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

當楊嗣昌那帶着湖南口音的官話從殿外傳來時,朱由檢便知道,盧象升得手了。

果然,楊嗣昌轉瞬間從外踏進殿內,一向注重儀表、講究喜怒不形於色的老楊一手捏着一本薄薄的題本,一手提着官袍的一角,急匆匆地向着御階上的朱由檢走來,容光煥發的面上滿是掩飾不住的喜色。

“恭喜聖上!賀喜聖上!盧建鬥、孫白谷發來急報:左翼騎兵與日前在原廣寧衛西寧堡一帶成功伏擊北返東虜大軍,而後尾追之官軍從後掩殺,東虜猝不及防之下大敗!

據戰後清點戰果,此役陣斬滿蒙漢八旗親王、貝勒,殺傷東虜主力三萬有餘,俘獲敵軍兩萬餘,繳獲兵甲旗幟輜重無算!其中有疑似東虜奴酋皇太極者親臨戰陣,後在其護軍拼死掩護下北逃,先盧、孫二人已經合兵一處,正在分兵四處追剿逃散之敵軍!不出意外的話,遼地全境很快將會全部被收復了!臣爲聖上賀,爲大明賀!”

“好!楊卿速將戰報呈上!楊卿且坐!”

欣喜不已的朱由檢不由地站起身來大聲吩咐道,早就下了御階的王承恩從楊嗣昌手中接過題本,轉身疾步來到朱由檢身旁,雙手呈到他的面前,朱由檢伸手接過後坐下,翻開題本仔細觀瞧起來。

原來就在偵知八旗大軍自鬆錦一線開始撤退後,盧象升便率領大隊騎兵提前趕到了探查好的埋伏點。

盧象升選擇的主戰場西寧堡附近,這裡地勢平坦開闊,西面是綿延起伏的丘陵,東面則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正好適合大隊騎兵遮掩行跡,而衝鋒時則是居高臨下,更能發揮戰馬衝刺的作用,能夠更加有效地殺傷敵軍。

在設伏之後的第二天,正好寧完我帶領兩黃旗的五千人馬回援盛京,盧象升眼見對方人數不多,並且是以騎兵爲主,所以並未下令進行衝殺,寧完我帶着的這五千人根本沒想到,一羣餓狼早就埋伏在側,自己已經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後又回到了陽間。

第一波清軍過後的第三天,明軍夜不收相繼來報,大隊清軍已經出現在幾十裡之外,盧象升隨即下達了整軍備戰的命令。

盧象升將手下的兩萬餘騎兵分成了八隊,每隊約有三千騎左右,然後以一隊間隔兩裡擺好陣勢,靜待清軍大隊的出現。

當日下午未時許,兩白旗一萬餘人出現在了明軍的視野當中,從清軍行軍的陣容和陣型來看,經過幾天連續趕路的清軍已是疲憊不堪,隊形已經鬆散開來,正是騎兵們最喜歡的模樣。

然而清軍的探馬也不是吃素的,雖是在敗陣之中匆忙退卻,並且是往自家的老巢撤退,但清軍的探馬依舊是放出二十里開外。

就在明軍第一隊藉助丘陵的掩護,開始從相隔五里外向前運動,準備在合適的距離發起衝鋒時,就在此時,清軍前出的探馬已經發現了側翼的明軍夜不收以及後面的明軍大隊,經過短暫而慘烈的搏殺,二十餘騎清軍探馬在死傷十餘人後,還是有幸存者吹響了號角。

不得不說正處在巔峰時期的清軍的確是一直身經百戰的強軍,在全軍士氣全無,又兼疲憊不堪的狀況下,清軍仍然迅速做出了反應。

得到警迅的兩白旗前隊梅勒章京立刻下令全隊停步,然後按照戰鬥陣型開始了佈置,八旗士卒雖大感意外,但整隊佈陣時卻未見絲毫慌亂,只是各人心中的疑惑和擔憂卻是寫在了臉上。

率領中軍大隊的多爾袞和阿濟格正在並轡而行,突聞前方警迅後,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對方,眼神中滿是震驚和駭異之色,兩人在瞬間同時明白了明軍這次的連環計。

“老十四!這回咱們着了明人的道了!等會要是事情不對,你速速帶着護衛先走!兩白旗就靠你了!杌特補,吹號聚兵,跟我來!”

遠處大隊騎兵策馬奔騰捲起的塵煙已經慢慢飄向空中,悶雷般的蹄聲彷彿正從天際向着清軍滾滾而來,阿濟格衝着多爾袞說了一聲後,隨即大聲下達了命令。

以漁獵見長的八旗本身騎兵並不多,在前番連場大戰中已經損失了不少,而皇太極集結了大部分騎兵在最後給大隊人馬壓陣掩護,現在兩白旗的陣中只剩下了八百餘騎兵。

在發現來襲明軍全是騎兵後,並且將會很快到達清軍側翼開始發起衝鋒後,爲了阻擋住明軍騎兵的衝鋒,以便給大隊清軍列陣騰出時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騎對騎來延緩明軍衝鋒的勢頭。

多爾袞還未來得及多說,阿濟格已經打馬向前,帶着百餘名護衛策馬而去,遠處明軍大股騎兵的身影已經顯現。

多爾袞強忍心中的酸澀,大聲下令全軍整軍備戰,並讓人火速通傳後陣幾裡外的兩藍旗和兩紅旗。

帶領明軍第一隊騎兵衝鋒的正是曹變蛟。

爲了防止喜歡帶頭衝鋒的將領們在戰鬥中傷亡過大,朱由檢早就提前給這些勇將備好了新式盔甲。

軍器監按照朱由檢的吩咐和大體描述,特意抽調數名能工巧匠,耗費無數鐵料打造了數十副精鋼板甲和帽盔,鐵網裙也是採用生產鎖甲的方式編織而成,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步卒刀劈斧砍對將領們下肢造成的傷害,戰靴則是用密實的鐵索環繞靴面而成。

這套堪稱武裝到牙齒的盔甲發下來之後,曹變蛟、馬科、羅世芳,以及其他邊鎮的一些勇將每人得到一副,在試穿之後,衆將對這種防護力極佳的盔甲都是視若珍寶,紛紛表示要將這套盔甲當做傳家寶傳給自己的後人。

眼見得前面不到兩裡之地的小股清軍騎兵已經開始起速後,策馬小跑的曹變蛟伸手將頭盔上的鐵面具合下,整個人頓時變成一個鋼鐵怪物,冰冷地眼神透過鐵面具上留下的方框掃視着對面的清軍。

曹變蛟再次伸手將戰馬一側兜囊中插着的馬槊抽出後反向夾在腋下,高舉左臂向下一劈,兩腿一夾馬腹,整個人趴伏向前,黑色的高頭大馬猛然向前加速竄去,身後的騎兵們也紛紛做出了相似的動作,以曹變蛟爲箭頭的三千騎,呈楔形狀向前衝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九章 皇莊5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二章 駱養性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皇莊3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九章 皇莊5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二章 駱養性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皇莊3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