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寵愛

那日,吳津與李淳業在書房裡坐了半宿,曹芳蕤知道後,心裡是很高興的,吳津身爲長史,對李淳業既有臣子的恭謙,又有長輩的諄諄教導,對李淳業的忠誠毋庸置疑。

但因着先前那些事,李淳業對一切都失了信心,也不怎麼願意見吳津,覺得自己對不起這些屬臣幕僚的期盼,不過今日他倆相談甚歡,着實是好事一件。

吳津欣慰之餘,也好奇李淳業爲何有如此改變,王小虎沒把他當外人,悄悄告訴他姚先生的事,吳津對此更加好奇,便想着要去見見姚先生,卻未想二人竟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之交,這都是後話。

李淳業的改變連蓁娘都發現了,兒子與兒媳跪在跟前行禮,蓁娘敏感的察覺到兒子身上那股子陰鬱已經完全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沉穩、自信。

她雖不知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但對於兒子的改變是歡喜的,不管怎麼樣,他能振作起來就好,至於太子之位,他願意去爭自己就全力支持,若他不願意,安穩度過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蓁娘已經想開了,萬事皆有定數,就如同她曾經發出過的感嘆,每一個選擇都代表了不同的結果。

作爲皇子,二郎不一定就非做皇帝不可,做一個賢臣也不錯,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中間對得起父母、自己,也就罷了。

“去給你們母親請過安了嗎?”

照例的問話,李淳業抿着笑點頭,“請過安了,這幾日秋高氣爽,芳蕤在夏天做了些枇杷膏,正好今日進宮,呈給父親母親,給阿姨做的是梨膏~”

秋季天氣冷熱反覆,最易着涼咳嗽,枇杷膏常見,但正是這些細微處也體現了他們的孝順,蓁娘覺得很好,“不管你母親接不接受這份心意,爲人子女就要有個樣,這都是你們應該做的!”

曹芳蕤柔聲道:“阿姨放心,郎君和我都記着呢,母親對我們態度不冷不熱,可我覺得,她心裡已經接受了~”

蓁娘輕易不在皇后眼前晃,生怕惹得她生氣,與皇后說的話還不如五日一進宮的兒媳多,既然兒媳都這麼說了,她也鬆了口氣。

又笑眯眯問道:“你們這些日子在忙什麼呢?”

李淳業便高興的提起今年收穫了多少糧食,又得到了哪些體會,最後感嘆一句:“若不是親力親爲,哪裡就知道糧食得知不易呢!”

“想想以前時有揮霍,心中很是愧疚……”

蓁娘對他種田一事沒有任何反對,甚至是高興的,宮裡沒有人比她清楚,身爲一個普通百姓最渴望的不過是吃飽穿暖四個字。

不管二郎想做君還是臣,能對百姓懷有一顆憐憫之心,已經很難得了。

只是聯想到十一歲時就能說出百姓不易的寄奴,蓁娘不免嘆氣,二郎比起他,真的是差了一大截。

她臉上的笑不免淡了些,曹芳蕤見狀關心道:“阿姨怎麼了?”

蓁娘怔了一瞬,立即搖頭,“無事……”

她側目看了兒媳一眼,猶豫的說起一事:“三郎……婚期臨近,不管怎麼樣,你們總歸是親兄弟,你成親時他丟下一切跑前跑後,如今你父親看重他甚於你,那也是他的造化……”

“至於你,得空還是去打個招呼,問問他需要做些什麼纔是……”

雖是親兄弟,可爭得是皇位,三郎比二郎優秀,蓁娘心情也很複雜,但無論如何,三郎對二郎從沒用過手段,倆人漸漸疏遠,其實被人議論小氣的人是二郎。

蓁娘不願他揹負如此名聲,又顧忌着兒子的心情,所以才如此問。

卻沒想到,李淳業十分平靜的點頭,“阿姨說的是,我與三郎是親手足,本就該相互扶持,如今雖處於對立,但也不能做出讓父親傷心的事。”

“三郎那邊我已經去過了,他跟我也是一樣的想法,咱們兩個不管誰做太子,都是父親決定的,父親公正嚴明,如果最後選擇了三郎,那我也必須保持輸家的風度!”

蓁娘微怔,視線轉向兒媳,只見她秀美的面容上沒有一絲驚訝,顯然,小倆口已經是商量過了,既然如此,蓁娘也不便再說什麼了。

“你能這麼想,就說明有些事已經想通了,事在人爲,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算結果不盡人意,也就沒有遺憾了……”

“嗯。”李淳業認真的點了點頭,“對了阿姨,之前不是說給丹娘選駙馬嗎?父親看中哪家郎君了?”

