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

崇禎十九年二月,往來於大明與馬尼拉之間的船隊傳回消息:原榜葛剌(孟加拉國)國主後代拉加巴德派遣親信跟隨商船來到京師,專程向大明皇帝陛下求助,請求大明伸出援手,助其擺脫莫臥兒帝國的黑暗統治,並尋求重新成爲大明的藩屬國。

爲了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拉加巴德還特意讓信使攜帶了永樂年間時,成祖朱棣遣使弔唁其曾祖、當時的榜葛剌國主西拉吳德的祭文真跡,上面蓋有朱棣的手章。

因爲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時都曾到訪過榜葛剌,而爲了討好大明這個天朝上國,當時的榜葛剌國主先後兩次向成祖進獻過瑞獸“麒麟”,也就是長頸鹿,所以朱棣對榜葛剌國主印象一直非常好,這纔有了在其去世後特意遣使弔唁一事。

不過不幸的是,在神宗朝時,榜葛剌過被它西面強大的鄰居莫臥兒帝國吞併,榜葛剌國主一脈也假意歸順而存活了下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卻也人丁凋落,自身的勢力也在莫臥兒帝國上層的限制下急劇縮減。

百年來,榜葛剌國主一脈始終不忘滅國之仇,不甘一直屈居人下,經過數十年的暗中積累,到了拉加巴德這一代,這位不到三旬的貴胄自覺羽翼漸豐,復國之志越燃越旺,而此時的大明覆興之勢已是不可阻擋,威名遠震四方,於是,拉加巴德認爲,復國的機會來了。

接到消息的朱由檢聽到莫臥兒帝國後先是一愣,隨後立刻反應過來:西面的莫臥兒帝國?這不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雜技國、男人們頭上都纏着裹腳布的阿三嗎?

咋地,阿三還挺豪橫啊?咋把人家一個對大明恭順無比的榜葛剌給滅了啊?這不是典型的侵略行爲嗎?

作爲世界和平的倡導者,大明可要爲受欺負的榜葛剌主持公道才成,不能任由大國欺凌小國,幫其復國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纔是真正的大國擔當。

在受命親自與拉加巴德的親信進行了一番會談後,鴻臚寺卿鄭芝鳳入宮奏報:拉加巴德提出,希望大明能夠派遣五千官軍,由榜葛剌灣東南方向的怒阿卡麗港登陸,由南向北一路推進,覆滅莫臥兒帝國設在當地統治政權,拉加巴德家族會支付三十萬榜葛剌銀幣的費用,並負擔大明官軍在此期間的所有開銷。

怒阿卡麗港是拉加巴德家族的私港,專供他們家族的商船停靠,周邊百里之內也屬於他們的勢力範圍。

海上貿易是其家族重要的收入來源,也是他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相對於對全境施行鬆散管理的莫臥兒帝國政權來說,拉加巴德家族對這裡的掌控及牢靠又嚴密。

爲了復國,他們秘密籌備數十年,糧食物資人員準備的都十分充足,唯一不足的就是其手下勢力缺乏足夠的作戰經驗,所使用的武器還是明軍早就丟棄不用的長矛弓箭,並且只是少量人員才能配備,畢竟他還沒有公開造反,武備只能偷偷摸摸製造。

目前拉加巴德手下共計能動員三千至五千名青壯入伍,雖說這點人數就想復國無異於癡人說夢,但拉加巴德相信,只要明軍登陸南亞次大陸,以公開的姿態支持他,以大明如日中天的聲望和號召力,只要他打起旗號,那肯定會從者如雲。

對於拉加巴德的夢想,朱由檢是支持的,但這不代表他真的會派遣官軍去幫別人賣命,幾十萬勞什子榜葛剌銀幣對他來說根本瞧不上眼,別說五千官軍,就算五十個,這三十萬銀幣也值不當去把命搭上。

不過,想起後世阿三的一系列拙劣表現,朱由檢覺得不能放過這次給他們添堵的機會,先把拉加巴德這支不大不小的力量扶持起來再說,將來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派兵登陸。

前世的朱由檢是個有潔癖的環保志願者,每每在媒介上看到那條被阿三們視爲聖水的恆河上飄着的各種垃圾,他的心裡就是極度的不舒服,再想起那些底層阿三隨地大小便的惡習,心裡的不舒服馬上轉化爲一種想要吐出來的感覺。

爲了拯救那些底層永世被盤剝的吠舍和首陀羅、教會拉完粑粑不擦屁股的阿三們使用手紙,朱由檢認爲自己有責任把這個“神奇”國度變成文明社會的一員。

而拉加巴德的復國夢,就是改變這一切的一個支點,大明將會作爲外力的施加者,負責帶着撬棍,把這個外表堅固的殼給撬開,然後再用強硬手段把這個邪惡的殼給徹底敲碎。

在定下了主調之後,朱由檢把援助拉加巴德一事交給了內閣,孫傳庭和盧象升商議過後,把此事全權委託給了陳奇瑜。

數日之後,由陳奇瑜操刀制訂的大明援助計劃,經朱由檢審覈後新鮮出爐,執行者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

大明將會抽調五十名下級將官,組成軍事觀察團秘密前往拉加巴德家族控制地區,對其手下進行培訓和指導,整個訓練過程,任何人不得干涉觀察團的所有事務,否則觀察團會即刻撤回大明。

大明將會向拉加巴德家族提供兩千副弓弩、三萬支箭矢、長槍兩千杆、盾牌五百副、長刀一千柄、紙甲盔靴兩千套、震天雷三千枚。

這其中,兩千副弓弩將會以弩爲主,這主要是考慮到弓手訓練需要的週期太長,弩手訓練則要簡單太多的原因。

而不給其提供火銃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因素。地處亞熱帶的原榜葛剌地區雨水不斷,舊式火銃很難發揮出威力,而燧發火銃暫時就別想了。

在軍事觀察團進入程序半年後,拉加巴德家族要打出復國的旗號,正式與莫臥兒帝國決裂,大明軍事觀察團將會指揮和指導這支武裝力量,與莫臥兒帝國軍隊交戰,大明南海艦隊會派出三艘炮艦停駐怒阿卡麗港,在萬一戰事不利時,接應觀察團成員撤離。

當然了,對拉加巴德這方,大明會宣稱,這些炮艦是助威來的。

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十八章 容情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
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十八章 容情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