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在朱由檢的總體計劃中,後世名義上的第一島鏈已經基本被突破了。

臺灣現在已經徹底被大明所掌控,有“不沉的航母”做基地,廣袤無垠的太平洋從此可以任由大明艦隊馳騁縱橫。

此前處於無主狀態的南涯行省的土地上已經豎起了界碑,向他國昭示着大明對這塊土地的所有權,後續只要持續不斷地投入人力物力,這個資源豐富的新大陸將會成爲大明發展的助推器。

呂宋更是戰略位置絕佳之地,朱由檢打算以馬尼拉爲母港,建立大明印度洋艦隊,並爭取把這支艦隊打造成大明最強艦隊。

若是未來有一天敵從西來,首先就要面對強大的印度洋艦隊攔截和打擊。

倘若海戰失利,艦隊也可以藉機脫身撤回母港。

在岸基強大火力的掩護下,敵艦根本沒有全殲印度洋艦隊的機會,登陸更是連門都沒有。

在後世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日耳曼人的軍隊之外,其他歐洲各國陸軍的表現直接可以被無視。

只要保住呂宋的海軍基地,那西來之敵想要攻擊大明本土,就會有如芒在背的感覺。

呂宋將會成爲大明禦敵於國門之外最重要的一道防線,也是未來軍費增長最爲快速的地方。

這樣的佈置算是未雨綢繆吧。

因爲自己的到來,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鉅變,後世的歷史經驗已經不具備參考價值了。

朱由檢現在能做的就是,趁着其他各國還沒有快速崛起時搶先佈局,把大明可能遭遇到的威脅儘可能保持在可控狀態。

只不過,國家的強盛纔是一切的基礎,要是國力衰微,再有遠見的佈局也是枉然。

發展經濟纔是硬道理,而基礎工業和大量的熟練技工就是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

按照朱由檢的指示,軍器監、將作局的所有工匠學徒要在每五日一輪休的時候,全部集中到大課堂中讀書認字,學習初級數學及物理課程,任課老師由湯若望、宋應星及其他精通數理的人員擔任。

工匠學徒們使用的教材也是湯若望等人聯合編纂的,這其中,朱由檢把阿拉伯數字借他人之口發明了出來,一經推出,便深受湯若望等人的崇拜及喜愛,這種新的數字也被充分利用到教材之中。

考慮到學員們的文化程度,新型教材內容並不高深,也就相當於後世小學到初中一年級的數學和物理課程,只要學員們認真學習鑽研,在幾年內徹底領會並不算太難。

當然了,對於知識的領悟也要分人。

在最初上課的時候,那些年輕工匠學徒對於這些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雖然也是茫然,但經過湯若望等人一年多持續不斷地悉心教導,有幾十名年輕工匠學徒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對能夠運用到實踐過程中的知識產生了濃厚地興趣,也表現出來對更多知識的渴望。

但是由於湯若望等人本身的學識有限,在應對這些拔尖學員提問的時候,已經明顯表現出吃力的情形,這讓朱由檢對方以智等人的迴歸產生了濃濃地期待感。

只要方以智能把笛卡爾這位現代數學奠基人帶回來,那麼這些學員就能以全脫產的方式,近距離的聆聽這位大能的教誨,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並在結合實踐的過程中,迸發出更多的靈感和創造性,使得大明的製造技術和水平有一個新的飛躍。

這些學員只是笛卡爾學生中的一部分,包括方以智、湯若望、宋應星等人在內的其他老師,也要成爲笛卡爾的學生。

以他們的學識和理解力,不出幾年就會很好地掌握一些先進的數理知識,然後再將這些知識傳授給更多的工匠學徒。

在徵詢本人的意見之後,湯若望已經成爲第一個取得大明公民身份證的外國人。

在朱由檢的親自過問下,老湯也從京師西城的一座兩進的小宅子,搬進了國子監中新建的四進大宅,品級也升爲了正三品的禮部侍郎銜,穿上了緋紅官袍,這一連串待遇和地位的提升,讓老湯覺着如夢幻一般,好長時間都沒緩過神來。

來到大明二十年的湯若望已經年過知天命之年,期間大部分時間供職於欽天監,在觀測天象的同時,也在大明火器研發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崇禎七年,湯若望協助徐光啓、李天經編成《崇禎曆書》一百三十七卷。

後來又受朝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戰炮,並口述有關大炮冶鑄、製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配製、炮彈製造等原理和技術,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爲當時介紹西洋火槍技術的權威著作。

隨着徐光啓的離世,湯若望在朝堂中失去了一位最重要的盟友及夥伴,在朱由檢穿越過來之前的一年多當中,老湯大部分時間內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中,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是逐漸陷入萎靡。

但這樣的煎熬沒過多久,一切都隨着崇禎八年朱由檢的到來發生了改變,湯若望再次得到了重用,這讓他鬱悶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緩解,振作起來的老湯也是更加勤勉盡職。

在朱由檢的授意下,禮部官員奉旨來到湯若望家中,探尋他是否願意將原國籍變更成大明國籍時,湯若望沒有絲毫猶豫,一口答應了下來。

在大明這二十年的時間,湯若望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了大明的環境當中,他已經適應了大明的生活方式,也被這塊土地上悠久燦爛的文明所迷醉,他的大明官話甚至比很多大明官員講的還要純正,可以說,除了高鼻深目和滿臉的大鬍子外,湯若望的言行舉止已經與大明土著一般無二了。

不過,雖說以前的湯若望待遇也不錯,但比起現在朱由檢賞賜給他的,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了。

當老湯從狹**仄地二進小院子,驟然搬進亭臺樓閣、花團錦簇的四進豪宅中的一剎那,老湯轉身衝着皇宮的方向跪下,神情鄭重地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二章 駱養性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
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二章 駱養性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