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

這件事其實就發生在兩天前,錦衣衛高層多多少少也都知道此事,但由於當事者是錦衣親軍指揮同知齊昌國的親信,駱養性等人礙於過往情面,對此事採取的是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暫時沒有打算向宮裡稟報,只是暗中示意樑琦把守衛處理乾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事情是由今年錦衣衛所辦的一件案子引發的。

在上半年關外大戰前夕,錦衣衛接獲眼線密報,隨後由第三千戶所千戶樑琦帶隊趕赴關外,將兵部分管寧遠輜重大營的武庫司員外郎劉元利等人抓捕回京,罪名是貪墨倒賣軍用糧草物資。

此案兵部涉事者多達三十餘人,上至員外郎劉元利,下到管着糧草物資進出的倉庫大使、小吏,這些人串通一氣,以飄沒、耗費爲名,在往寧遠大營輸送物資長達一年的時間裡,貪墨下數萬石軍糧物資後轉手倒賣給與他們有關聯的商戶對外售賣,非法獲取銀錢共計三萬一千六百餘兩,此舉可謂是喪心病狂之極。

這件案子由於幾名銷贓的從犯都在外地,所以抓捕取證的時間較長。而正因如此,也給了某些人利用職權大肆斂財的空檔。

主辦此案的樑琦原任錦衣衛揚州千戶所千戶,在當年破獲淮安鹽提舉司一案中立下了功勞。

隨着在外撈了不少意外之財後,樑琦不滿足於現在的地位,他想的是回到京師衙門,離着堂上官們近一點,等到南鎮撫司鎮撫使王正元讓出位子來後,自己能更進一步,坐上這個專管錦衣衛內部軍紀的重要位子。

在花費了重金後,樑琦終於如願調回京師,與第三千戶所千戶李啓斌互換了位子。

朱由檢在對錦衣衛內部進行分權時,特意加強了南鎮撫司這個原先只是名義上存在的部門的權利,鎮撫使也加了指揮同知的銜,以此來制衡錦衣衛幾名堂上官以及北鎮撫司鎮撫使。

南鎮撫司鎮撫使王正元這個平日裡無人搭理的角色猛然間強勢崛起,並且趁勢收拾了幾個向來桀驁但被抓住錯處的衛內強硬人物,從而在衛中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但王正元已經年近六旬,身體本就有些不好,因着工作強度陡然加大,身體也漸感不支。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朱由檢已經打算準備派人接替他的職務,如果駱養性等堂上官替樑琦說幾句好話,那南鎮撫使一職還真的就歸他了。

但不巧的是,這次朱慈烺無意中得知的事件中,主角正是樑琦。

這件案子的主犯劉元利的妻子爲了挽救自家丈夫的性命,四處託人求情,最後在別人的引見下找到了樑琦。

樑琦見劉元利的夫人年輕貌美后頓時起了色心,他對劉夫人講:“只要你拿出五千兩銀子來,然後從了本官,那本官自會保你丈夫不死。”

劉元利的婦人救夫心且,對樑琦的話信以爲真,於是在回去後四處求告,最後籌到紋銀三千兩,樑琦打發親信把銀子運回家中,並且玷污了劉夫人。

這還不算往,樑琦從抄家的手下口中得知,劉元利的女兒年已十六歲,現在還是待字閨中,於是,樑琦再次對劉夫人提出要求,讓她們母女倆一起伺候自己。

爲了讓劉元利能夠逃得一命,劉夫人與女兒商議後只得答應了樑琦的無恥要求,就這樣,在案子沒有偵辦完結之前,樑琦盡享財色兼收的好事。

但是此案已經呈送進宮,朱由檢在得知後已經下了旨意,所有案犯全部處斬,並將行刑時間定在了本月十五,也就是三日之後。

消息傳出後,得知此信的劉夫人母女頓時驚呆當場,在抱頭痛哭一場後,劉元利的女兒在租住的房子內懸樑自盡,劉夫人心神俱喪之下,跑到街上哭罵樑琦一番,引得衆多路人圍觀嘆息,隨後劉夫人回到租住的院子投井而亡。

這件事只要知道當事人姓名後不難查清,因爲畢竟有多人耳聞目睹劉夫人當時的慘狀,所以事情的經過很快擺上了朱由檢的案頭,而朱慈烺也得到了一份,而朱慈烺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樑琦及一衆親信校尉已經被逮入了詔獄之中。

“朕沒想到,就在朕的眼皮底下,竟然有如此惡事,且當事者是爲親軍千戶!此真爲親軍之恥、皇室之恥也!

太子見微知著,能於無意中探得此事後即刻追究,不容醜惡之事形於天下之意實是大善,望太子秉持此心,於將來登基後一以貫之。

現下事情既然水落石出,朕來問你,你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在聽完朱慈烺的陳述後,心中怒火稍減的朱由檢先是誇獎了一番,隨即將後續問題拋出。

聽到父皇對自己的誇獎,朱慈烺開心不已,他稍微遲疑一下後施禮回道:“啓稟父皇,兒臣以爲,千戶樑某借用職權非法索取不義之財、霸佔他人妻女,論罪當誅,故應於鬧市斬首棄市,其家產充公;親軍諸堂上官於此事充耳不聞,以致親軍軍紀鬆懈,故其皆有失察之罪,當降職罰奉以儆效尤!”

朱慈烺言罷,眼巴巴地看向父親,希望能再次聽到父親的誇獎,但這次朱由檢並沒有流露出讚賞的神態,這讓朱慈烺內心有些失望。

“烺哥兒,你有無考量過?樑某之爲並不隱秘,以親軍之耳目,對此能無所覺?若非你碰巧遇到此事,以親軍之手段,此事或許不用多久便會被其採用各種手段湮沒。

此事看似單一,但究其根本,實爲我天家對親軍已有失控之兆!

皇家久處深宮,若想盡知天下事,所依仗者無非廠衛也!可現下於天子腳下生髮醜聞,而皇室諸人卻矇在鼓裡,那京師之外呢?若是如此前般,各地流賊四起,而京師卻依舊歌舞昇平,怕是賊人打到京師,你我尚不可察也!”

朱由檢的一番言論不僅讓朱慈烺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更是讓一旁地王承恩內心既感忐忑又感惱怒愧疚。

自家的侄兒身爲東廠掌刑千戶,身負監視親軍地重任,對這件事竟然毫無察覺,實在是愧對皇爺的器重與栽培。

“皇爺,小爺,東廠妄稱天家奴僕,於此事上卻後知後覺,實是該死之至!王世勤這賊子該當撤職查辦!皇爺,小爺,此事令天家蒙羞,老奴心內實是愧疚已極!待老奴尋得空檔,定要將此賊子活活打死!”

王承恩噗通跪倒與地,磕了個響頭之後直起身子咬牙切齒地道。

“大伴且起來吧。此事東廠確有失察之責,現下天下太平後,許多人已是心生懈怠之意,是該好好敲打敲打了!”

朱由檢剛剛說完,一名小太監疾步而入後大聲跪稟:“稟皇爺,廠衛諸堂上官奉旨入宮覲見!”

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
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