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

秦軍營地的大門足夠寬敞,銃聲響起時,數十名身披雙層重甲的清軍涌入營寨,正低頭疾步向幾十步外矮牆後的明軍猛衝,打算藉助重甲的防護力抵擋住火銃的打擊。

百餘名清軍弓手緊跟在後,試圖在進入重箭五十步射程範圍內對秦軍展開射殺。

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純屬異想天開。

前隊清軍根本無法立足,更無法給弓手打出一片可以立足之地。

在不到五十步的距離內,高速飛行的彈丸速度達到了極致,別說雙層鎖甲,就算披着一塊鐵皮也照樣會被銃子的巨大動能所擊穿。

血花四濺伴隨着前隊清軍的慘叫聲中,二十餘名清軍被擊中倒地,但見慣了無數生命在自己面前死亡的剩餘清軍絲毫不爲所動,反而開始加速向前疾衝,後隊的清軍不顧地上族人發出的哀嚎聲緊跟着前隊身後。

他們知道明軍火銃犀利,也知道接下來還會有銃子射來,但他們的任務就是不惜性命闖入明軍銃手營中。

只要近身肉搏,那些火銃也只不過是鐵棍而已。

對面這隻明軍的確是精銳之師。

這是衆多衝鋒清軍腦子裡下意識的反應,而這種反應也成爲了他們腦子裡最後的意識。

在以往與明軍的無數次交鋒當中,明軍雖然也是以火銃作爲前陣,但出於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不等清軍衝到射程之內便將手中的火銃打響,隨後便會扔下火銃逃命。

而清軍總是在幾乎毫無損傷的情況下趁勢追殺,幾十個清軍便能攆着上千甚至數千明軍漫山遍野的跑。

而眼前的明軍很明顯是那種訓練有素、軍紀嚴明的強軍,這樣的明軍必須要徹底絞殺才行。

只有被殺死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首排一百名銃手射擊完畢之後迅速蹲地開始清理銃膛、裝填火藥和銃子,尖利的喇叭聲響過,第二排火銃緊接着打響,又是一百枚銃彈激射而出,在清軍面前形成了一層彈幕,前衝的清軍如同高速飛奔的野牛撞到堅硬的岩石一般翻滾在地。

兩百枚銃彈將衝在最前面的清軍一掃而空,雙層重甲並未挽救他們的生命。

一灘灘殷紅的鮮血在地上蜿蜒流淌開來,尚未立刻死掉的重傷清軍捂着傷處慘叫打滾,但快速大量的失血很快便會奪去他們的性命。

雖然心中震驚於明軍強悍的火力,但大批的清軍依舊繼續前衝。

族人的性命不能白白犧牲。

衝過去!

用錘子敲碎對面尼堪的腦袋,用斧頭砍下他們的頭顱,用鐵槍刺穿他們的腰腹。

我們是天下無敵的八旗兵,沒有人能阻擋我們的衝鋒。

這是每一個清軍腦子裡共有的念頭。

沒有人發出吶喊,因爲那樣會白白消耗力氣。

只有衝入尼堪們陣型中發力揮砍時纔會吐氣開聲。

但明軍持續不斷的射擊徹底粉碎了清軍的幻想。

雖然被濃濃地硝煙遮擋了視線,但這時候的火銃不是瞄準射擊,而是集火攻擊一個區域,銃手們只管衝着前方開火就行。

沒等第六排銃手打完,第一排的銃手已經裝填完畢,火繩再次吹燃,只等着聽到喇叭聲後便會起身射擊。

劉百民銃手身後,一百名長槍手和一百名刀盾手正在迅速趕來,帶隊的兩名把總看到炮臺上揮動的紅色旗幟後即刻帶隊疾步而來。

除了少數啞火的火銃之外,秦軍第一輪近六百枚銃彈將一百餘名清軍殺傷倒地。

隨着第一排銃手起身再射一輪,已經衝到四十步以內的清軍再次被射倒近三十人。

面對明軍似乎無休無止的銃彈射擊,只能捱打而無法還手的清軍終於支撐不住了,衝在前面的清軍開始有人試圖轉身往回逃竄。

隨着恐慌情緒的傳染,前隊清軍或是有意識或是在猶豫不定中開始反身回撤。

帶隊衝鋒的甲喇章京回裡不雖然勇悍過人,但尚未來得及施展一身本事便被銃彈射殺,扛不住明軍火銃打擊,又失去了指揮的清軍敗下陣來。

清軍弓手還未進入營門內的有效射程內,也在不得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後陣帶領三百名清軍的甲喇章京烏達補尚未率隊衝入明軍營寨,由於視線阻隔的原因,他只聽到銃聲接連不斷的響起,心裡也開始驚疑不定起來。

緊接着不過百餘息的功夫,衝入明軍營寨的前隊便亂了起來,前沖和後撤的清軍糾纏在了一起。

久經戰陣的烏達補見勢不妙,立刻吩咐吹響撤兵的號角,沒等號角聲響起,明軍的長槍手和刀盾手就追殺了過來。

從來都是正面對敵的清軍終於嚐到了被明軍從背後砍殺的滋味。

在兩列排成刺蝟一般陣型的秦軍長槍手的捅刺,以及護住長槍手兩翼的刀盾手的遮擋劈砍下,許多已經亂了方寸的清軍雖然回身對敵,但秦軍手中長達丈餘的長槍卻根本沒給他們機會。

這種類似破甲錐的槍頭對清軍的重甲直接無視,一根根雪亮鋒利的槍頭每一次吞吐都會帶起一團殷紅的鮮血,轉瞬之間便造成數十名清軍的傷亡。

這還幸虧清軍是散兵陣型,不然傷亡人數會更多。

清軍弓手帶隊的牛錄額真反應極快,當即指揮弓手後撤十餘步向秦軍的長槍手進行了幾輪吊射。

隨着炮臺上黑旗揮舞,李三娃率三百銃手繞過矮牆迎了上來。長槍手和刀盾手在被射倒數十人後撤向營門兩側。

有百餘名清軍再次衝入營寨,想借機追殺後撤的明軍,但卻遭到了三百名採用第一排單膝跪地、第二排彎腰躬身、第三排直立地秦軍用三段擊方式再次痛擊。

隨着數十名清軍被擊倒在地,第一隊剩餘地清軍終於在崩潰中四散而逃。

在李三娃的大聲吩咐下,傷亡的數十名秦軍被刀盾手迅速擡走,銃手們也分別從兩側撤回矮牆後面。營門內外的空地上只留下了滿地清軍的死者和傷員。

這場小規模的激戰只持續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以秦軍的完勝而告一段落。

烏達補眼看着撤回來的清軍低着頭從自己面前走過,心頭也不由得變得沉重萬分。

站在清軍炮陣後面的土臺上觀望的嶽託臉色陰沉已極,一旁的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也是面色難看。

雖然他們並未看清衝入營寨的清軍時如何敗陣的,但接連不斷響起的銃聲和漫天飄散的煙霧已經說明了整個過程。

這與嶽託去年率軍在松山、大興堡、興平堡等堡城下的遭遇很相似,都是被明軍犀利的火器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來人,將烏達補喚回,留下一千馬隊監視明軍,召集甲喇章京以上將領來本王帳內議事!”

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十六章 行軍
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十六章 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