐石碑,則可與楊載福黃石磯之師聯爲一氣;北軍至六安州,則可與翁同書壽州之師聯爲一氣。如此行軍,後呼前聯,或可有成。

胡林翼笑曰:滌兄胸有乾坤,官文亦道瞭然。吾最近挖得一猛人,滌兄想識否?

曾國藩道:潤芝所見,朝思暮想。

胡林翼道:戶部主事閻敬銘,氣貌不揚,而心雄萬丈。綜履名實,居心正大。此公非知財事,官場事情,亦是一流。官文馭下不嚴,用財不節,吾恐誤疆事,甚憂之。閻敬銘曰吾誤矣!本朝不輕以漢大臣專兵柄。今滿、漢並用,而聲績炳著者多屬漢人,此聖明大公善於御人之效。然湖北居天下要衝,朝廷寧肯不以親信大臣臨之?夫督撫相劾,無論未必勝,即勝,能保後來者必賢耶?且繼者或厲清操,勤庶務,而不明遠略,未必不顓己自是,豈甘事事讓人?官文心無成見,兼隸旗籍,每有大事,正可借其言以伸所請。其失僅在私費奢豪,誠於事有濟,歲糜十萬金供之,未爲失計。至一二私人,可容,容之;不可容,則以事劾去之。彼意氣素平,必無忤也。此公身正廉潔心細如髮,吾嘗與之徹夜暢談。

曾國藩道:閻氏敬銘,吾已記下。東南大局,因兄而定,潤芝切勿廢寢忘食,沉湎軍務,修身養性,來日方長。

胡林翼道:此之軀殼,無妨無坊。陳玉成兵潰滁州,身縮明光;李昭壽巧施離間,李秀成孤立江緣,現正是進兵圖皖之際,先取石碑要隘,阻斷太湖、安慶之聯,吾已飭令鮑超、唐訓方嚴守太湖各營,多隆阿、蔣凝學勵兵秣馬,摟草打兔,先拿石碑開刀。

曾國藩道:多龍鮑虎,可抵一陳;李續宜、蕭啓江、張運蘭自湘返回,吾即如虎添翼。屆時四路齊動,霹靂一擊,安有陳逆立足之地。

胡林翼道:四路大軍,五萬之衆,每月耗銀三十六萬兩,湖北自籌二十餘萬,尚短十餘萬。部撥秦晉蜀三省月餉各五萬兩,一年之計,十不獲一。近年兵事,不患將士之不勇,而患餉糈之不給。

曾國藩道:以湖北十府一州之力,供江皖一歲數百萬之軍需,潤芝之力,已屬鼎力。

胡林翼忽地愴然,道:去歲如九、溫甫逝後,吾即甚難入眠,夜以繼日,憂思成痼,精力已大不如前。

曾國藩強忍悲痛,一字一板道:吾即飭令各處,廣求名醫,調理潤芝身軀。時不吾待,李續宜、蕭啓江、張運蘭不至,吾即兵分二路,先行進擊。北路翁同書,攻霍山,取舒城。南路即以潤芝意,鮑超圍太湖,多隆阿取石碑。

胡林翼道:翁同書一介書生,難擋一面,可令餘際昌部,北上聲援。近來,沅甫連克吉安、景德,將星一顆,冉冉而起!

曾國藩道:沅甫圍城尚可,野戰不及多龍鮑虎之一成,亟需歷練;五成火候,吾即飭其北渡殺賊。

1859年9月24日四更時分,多隆阿率軍四千,潛抵石碑。兵馬稍歇,多隆阿分出三路疑兵,大張旗鼓,攻擊東、南、北三門;隆阿自率主力,出其不意,拆取城外木壘,越濠爬城,攻破石碑。

石碑輕破,鮑超心動,即集全軍,架設雲梯,攻擊太湖,鏖戰一日,傷亡甚衆。

胡林翼飭令鮑超:李續宜未至,切勿攻堅,首以絕賊援應爲勝算。又令多隆阿,浚濠築壘,養精蓄銳,靜待陳玉成至。

翁同書接諮,兵出六安,圍攻霍山。霍山兵寡,霍山守將、崇天福藍承先求援廬州。吳如孝圍魏救趙,西擊四十里鋪,劍指六安。翁同書恐六安有失,急急撤圍。

10月4日,撫標右營參將餘際昌,率兵三千,進抵英霍要隘大楓樹嶺。霍山守將藍承先不敢怠慢,親往堵截。翁同書再出六安,復圍霍山。

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
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