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

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

李續宜病重,曾國藩哀嘆:吾冀希帥勘定皖北,復行東進;天作之選,已然無望矣!多公全軍援秦,一去不返。袁午橋開缺以後,病勢甚重,不知能否再駐臨淮?午、希、多皆去,我須兼顧淮北,精力萬萬照管不到。江楚皖豫諸將帥,惟潤帥能調和一氣,聯合一家。鄙人雖有聯絡之志,苦於才短性懶,書問太疏,不能合衆志以成大事。潤帥逝前,薦希庵撐持大局,希帥以後,後起難繼!

幕僚趙烈文道:滌帥勿慮,陳玉成後,皖北再無大敵;苗練十萬,反覆之徒,不足爲慮;捻匪遍地,烏合之衆,無須掛齒。

曾國藩道:陳狗沒後,皖北可緩。沅甫該軍圍逼金陵,地大兵單,毫無應援。洪逆老奸巨寇,以官兵爲數無多,常挑悍賊前來撲營,我軍苦戰苦守,甚爲艱難。少荃至滬,先斬馮日坤,威懾綠營,提振軍威,戰則勝之;後疏劾道府數人,去吳煦之羽翼;復又關釐分途,以釐濟餉;少荃真乃人才也。

趙烈文道:九帥屯兵雨花臺,連破楊輔清、洪元春、李明成三僞王;李昭壽部力扼僞陳坤書逆匪,攻破石埠橋十餘賊壘;鮑超克復寧國,得降卒六萬;左宗棠兵抵衢州,步步進逼;李鴻章自滬西大捷後,復又光復浦東。如此之勢,一二年內,必定剿滅粵逆。

曾國藩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月之內,賊之援軍,必定蜂擁雨花臺,大戰在即,攸關湘軍之生死存亡;速傳吾令,鮑超霆軍,毋須休整,速向高淳、溧水機動,勾通雨花臺之聯。浦東即得,李鴻章部,速攻滬西之青浦,拖住李秀成逆匪之主力。左宗棠部,全力圍攻衢州,堅扼李世賢逆匪,使其無抽身之機;蔣益澧於湘募勇既成,毋須再延,兩月之內,務必抵達衢州戰場。李秀成逆匪,攻滬半載,洋槍洋炮,得獲許多;曾國荃並曾國葆部,務必再浚深濠,加築戰壘,增添炮臺。彭玉麟並楊載福水師,務必戮力同心,將各地之軍餉、皖贛之兵員、蘇滬之物資,連綿不斷,運抵金陵城下。

鮑超接令,躑躅十日,方纔進擊,醫官稟報,軍中吐瀉之病,愈來愈衆,此病甚烈,不及一晝夜即死。

鮑超驚懼,道:吾忙於攻城,疏忽將士,罪該萬死!速稟滌帥,吾軍士勞苦太久,疾病甚多,應稍爲休息再行進兵。速傳吾令,各營病患,務必分而居之;各營兵將,患病與否,務必皆飲湯藥,有病去病,無病強身。違令者,嚴懲不怠!

醫官道:啓稟鮑帥,此乃瘟疫也!

鮑超道:吾豈不知!速速救治病患將士,再言瘟疫二字,定斬爾首!

曾國藩接報,驚道:沅甫來報,亦言軍中盛行瀉病。速傳吾令,張運蘭部,速至寧國,協助鮑部。

趙烈文道:去歲常熟、無錫、嘉興,瘟疫盛行,死者枕藉。今朝莫非已傳至金陵、寧郡。

曾國藩道:大兵之後,必有大疫。深恐病者太多,戰守皆無把握,數年來千辛萬苦,戰爭之地由尺寸而廣至數百里,倘有疏虞,何堪設想。惟滬地李少荃處,來往諮信,並無疫病一說,少荃攻東擊西,氣勢甚盛;再飭李少荃淮軍,即行圍攻青浦、嘉興,遲滯李秀成逆匪回援金陵。

李鴻章接令,即飭副將程學啓督率淮軍主力,並華爾常勝軍,合攻青浦。

1862年8月2日,程學啓率部抵達青浦城下,5日,華爾常勝軍亦至。

程學啓謂華爾道:兩軍聯攻,槍炮齊發,城垣必破。城破之後,賊必潰奔,吾復於城外設伏,徹殲賊軍。

華爾道:我野戰炮轟破城牆,即可搖旗而上。

7日,淮軍、洋槍隊聯攻青浦。

太平軍堅撐二日,死傷慘重,被迫撤離。

李秀成聞,急召輔王楊輔清、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襄王劉官芳、納王郜永寬、奉王古隆賢、孝王胡鼎文、航王唐正才、相王陳潘武、首王範汝增,來王陸德順、護王陳坤書、補王莫仕葵等,再議援京攻滬事宜。

