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學習

韓嬤嬤離開後,很快就有一位自稱爲陳掌書的婦人來安排蓁娘等人的起居學習事宜,按例,東宮有太子妃一人,下設正三品良娣二人、正四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七品昭訓十六人、正九品奉儀二十四人。

以蓁娘不高不低的品級,身邊服侍的有四個嬤嬤,六個侍女,八個使喚的丫鬟婆子,但實際上現在她還用不了這麼多的宮人,得等到正式侍寢之後纔有這些待遇。

陳章書道:“娘子今日才進宮,就先歇息歇息,等明日其他娘子進了宮,就一起安排學習宮闈規矩!”

“如今諸位娘子都住在一個院子裡,每人身邊有嬤嬤二人,侍女四人,使喚宮人六人,其餘打掃洗衣傳膳的宮人自有人安排…”

說罷她指了身旁兩個年逾四旬的嬤嬤給蓁娘道:“這是吳氏和周氏,這幾個月就在娘子的身邊服侍,她們是老宮人了,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請教她!”

吳氏上前見禮一面恭敬道:“請教不敢當,娘子有什麼事問奴就是!”

蓁娘一面回禮一面想:果然是宮廷,這兩位老宮人這樣的年紀,可不論是行止還是言談都是普通人家的下人可不能比的,她們既有下人的恭敬,又不一味奉承巴結,看來這幾個月要學習的地方還多着呢!

蓁孃的行李並不多,衣裳是芸娘早就準備好了的,首飾是當時宮裡賞賜的金銀,芸娘也貼補了一些,都是希望蓁娘在宮裡過的好一些。

蓁娘坐在榻上左看右看,這件屋子小巧玲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內室一張臥榻,靠窗一張牀,上面擱着兩個隱囊,一張柵足案。

案上的香爐里正飄着嫋嫋香菸,聞着清甜的味道,蓁娘才把一直繃着的神經放鬆下來。

四個侍女分別叫阿玉、阿梅、容娘、冬兒,阿玉和阿梅正在把蓁娘帶來的東西歸放登記,容娘打了熱水來,和冬兒一起服侍蓁娘洗臉換衣。

剛做好一切才鬆了口氣,外面進來了人打起簾子道:“娘子,住在隔壁的呂良媛和沈承徽、尹承徽來啦!”

“快請進來!”蓁娘急急的捋發整衣,阿玉不等吩咐就去準備熱水點心,阿梅拉着蓁娘一起出門迎接客人,蓁娘有點臉紅,她一急就亂了陣腳,幸好還有這幾個侍女幫忙,不然就讓人看笑話了。

來的三人俱都是讓人讚歎的嫺雅佳人,相比之下,蓁娘還遜色幾分,四人相互見了禮,自報家門。

爲首的呂良媛今年十四歲,祖父爲從五品恭陵陵令,恭陵乃是高祖皇帝的陵寢,而陵令就是管理陵寢的主事官員。

沈承徽十五歲,比蓁娘小四個月,伯父是京縣的縣令,尹承徽最小,才十三歲,祖父在城東開辦了一所學院。

尹先生是進士出身,在長安城有些名氣,他所寫的詩連十姐夫徐敬元也收錄了幾首。

四人中呂良媛品級門第最高,沈承徽最是貌美,尹承徽才華最盛,蓁娘…什麼也沒有…她自嘲道:“我集合了你們三人的反面,沒有容貌、沒有做官的長輩,沒有才華!”

“估計是想要我襯托你們,所以才把我選上的吧!”

衆人哈哈大笑,她這一番打趣倒是引人刮目相看,四個小娘子雖然是剛見面,彼此之間倒也聊得挺愉快,這樣的熟悉是良性的,以後若成了朋友,那可就多了條路子了!

到了晚間吳嬤嬤特意誇獎她,“娘子做的很好,雖說你們四人出身不同,可進了宮都是太子殿下的妾侍,做事不能光看眼前,要看以後…”

以後,指的是太子殿下的寵愛和子嗣吧,蓁娘若有所思,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她們四人寒暄過後趁着天氣涼爽搬了長牀在院子裡聊天。

聊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廢話,比如你在孃家整天做什麼呢?

去過哪裡?

