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

“紫鵑,你且坐下吧,朕有事要吩咐與你。朕沒記錯的話,你今年當是雙十過五的年歲吧?自朕與皇后成親後你便跟在身邊伺候,如今眨眼間已過去十二載了,光陰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啊!”

待紫鵑行禮過後,朱由檢面帶笑容開口道。

在他的眼中,雖然算不上絕色,但身上自有一股溫柔氣質的紫鵑就像自己的妹妹一樣親切。

天啓六年朱由檢大婚時,家在杭州府的紫鵑被選中進王府服侍當時的信王妃。隨後朱由檢登基爲帝,紫鵑因爲深得周後的喜愛,所以也跟着一起入宮,從貼身侍女一直做到如今的正六品宮正司宮正一職。

“謝過皇上恩典,奴婢站着回話便可!奴婢自十三歲服侍皇后,至今十二載,今年確爲二十有五歲。皇上日理萬機之下,竟還能記得如此清楚,奴婢心感榮幸之至!皇上驟然談及舊事,莫不是有事要吩咐奴婢不成?”

紫鵑再次行了個蹲禮後恭謹的回道。

十二年來,朱由檢以及坤寧宮裡幾位小爺的衣食住行大都是由周後和她來伺候,多年的朝夕相處下,在紫鵑的心目當中,皇帝與皇后更像是自己至親的兄嫂一般,太子、坤興就如同自家的子侄一樣。

今天和往常一樣,紫鵑估算着朱由檢回宮的時辰,然後便去了後殿竈間給皇帝和幾位主人準備午膳,沒想到剛做了幾道菜式,便被周後派人喊了過來。

儘管不知道今天皇帝有何事吩咐,但性格極爲溫婉善良,腦子也極其聰敏的紫鵑,憑着敏銳地直覺,從朱由檢鄭重的語氣中覺察到了一絲異常。

她一時之間並未聯想到朱由檢接下來想要延伸出來的問題,只是內心深處突然感到隱隱地不安起來。

“紫鵑,有感於歷代以來有無數宮人晚景悲涼之故,朕欲在宮內施行仁政,其中首要一條便是將二十五歲以上之宮人賜銀放還家中,以免其終身不得與親人相見之苦!

這幾日你可將其他事物暫且放下,儘快查證出附和此項者共有多少人數,其姓名,籍貫、入宮年日俱要詳盡纔好。此事事關諸多宮人之命運歸宿,你務必要盡心去做纔好!”

朱由檢沒有勉強紫鵑就坐,而是語氣溫和的說出了自己的第一個打算。

除了王承恩、李二喜以及朱慈烺的隨身太監以外,紫禁城裡其餘的太監、侍衛是禁止靠近宮內的,所以針對宮人的一系列措施必須由女官們接手。

“啊?!皇上的話可是當真?!奴婢代那些孤苦無依的姐妹們謝過皇上仁德之心!奴婢給皇上磕頭了!”

朱由檢的話讓紫鵑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待愣怔一下之後,欣喜不已的她立刻跪倒在地,向朱由檢行了大禮。

以她的見識和思維,從來沒有想到會有心胸如此寬廣和坦蕩的皇帝,做出如此驚人的決定。

畢竟從宮中向外放人是要冒着泄露宮禁秘事的風險的,這也是爲何自漢代以來,歷朝歷代絕大多數帝王從不放還宮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歷史上也只有漢代的皇宮纔有放還的例子,自漢以後,絕無僅有。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一旦秀女們被選入宮裡,就意味着成了皇帝的女人。

儘管絕大多數宮女終其一生不會被皇帝寵幸,可是作爲男人們那種自私的心理來講,誰會願意把名義上屬於自己的女人送出宮去呢?

