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

衛護縣知縣田一農是山東青州府人氏,今年已是年過五旬,此前在衛護縣縣丞一職足足待了七年之多,但因他只是舉人功名,加之朝中無人,所以出仕後一直沒有得到升遷的機會,直到一年前原知縣高升,一直勤勉忠厚的田一農才得以順利上位。

田一農秉持了山東人一貫的處事風格和特徵:雖然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但對於上峰交代下來的事情,那肯定是力求做到絲毫不錯。

他與崔世生、範英雲雖然已經算得上老同僚了,但現在各人的職位卻都算是履新,有了奔頭的田一農接任後自是更加盡心盡力,以求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以便將來致仕後能夠衣錦還鄉。

這日就在田一農準備下值回到縣衙後院歇息時,崔世生與範英雲聯袂來到了他的公事房中,閒談幾句後,聽到範英雲宴飲的邀請,平時便喜歡喝酒的田一農自然是求之不得,於是他迅即回返後衙換上青布便袍和便靴,帶着老僕回到衙門前院,與崔、範二人說笑着出了衙門。

縣衙中的吏目書辦們看到幾位大神離開後,這才紛紛收拾好各自的一攤子文檔,三五成羣的回返了各自家中。

這些基層吏員們已經習慣了縣裡這幾位大佬和諧相處的局面,這讓他們在平時少了站錯隊的擔心,也能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公務的處理上。

衛護縣城並不大,只有一縱兩橫三條主要街道,城內人口約有三萬餘口,新遷來的流民絕大部分在鄉下各村居住,只有極少部分原先當地的士紳大戶遷入城中落戶。

範英雲的家離縣衙很近,步行的話也就約莫後世的七八分鐘的距離。三人都是安步當車,一路上一邊談論着聽來的趣聞,一邊與路人含笑點頭打着招呼,然後在人們滿是尊敬的注視下施施然漫步前行。

隨着陝西官場上下風氣轉變一新,加上田一農他們幾人平時也是較爲親民,所以城內的居民很多人都認得三人,對於事必躬親的幾位大老爺都是發自內心的的敬重,這種誠敬的態度也讓三人的心裡倍感舒爽。

不一會工夫,三人溜溜達達地來到範府門前,隨後便熟門熟路的從大門進入了範府。

範英雲時不時地便會邀約二人前來小酌,田一農和崔世生本着吃大戶的想法,基本上也是奉請必到,一來二去,三人之間的關係和默契程度也是日見密切,這是大家都願意看到和接受的一種局面。

“縣尊,前幾日一名西安府的老客戶來到衛護,特意給我帶來了一罈新酒,據說是京師一家名爲四海酒業的商家推出的新品,號稱此前世上從未有過,但因產量極小之緣故,所以並未大量發售。

據這位客人講,此酒與我等往常所飲之米酒完全不同,飲一口如烈火灌腸、又如鋼刀入腹,初始令人難以忍受,但稍頃便有一種熏熏然之覺,令人陶醉不已。

只可惜此位客戶只攜來一罈,我也未曾親自品嚐過到底如何,今日正好請二位予以品鑑一番!”

說話間,範英雲將一個比平常米酒罈子稍小的酒罈的泥封拍開,頓時一股濃郁的酒糟味在室內四散開來,田一農吸了吸鼻子後眼神頓時大亮起來。

“好酒!好酒哇!

此酒聞之便與以往截然不同,飲之怕是真如老範所言之熏熏然也!”

範英雲小心翼翼地雙手端着黑瓷酒罈,將酒罈稍稍一傾,一股清亮透明的酒液流淌進了桌上的酒盞之中。

“此酒顏色幾近於無,與原先之濁酒卻是有着天壤之別,觀之便令人心情愉悅之極,這般如清泉之酒水,未飲便已陶醉矣!”

田一農探身向前,注視着酒罈中傾出的酒液,聞着撲鼻而來的酒香,忍不住再次出言讚歎道。

範英雲拿的這壇酒,就是四海商行根據朱由檢的提示,再三試製而成的高度白酒,但因爲現在還不到糧食吃不完的時候,所以新成立的四海酒業只生產了一小批,隨後便發往了大明境內的某些人口較爲密集的大府,以求打出名頭後,再根據糧食產量進行製售。

“來來來,縣尊身爲酒中之仙,就先品嚐一下!”

範英雲放下酒罈熱情的招呼道。

田一農微笑點頭後單手端起小碗狀的酒盞,先是用鼻子再次嗅了一下,隨後一手攥住袍袖一角,一手端着酒盞仰頭灌了下去。

“咳咳。。。可咳咳咳。。。”

一口氣喝乾了足有一兩多的新酒之後,酒量極大的田一農頓時被嗆得的咳嗽不止,臉上也是漲得一片通紅之色,崔世生趕忙用手拍打着他的背部,片刻之後田一農才停止了咳嗽。

“正是好酒啊!的確如老範所言,初飲之入烈火灌腸啊,現下這勁頭上來,如同烈焰灼身一般,渾身上下倒是通透無比!

來來來,你二人也嘗一下,不過,要小口飲之,萬不可如老夫這般牛飲!”

緩過勁來的田一農臉色慢慢恢復正常,長吁一口氣後一臉陶醉的模樣開口道。

“縣尊趕緊吃口菜壓一壓,時日尚早,咱們慢慢享用!”

範英雲趕緊再次給田一農的酒盞中掌滿酒後出言請道。

田一農拿起筷子夾了一著幹筍雞絲慢慢咀嚼起來,有了前車之鑑的崔世生和範英雲端起酒盞各自小口啜飲了一口,隨即相繼皺眉張嘴發出了呵氣聲,田一農嚥下口中食物後哈哈大笑起來。

隨後三人開始推杯換盞,酒宴也逐漸進入到高潮之中,話題也轉向了日常的政務上。

“老範,你說實話,此次宴請我與文成,是否想要在士紳一體納糧新政中尋得取巧之處?

你若是有此想法,可得想想前番南京事件,多少官紳豪門於期間灰飛煙滅,有此前車之鑑,我等除卻照章執行外,可不敢隨便開了口子,這御史與廠衛可不是好相與的!”

酒至半酣,田一農已是略有酒意,說話也變得直接起來。

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
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