進宮裡進不緊張?

蓁娘覺得雖然她沒有這幾個人的優點,但她也是有自己的特長的,從小混跡在市井中,她跟什麼人都能說的了話,又有在芸孃家那一個月的生活,對於高門婦人的舉止言談有些瞭解。

別人說的插花品香她雖然不懂,可說起笑來沒人比得過她,既有趣又不粗俗,至少這一下午每人都是笑嘻嘻的,相處甚歡。

這一晚註定是睡不着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蓁娘想家人,忍不住又哭了一場,翻來覆去的,直到五更才睡着,第二天呂良媛等人一見她的黑眼圈,就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來。

呂良媛道:“我剛來的第一晚也睡不着,想我阿耶阿孃,又想過年都不能跟家人一起過,總之就是胡思亂想,第二天還是嬤嬤拿了帕子浸冷水,給我敷了好一會兒,你也快敷一敷,不然今晚再睡不着的話就更青了!”

這要擱以前蓁娘都覺得不過是黑眼圈嘛,簡直是小題大做,可現在不同了,她是太子的妾侍,得靠一張臉皮來獲得青睞,就是她自己不在意,嬤嬤也不會由她這麼隨意處理自己的臉。

今天又要來兩個采女,吳嬤嬤道:“娘子就跟昨天呂良媛她們一樣,等新來的娘子們收拾好了就上門打個招呼!”

“你們都是京城人,外地的娘子們說不定得等到明年纔會進宮,學習要將近一年,你正好可以觀察她們都是什麼樣的性子,愛好是什麼,爲人怎麼樣!”

“你們有一起採選學習的情分,以後不論發生什麼,在內廷裡都能互相照應…”

蓁娘思忖,其他人的嬤嬤也是這樣跟她們說的吧!

都是剛來的不懂規矩,陳章書也說了兩位嬤嬤以後都會跟着她們,看來不論是學習還是日常的人情走動,都要跟嬤嬤們多請教一下才行!

蓁娘對吳周兩位嬤嬤越發的恭敬,事事都要問了爲什麼纔去做,兩位嬤嬤很滿意她這個態度,倒是越發的耐心。

但是當蓁娘問到了一些敏感的問題時,她們就避而不談,嚴肅教訓道“娘子剛來,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問的,也不能知道,就算別人在你跟前說,你也要捂住耳朵,不爲別的,這知道的多了難免就生了心思,內廷裡最不能有的就是不該有的心思…”

蓁娘唯唯應諾,心裡有些後怕,別說她們還沒有正式的上玉碟,就是上了,在宮裡這樣的無所顧忌也會讓人看不順眼,吳周兩位嬤嬤可是悄悄的說了不少犯了宮闈禁忌女子的下場。

新來的兩位娘子分別是昭訓米氏,父親是萬年縣縣衙的一名小吏,今年才十四歲。

還有一位昭訓姜氏,家裡跟蓁孃家情況差不多,今年十三歲,家裡是長安郊縣的普通耕讀人家。

雖說妾侍中禮聘入宮的娘子地位最高,其次就是她們這種正經採選入宮的,最末就是由宮女提拔上來的。

實際上在太子妃面前她們都是妾侍,太子妃和太子一樣是她們的主子,東宮內廷三司獨立於尚宮局,三司的女官由太子妃直接領導,負責協助太子妃處理公務、管理妾侍、照顧皇孫、膳食、醫藥、儀仗、文冊等。

說起來,凡是後宮的女官或者宮女,不論老幼都是天子的女人,因此她們一旦進宮除非有天子的特赦可以出宮養老,否則一輩子都得呆在宮裡。

承徽、昭訓、奉儀其實都算是女官,和天子後廷的才人、美人、婕妤等一樣,她們有的專門就是協助皇后或太子妃做事。

有的受到主子的寵愛只專心等着侍寢伴駕就行了,或者有的人主職是當差辦事,副職就是□□陪樂。

所以很多公侯之家德才兼備的小娘子都會被召進宮廷做女官,比如當今天子剛登基時,聽說江南東道蘇州盧氏一族出了位五歲便能吟詩作賦的小娘子,大爲驚奇,便召入宮中。

彼時那盧氏才九歲,入宮後天子將其冊爲才人,專侍筆墨,等盧氏十二歲時才侍寢,如今盧氏年方十八,已是頗得聖寵的昭儀了。

進入了正式的學習,三司之一的司閨負責新人的教導,司閨有司令二人,手下有掌正、掌書、掌筵各三人。

負責教導她們的就是從八品的掌書女官及女史,每天上午下午各兩個時辰學習,蓁娘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記下各種規矩。