說起女兒的婚事,蓁娘皺起了眉頭,有些煩躁的捋了下袖子,“你父親那邊還沒有消息,我也不知道他看中誰了,不過他答應過我,會讓丹娘去相看相看,她喜歡誰就選誰。”

既是這樣,那爲什麼看起來不太高興呢?

李淳業不好問這話,用眼神示意妻子,曹芳蕤想了想,問蓁娘:“阿姨,那丹娘知道嗎?”

“我還沒告訴她呢……”蓁娘搖頭,“那些小郎君也是出身高門,雀屏中選這事他們恐怕不能接受,而且我也怕風聲傳出去別人對丹娘有看法,你們也別到處說知道嗎!”

“知道了~”李淳業和曹芳蕤趕緊應是。

他們又旁敲側擊的問了生母關於父親的事,都被蓁娘一兩句話糊弄過去,很明顯,她一點也不想說起與李暉有關的事。

李淳業見狀不免有些着急,他從小就知道父親對於生母來說有多重要,可能比他們兄弟姊妹幾個還重要,但因爲他不爭氣,生母跟父親之間生出隔閡,他又是愧疚又是心急。

近來父親頗爲寵愛慕容美人,聽聞她性子溫柔,且能歌善舞,又比父親小了快二十歲。

縱使生母養尊處優,可歲月一點不留情,她的眼角眉梢也有了細紋,若生母和父親之間一直僵着,那以後的日子可怎麼辦……

蓁娘哪裡不知道孩子們是心疼她,但不管李暉和她之間出了什麼問題,在她心裡,他都是最重要的那個人,她永遠也不會當着孩子的面說他的任何不好。

她趕在李淳業開口之前下了逐客令,李淳業無法,只得拉着妻子憂心忡忡的離開了。

屋裡重歸安靜,容娘給她重新換了碗熱茶,輕聲道:“娘子不是去求了一尊送子觀音麼,今日怎麼不拿出來給王妃?”

蓁娘懶洋洋的歪在憑几上,端起熱茶抿了口,慢悠悠的解釋:“他們成親都一年多了,可還沒個好消息,二郎幾次都在我面前打掩護,也是怕我責怪芳蕤,其實芳蕤纔是最難受的……”

“孩子這事不可強求,他不來那是緣分未到,我想了半天,若真的拿出那尊送子觀音,恐怕芳蕤出了這個門就要哭,她是個什麼人你也看見了,我也捨不得怪罪她……”

“這倒也是……”容娘嘴角揚起一抹無奈的笑:“世上到哪裡去找娘子這樣的婆婆呢!”

“你對王妃的愛護,就是親母女也極少見的~”

蓁娘卻長長的舒了口氣,“她是個好孩子,聰明,伶俐,二郎娶了她算是娶到了寶,我只擔心一件事,三郎就快成親了,若他先生下阿郎的長孫,恐怕阿郎對三郎更喜歡了……”

都是庶出,本來二郎長了一歲,應該比三郎有更多優勢,誰知他卻落在弟弟後面,若能生下長孫,陛下肯定歡喜。

老話說隔輩親,陛下看見大孫子,對二郎有再多的不滿都能化解,可要是這一次還是讓三郎得了先,那二郎可怎麼辦!

容娘覺得頭疼,想來想去,還是把目光停留在羊脂玉的送子觀音上,“要不,咱們悄悄的送去王府,不管吃藥還是拜佛,總要押一個吧!”

蓁孃的心有片刻動搖,但最終還是搖頭。

兒媳在孃家也是掌上明珠,自從嫁給了二郎,她是庶婆婆,多的忙也幫不上,王府裡大小事她都咬着牙自己扛起來,如今二郎能振作起來,她也費心不少。

若自己真的把孫子看的比兒媳還重,那可真是傷人心了,蓁娘做不出來這種事,只是觀音都請回來了,容娘問她怎麼辦。

蓁娘覺得頭疼,半天才想起一個人,輕聲道:“說起來,後廷也有好幾年沒個喜訊了,我看阿郎還挺喜歡慕容氏的,過幾日你把觀音送去曉風堂吧,算是我給她的生辰賀禮……”

慕容氏是十月中旬的生辰,李暉早已下令會在曉風堂爲她慶賀,隨着時間越臨近,宮人們都腳打後腦勺的忙碌起來。

衆妃妾心裡酸溜溜的,但李暉樂意,慕容氏低調會做人,衆人也不敢當面把不滿說出來。

有人跑到皇后跟前抱怨的,都被皇后不輕不重的呵斥了幾句,還說以後再敢吃醋爭寵,便跟呂充儀作伴去。

呂充儀犯了宮規,已經閉門思過六七年了,若不是萬壽節和千秋節她出門給兩位主子磕頭祝賀,大明宮都要忘了還有這麼一號人物。

皇后這個威脅很是見效,之後不管李暉怎麼寵着慕容氏,都無人敢置喙了。

蓁娘既不是主母,又不用巴結慕容氏,卻送一尊送子觀音給慕容氏,她自己都能想到這個賀禮一拿出來,在場的人會是什麼表情。

她莫名的有些期待那個場面了,阿齊肯定會罵她、阿惠是一臉無語、阿錦百思不得其解、其餘人都是驚訝,那李暉會是什麼臉色呢?