李秀成道:上月,吾已將蘇州之財米軍火,解送天京,天京城大牆闊,固守兩載,絕無問題。湘妖由上而下,利在水軍,我勞其逸,水道難爭;湘妖連勝,氣勢正銳。吾不欲與戰,兩載以後,湘妖兵久而必無鬥戰之心,然後再與之戰。

楊輔清道:啓稟忠王殿下,曾國荃妖軍,每圍一城,並不攻堅;其浚濠兩道,內築堅壘,前拒城軍,後抗援兵;吉安、景德、安慶,全皆如此。今又復施此伎倆,我不與之戰,正合妖意,懇請忠王殿下,切切不可掉以輕心。

李秀成道:曾妖甫臨京城,天王三詔追救京城,今又問我何不啓隊發行,復問我意欲何爲,復再問我身受重任,而知國法否,若不遵詔,國法難容!天王詔急,我豈不知利害。我意,大軍兵分三路,楊兄輔清部,攻擊寧國,牽制鮑妖霆軍。陳兄坤書部,圍攻當塗金柱關,斷妖之糧道。我率郜永寬、陸德順、李世賢等十三王兄,集合主力,圍攻雨花臺。各王速做準備,下月此時,進擊天京。另,慕王譚紹光、主將蔡元隆,速自蘇州、崑山、嘉興等處,調兵十萬,反攻青浦。

譚紹光、蔡元隆得令,兵分南北兩路,圍攻青浦,連擊六日,未近城垣。

譚紹光道:妖軍憑藉洋槍洋炮,負城頑抗;我部傷亡逾千,未得便宜。不如棄此堅城,轉攻上海,調妖出城,野戰殲之。

蔡元隆道:攻其必救,即集全力,攻擊上海以西之北新涇、法華鎮、漕河鎮、新閘等要隘,與妖決戰。

8月23日,譚紹光、蔡元隆率軍逼近上海,圍攻北新涇況文榜部,降將劉玉林督玉字營應援,旋被圍殲;守備熊得春率部前往,亦被斬殺。

李鴻章驚懼,密飭記名提督況文榜嚴守待援;又令,副將王東華、參將張遇春督率本部,就近應援;程學啓、郭松林、滕嗣武、韓.正國等部,即出青浦各地,自後攻擊;劉銘傳、吳建瀛等四營,速棄金山衛,北上圍堵。華爾洋槍隊、黃翼升水師,亦速赴援。

26日,程學啓等趕至北新涇,甫抵城垣,即被太平軍重重圍裹,通判韓.正國率部反擊,身中數彈,重傷而亡。程學啓、郭松林等苦戰數時,艱難撐持。

27日,李鴻章偕知縣李鶴章率兵三千,抵達北新涇。

是日黃昏,李鴻章一聲令下,程學啓、況文榜、郭松林、滕嗣武、李鶴章等,各率本部,傾出城壘,併力死戰。

譚紹光、蔡元隆戰至深夜,力有不逮,退避三舍。

翌日,譚紹光、蔡元隆整軍再戰,亦不能敵,遂退守嘉定。

淮軍大勝,鴻章大喜,謂記名提督況文榜道:前年丹陽一戰,張殿臣大敗,惟況兄全軍而退,今又堅扼北新涇,制敵死命,況兄戰力,果不一般。

況文榜道:張帥血性,吾隨張帥征戰之日,大人轉戰祁門,亦是快哉。

李鴻章窺況一眼,再不搭理。

副將程學啓道:啓稟中丞大人,華爾之洋槍隊,實不仁也!攻破賊壘,攫米掠銀,目空一切。

李鴻章道:松江城破,華爾即以缺餉名,公然敲詐米鋪,搜抄官署,得銀二十餘萬兩,長此以往,廝即成匪。如無常勝軍,吾可戰賊?

衆將皆曰可。

李鴻章道:譚逆連敗,李逆秀成必定復來。各營切勿懈怠,稍歇時日,整軍再戰。淮陽鎮總兵黃翼升,即偕淮揚水師副將王東華、參將張元龍,速攻澱山湖,扼制入滬水路。副將華爾,速率本部,南入浙境,進擊慈溪、寧波沿海地方。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前言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前言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