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輕鬆

自從錦衣衛一個千戶所離京赴張家口堡辦差之後,崇禎的心情一直很好。

因爲來到大明快一年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第一桶金就要到手了,快要見底的內帑很快會充盈起來,天天上本哭窮,要皇上動用內帑補貼國庫的戶部也會適當分潤一些,戶部尚書侯恂也算兢兢業業,看在他那個在後世名氣很大的兒子侯方域的面子上,到時候多給老頭幾十萬兩也沒關係,總不能眼眼見着才年過五旬,在後世算是中年人的侯尚書愁的就跟七十歲一樣吧。

最近好消息接連不斷,盧象升在滁州一戰殲滅流賊數萬人,給崇禎上本說正在追擊高迎祥的途中,全軍上下士氣高昂,定要給予闖賊以沉重打擊,爭取將之覆滅與南直隸境內。

在陝西屯田練兵的孫傳庭也傳來喜訊,崇禎從皇莊派去的打井隊立下了功勞,雖然陝西去年至今仍是雨量稀少,但在打井隊辛勤勞作和技術指導下,孫傳庭又建起來數十隻人數不等的打井隊伍,於此同時,軍器監負責民用農具的工坊,用上好的鐵料打造了大批的鐵鍬、鎬頭、鐵鏟等農具,交付給了陝西巡撫衙門,這些農用利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現在屯田每百畝就有一口深井,所出水量足夠使用,田地裡的莊稼長勢喜人,不出意外的話將是一個罕見的豐收之年。

雖然陝西乾旱日久,但並沒有後世那種工業化大規模抽取導致地下水斷流的情況發生,此時的地下水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地表的涇河、渭河等西安周圍的主要河流,雖然水量很小,但並未斷流,孫傳庭在農閒時組織大量農戶開挖溝渠,修建水車,用河中清出來的淤泥肥田,用水車提水灌溉,雖然水量並不是很大,但對井水灌溉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擺脫了軍戶身份,消除了長久以來被上司盤剝壓榨的農戶們,迸發出了巨大的生產熱情和積極性,孫傳庭按照崇禎的意思,大力鼓勵扶持農戶們開荒種田,並宣佈所有新開土地三年內免租賦,三年後按十三繳納租稅,並且爲農戶們開荒田地提供種子,免費打井,這幾項舉措讓所有農戶們集體陷入了瘋狂的狀態,幾乎所有家庭在農閒時節晝夜不停的開荒勞作,多開一畝荒地,就意味着多一口飯吃,有了糧食就有了資本娶婆姨生娃,娃多了就能子子孫孫綿延不絕。

家中弟兄多的除了墾荒種田以外,有很多人選擇了報名從軍,每月一兩的餉銀可是純收入,官軍雖然操練辛苦,將來還要上陣打仗,但衣甲鞋帽和每日的飯食都是朝廷供給,只要不染上賭錢的惡習,每月銀錢都給家裡寄去,家裡既少了一個壯勞力吃飯,又多了一份鉅額收入,除去花銷攢上數月,就能給家中的光棍娶上一房婆姨,這都是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絕大多數軍戶家庭一輩子也沒見過成錠的銀子,一年也不知才能攢下幾個銅板,軍戶們高興之餘,更是對給他們帶來好日子的巡撫大人視若神明,孫傳庭的名望在西安府周邊是如日中天。

一些饑民聽到消息後也涌向西安,好在孫傳庭手中有查抄來的大量糧食,只要不是大規模的饑民流入,這些糧食維持到今年夏收毫無問題。

崔世生、謝仁星、楊明盛等人在打井修渠,開荒種田的過程中學到了大量的施政知識,原本書生氣十足的幾人充分體驗到農戶們的艱辛和窮困,也積累了足夠的爲政一方的良好經驗,孫傳庭也是有意識的將幾人分開,鍛鍊他們獨當一面的能力,等到時機成熟,就會上疏皇帝和朝廷,讓他們出仕爲官,造福一方。

由於報名從軍人數太多,經過擇優選用,原本計劃徵召一萬人組建秦軍的孫傳庭,將人數擴至一萬五千人左右,雖然原先的羅世芳積功升至了遊擊,但遊擊將軍的權限無法統帶這麼多士卒,所以崇禎將遠在山東的周遇吉緊急調派到陝西,擔任了新組建的秦軍副總兵,掌管全軍,崇禎還是要把重要的武裝掌握在自己手中,歷史上的周遇吉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忠義,這支隊伍交到他手裡,崇禎還是很放心的,並且周遇吉能力出衆,不怕帶不好隊伍。

主將有了,但新軍缺乏大量的基層武官,千總、把總,隊正這種一線軍官,還是需要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來擔當爲好,軍隊的指揮是一門很繁雜的技能,金鼓旗號、隊列排序、臨戰應變等,都必須有應變能力出衆,沉穩冷靜的將官來指揮。

爲了彌補這些空缺,孫傳庭向洪承疇發信求援,洪承疇抽調左良玉部下百餘人前往孫傳庭處,擔任新軍的基層將官,崇禎從兵部和錦衣衛中挑選數人,來到秦軍擔任軍紀官,用以監督軍隊日常和作戰時的紀律,並對戰果和戰功進行覈查,以免有將領貪墨士卒的功勞,這是從沒有過的新生事物。

很多軍隊中以前有太監監軍,但太監自認出自宮中,代表的是皇帝,來到軍務中那就該是超然的存在,軍中上至總兵,下至士卒都得聽自己的,所以基本上都驕橫無比,打罵將領士卒,亂改軍令,干涉主將指揮的事時有發生,所有將領都對此非常不滿,但敢怒不敢言,這也是造成明軍士卒士氣懈怠的一個原因之一。

自今年年初開始,崇禎相繼召回部分監軍太監,此事雖然受到軍將們的歡迎和支持,但也引起很多朝臣的質疑,太監監軍雖然有種種弊端,但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些兵頭們不敢有其他心思,因爲太監可以隨時給皇帝上奏本,彙報軍隊和將領們的異常舉動,沒了監軍,握有兵權的將領是否會有別樣心思,對朝廷的指令是否陽奉陰違,就很難說的清了。

崇禎當然清楚此間的利弊,之所以召回監軍太監,就是防止歷史上太監高起潛率數萬人馬,在距離幾十裡的地方,坐看宣大總督盧象升被清軍重兵包圍並殺害的情景出現。

兵部遣人監察軍紀,是作爲朝廷的代表,而錦衣衛派員則是代表皇帝,並且崇禎下令,兵部和錦衣衛人員只管軍紀,並記錄日常和作戰時將官士卒的表現,無權插手主將的臨陣指揮,這樣就避免了外行領導內行,使得主將更加專注於作戰指揮。

孫傳庭對安插監軍一事毫無疑義,他認爲這本就是應有之意,作爲文官,他十分反感有些將領殺良冒功,對朝廷指令置若罔聞之事,大明的官軍就應該屬於皇帝,況且不是太監,而是兵部和皇帝親軍同時監察,這更顯出對朝廷和文官的重視。

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八十章 困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章 洪承疇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
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八十章 困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章 洪承疇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