自從五年前接掌專管刑罰的宮正司宮正一職後,除了極少數犯錯甚重的宮人之外,心地善良的紫鵑對於很多年輕宮人無意中犯下的小錯,都是採取了最爲輕微的處罰措施,並且於事後對她們多加指導,以免她們冒犯到宮中的貴人們。

同爲女性,紫鵑對宮裡不管是年長還是年幼的宮人們,都是抱着一顆體諒的心態去公正處事,正因如此,她在宮人中的威信很高,絕大部分宮人都對她表現出發自內心地尊敬。

她當然非常清楚宮人們最後的結局和下場,可這種事豈是她一個小小女官能改變的了的,所以當朱由檢說出了這個決定後,紫鵑在激動之餘,更是替那些年老體衰的宮人們感到由衷地高興。

“你這丫頭!趕緊起來吧。皇上身爲一國之君,自當是一言九鼎。紫鵑,今日這殿中沒有外人,本宮有些話要問你,你可要照實講來!”

周後與朱由檢對視一眼後,心中頓時明白了丈夫的心意,一種傷感之意忽然浮上了她的心頭,隨即周後有些勉強的笑着吩咐道。

心中似有所感的紫鵑臉上忽現一絲猶疑的神情,但瞬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她慢慢站起身來,眼神中滿是堅毅之色。

“紫鵑,本宮年長你幾歲,十餘年朝夕相處之下,自是將你視作親生妹妹一般,烺哥兒、坤興他們也都把你當做了姨娘對待。

適才皇上之言你自是心中有數了,本宮決意,此次皇上交代之事辦妥之後,將你放還回家,以全你孝敬雙親,與家人團聚之心!

若是你想嫁人,本宮做主,不管是陽武侯還是宣城伯府上,給將來的公爺伯爺做個側室自是毫無問題!”

畢竟是剛剛纔有了決斷,心情複雜的周後說到最後,語氣變得低沉起來,看向紫鵑的眼神中也是濃濃地不捨之意。

朱由檢也是面帶感傷的看着站在不遠處的紫鵑。

雖說從心裡他也不捨得將紫鵑放出宮去,可在這個男女十四五歲便要結婚生子的時代,二十五歲便已經是人老珠黃的年紀了。

正常的男女之慾是五常人倫之一,也是人的天性和最基本的權利之一,誰也無權去剝奪和阻止。

在自己不能將紫鵑收入宮中的情況下,就不能對此熟視無睹,那是極其殘忍和不人道的,尤其是對紫鵑這樣溫柔可人的女子。

人只能活一次,在合適的年紀就該去享受最應該的精彩。

“皇后,請恕奴婢無禮!奴婢懇請皇上、皇后收回承命!

奴婢家中時常有信捎來宮中,奴婢雙親身子甚爲康健,家中兄長託了皇上、皇后之福,被召入四海商行杭州分行做事,每月銀錢豐厚,加上奴婢時常捎回家中之薪資,家裡的日子已是寬裕無比,小弟更是入了縣學就學,此等一切俱是沾了皇上一家人的光。

奴婢父母捎來的信中一再囑咐奴婢,一定要盡心盡力伺候宮中貴人,切勿有違貴人心意,家中一切都好,無須掛念!其實就算家人不囑咐,奴婢自是心中有數!奴婢雖是自小離家進了宮,可皇后對奴婢的照看比親人還要周詳!

能伺候皇上一家,是奴婢幾世才修來的福氣,說句大逆不道之言,奴婢心裡,皇上、皇后就如奴婢的兄嫂一般,奴婢早就將宮裡當做自己的家,這世間哪有親人無故分離的道理!

奴婢早已想過無數遍,這輩子就待在宮裡,就在皇上一家人身邊伺候,直到老了不能動彈爲止。奴婢斗膽懇請皇上發個話,等將來奴婢離世後,能將奴婢的屍身埋在皇陵附近,好讓奴婢在地下也能去服侍皇上一家!”

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十章 困難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十六章 平叛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章 皇莊4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章 皇莊3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
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十章 困難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十六章 平叛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章 皇莊4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章 皇莊3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