比如行,要做到蓮步輕移如弱柳扶風輕擺,坐有跪坐,有踞坐有垂坐,每一種坐姿有什麼講究,在什麼樣的場合該怎麼坐怎麼站等等。

平日裡起牀睡覺也有諸多講究,起牀後要先整理頭髮,然後洗臉漱口,這洗臉要先用第一盆溫水拍臉,然後用澡豆洗臉,再用第三盆水由侍女幫忙清洗隱蔽處。

洗完了臉要用柳枝蘸藥水刷牙,再用青鹽漱口,含上雞舌香,這樣嘴裡就香噴噴的,不會有口氣,做完這些就是上妝。

先用各種調製好的面霜敷面,然後纔是上鉛粉或米粉、描眉、貼花鈿、鵝黃、面魘、抹上胭脂口脂等。

搭配好了衣裙就要挑首飾,世宗的靜宣皇后,太宗的恭顯皇后都是樸素節儉之人,因此內廷裡也忌諱太過浮誇的妝扮。

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天子喜歡美人,這仕女的妝扮也繁複起來,對於妝容服飾,娘子們天生就比郎君要熱衷些,哪個時節該穿什麼衣裳,哪些衣裳又該搭配什麼首飾,講究實在多。

比如天冷了穿繡花鞋,天熱了穿草鞋,下雨下雪了穿木屐,再比如,梳一個髮髻要一個多時辰,抹上一罐一罐的花油才能成型,頭髮少了還得上假髻。

一個髮髻要保持好幾天,睡覺的枕頭也是特製的,只枕脖子免得碰亂了頭髮,蓁娘只睡了一晚脖子都差點斷了……

宮裡每個月都會發食物和生活用品,每天吃什麼米什麼菜都有份例,一年發幾匹布料,發哪種,都有定數。

至於生活的講究,細緻到連出了恭都要換衣服,免得有異味,蔥薑蒜味道大的東西要少吃,這些條條理理的規矩多如牛毛,蓁娘不光自己記,睡前還要跟阿梅她們對一對看有沒有記漏了什麼。

學完了這些個人的生活規矩,還要學習禮儀、背誦宮規,比如哪種場合該該行什麼禮、該說什麼話、宮裡的規矩有哪些、你犯了錯要怎麼罰等等。

最重要的是:作爲一個妾侍你要守好自己的本分,爲皇室開枝散葉是頭等大事,讓太子殿下放鬆身心纔是次要的,守好規矩不給主子添麻煩、不爭風吃醋、不耍心眼兒纔算是一個合格的妾侍。

至於侍寢的規矩、跟殿下相處、受寵不受寵生孩子,這些也講得仔仔細細的,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規矩,內廷關係前朝,內廷的女人們安安分分的,那就不會禍亂前朝大事。

若是宮裡的女人做出如呂戚之爭那樣慘烈的事件,到最後天下也就完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光是學習這些蓁娘等人都快去了半條命了,每日裡要死記硬背,容娘值夜時還聽見蓁娘說夢話,說什麼‘我不下來!我就呆在這裡!’。

第二日睡醒蓁娘聽到這事後臉突然紅了,容娘奇怪的問她夢見了什麼,蓁娘支吾過去,哪裡好意思說自己夢見掌書娘子拿竹板要打手心,她爬到樹上去不肯下來了…掌書娘子和女史非常嚴格,蓁娘每天都要戰戰兢兢的接受考覈,她總算明白了十九郎去學堂像去鬼門關的心情了…

但是除了這樣嚴格學習,也有輕鬆的學習,那就是學習玩耍,不要覺得這是玩物喪志,宮裡能活動的地方就那麼大,平時自己要打發時間,伴駕時也要跟主子玩的起來,比如太子讓去陪他下棋,你說不會,那多掃興!

