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

出訪歐洲的使團遵循朱由檢的旨意,特意從威尼斯購回來兩臺機械式鑄幣機,並且還附帶着帶回了兩名有多年鑄幣經驗的威尼斯工匠,回國後經過打樣和調試,大明銀幣新鮮出爐,並且很快便在市面上流通開來。

大明銀幣通體成圓形,中間並無銅錢的那種方孔,四周帶着邊齒,由七分純銀和兩分錫、一分鉛組成。由於錫和鉛並不值錢,所以,發行一枚銀幣後,其價值本身就有近三成歸了朝廷,這可是相當的暴利,不過,這可是絕密消息,大明知道這個內幕的超不過十個人。

銀幣按照市值,分爲十兩、五兩、二兩以及一兩這四種大面值,往下又有五錢、二錢和一錢等三種小面值,以方便商品流通以及生活所用。

十兩銀幣的正面圖案是太祖朱元璋的頭像,北面是曲折蜿蜒的萬里長城圖案,其他幣值的銀幣都是以大明壯麗山河爲背景打製的模具鑄造出來的,每一枚銀幣的北面,都有“大明戶部監製”以及幣值等字樣。

銀幣流入市場後,將和現在的銀錠一起流通,各人持有銀子的,可以去四海票號進行同價兌換,僅此一招,朝廷便無形中多了近三成的利潤。

由於銀幣造型精美,讓人看上去就覺得比正常的銀兩值錢,所以,當四海票號首發的十萬兩各種規格的銀幣便被人搶購一空,戶部太倉眨眼間便有近三萬兩銀子的利潤入庫,這讓朱由檢和其他知情者開懷不已,幾位重臣更是對皇帝這種奇思妙想佩服的五體投地。

要是初登基時,皇帝就能想出如此奇妙的法門,那朝廷財政豈會長期處於困窘之狀嗎?大明官軍哪能會因爲缺少糧餉而沒了軍心?

鑄造十萬兩銀幣,太倉便能獲利兩萬餘兩,要是一百萬、一千萬呢?那該是個多麼可喜的局面啊。

通過因鑄幣產生的巨大利潤這件事,重臣們對藩屬國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例如孫傳庭、盧象升、陳奇瑜這幾位知兵的重臣,閒暇時已經在琢磨着,下一步應該將何處變成大明新藩屬的事情。

現在知道內情的重臣們都已經意識到,不僅僅是銀幣,呂宋國出產的黃銅轉化成的黃橙橙的銅錢,雖然幣值不大,但架不住數量的龐大,要是細細算起來,那可是不比鑄造銀幣低的一塊大利,甚至有可能比銀幣的利潤還要高。

與銀幣相比,現在銅錢的鑄造成本更低,除了支付挖礦土著的工錢之外,大明只是付出了少許工匠和若干臺設備而已,而且礦工的工錢也是用產出來的銅錢支付的。

這種事稍微用心琢磨一下便能得出結論:大明憑空之中多出了一個稅源,而且這個稅源範圍還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向周邊延伸和擴大,如果據此制定相關一系列政策,將來的某一天,呂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都會被“沐浴”在華夏文明的光環中。

一念至此,孫傳庭等人聯袂進宮,專門就此事向朱由檢進行了稟報,君臣在昭仁殿商討了兩個時辰,隨後一份針對海外的整體戰略計劃雛形誕生。

朱由檢以及重臣們一致認爲,大明承繼華夏千百年璀璨之文明,始終傲立於天下之巔,以當前日漸強盛之勢,理應擔負起拯天下萬民於水火之重任。

尤其是呂宋及周邊國家地區,人民生活困頓不堪,空有寶山而不知用,實因其民愚昧也,有鑑於此,皇明當以華夏燦爛之文化除其矇昧、授其技能使其經營有道,各方共同努力,使天下人皆能富足安康,大明對此負有不可推卸之使命與責任,並會將此定爲國策,持之以恆,直至目標達成爲止。

君臣還就加大呂宋及周邊國家礦產資源之勘探、開採達成共識,內閣將會派出使節出訪真臘、呂宋、暹羅、交趾等國家,就各國與大明之間的關係進行定位,並敦促各國政府採取友好合作的態度,加強與大明的經貿往來,促進各方經濟發展,以提高當地民衆生活水平。

大明將會出錢出技術,“幫助”各國大力開發各種礦產資源,並以較爲優惠的價格出售給大明商戶。

大明皇帝陛下及朝廷,希望各國政府採取有效措施,積極配合大明提出的相關合作舉措,勿要表現出“非暴力不合作”之態度,以免被大明官軍“誤判形勢”後悍然採取保護自由貿易的行動。

提起大明官軍,這些小國從上至下還是充滿敬畏之意的。

當初打下馬尼拉後,張文耀獲悉,有一個當地的小部落因爲貪圖錢財,曾經把大屠殺事件發生時,逃難到他們那裡的百餘名大明移民全部殺害,大怒之下的張文耀便派遣兩百明軍找到那個部落,僅用不到半個時辰便將兇手全部誅殺殆盡,剩餘的部落民衆全被抓到礦場挖礦去了。

這件事很快便被四散傳播開來,本來就普遍武力孱弱的南亞諸國更是對明軍敬若天神,所以,明廷內閣給諸國的行文中才會特意提到,不要讓明軍“誤判”。

在這次君臣會商之後,得到指示的駐馬尼拉明軍以及朝廷派駐呂宋相關官員,在呂宋政府的大力協助下,不僅加大了對原有兩處銅礦的開採工作,而且又在呂宋其他地區勘探到了兩處礦藏,一座爲銅礦,另一座是品位極高的鐵礦,現在這兩座礦藏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工大半,不用多久,大明的財政又將會多出一副大的進項。

因第一批銀幣發行後的效果出奇的好,而朱由檢更希望銀幣能在周邊國家流通起來,所以,在仿製了五臺鑄幣機之後,戶部根據朱由檢的旨意,特地將鑄造出來的銀幣留下了十萬兩,用於投放到周邊國家的市場上,以換取更多海外的資源。

現在大明市面上主要流通着三種半的貨幣,第一是傳統的銀錠,第二是銀幣,第三是銅錢,那半種就是銀票。

而朱由檢最終的目標,就是想讓銀票成爲全天下主要流通貨幣。

用紙來換取別人的資源,這纔是王道,比其貴金屬來,紙幣的成本直接可以忽略不計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