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

慈禧太后接李鴻章奏摺,思索再三,復傳諭曰:曾國藩著回兩江總督本任,暫緩來京陛見。江蘇巡撫李鴻章著授爲欽差大臣,專辦剿匪事宜。張宗禹逆匪進逼華陰,左宗棠、喬松年務必火速入陝。

曾國藩接旨,奏曰:即日即交卸欽差大臣關防,齎送徐州,交李鴻章行營。欽奉諭旨,飭臣竟回本任,臣自度病體不能勝兩江部督之任,若離營回署,又恐不免畏難巧取之譏,請仍在軍營照料一切,維繫湘、淮軍心,庶不乖古人盡瘁之義。

慈禧接奏,諭曰:曾國藩請以散員仍在軍營自效之處,具徵奮勉圖功,不避艱險之意。惟兩江總督責任綦重,湘、淮軍餉,尤須曾國藩籌辦接濟,與前敵督軍,同爲朝廷倚賴。該督忠勤素著,且系朝廷特簡,正不必以避勞就逸爲嫌,致多顧慮。

趙烈文觀瞻諭旨,謂曾國藩道:滌帥遲不回署,李少荃難以欽任,煩請三思而行;沅甫彈劾官文,滌帥切勿袖手。

曾國藩道:徐州距此六百里之遠,吾若驟撤,此地虛空一片;且待前方稍有勝機,再論去留。凡權要之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沅甫糊塗,左帥雖橫行一時,尚未彈劾如官文、胡加玉之顯貴者。吾即上疏,大加褒揚官督之餘,嚴斥沅弟蠻橫,以爲轉圜。

賴文光與張宗禹別後,穿越黃河古道,再返魯西南,自鄆城至沛縣,自北而南,縱跨四百里,往返攻撲運河防線,鏖戰月餘,無能破防。

賴文光謂魯王任柱道:妖軍四散,曾妖孤駐周口境內,何不速去圈圍,取妖狗頭,一了百了。

任柱道:擒賊先擒王,事不宜遲。

賴、任言罷,即集全軍,千里奔襲,五日即抵陳州城下。

曾國藩急遣親兵迎擊。

趙烈文道:啓稟滌帥,賊勢浩大,不可輕出,負城頑抗,以待援軍。

曾國藩道:鮑超霆軍屯駐荊紫關,防張捻回竄;劉松山湘部由汝、洛北進,力保黃河,扼張犯晉;二部皆不可撤。銘軍炮隊輜重巨,十日難至。周盛波、張樹珊二軍,亦是一二日行程。吾若示弱,匪必猖獗;傳吾軍令,親兵營速出城外,鑼鼓喧天,列炮結陣,以懾敵膽。

曾兵氣盛,賴文光不敢接戰,遂泅渡沙河,一路長驅南下,直奔湖北而去。

曾國藩急飭周盛波、張樹珊二軍躡蹤追剿。

12月初,劉銘傳率銘軍追至周口,謁見國藩,客套幾許,銘傳急欲入鄂。

曾國藩不允,道:銘軍往返奔波,疲勞太久,歇息三五日,赴鄂不遲。去歲以來,省三克復黃陂,鏖戰濟寧、雉河、阜陽、扶溝,戰功最偉,勞苦尤甚。吾即五案並保,爲省三開單請獎。

劉銘傳道:啓稟滌帥,劉某無能,剿匪無力,致使滌帥功敗垂成。

曾國藩道:無關省三事,所謂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足!賴捻入鄂,氣數盡矣!盛、樹二軍已先行追剿;郭松林、彭毓橘二部正於德安堵截;劉秉璋軍至,省三即與其合爲一路,揮師入鄂;張捻如不回返,鮑超霆軍,亦可入鄂接應;另,李昭慶一軍,亦由皖赴鄂,夾擊賊匪。

劉銘傳別後,國藩再疏:欽奉諭旨,恭折馳報,再陳下悃,仍請開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缺……

未幾,國藩附片又奏:賴、任一股竄擾孝感,鄂軍接仗獲勝,檄調劉秉璋與劉銘傳合爲一路,探蹤追剿。吏部主事錢應溥在營效力,請加四品卿銜。去歲劉松山、張詩日等軍在西華、上蔡、新野等處大勝,匯案請獎。酌提安徽丁漕,加該省兵勇之餉……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曾國藩剿匪無力,竟扯雞毛蒜皮。速傳上諭:曾國藩當仰體朝廷之意,爲國家分憂,豈可稍涉疑慮,固執己見!著即懍遵前旨,剋期回任,俾李鴻章得專意剿賊,迅奏膚功。

兩宮諭旨切責,曾國藩不得不從,思忖再三,奏曰:臣即遵旨回駐徐州,暫接兩江總督關防。臣病體未痊,仍懇另簡江督,而臣以散員效力行間。至中外交涉事件,素未講求,請旨令兩淮運司丁日昌護理通商欽差大臣關防,必能有裨時局。

趙烈文再勸:啓稟滌帥,探報,張宗禹逆匪,圍攻華陰月餘,現已渡過渭北;鮑超自請移師赴鄂,先剿賴、任一股。戰事緊急,煩請滌帥速與李鴻章交接。

曾國藩道:前方危急,吾豈能置之不理。速傳吾令,劉松山、張錫嶸等速由潼關入秦,躡蹤追剿;張逆倘不復返,鮑部即行赴鄂。

趙烈文道:滌帥欽任已卸,若有勝仗,功在李少荃名下;然戰事倘有不順,滌帥必爲他人作嫁衣裳。

曾國藩道:吾豈不知,臨近年關,不便妄動;年關一過,即行赴徐。鮑超霆軍南下,會合銘、盛、樹及郭松林、彭毓橘五部,湘、淮二軍,合有七萬餘人,於鄂東會剿賴、任逆匪,其之盛狀,不能親歷,甚撼甚憾!

慈禧太后接奏,怒曰:曾國藩不識好歹,以病爲因,屢屢推卻;江督之任,哀家倘若賜予他人,其睚眥之怒,必定直貫雲霄。

慈安太后道:推卻一二,謙謙君子;再三執拗,腐儒鈍拙。曾國藩誅滅洪逆,功成裁軍,大節無虧;所謂狡兔不死走狗不烹!捻匪未滅,一切隱忍待之。曾國荃以後,左宗棠亦彈劾官文與左右上下皆無一正人,綿森、譚廷襄查證,官文確有擅用捐銀之過。

慈禧太后道:姑念官文前勞,原其尚非貪污欺罔,優與保全,解總督,仍留大學士、伯爵,罰俸十年。湖督一職,暫由譚廷襄署理。速傳上諭,李臣鴻章、曾臣國荃務必竭盡全力,剿除賴捻於入鄂之初,切勿致賊復溢,肆虐兩湖。

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
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