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

崇禎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在夏季乾熱風不分晝夜的吹拂下,整個大明北方的田野中像是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遠遠望去,田野中到處是不時彎腰直身地農戶們的身影,他們正在烈日地炙烤下揮汗如雨的忙碌着。

崇禎十二年的夏收季節開始了。

各人家中的半大小子和丫頭跟在前面收割的大人身後,撿拾着掉落的麥穗,等到小手握不住了,就用一根麥秸將一小把麥穗纏繞起來後,送到正在將麥穗一捆一捆綁起來的哥哥姐姐嫂子們那裡,然後趁着大人不注意,端起放置在地頭上的瓦罐,將裡面盛着的暗紅色綠豆湯傾進有着豁口的粗瓷大碗中,美美地暢飲幾口。

“他大,這眼瞅着日頭到頭頂上了,恁去喝完水歇一歇,額跟大憨、二娃收完這一壟,咱先吃晌飯,吃完飯再收!”

衛護縣七裡堡外一望無際的田野中,脖子上搭着一條汗巾的李保彎腰低頭,正在用手中鋒利的鐮刀收割着地裡沉甸甸的麥穗,曬得黝黑髮亮的臂膊上肌肉虯結,粗糙的大手攏過一片麥穗來,右手斜着向上輕輕一削,一大把麥穗便已割了下來。

這時他的婆姨端着半碗用去年的大麥炒熟後熬製的湯水,小心翼翼地走過來後開口道。

“不急咧!三丫還木送飯食過來,先幹一陣再說!”

李保聞言停下手中的動作,將一把麥穗撂在地上,直起腰來手握鐮刀四下打望一眼,接過婆姨遞過來的大碗,仰頭咕嘟嘟一氣將湯水喝的點滴不剩,口中發出了愜意地呵氣聲。

兩人正說話功夫,李保的女兒三丫挎着一個用棉布蓋着的柳條筐由遠而近走了過來。

“大、娘、大哥、二哥,吃晌飯了!”

三丫一邊用清脆的嗓音高聲吆喝着,一邊把柳條筐放在了田壟上。

日頭直曬下,毫無陰涼處的田野裡翻滾着滾燙的熱浪,將人們身體裡的水分迅速拔走。

“等明年春上,這地裡須得種上幾棵柳樹了,收麥子的時節便能有處地界乘涼了!”

李保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一把滿頭滿臉的汗水,再次四下掃視着自言自語道。

在這個糧食比金子珍貴的年代,他們家開荒時並沒捨得在地裡種上遮擋日頭的植物。

種樹雖說夏收歇晌時有個陰涼地,可那就得小半分地不能種莊稼了。

可是現在已經不用再去計較那小半分少收幾十斤糧食了,連續三年的豐收下,李保家裡的糧倉已經起了三間了。

“是咧是咧!

大,這日頭曬得額膀子疼咧!

明年說啥也得種上幾棵樹,吃完晌飯還能睡上一覺,那可得勁的很咧!”

從另一壟地裡踩着麥茬過來的大憨隨聲附和道。

“遭瘟的!

你敢說睡晌覺!

額看恁這是皮癢了是伐!

這才吃了幾日的飽飯,就想着跟官老爺一般!

就是栽上樹,那也不是給咱睡晌覺的!”

聽到大兒子這個打算後,李保沒好氣地罵了幾聲,大憨搔了搔頭皮趕緊迎向了三丫那處地界。

“大,恁沒去城裡打聽打聽,今年這糧價現下是多少咧?

要是能賣上個好價錢,等收完糧食,咱可去縣城買上磚瓦,給俺哥蓋屋娶婆姨咧!”

二娃一手拿着一塊黑黝黝的粗麪餅子,一手拿着一塊醬菜,一邊大嚼一邊含糊不清地說道,一旁地悶頭大吃的大憨一聽這話,頓時支棱起了耳朵。

“他大,二娃說的是咧,等收完麥子,恁抽空去城裡打聽一下,順便問問哪家磚瓦結實便宜,宋二家的可是問過額好幾回咧!”

李保地婆姨停止咀嚼後,接着二娃的話茬說道。

宋二家的大丫頭跟大憨眉來眼去的,眼看着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了,兩家大人得信後也都是十分滿意。

宋二的婆姨也當着李保婆姨的面明裡暗裡說過好幾次了,就是想着兩個人趕緊成親,她家裡可就少一張吃飯的嘴,大憨家下的聘禮也夠她家的二小子成親之用了。

“也成,等收完麥子脫完粒,恁翻着地、打着麥茬,額跟堡裡的去往縣城看看,買些玉米大豆種子,順便打聽一下!

咱們家這多糧食,給老大娶個婆姨儘夠了!

這新糧啊,咱留着自家吃!”

李保家開的五十畝地是在是夠大,一家五口忙忙活活了七日纔將將收割完,待用牛車一車車拉回堡裡後,又經過幾天的碾壓脫粒,這纔算基本完成夏收。

剩下的就是晾曬、刨地,將地裡的麥茬挖出後再運回來當柴火燒了,然後就是秋播。

在朱由檢的關照下,設在西安府的將作局西安分局一年到頭全力開工,生產出了大量的農用器具,然後根據戶數分發給各地官府,再由官府免費發放給下去內地農戶。

爲了不使那些家庭打製農具的鐵作坊受到影響,四海商行用市價收購他們打製的農具,然後一併交由官府統一分派下去,這一善舉也讓衆多鐵匠鋪子得以繼續生存下去。

這種惠民舉措將會在每一戶農戶家中的農具基本齊全後終止,以後農戶們的農具將會自費購買。

因爲考慮到移民們家無餘財,無力購買生產工具的情況,朱由檢才推出了這一善舉,等到農戶們的溫飽解決,家中有了足夠的餘糧後,這項措施就會自動終止了。

在各家忙的差不多之後,李保與堡裡的幾名農戶相互邀約,趕着自家的牛車慢慢悠悠去了二十里外的衛護縣城,並在當天日頭還高的時候返回了七裡堡。

“他大,莫不是有甚壞事不成?”

李保的婆姨一邊招呼着兩個兒子把種子從牛車上卸下來,一邊瞅着臉色有些不好看的丈夫小心翼翼地問道,大憨扛起一袋玉米種子看了自家老爹一眼,然後一聲不吭地向倉房而去。

“收糧的糧行說了,這幾年連年豐收,咱陝西已是不缺糧食,糧價給到兩錢一石,還說若是不抓緊賣,過幾日就降到一錢五了!”

李保悶聲回道。

“去年不還收三錢一石?今年咋這等便宜?

咱家可積攢下了四十多石了!

這一石少了一錢,四十石少賣幾多銀錢?

早知道去年都賣了就好了!”

李保的婆姨懊悔地一拍大腿道。

“少賣四兩都銀錢咧!

俺還尋思着,俺哥去了婆姨,剩下不少銀錢,再攢一年,俺也能娶婆姨咧!”

二娃小聲嘀咕道。

他幾年已經十六歲了,眼瞅這同村和他一般大的耿二楞去年就娶了婆姨,今年添了個大胖小子,他這心裡頭整天跟貓抓一樣癢癢的很。

“他大,那咱賣還是不賣?

若是按糧行說的那般,過幾日降到一錢五,那俺們可更是吃了大虧咧!”

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章 皇莊4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章 駱養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
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章 皇莊4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章 駱養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