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

在聖旨中,朱由檢首先對後金覆滅感到由衷的高興,對參戰官軍全體將士的英勇無畏致以崇高的敬意,對在這次滅國戰爭中犧牲的所有官軍將士以及民壯表達了深切的哀悼。

在這之後,便是將校官兵們最爲關心的升賞了。

全體參戰將士每人獲賜二十兩白銀,將官按職務級別,每級加十兩,功勳卓著者每人加三十兩。

戰歿傷殘者按原有規矩發放撫卹,輜重營民壯減半。

這是物質方面的獎勵,也是廣大普通士卒能夠得到的最實惠的賞賜,畢竟大多數人職位上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還是銀子最爲實惠。

朱由檢大概算了一下,十幾萬官軍將校,加上差不多同等數量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壯,單單賞銀就需五百萬兩左右,這可是中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賞賜了。

自己一不小心就創造了一項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花錢如流水的記錄。

不過朱由檢對此毫不在意。

在這場覆滅後金的戰爭中,各部官軍繳獲的金銀便有三百萬兩之多,這還不包括那些價值不菲的人蔘、皮毛、東珠、巨木、藥材、馬牛羊等等重要物資,這些數量極多的物資會由四海商行包銷變現,所得不僅足可以支付這次的賞銀數額,甚至還會大有結餘,這可是滅國之戰。

這三百多萬金銀只是官軍們上繳的數字,並不含他們藏匿起來的金銀及其他貴重物品,並且豪格、多爾袞兄弟率部逃走時也捲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這些財物具體多少已經無法計數了。

按照朱由檢的處事原則,這些財物已經變成了個人私產,沒必要,也沒辦法追索討要。

人有時需要睜一眼閉一眼,這些都是人家拿命換來的,匿了就匿了吧。

如此多的財物最終還要花費在國內,這對刺激大明的消費也是有着巨大的好處。

肉爛在鍋裡,做人要大氣。

接下來就是參戰人員的升擢了,這也是將官們最在意的事情,因爲這關係到了他們的前途和命運,也體現了出皇帝對他們的態度。

結果,聖旨宣示之後,雖然有少數人對此暗表不滿和失望,但更多將官則是對皇帝的恩賞表達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朱由檢除了下令將有功將官官升一級外,還發布了重開五軍都督府的命令,並明示了五軍都督府的職權。

以秦良玉爲大都督府大都督,太子太保、一品夫人。

以祖大壽爲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斷事官,正一品武職;

以左光先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以楊國柱爲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武職。

以祖大樂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以左良玉爲右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武職。

以湯九州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以賀人龍爲前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武職。

以劉澤清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以艾萬年爲後軍都督府左都督,以正一品武職。

王樸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新設五軍軍法處,專管各部官軍軍紀,以虎大威爲左都督,正一品武職。

以祖大弼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新設五軍軍資處,專管各部官軍物資軍械補充調配,以尤世威爲左都督,正一品武職;

以陳永福爲都督同知,從一品武職。

以白光恩爲都督僉事,正二品武職。

對皇帝的安排感到不滿的就是這批將領中的少數人。

有些人本以爲自己率部參與了滅國之戰,最後會有勳貴職位的賞擢,沒想到卻只是得了個不能世襲的高品武職,所以暗地裡都是牢騷滿腹,覺得皇帝虧待了自己,但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再怎樣也只能乖乖聽命行事。

在大軍雲集的遼東,尤其是以勇衛營、秦軍、京營等朝廷新軍爲主的現在,不管是不是心裡有刺,都得忍氣吞聲服從安置,就連祖家這樣的地頭蛇都不敢說個不字,其他人誰還敢公然抗命?

在安排完一衆舊有軍將後,接下來就輪到新生代年輕將領登上歷史舞臺了。

以李重進爲徵虜將軍、瀋陽總兵,率四千騎兵、三千步卒留駐瀋陽,負責瀋陽城周邊防禦的同時,定期與松原等地駐軍聯絡出兵,征伐東北方的後金殘餘。

以馬祥麟爲鎮北將軍、歸化總兵,率七千騎兵、三千步卒,擇機向歸化城(呼和浩特)進發,在收復歸化城之後留駐當地,等待朝廷由山西、延綏等地組織受災嚴重的農戶北遷,修築重建歸化城的同時,在周邊開荒拓田,將歸化城建成大明北境屏藩重地。

這一決定也是朱由檢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

歸化城是一座塞外名城。

隆慶六年(1572),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陰,黃河之濱,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該城竣工後,明廷賜名爲“歸化城“。

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陰山山脈大青山,可通北部豐美的草原;南臨波濤滾滾的黃河水,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河相望;東連連綿起伏的蠻汗山;西連河套,爲西進甘寧之門戶。

歸化城坐落於黃河、大黑河沖積而成的平原上,這裡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稱爲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稱敕勒川豐州灘。

而在此之前,塞外草原上還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大小數百個蒙古部落、數以百萬計的蒙古人,都是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遷移生活,僅從這一點上看,阿勒坦汗也算是一位頗具戰略眼光的奇人了。

豐州灘這種好地方不能浪費,就近移民開荒最合適不過,馬祥麟帶着步騎一路橫掃過去,殘餘的蒙古各部投降的就收留,反抗的就消滅。

沒了後金這個較爲強力的割據武裝組織,一盤散沙的蒙古部落明智的都會依附大明。投靠強者對他們來說再正常不過,誰能讓自己和族人過上好日子就跟誰混,這又不是什麼羞恥的事。

到時候漢人種田,蒙古人放牧牛羊,大家一起唱唱山歌和蒙古長調,晚上喝點馬**酒,喝醉了圍着篝火手拉手跳舞,情投意合的男女滾個草垛子什麼的,這幅畫面多美麗。。。

再下去個幾十年,就是書同文、語同音,各民族一家親的局面,有歸化城爲屏障,有騎兵和步卒重火力掩護,北面誰還能翻得了天?

馬祥麟忠誠勇猛,騎射無雙,適合帶着大隊騎兵馳騁在廣闊的草原上,讓他去北境建功立業,將來再論功提拔升擢,也算對秦良玉的一種變相回報吧。

朱由檢真正的目的想給馬祥麟封爵,世襲爵位,與國同休,開疆拓土之功纔能有封爵的機會。

秦良玉的大都督一職是榮銜和虛銜,也是朱由檢對這位女中豪傑的褒獎。

由於戰功的問題,他沒有給年過六旬的秦良玉封爵,而是將爵位留給了她的兒子馬祥麟,相信以秦良玉的頭腦不會看不出自己的良苦用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五十章 殘暴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五十章 殘暴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
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五十章 殘暴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五十章 殘暴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