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

“繁若公,近日可有京師消息來到?

如此與民爭利之大事,朝堂之上居然默然許之,此般情景,比之當年閹黨爲禍之時更甚!此乃欲亡我大明之兆啊!”

說話的是吳江本地鄉紳韓玉國,是除了吳江頭號官紳劉燦景之外,本地數得着的名士之一,家中良田有兩萬餘畝,屬於這次新政實施後利益受損最爲嚴重的大戶之一。

按常理來說,兩萬畝田地與那些宗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這可是在繁華無比的江南地區。

整個吳江縣總共纔有七十餘萬畝良田,韓玉國與劉燦景兩家便佔有了五萬多畝,從比例上來說,已經接近了各地宗藩田地的數目了。

“韓員外所言極是!

現下內閣以溫長卿爲首之諸人,日常均以巧言媚上、揣測帝心爲榮,爲保自家之榮華富貴,對今上欲斷國之根基之舉視若無睹,甚至是助紂爲虐,公然蠱惑其逆天而行,此等賊子當天殛之!”

另一名當地士紳大戶於元梅放下手中筷箸,拍着桌子痛罵道。

其餘的鄉紳也是紛紛用吳語指名道姓的痛斥開來。

“諸位,諸位,且聽吾言!”

精神矍鑠的劉燦景擡起雙手往下壓了壓,止住了衆人七嘴八舌的鳥叫聲,隨後接着道:“昨日間京師傳來消息,爲籠絡人心,皇帝連連祭出大手筆,欲用此等卑劣伎倆來驅使天下官吏爲其賣命。

堂堂大明天子,行事不是以大義爲先,而是以小人之利爲主,此等行徑是欲羞辱天下讀聖賢書之人嗎?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我輩自幼飽讀詩書,事事處處皆以義字當頭,對於皇帝此舉當嚴詞拒之,否則愧爲讀書明理之人!

諸位回府之後,要以面見或書信等方式,告知子侄故舊,對皇帝欲用錢財收買人心之舉不必理會,一切當以江南民生爲要義,爲大義,犧牲此頭顱又有何妨!”

劉燦景先是慷慨陳詞一番,隨後把皇帝最新推出的養老金制度、勤政養廉銀翻倍制度、五品以上高官年底分紅制度簡略講了一遍。

衆人聞聽之後,先是驚訝於皇帝如此敗家行舉,隨後紛紛點頭,表示回去後即刻按照劉燦景的囑咐辦好。

大明雖有當地人不得於戶籍所在千里範圍任職的傳統,但這條舉措嚴格意義上來講,可以說並無卵用。

舉個例子,松江府一名中榜進士因爲這個規定去了杭州府任職,而杭州府某人則來到了松江府爲官,雙方上任不久,當地的官紳士紳便會找上門來,通過各種彎彎繞繞的關係,雙方很快會在利益上達成一致。

如何一致?

你在松江府老家所有涉及官府的事情,我全包了,反之亦然。

就這麼簡單。

江南各地的官員大都與本地士紳的利益勾連在了一起,所以纔有在座諸人的信心滿滿。

“繁若公,單單如此恐是不夠吧?

若想使此殘民之策廢止,當以雙管齊下爲好,除卻繁若公適才所言之策略外,號召江南各地民衆羣起反抗可爲輔助之手段。

只要組織得當,江南各地民情洶涌,各個工坊罷工,漕運中斷,那不用數月,宮裡那位定會無法承受社稷動盪之禍患,此項惡政必會無疾而終!”

待衆人表態完畢,韓玉國再次建議道。

“唔,韓老弟之言與老夫不謀而合!

此策乃是直擊要害之良策,當須儘快付諸於行纔好!

抵制惡政,確保江南繁華盛景,在座諸位賢良責無旁貸!

待稍後筵席畢,諸位賢良回返後,此二策可一併行之!

來!

諸位共同舉杯!

爲我輩行聖賢之夙願,拯衆民於水火,在座諸人共飲此杯!”

說到最後,劉燦景緩緩起身,紅潤的臉頰上意氣風發,用慷慨激昂的語氣大呼道。

其餘衆人也是紛紛站起舉杯呼應,場上的氣氛顯得熱烈無比。

就在這次宴會達到高潮之際,幽靜的花園外似乎有呼喝聲傳來,衆人紛紛轉頭看向長廊盡頭的月門處,劉燦景已是眉頭緊皺,不悅之情顯露無疑。

就在他準備張口吩咐廳外的管家去看看出了何事之時,百餘步外的月門處忽然顯現一道道身影,打頭之人停步迅速四下觀望,待發現聚於此處的衆人後,揚起手臂指向這邊後喊叫了一聲,隨後帶頭向坐落在水榭上的鳴翠亭疾奔而來,一個個身穿藍色罩甲的武士不斷從月門處涌進花園中,隨即分成兩隊,沿着兩側的長廊包抄了過來。

見多識廣的劉燦景待來人奔到近處,看清楚那身藍色罩甲後,面上神情頓時大變,兩頰的紅潤頃刻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頹然之色,其餘諸人看到一把把明晃晃的鋼刀後也是相顧失色。

“喲呵,人不少啊,哈哈,這回可是發大了!

哪個是劉燦景啊?

瞧瞧你們這班老貨,吃的倒是不壞!北地可有那麼多窮苦人,飯都吃不飽!”

帶隊的吳謙當先邁步進入廳中,眼瞅着在座的足有七八人之多,心下大喜後掃視着一衆臉色難看的鄉紳開口道。

“老夫便是劉繁若!爾等何人,爲何擅闖民宅?你等眼中還有王法嗎?!”

劉燦景強忍內心的恐慌,端起架子斥責道。

“王法?呵呵,老子就是王法!

錦衣衛辦差,都給老子老實點!

劉燦景,你與侄兒劉成仁欲行謀逆之事已經發了,現劉成仁已被逮獲歸案!

今日在場諸人說不定都是同謀!

來人!

許有成聞聲緩緩轉過身來,打量着身前數步外一身青色道袍、渾身微微抖動的劉燦景,靜默片刻後輕嘆道:“安享富貴不好?看你年紀也是快要入土之人,爲何臨死還要拖着一家老小陪葬?!”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