蓁娘忍不住嘿嘿笑,嚇得容娘以爲她怎麼了呢~十月中旬,曉風堂張燈結綵,院子裡裡外外佈置了一番,每一個上門的人第一眼是羨慕,第二眼就是嫉妒了。

姜氏和秦氏帶着侍女結伴而來,立時就被院子中間那座兩丈高、三丈寬的錐形菊山所震住了……

作者有話要說:

來來來,搞事搞事

第175章 着急第189章 出氣第95章 震驚第242章 怒火第95章 震驚第222章 下手第146章 心疼第17章 招待第213章 痛哭第264章 主動第4章 心意第89章 溫馨第168章 嘲諷第289章 喜悅第3章 家事第186章 教導第119章 離開第82章 不同第117章 安慰第75章 心意第287章 思念第46章 二郎第15章 來客第117章 安慰第96章 爭取第135章 教訓第277章 晉王第288章 姑嫂第147章 任性第31章 日常第238章 和好第242章 怒火第132章 悠閒第125章 心疼第80章 婚事第140章 遇見第295章 阿瑞第97章 曲江第67章 打賭第166章 解釋第46章 二郎第183章 賭氣第286章 交代第227章 處置第109章 中風第193章 誤解第130章 冥婚第182章 嫌隙第265章 選擇第104章 喜訊第175章 着急第267章 立儲第5章 回家第253章 復爵第225章 幫助第107章 爭吵第85章 裂縫第267章 立儲第224章 不理第297章 薨逝第283章 傾訴第60章 深意第154章 提醒第132章 悠閒第163章 拒絕第103章 不滿第100章 賭氣第172章 篝火第172章 篝火第106章 反擊第59章 長牙第141章 心疼第100章 賭氣第7章 阿珠第223章 早產第39章 千秋第212章 子嗣第177章 跛足第262章 趁機第187章 心意第301章 終章第231章 攜手第99章 不滿第236章 幫助第67章 打賭第192章 和好第296章 陰天第162章 忍耐第230章 長孫第63章 距離第39章 千秋第9章 父子第127章 怒罵第2章 鄉下第182章 嫌隙第117章 安慰第227章 處置第134章 挑釁第130章 冥婚第106章 反擊
第175章 着急第189章 出氣第95章 震驚第242章 怒火第95章 震驚第222章 下手第146章 心疼第17章 招待第213章 痛哭第264章 主動第4章 心意第89章 溫馨第168章 嘲諷第289章 喜悅第3章 家事第186章 教導第119章 離開第82章 不同第117章 安慰第75章 心意第287章 思念第46章 二郎第15章 來客第117章 安慰第96章 爭取第135章 教訓第277章 晉王第288章 姑嫂第147章 任性第31章 日常第238章 和好第242章 怒火第132章 悠閒第125章 心疼第80章 婚事第140章 遇見第295章 阿瑞第97章 曲江第67章 打賭第166章 解釋第46章 二郎第183章 賭氣第286章 交代第227章 處置第109章 中風第193章 誤解第130章 冥婚第182章 嫌隙第265章 選擇第104章 喜訊第175章 着急第267章 立儲第5章 回家第253章 復爵第225章 幫助第107章 爭吵第85章 裂縫第267章 立儲第224章 不理第297章 薨逝第283章 傾訴第60章 深意第154章 提醒第132章 悠閒第163章 拒絕第103章 不滿第100章 賭氣第172章 篝火第172章 篝火第106章 反擊第59章 長牙第141章 心疼第100章 賭氣第7章 阿珠第223章 早產第39章 千秋第212章 子嗣第177章 跛足第262章 趁機第187章 心意第301章 終章第231章 攜手第99章 不滿第236章 幫助第67章 打賭第192章 和好第296章 陰天第162章 忍耐第230章 長孫第63章 距離第39章 千秋第9章 父子第127章 怒罵第2章 鄉下第182章 嫌隙第117章 安慰第227章 處置第134章 挑釁第130章 冥婚第106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