這也是大家最喜歡的環節,雙陸棋、投壺、踢毽子、盪鞦韆、猜謎、射箭、鬥茶、行酒令等等,要學習玩一個個簡直就是神童,女史一教就會,衆人還能舉一反三,實在滑稽!

所以私下裡,幾人也常聚在一起吃飯,大家互相調侃互相說笑,日子過的很是愜意。

七個小娘子日漸親密,平時竄竄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一起插花煮茶聊天,還是相處的很愉快的。

畢竟她們的年紀差的不多,家裡情況太複雜的沒有,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是很單純的,彼此之間就算是有了紛爭還不等生氣,就有個自的嬤嬤板臉教訓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有點囉嗦~

第146章 心疼第265章 選擇第166章 解釋第63章 距離第161章 王妃第258章 心事第77章 撤藩第293章 離開第297章 薨逝第1章 長安第148章 請旨第75章 心意第87章 害喜第166章 解釋第260章 初現第238章 和好第214章 主意第225章 幫助第268章 選定第41章 傳遞第257章 見解第59章 長牙第66章 春夏第249章 落定第177章 跛足第265章 選擇第103章 不滿第134章 挑釁第169章 服侍第85章 裂縫第79章 兒女第131章 解釋第209章 面具第219章 審問第71章 丹娘第266章 爭執第195章 改變第263章 爭取第289章 喜悅第123章 悲痛第303章 番外一第180章 委屈第135章 教訓第264章 主動第248章 發落第217章 拉扯第47章 往事第83章 千秋第66章 春夏第80章 婚事第47章 往事第58章 靜好第150章 定下第15章 來客第267章 立儲第286章 交代第87章 害喜第6章 齊娘第181章 忌日第114章 覆滅第65章 喜訊第12章 新奇第128章 勸解第185章 愛慕第234章 落水第261章 隱瞞第53章 親暱第277章 晉王第185章 愛慕第67章 打賭第126章 曲解第145章 心意第229章 奇怪第113章 落定第189章 出氣第299章 疑雲第303章 番外一第280章 局勢第34章 消息第244章 示好第295章 阿瑞第103章 不滿第294章 不好第89章 溫馨第267章 立儲第129章 立儲第222章 下手第201章 寵愛第290章 猶豫第29章 侍寢第256章 未定第171章 狩獵第150章 定下第264章 主動第256章 未定第222章 下手第12章 新奇第41章 傳遞第275章 窮途
第146章 心疼第265章 選擇第166章 解釋第63章 距離第161章 王妃第258章 心事第77章 撤藩第293章 離開第297章 薨逝第1章 長安第148章 請旨第75章 心意第87章 害喜第166章 解釋第260章 初現第238章 和好第214章 主意第225章 幫助第268章 選定第41章 傳遞第257章 見解第59章 長牙第66章 春夏第249章 落定第177章 跛足第265章 選擇第103章 不滿第134章 挑釁第169章 服侍第85章 裂縫第79章 兒女第131章 解釋第209章 面具第219章 審問第71章 丹娘第266章 爭執第195章 改變第263章 爭取第289章 喜悅第123章 悲痛第303章 番外一第180章 委屈第135章 教訓第264章 主動第248章 發落第217章 拉扯第47章 往事第83章 千秋第66章 春夏第80章 婚事第47章 往事第58章 靜好第150章 定下第15章 來客第267章 立儲第286章 交代第87章 害喜第6章 齊娘第181章 忌日第114章 覆滅第65章 喜訊第12章 新奇第128章 勸解第185章 愛慕第234章 落水第261章 隱瞞第53章 親暱第277章 晉王第185章 愛慕第67章 打賭第126章 曲解第145章 心意第229章 奇怪第113章 落定第189章 出氣第299章 疑雲第303章 番外一第280章 局勢第34章 消息第244章 示好第295章 阿瑞第103章 不滿第294章 不好第89章 溫馨第267章 立儲第129章 立儲第222章 下手第201章 寵愛第290章 猶豫第29章 侍寢第256章 未定第171章 狩獵第150章 定下第264章 主動第256章 未定第222章 下手第12章 新奇第41章 傳遞第275章 窮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