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

而現在既是案子已經告破,那剩餘的事情錦衣衛自是駕輕就熟,該抄的抄,該株連到誰的就不會放過,這些事情就全部與都察院無關了。

就在李邦華用過午飯,準備離開濟寧前往他處暗訪之時,來自京城的聖旨到了,內容自然是派遣他爲欽差,前往江南處置罷市一案。

李邦華在看過隨同聖旨一起發來的錦衣衛密奏之後,心中既感震驚又感憤怒。他雖然知道江南繁華之地的官員自成體系,南京留守各有司均以小朝廷自居,對抗來自京師的政令以及皇帝的旨意,但卻沒想到這些人居然爲了一己之私利,公然勾連罷市,試圖引發民亂來給朝廷施壓,這種置國朝利益與不顧的行爲已經等同於賣國了。

李邦華當即與正好巡視到此的都察院河南道御史陳金敏一道,帶着一干隨從出城後從碼頭登上自京城來的官船直奔南京而去,宣旨的太監連根毛都沒撈着,一路咒罵着返回了京師。

爲了給李邦華南京之行以壯聲色,朱由檢特地從京營中調派了兩百馬隊,在一名千總的率領下擔當他的護衛,而全副的欽差儀仗則是由錦衣衛大漢將軍負責。

與李邦華同行的還有馮玉成。信守承諾的他,將趙老三和許六子從錦衣衛的手中要了出來,在城內的成衣鋪給二人買上嶄新的衣袍,直接帶着他們跟着李邦華的座船回返淮安府而去。

待到達淮安府之後,馮玉成將會給家中寫信,讓家裡派人前來接着許六子的家人去往襄陽老家。

趙老三和許六子在昨夜被錦衣衛一併捆綁送往牢中時,心裡滿是絕望、憤怒和悔恨,二人都認爲自己被那個模樣俊俏的官老爺給騙了,人家就是拿着他們當了魚餌,在等着大魚把魚餌吞下後再把魚抓到手中。

想到自己這次很可能會把命丟掉,更想到沒了自己這根頂樑柱之後,家裡妻兒老小該如何存活,許六子雖未哭出聲來,但眼淚卻如同開了閘的洪水一般傾瀉而下。

趙老三在憤怒過後很快便接受了這樣的現實,賤命一條而已,官老爺要就拿去好了,只是不該讓有些老實的六子跟着自己送了命。兩人被關押在一間牢房內,趙老三想了想之後,還是低聲對許六子說了聲對不住,許六子在搖頭過後抽泣着回了句“三哥,這就是咱的命啊!”

二人萬萬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錦衣衛在挨個監房喝問過之後,將他們放了出去,而等在大牢外的正是負手微笑的馮玉成。

昨夜在悔恨中難以入睡的二人頓時明白過來,這位馮老爺並沒有騙他們,在跪下重重地磕了響頭之後,二人的心中對自家老爺的忠誠度瞬間升到了頂峰。

李邦華的座船於三日後抵達淮安暫歇,馮玉成懇請他上岸歇息,但被李邦華堅拒,無奈之下馮玉成告辭上官後帶着兩名新收的僕從下船回到了巡漕御史衙門。

座船在補充了物資之後繼續南下,兩日後便進抵揚州碼頭。

抵達揚州後,李邦華並未上岸,而是與聞訊而來的李若鏈簡單溝通之後,隨即座船離開大運河,折向東面,順着邗溝進入浩蕩的長江,行駛了兩天之後終於在未時左右抵達了南京。

在派人前往南京城內通傳後,座船上的李邦華悠閒自得的品了一壺新茶,然後在座艙裡小憩了小半個時辰,醒來後又閉目養神了片刻。直到張雲進來通稟,說是前來迎接的南京官員已經到達了碼頭後,李邦華吩咐去知會京營馬隊率先下船,之後纔起來洗漱一番,換上嶄新的官服紗帽玉帶官靴,下令全套欽差儀仗擺出之後,李老頭這才優哉遊哉的出了船艙。

一向不喜奢侈之風、崇尚簡樸自然的李邦華之所以突然風格大變,爲的就是向南京這些人展示一下朝廷的威嚴和氣勢,讓這幫在繁華若夢的煙雨之地迷失了自我的官員們,切實地感受一下肅殺和嚴酷之威。在得到朱由檢的授意後,李邦華隨即派人將示威之舉告知了帶隊的千總李立。

全副黑色札甲的京營千總李立從寬闊的船橋上下到碼頭,接過親兵遞來的繮繩後一個縱躍跨上戰馬,黑鬃白蹄的戰馬嘶鳴一聲便要向前竄去,李立一勒繮繩,戰馬人立而起,兩條粗壯的前腿落地時發出清脆的響聲,一邊搖頭擺尾,口中不斷髮出禿嚕聲,顯然是對主人阻止它衝刺感到不滿。

李立轉頭示意一下,身邊的親兵舉起一面紅旗揮動兩下,已經下船上馬的兩隊各三十名黑甲騎士,在各自隊正的帶領下,縱馬衝向百餘步外碼頭上迎接的人羣。

本來已經等的有點不耐的大批高官們,看着依次下船的馬隊後,彼此之間也在指指點點的議論着,言語之間將這隻馬隊與所見過的江南衛所兵比較着,突然之間發現馬隊直衝自己而來,雖然只是一小隊騎兵,但那股威壓逼迫的人心膽俱裂的氣勢卻是這羣官員從未見識過的。

本來有些嘈雜的場面忽然變得鴉雀無聲,只有戰馬將要起速時急雨般的馬蹄聲響徹整個碼頭。就在前排的官員目瞪口呆、臉色蒼白,後面的僕從家人轉身向後奔逃時,馬隊在衆人面前數十步時拐向了兩側,馬上的騎士控着馬速,揚起馬鞭抽向兩側紛亂的人羣,這些都是前來迎接的官員們的僕從以及城內的衙役。

在一陣哭爹喊孃的叫嚷嘶喊聲中,圍攏在官員們四周的人羣轉瞬間便被驅散,四周全部被清空,只剩下一小撮高官們站在了當地。騎士們兜住戰馬後在兩側排列成隊,馬首直指南京衆人,馬上的騎士都是一手持繮,一手按在腰間的長刀上,面無表情的看向場上的衆人,彷彿在琢磨着從何處劈砍一般。

待兩百馬隊全部下船後,在隊官的指揮下與前面的小隊連接起來,排成了整齊的兩排。

緊接着一隊高大魁梧、身着白甲金盔手擎十六色彩旗的大漢將軍走下船後列於兩側,隨後八名金甲白盔的武士單手執刀、刀刃向上擱在肩頭後昂首下船,最後是兩名身着同樣盔甲的大漢手舉木牌,步履矯健的走了下來,一面木牌上寫“欽命督南直隸事”,另一面上書“左都御史李”。

從馬隊開始驅趕人羣,到欽差儀仗下船,這段時間並不很長,但整個過程中,不論是騎兵還是儀仗隊列,沒有一人發出任何呼喝之聲,所有士卒都是悶聲不響地執行着上官的指令,那股冷血之姿令人感到了寒徹入骨。

儀仗全部鋪開以後,身穿大紅仙鶴補服的李邦華出現在了甲板上,他向船下的人羣掃視一眼後,雙手端着玉帶,不疾不徐地沿着寬大的船板走了下來,兩名手捧王命旗牌的護衛緊隨其後,陳金敏則是待李邦華稍稍走遠後方才下船跟了上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十一章 商議
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十一章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